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的藝術(讀客版2020)》:編劇大師教寫作,塑造人物有妙方

2020-08-28 聶梓吟

伍迪·艾倫是我很喜歡的一位電影導演、劇作家,他幾乎年年都有作品,質量穩定,極富個人特色且時常推陳出新,斬獲了數不清的各類獎項,其中,僅僅在「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單項獎項上,就曾得到過15次提名,以及3次獲獎,獲獎作品分別是:1977年自導自演的《安妮·霍爾》、1986年的美式愛情喜劇《漢娜姐妹》以及2011年的奇幻穿越故事《午夜巴黎》

伍迪·艾倫的故事主題涉及生死與人性,對白暗含多重隱喻,只有在深刻地理解了故事人物及其所處環境之後,才能讀懂他的那種「內行人」式的幽默。

《安妮·霍爾》、《漢娜姐妹》、《午夜巴黎》電影海報

有的人說創作故事很簡單,沒什麼門檻,人人都能編故事;也有的人說創作故事很難,畢竟真正能打動人的故事只是極少數。

伍迪·艾倫為什麼能一個接一個地創作出精彩、動人卻又不落俗套的故事呢?也許我們可以從拉約什·埃格裡所著的《編劇的藝術(讀客版/2020)》中找到答案,伍迪·艾倫早年在拉約什·埃格裡的編劇學校學習,其編劇理論對伍迪的創作有頗深的影響。

關於創作故事,亞里斯多德曾強調,敘事藝術的首要因素是情節,而拉約什·埃格裡則認為人物才是故事的靈魂,提倡將寫作的核心聚焦在人物的豐富變化之上。

拉約什·埃格裡的編劇理論濃縮在《編劇的藝術》之中,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經暢銷超過70年,成為享譽全世界的編劇寫作寶典,同時也是世界多國電影專業院校的指定參考教材。

《編劇的藝術(讀客版/2020)》封面

人物設定的三維度

人物,或者說角色,是埃格裡編劇理論的核心。

創作者想要創作優秀作品,讀者想要讀懂精彩故事,都需要儘可能透徹地去了解人物。

就像每一個物體都有長、寬、高三個維度的數據一樣,故事中每一個人物在設定上,也應有完善的三個維度信息,分別是:生理、社會和心理。

我們在看電影讀小說時候,如果感覺故事不夠有趣,有時候就會產生這樣的感覺:這些人好無聊、分不清誰是誰、某個人怎麼變這麼快……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歸根於人物設定的三個維度有所缺失。

全面的人物三維度信息,能幫助我們全方位、立體地認識這一個人。因為一個人之所以成為當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個模樣,不僅僅源於性格、舉止或外在表現,同時還有童年、過往經歷、所受教育以及所生活的環境的映射。

也許你會感到困惑,為什麼要這麼麻煩?

埃格裡在《編劇的藝術》中提出他的觀點:人物是會隨著時間和事件的發展成長變化的,設定或掌握人物的三個維度,是為了更好地把握和展現人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三個維度之中,生理維度是最簡單、最基本的維度,也是最容易觀察的一個維度。

生理結構的不同,會令人們對生活的看法產生明顯差異。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中與病痛抗爭的青年漫畫家,認為身體健康就是生命最好的饋贈;而電影《流浪貓鮑勃》的主角詹姆斯在遇到小貓鮑勃之前,無視健康,厭世且揮霍生命。

生理維度的影響深入骨髓,是人們自卑感與優越感的基礎,它可能令人變得更寬容,也可能令人變得更狹隘,人可能因它謙遜,也可能因它傲慢,總之,生理維度的影響與人物的精神緊密相聯。

社會維度第二個維度,是處於中間的一個維度。

出生和成長的環境,會影響每一個人。自小衣食無憂和自小家徒四壁的孩子對世事的反應肯定是有所不同的,但僅僅這樣我們還是無法清晰地分辨一個人與和其他成長軌跡相似的人之間具體有哪些差異。

於是我們更深入地去了解,那個人的父母分別是誰,他們身體狀況和家庭收入,交了哪些朋友,與朋友之間的相處情況,著裝風格、閱讀偏好、宗教信仰、飲食偏好、日常所思所想……從社會學的角度來構建一個完整的人。

