話說中國星空視覺聯盟(CSVA)真是個神奇的組織,聯合發起人Jeff的七色日華奇觀還沒來得及給大家推送,今天CSVA星空攝影師周博拍攝的「紅色精靈」又在群裡炸開鍋了!
先上圖:
上圖貌似普通的銀河照,是飛機上拍的,畫面還有點虛,普通人會不以為然,即便周博本人之前也將它視為廢片了,好在沒有刪除,今天才發現了一大亮點:「紅色精靈」!
大家注意看天上那幾道紅線,大致有6條,這就是讓大家群情激昂的「紅色精靈」!來個特寫:
要知道,全球能拍到「紅色精靈」奇觀的人都不多,中國天文界留下的影像資料更是少之又少!目前能見到的國際和國內有關攝影師拍攝到這一天象奇觀的報導也極少。
那麼到底什麼是「紅色精靈」呢?小編借百度的解釋給大家先科普一下:紅色精靈是一種伴隨著雷雨所產生的高空大氣放電現象,通常發生在雷雨云云層頂離地面約三十到九十公裡的高空。紅色精靈上半部是紅色,底部則漸漸轉變為藍色,寬度約在五到十公裡內,可持續約十到一百毫秒,如同閃電般轉瞬即逝。由於這些發光體的顏色是紅色,且在空中出現的時間不到三十分之一秒,有如鬼魅一般難以捉摸,所以科學家稱它們為「紅色精靈」。
那麼,新一期CSVA故事來了,星空攝影師周博是怎樣拍下這一奇觀?廢片又是如何起死復生的呢?小編第一時間連線周博,以下內容根據周博口述整理:
—————— / CSVA口述實錄 / ——————
我這次拍攝的紅色精靈,其實應該算是個意外的收穫。去年5月15號到20號這個周期要到四川成都去出差,我為此做了詳細的規劃,要利用晚上的航班拍銀河。航班上拍銀河的這個事兒,我已經是第五次嘗試了,所以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無論是當天的時間,航班的線路,還有器材選擇,包括一些配件兒,都裝備得很齊全。另外,在飛機上的拍攝手法也都已經準備好了。
具體的說呢,我就是用一個伊莉莎白圈把鏡頭前邊兒包住外邊兒,貼上黑色天鵝絨布,讓它起到防止反光的作用。我又向空姐要了兩條毛毯,兩手各一條,右手放在上邊兒,用左手壓在下邊兒,仍然是防止機艙反光。
還有,選擇這趟航程也是比較講究的,因為短航程沒有靜默時間,起飛飛平了就發水發餐,然後收拾好就準備降落。我選的這個航班是長航程,空中會有一個靜默時間,就是用餐完畢後,有大概40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這段時間機艙會關燈,就要利用這段時間抓緊拍。
當時我用的是佳能6D2,它有一個功能就是可以按一次快門連拍十張。我先設置好參數試了幾組,這個紅色精靈,其實就在最開始嘗試的那一組裡邊兒。所以這個稍有遺憾,嘗試中沒有拍RAW格式。當時參數選擇的是2秒,感光度8000。
在飛機上拍銀河,對焦和其他的都還好說,最主要的就是機身抖動,很難像地面上那樣穩固控制,所以就是連拍,用高感光度,在一秒到兩秒之間的速度連續拍攝銀河。
當時飛機應該是在陝西的上空吧,可能是秦嶺附近,空中有出現雷暴,我們飛在雷暴的上邊兒。當時記得肉眼可見有明亮的閃電擊穿了雲層,我在抓拍時還是很興奮的,因為我覺得這個閃電應該是抓到了。回來看片子時發現這個閃電雖然擊穿了雲層,但是它太亮了,過曝了,沒有看到閃電的形狀。所以當時這組片子就被略過了,因為跟我在飛機上拍的其他銀河相比,效果不是很好,還有輕微抖動,所以它就成了廢片。好在沒有刪除保留下來了。
時隔一年多一點兒吧,今天大家討論在飛機上如何拍銀河的時候,我把當時這組片子找了出來。因為這一年間我也是不斷學習,了解到有「紅色精靈」這種現象,才發現這個廢片裡有「紅色精靈」的畫面。因為這個奇特現象,目前為止還沒有太多的影像記錄,我比對了很多的資料,同時又求助了一些天文和氣象愛好者,大家給了比較肯定的答覆,說這個就是「紅色精靈」!
於是,這張照片就起死回生了!
小編註:雖然周博撞了大運,但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周博是CSVA優秀星空攝影師之一,他的更多星空作品和創作故事,小編抽時間再專程為大家推送。
中國星空視覺聯盟(CSVA)是中國星空攝影師的家園,這麼多大伽都在,你要不要加入呢?詳情請戳:星友福利!CSVA邀你加盟,從此變成「四有新人」
—————— / END / ——————
「最星空」往期也好看
▼
CSVA出大事了,啥情況
不出京就能拍璀璨銀河?看這位大神怎麼做
今天我們為什麼看不到星空了
月牙神圖!CSVA星空攝影師又拍下天文奇觀
快訊!CSVA成員星空佳作獲殊榮!創作一波三折,竟差點當廢片
震撼30秒:壯觀的銀河,巨大的木星,嗖嗖嗖嗖嗖嗖的流星
【CSVA影展】夢幻「北落師門」,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星空奇景
【CSVA訪談錄】高尚國:珠峰營地拍星,一半是抓狂一半是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