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姆前段時間作為嘉賓去參加了一個杭州之聲FM電臺的分享會。由於主持人方雨老師是我的好友,所以就提前打了個招呼說要有這樣一個活動,要我一定記得要到場。我問要做些什麼準備,方雨老師說不用,隨便說什麼都行。
場地是在雅戈爾的一個服裝旗艦店當中,到場的還有其他幾位嘉賓,分別來自不同領域,氣氛也比較輕鬆。但是,坐在嘉賓席的我,心情還是有些忐忑。「隨便說什麼都行」,那不就等於什麼都可能談到,畢竟是一個直播的電臺節目,毫無準備的狀態,被問及各種問題,措手不及以致出洋相了怎麼辦?
節目開始了,方雨老師談到運動健身的時候,問我,「健身給你帶來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我一聽,哇,這個問題好大啊,要我細細分析可以寫一篇長篇累牘、面面俱到的文章。但是,在這樣一個需要迅速反應的情況下,我只能把腦子裡跳出來的第一個想法——當然也是最深刻的想法。
「我覺得是耐心,……」 我說著這個話題講了下去
健身給予我最大的收穫不是倒三角的身材,不是外貌的改變,也不是營養學知識,不是飲食習慣的徹底改變,那些都是外在的,抑或是階段性的。
我覺得,真正實實在在改變我之後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是健身讓我變得對自己無比的有耐心!
8年之前,從一個第一次開始健身的小白,到後來自己每天點滴的訓練,不斷的去精進去改善,幾年如一日的堅持鍛鍊。
在最開始接觸健身到後來練到初見成效,這中間有2-3年時間。這段時間,是漫長的。說實話,我當時並沒有像很多朋友一樣,一上來就給自己定了很明確的身材目標。而是相對蒙昧的自我摸索,我當時的訴求只是需要一些運動來減壓,也需要運動來讓自己身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而後面的故事,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都已經反覆講過,相信關注我多年的老粉絲們都應該知道。我就認準了一套健身訓練計劃,一直堅持。1年、2年、3年……身體也在每天不斷付出的過程中,細微的變化著。
2011年在美國,健身有將近1年時間,感覺自己變壯了
2012年9月 腹部「突然」出現了曲線,當時很驚喜
到這張算是巔峰時期,已經是2015年的六月了
記憶猶新的是我練腹肌的那段時光,那是一個暑假,在美國暑假是4個月。面對這漫長的4個月,我自己制定了一個腹肌訓練計劃,從腹肌撕裂者等很多腹肌訓練方案中找出了幾個我覺得效果比較好的動作並組合起來,開始每天做一組。不管颳風下雨,我都會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把這一組動作給做完。
每天這組動作做完的時候,我才感覺到這一天我的存在。日子一天天過去,到了後來,我已經忘了我做這些動作是為了什麼,把腹肌這個事情都拋在腦後了,只是一種漫漫生活中的痴痴堅持。
在那段時間,飲食和健身訓練的配合下,我的減脂塑型有了很大的進步。突然有一天,我在健身房浴室洗澡,熱蒸汽環繞下走出來,不經意的瞥到了鏡子裡的自己,「腹肌!」那道隱約的曲線終於出現了,那一刻無比興奮!
沒錯,這個事情之後,我開始理解,做事情,從來不是今天做了明天成功的。往往都是,堅持了很久很久,在不經意的一天陽光彩虹。而多數人太過注重這個結果,以至於每天都計較付出與回報,於是在中途,開始懷疑,最終放棄。很少人有那股傻勁,對自己有足夠的耐心,去不計結果的付出。當然,也有可能到最後什麼都沒有。但是,不這樣持續付出,是一定什麼都沒有的。
所以之後在平臺裡很多人很直截了當的問問題,「我要怎麼兩周快速練出腹肌?」;「我要怎麼快速減肥?」等等。我看到這種問題都是無解的。你們對自己太沒有耐心了!很多肥胖者,用了幾年時間的不良作息和夜宵換來了一身的贅肉,卻想通過幾個星期就減下去,還想同時擁有漂亮的肌肉?這你也太對不起這麼多年吃下去的夜宵了吧。
而往往這樣急功近利心態做事的人 ,也都不懂什麼是堅持。達到目標,完成任務之後,就內心愉悅,便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東西上去了。而恰恰是成果出來之後的堅持最難,練出腹肌這個遊戲才剛剛開始呢。你將在開始一個非常宏大的人生課題——如何去面對你擁有的那些隨時可能失去的東西!是執念,還是放下?還是掙扎?