心理維度是第三個維度,是生理維度與社會維度共同作用的產物。

生理條件與社會背景都是每個完整個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兩者相互補充、相互連接之下,又催生了第三個維度——心理維度。比如一個人長著齙牙,這是他的生理維度信息;而因為牙齒不整齊,影響了美觀,他有時候會遇到他人指指點點,這是社會維度的信息;他越長大,對旁人視線越敏感,儘量控制自己不要露齒笑,性格也沒有小時候開朗了,這就屬於由生理維度和社會維度催生的心理維度信息。

人物可能會隨著故事的發展產生野心、遭遇挫折、改變態度、迸發情節,心理維度的出現與生理維度和社會維度息息相關。

完整的三個維度能將人物塑造得十分立體,能讓情節變得魅力十足,許多經典作品都擁有這樣三維信息完備的人物。

比如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李爾王》,我們知道李爾王已是80高齡、年逾古稀、健康堪憂,知道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諂媚,小女兒真誠,我們目睹極度自負的李爾王偏聽偏信,最終招致禍端,觀眾們早已從李爾王人設的三個維度之中,提前預測到他悲劇的未來。

如果我們希望理解任何獨立個體的行為,就應探究其行為背後的動機。

生理、社會、心理三個維度能夠為人物的每一個行為提供理由,掌握好這三個維度就能輕易實現對人物的任何行為的動機追根溯源。

人物設定的編排

拉約什·埃格裡在《編劇的藝術》中說,在人物的三個維度設定完成之後,接下來的關鍵步驟,就是要精心地進行人物編排。

人物編排是區分人物、避免人物臉譜化、增強存在感、樹立人物風格的關鍵,同時也是激化衝突,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手段。

故事裡的人物可以是相同的性別,有相同的家庭背景,從事相同的職業,或者其他更多的相同之處,但他們必須在性格、思想和語言上有所區別。

如果兩個人物的三維度人物設定過於相似,那麼衝突必然難以產生,故事就會變得單調乏味。

故事中的角色要有自己的顯著特徵,才能給他人,給觀眾留下有別於其他角色的印象。

例如在電影《鐵達尼號》中,女主角羅絲厭倦了貴族圈子的虛偽和做作,她就像一筐黃檸檬中的綠檸檬一樣,和其他上流社會人士顯得格格不入;而男主角傑克這位來自底層艙的流浪畫家,對羅絲來說大概就像是一筐檸檬中出現的紅辣椒,絕不會與他人混淆,同時牢牢地吸引著彼此的目光。

好的人物編排,能讓觀眾們、讓故事中人物彼此之間,都能輕易地辨識對方;好的人物編排,可以輕易激發故事中的衝突,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人物編排需要令一些人物站在不同的對立面,通過激發衝突,使故事就像處在圓形軌道裡的玻璃球一樣,迅速從一個極端滑向另一個極端。

例如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出生背景天然對立,精心的人物編排讓他們被相互吸引墜入愛河,他們的性情決定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衝突由此而來。

人物不能非黑即白,即使他們的變化只是在淺灰及深灰之間過渡,但還是需要經過精心的編排。

得到恰如其分編排的人物,言辭之間就能反映出他的性格,他的社會經驗,他的成長環境,他的為人處世。

寫作者們是否會望而生畏?其實,只要貫徹好在故事開始之前為人物設定好的三個維度的概要,那麼人物的言行舉止就會自然而言地符合他們的性格。

家教嚴格的年輕女士自然而然會表現得賢淑端莊,言行得體;五個孩子中的長姐,自然而然會表現得成熟可靠,麻利幹練;性格唯唯諾諾的小姑娘不會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又蹦蹦跳跳,大喊大叫。

不需要刻意營造,人物之間的差異就會自然凸顯,將有差異的人物編排到一起,故事所需要的衝突自然會出現。

人物編排除了誘發人物之間的衝突外,也可以作用於人物內部,因為人物是會成長變化的,而成長的過程中,衝突也會不斷出現。單純的姑娘會變得聰明智慧,她甚至還可能會在婚姻中給浪蕩公子上一課,使得他對自己不再過於篤信;完美主義者可能變得不再吹毛求疵,而「話題終結者」也許某天會成為能說會道的演說家……總之,對每一個人物來說,成長都具有無數的可能性。

精心的人物編排能夠凸顯人物特徵,為故事提供合理、自然、富有戲劇性的衝突,推動故事發展。

設好出擊點

出擊點,是衝突開始發生的時刻。

關於「出擊點」,拉約什·埃格裡在《編劇的藝術》中這樣介紹:「當大幕拉開時,觀眾希望儘快了解舞臺上的這些人都是誰,他們為什麼會在那裡,他們之間的關係怎麼樣?」

市面上指導寫作的書籍數量眾多,其中不乏建議作者們優先寫好故事的開頭,短時間抓住讀者或觀眾,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創意寫作書系中,就有《寫好前五頁》、《超級結構》、《暢銷書寫作技巧》等書籍詳細闡述了這個問題。

那麼大幕究竟應該在何時拉開,故事究竟應該在什麼地方開始?

拉約什·埃格裡認為,開場,就是出擊點,應設立在激烈的、某事件關鍵性的、千鈞一髮的時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調動讀者和觀眾的注意力。

可以是某個衝突恰好爆發成危機的關鍵時刻,電影《劍魚行動》一開場在短暫的主角獨白後,緊接著就是激烈的全武行對峙場面,很有衝擊力。

可以是一個角色的人生轉折點,電影《教父》的開場是一段求助者的獨白,他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求助無門,找到了柯裡昂老教父主持公道,引出劇情也留下了懸念。

可以從一個引發衝突的決定開始,電影《流浪地球》,為了避免毀滅,人類決定給地球加裝推進器,整個星球一起出逃!這個決定大膽而瘋狂,也決定了地球人接下來的命運。

出擊點必須是做出決定的時刻,或者是準備做出決定的時刻,從這一時刻開始,衝突開始發展,故事中的人物也獲得機會展示自我。

一個故事如果設定了完整的人物三維度信息,也精心進行了人物編排,但如果沒有設定好出擊點,故事就會難以為繼。

有作者會執著於按時間發展順序來講故事,但出擊點應該設立在故事中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上,要知道一個故事如果缺乏緊急的情況,那這個故事就會停滯不前,缺乏張力。

《哈姆雷特》的故事開始於一宗多年前的謀殺案,開場時,逝者的鬼魂正重返人間尋求正義;電影《愛樂之城》的故事開始於一場由大堵車引發的公路歌舞狂歡,無數有才華的年輕人將從這裡開始讓自己獲得成功或者導致自己毀滅。

拉約什·埃格裡的《編劇的藝術(讀客版/2020)》不僅僅是創作者們的創作指南,更是輔助讀者與觀眾理解寫作機制和創作艱辛的說明書,無論你是想要創作出精彩的故事,或是僅僅對精彩的故事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而感到好奇,通過閱讀《編劇的藝術》,都能有所收穫。