最後會發現,只要你帶著目的性,帶著功利心做一件事情,那最後都將難以為繼。腹肌和身材,你越在意它,它就越是反過來給你壓力。
只有到一種有和沒有都一樣的一種出離感,才是真正的答案。最後,那套腹肌動作,就是一個我每天必須完成的一個儀式。沒有目的!
回到「耐心」這個話題上。
現在的我,對於健身也由於種種原因不像以前那樣痴迷。隨著健身次數和熱情的下降,那些只有在健身當下才會有的感觸和心得都會隨之減少。但是這個「耐心」卻一直留在我的精神當中。
在我的追求裡,一定是去追尋那些需要很大耐心的東西。輕易到手的東西,缺乏挑戰,你可以通過金錢或者通過短暫付出就能輕易得到的,別人也一樣可以得到。不稀罕,這樣快樂也很短暫。而且往往付出的越少,體驗也越蒼白。
而這樣的不需要很強耐心的事情,都不太能提起我的興致。
2016年末,我開始下定決心要完成一次鐵人三項比賽。那時候,遊泳自學的不標準動作,最多能遊個300-500米。長距離跑步也是一直以來被貼上「掉肌肉」的標籤而在健身時期不去做的。自行車項目全無概念。
但是我很清楚,我肯定可以。但不是明天,不是下個月。是明年,甚至後年,我可以!
於是就是開始像爬一座大山一樣,定好每天的路,一步一步的往上走。遊泳,開始可以從遊到500米,1000米,1500米,到2000米。再到後來去適應戶外的水庫遊泳,學會如何找方向,定位等等。跑步也從一開始跑2000米就喘的不行,腳皮磨破,到後來解決問題,練習呼吸,提升耐力,不斷提高。
這都是通過每一天的細小點滴去積累。不著急,也急不來!而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性得到巨大的磨鍊。傷痛、疾病、意外事件,這些都被克服。最後在2018年的11月,完成了鐵人三項70.3的比賽。經歷將近兩年的努力之後,我做到了!
現階段的我,更加偏愛遊泳。
基本一有時間就去遊泳,本身鐵人三項就已經是2000米的遊泳了。感覺也沒有特別大的難度,於是就想挑戰一些更長的距離、更快的速度。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個帖子,一名62歲的女士橫渡瓊州海峽,而海峽的距離是23公裡。敬佩之餘,也產生了挑戰之心。人家這麼大年紀的女士都能完成,我為什麼不能?
這一定是一次艱巨的挑戰,但我內心卻是無比的興奮。
說實話,很難想像沒有我之前健身那一段幾年如一日每天都拿著一張瑜伽毯在健身房角落裡練腹肌的經歷,我會有勇氣去哪怕夢想自己橫渡這件事。但是,健身給我了耐心,我有足夠的耐心去堅持,直到有一天我。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涕姆在18年11月底嘗試了一次5000米遊泳,整個節奏把握良好,一氣呵成,基本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難度。
這之後就準備再鞏固鞏固,我就會開始1萬米的嘗試。但是有一個問題,杭州的多數遊泳池都是時間段開放的,10000米的距離意味著要遊將近3個半小時。我比較喜歡的一個50米泳道的遊泳池,最多也就開放2個半小時就清場了。
百般詢問,原來在老家金華的體育館是不分時段開放的。所以,就準備在過年期間去把這個1萬米給達成。
在2月2日這一天,涕姆找了一個下午完成了1萬米的遊泳。也讓心裡對於長距離遊泳更有底了。
至於,這10000米遊泳的3個小時13分當中,涕姆到底經歷什麼,有機會我寫篇文章。那是一段全程孤獨的自我對話。
完成了10000米之後,離2萬3千米的橫渡就更近一步。但是也不用著急,我對自己有耐心。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慢慢提升和鞏固,畢竟這是人生的支線任務。希望在若干年之後,我能夠成功橫渡一次瓊州或者英吉利海峽。
當然,這是一篇健身相關的文章,其它方面的事例和感悟也就不多提了。事實上這個「耐心」在工作、生活和其他方方面面上都對我有著深遠的影響。
當我面對一個我很想要的東西的時候,我會先分析清楚,我到底多麼想要。如果是我真正想要的東西,那麼我會下定一個「好高騖遠」的目標。
我知道我今天達不到,今年達不到,但是我有信心,三年、五年之後,通過日積月累、持之以恆的堅持,我能夠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