END

我是聶梓吟,分享原創書評,歡迎與我多多交流~

相關焦點

  • 《編劇的藝術(讀客版/2020)》:編劇大師教寫作,塑造人物有妙方
    也許我們可以從拉約什·埃格裡所著的《編劇的藝術(讀客版/2020)》中找到答案,伍迪·艾倫早年在拉約什·埃格裡的編劇學校學習,其編劇理論對伍迪的創作有頗深的影響。 關於創作故事,亞里斯多德曾強調,敘事藝術的首要因素是情節,而拉約什·埃格裡則認為人物才是故事的靈魂,提倡將寫作的核心聚焦在人物的豐富變化之上。
  • 史蒂芬·金:給新入門編劇的N條寫作忠告
    如果你沒時間閱讀,你就不會有時間(或工具)去寫作。」編劇需要閱讀。即使給電影公司策劃部門讀那些投稿劇本,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編劇教育,學會少犯很多錯誤,並理解為什麼要避免那些錯誤。閱讀優秀的劇本可以為你提供一種評判創作的參照標準,也可以借鑑一些創作手法。
  • 編劇||《黑道家族》 編劇教給我們的10點寫作技巧
    《黑道家族》由詹姆士·甘多費尼(James Gandolfini)、蘿蘭·布雷柯(Lorraine Bracco)、艾迪·法柯(Edie Falco)及麥克·英普雷歐裡(Michael Imperioli)領銜主演。
  • 編劇|兼作家、編劇和導演於一身的史蒂芬·金:給新入門編劇的N條忠告
    請點擊領取—》800部中外經典電影劇本(專業挑選,個個精品)史蒂芬·金也曾寫過劇本,甚至當過導演、製片人。他的《寫作》一書不但是熱愛寫作的人們必讀的經驗之談,對電影編劇來說也包含了不可多得的金玉良言。下面,我們就從編劇、製片人以及劇本醫生的角度來看看他那些直白的智慧金句。
  • 青年編劇,有一份福利@你!編劇高級研修班,大師免費授課啦!
    別只顧著收快遞哦,小編今天雪中送炭,為各位青年編劇送來一份大福利,不僅讓大家不「吃土」,還能在西湖邊免費享受行業內一線大師為大家帶來的高級課程哦!(免費的你買不到吃虧,買不到上當!)這些一線大師將帶領青年編劇深入了解主旋律作品人物塑造、文學作品影視改編、藝術電影劇作、驚悚片劇作、文學紀錄片與電影等,內容豐富領域多,總有一款適合你!
  • 8款職業編劇必備的劇本寫作軟體,看看你認識哪一款?
    支持:Windows版和MAC版2、故事創意寫作夥伴:Dramatica Pro故事創意寫作夥伴,可以幫助您創建出色的角色,從頭到尾規劃您的情節,並消除那些作家的障礙。Dramatica Pro是一款劇本故事書籍寫作軟體,程序內置了32768個故事模板,五花八門一應俱全。不僅如此,它還能幫你設計衝突、塑造人物。
  • 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編劇如何掌握「讀心術」?
    引起、持續、分配觀眾注意力的技巧有哪些?如何設置懸念和層層遞進的伏筆?懸念與故事模式有怎樣的關係?……編劇韓佳彤老師傳授獨門秘法,教你如何運用劇作技巧讀懂觀眾心理、掌控觀眾心理、調動觀眾心理。編劇讀心術屬於編劇心理學的範疇。
  • 寫作 | 8款職業編劇必備的劇本寫作軟體,看看你認識哪一款?
    支持:Windows版和MAC版2、故事創意寫作夥伴:Dramatica Pro故事創意寫作夥伴,可以幫助您創建出色的角色,從頭到尾規劃您的情節,並消除那些作家的障礙。Dramatica Pro是一款劇本故事書籍寫作軟體,程序內置了32768個故事模板,五花八門一應俱全。不僅如此,它還能幫你設計衝突、塑造人物。
  • 編劇||劇本寫作格式例述
    封面寫好了之後就是正文了,現在國內電影人一般接觸的劇本主要有四種,一種是大陸格式,一種是香港格式,一種是好萊塢格式,一種是臺灣格式,針對後兩種,我們接觸比較少就不說了,大陸格式,首先正文中間,名字,之後,標註場號(因為電影是一場一場按地點來拍的,並不是按時間順序,所以場號是後期剪輯時的重要依證)、地點(也叫場景)、時間(是白天還是黑夜)然後是正文。
  • 伍迪·艾倫拿下3座奧斯卡,全靠這本編劇寶典
    它在多如牛毛、不斷迭代的編劇教程書中流傳至今、暢銷70年不衰,如今已成為美國、英國等多國影視專業院校必讀的指定教材,它就是享譽世界的編劇寫作寶典——《編劇的藝術》。梅峰老師也給予了這本書深度的認可:「創作一個劇本,只需綜合考慮故事的前提、人物和衝突。《編劇的藝術》從戲劇的基本要素出發,深層剖析了戲劇結構的秘密。既有生動講解,也有深度問答。是不可多得的劇作練習專業教材,也是一個智者洞見人性的觀察總結。」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編劇或小說家,那麼光有一身才華是不夠的,你還要學會方法。
  • 第四期菁英+「編劇大師班」開啟招募
    如果你是編劇、寫作人員或者是電影愛好者,有好的故事和劇本都可以報名參加,和業界著名編劇、製作人和導演學習和溝通,得到參與電影項目甚至將劇本拍成電影的機會。一句話梗概(不多於100字)3. 故事梗概(1000字以內)4. 故事大綱(5000-10000字)5. 完整劇本6. 作者闡述網劇1. 基本信息2. 完整人物小傳3. 故事大綱(10000-20000字)4. 分集故事梗概5.
  • 編劇||短片劇本寫作要注意的8個關鍵點
    丹尼·西蒙(Danny Simon)當年為西德·西澤寫系列喜劇時,曾說了一句很有參考價值的話,這話可以讓大家明白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的重要性。他舉了個例子,兩個男人站在普通街角,其中一人說:「我們在這兒,陽光下的西班牙。」贊!觀眾立馬理解了情境,並預期故事可能的走向。在勞倫的短片中,「我們在這兒,陽光下的西班牙」是通過籠中小狗的鏡頭來體現,效果也相當好。
  • 2019「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收官
    第四期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特邀來自美國、英國和日本的編劇大師現場授課,他們分別是:  丸山升一(Shoichi Maruyama):日本資深編劇。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電影學科劇作系。現任教於日本映畫大學,主講長篇劇本課程。編劇作品還有:《導盲犬小Q》、《偶然路過的街》、《變色龍》《野獸之死》、《阿·霍曼斯》等、電視劇《偵探物語》、《玩命警探》、《記憶中的你》等。
  • 課程▕ 線上編劇寫作課第二期招生,一起實現你的編劇夢!
    現在,歷時三個月,第一期線上編劇寫作課已經結業。我們進行了優化、反饋和總結,也細緻探討了編劇課同步到線上繼續開展的可行性。最後我們認為,可以將此班型繼續運營下去。線上編劇寫作課由陳詠老師主講。採用周末+qq群視頻的模式進行授課。在群視頻內,學員可以上傳作業到主屏,老師也可以進行演示PPT、播放影片和板書書寫等工作。和此班型對應的線下課程是編劇寫作周末班。
  • 編劇||應該知道的7個短片劇本寫作策略
    短片不是電影敘事的縮減版。事實上創作短片劇本所需的技巧和創作長片劇本是一樣的,只是劇本長短不同。雖然短片少有機會在電視上播放,但是有越來越多的其他機會給予短片展示的舞臺。最近在IndieWire網站上讀到這樣一段文字:「短片曾是很陽春白雪的東西,而現在卻在電影行業遍地開花。
  • 塑造電影的靈魂 | 導演青睞的電影編劇大佬們
    今天導演幫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那些被導演青睞的編劇大佬們。(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梅峰 編劇梅峰(右二)提起梅峰老師,關於他和他的《不成問題的問題》是去年絕對的黑馬,在影迷圈內獲得了超高的口碑。 他曾說對自己的學習和創作,影響最為深遠的是日本導演溝口健二和今村昌平的作品:「(他們能)啟發我如何用社會觀察的視角去描述人情倫理。在社會秩序裡,人面對感情和命運的戲劇性的時候,怎樣用一種方法把它表現出來」。
  • 跟隨大師學寫作,《創意寫作大師課》裡講了什麼?
    徐則臣老師說過,寫作一定要訓練,但更重要的是閱讀。你要寫很多的事、很多的人、很多的生活,但一個人不可能經歷那麼多,只可以從閱讀中來獲得。關於閱讀這件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創意寫作大師課》是這樣建議的。首先,你要讀經典的好書。然後,問自己以下七個問題:故事關於什麼內容?主角面臨什麼困難?故事啟示了人物什麼特點?故事的開頭為什麼吸引你?
  • 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閉幕
    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日前在濟南萊蕪落下大幕,在這裡年輕的編劇們遇見大師,碰撞靈感,揮灑熱血,結下友誼。正如導師陳文貴的寄語:中國的編劇隊伍,後繼有人。      「在疫情之中,我們沒有放棄對打造好作品的探索,沒有失去對影視行業一以貫之的熱忱,這也是我們五年如一日的舉辦「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的初衷。」
  • 劉浩良:香港類型電影編劇解碼 | 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
    作為香港電影工業中成績斐然的電影人,導師劉浩良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儘可能的教給大家在故事的深山淘金,應該帶怎樣的裝備,用怎樣的技巧,保持怎樣的心態。導師:劉浩良圍繞【如何完成一個能賣出去的類型電影劇本】主題,從「劇本」和「編劇」兩方面,站在「電影工業」的角度,深度而全面地剖析了編劇應有的職業素養。
  • 【半層新書臺】民國茶範、法式禮儀聖經、編劇的藝術、BranD 、水象 Be Water Journal
    >作者:Jacqueline Queneau譯者:韓書妍出版社:積木  出版日期:2018/03/31語言:繁體中文本書融會法國自古至今的生活文化,貫通現代人際社交習慣,從一場餐宴的規畫(赴約)到送客(答謝),介紹能從容因應各種社交場合的禮儀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