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故事】殷昭耀:艱難的歷程——追憶父親殷海卿二、三事

2021-02-14 淄博六中

艱 難 的 歷 程

——追憶父親殷海卿二、三事

殷 昭 耀

父親殷海卿,於二OO五年十月八日在淄博六中家中溘然長逝,走過了八十二年漫漫人生之路,如今已經整整過去十二個年頭。父親生前在淄博六中擔任校長,嘔心瀝血、兢兢業業工作了十幾年。至今他的音容笑貌還時常縈繞在我的耳畔、浮現在我的心頭。適逢學校120周年校慶之際,特撰此文,追憶他生前的幾件軼事,掬一瓣馨香,慬獻亡靈,以示緬懷之情。

 一

父親原名延元,字海卿,一九二三年十月生於微山湖畔的棗莊市薛城區沙溝鎮黎墟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那時的中國內亂外侮,百業凋敝,老百姓苦不堪言,特別是廣大農民更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幼年的父親對這個世道忿忿不平,立志長大後拯救那些受苦受難的窮苦人。

八歲時,他跟其大伯父(殷茂仙)讀私塾,他天生聰穎,過目成誦,十多個讀書的孩子中,他的學業總是名列前茅,常常得到長輩的嘖嘖稱讚。在私塾學習遠遠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慾望。十一歲那年,他與本村的孩子張守禮(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曾任微山縣縣長)結伴去北臨城(現在稱薛城)小學就讀。那時的北臨城小學是一所教會學堂(天主教),由德國傳教士創辦,教授的大都是新課程,俗稱「洋學」,既有國語(語文),亦有算術、常識等類的課程。這一來,他大開眼界,理想的翅膀第一次振飛了。他如饑似渴地學習,各門功課均排在級部一、二名。小學五年級時,他的一篇作文曾獲獎,當時的校長王××親自為他頒獎,並在全校師生大會上點名表揚。就這樣,他勤奮苦讀,念完了高小。

高小畢業後,家裡無力供讀,他只得回鄉務農。但他繼續求學的念頭還時時縈繞心頭。迫於世道混亂,家境貧寒,亦無望再讀書了。幾十年後,他回家省親,與親戚們交談中曾流露:咱村當時只有張、褚兩家地主的孩子能讀得起中學,像我這樣,家裡只有畝多薄地喝稀粥,哪裡還有錢上學?言語之中的無奈之情,溢於言表。

一九三八年春天,裝備優良、窮兇極惡的日本鬼子佔據了魯南。我的故鄉沙溝鎮一帶也置於鬼子的鐵蹄蹂躪之下,鬼子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有侵略,就有反抗。此時的抗日烽火已漫漫燃遍了魯南大地,一些抗日組織相繼成立,例如:鐵道遊擊隊,黃河大隊,運河支隊,湖邊大隊等。我的故鄉沙溝鎮一帶,當時有該鎮的董堯卿,周營灣槐樹村的邵劍秋,李店村的邵子真等先後打出了抗日的旗幟。特別是鐵道遊擊隊進駐微山湖地區,對父親的影響乃是巨大的。一九四三年冬季的一天晚上,臨八區(即臨城縣第八區,現為薛城區沙溝鎮一帶,下同)副區長殷子恆,秘密進入黎墟村,住在父親的大伯父家中。那時,他受組織派遣,到各村組織青年人,秘密發展地方武裝。父親首次諦聽了殷區長的教誨:抗日衛華,匹夫有責,錦繡山河,豈容群魔亂舞、肆意橫行。小鬼子殺我同胞,掠我財產,你們這些五尺男兒難道坐其等死嗎?

經過幾次的開導,父親的眼睛明亮了。「幹!找隊伍,拿起槍桿子跟小鬼子鬥!」三天後,他與本村其他兩位青年,在殷區長的帶領下進山受訓(魯南山區即當時魯南區黨委、軍區的所在地)。一個月後,他被秘密派回家鄉,與臨八區交通員王貫一同志在沙溝鎮北的茶棚村等地展開秘密抗日活動。不久後,父親正式加入臨八區武裝工作隊,一年後升任指導員。當時,父親與臨八區副區長楊家奮同志長期並肩戰鬥。一九四六年秋,楊區長與我父親等人受組織派遣,夜裡分別插入微山湖畔一帶村子。楊區長不幸被駐塘湖的國民黨軍隊發現,後不幸犧牲於微山湖畔的劉張阿村。父親聞訊後,隨即帶領隊員撤到山裡,當時臨城、沙溝一帶駐進了國民黨陳大莊的部隊。

一九四五年初,父親加入了共產黨,成為臨八區的一名骨幹,先後參加黃埠莊阻擊戰等大小戰鬥十餘次。是年二月的一天晚上,他帶領武工隊配合鐵道遊擊隊在沙溝鎮北李樓村東北隅的紅石嶺,打了日本夜襲隊一次埋伏,擊斃了小隊長渡邊一郎,打傷多名日本兵。武工隊受到魯南軍區的特別嘉獎。父親晚年,記得有一次,我特意問父親:「你們武工隊和鐵道遊擊隊有聯繫嗎?」他說:「經常有聯繫,有些對敵鬥爭的行動,是相互配合的。他們的人員,我都認識。」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四五年十月,父親與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金山等人,在沙溝火車站北,郭家窪村南,津浦鐵路西,共同參加了駐棗莊、臨城、沙溝等地鬼子的受降儀式。

時光荏苒。一九八六年春天,父親回鄉省親,晚上住在薛城區政府招待所,巧遇也回鄉探親的原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金山同志(曾任蘇州軍分區司令員),戰友相逢,百感交集。兩位鬢髮斑白的老人促膝長談了大半夜,追憶崢嶸歲月,不盡的話語,無限的感慨。劉金山握著父親的手說:「當年咱們是把腦袋掖在褲腰帶上打敵人的,能活過來多不容易呀!當年打鬼子時,一夜得換五、六個地方,有時叫鬼子、漢奸追得喘不過氣,甚至吐血,鐵道遊擊隊裡犧牲了多少好同志……!」兩位老人,回憶往事,不禁老淚縱橫。

抗戰勝利後,父親被組織派駐微山島,任微山島鄉工作隊隊長。主要任務是:鎮反除奸,建立鄉、村兩級政權,發展民兵組織;減租減息,搞土改。

說起微山島,她位於碧波蕩漾的浩瀚的微山湖之中,面積約有四十平方公裡,設有1鄉轄18個自然村(現已合併為14個村)。島上氣候溼潤,物產豐富,盛產魚蝦,環境優美,風景秀麗,當屬魯南大地上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微山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遠在兩千多年前,楚漢爭霸天下,相傳張良曾屯兵於此,漢朝建立,封張良為留侯,輔佐漢高祖逐鹿中原,立定天下。從近代看,追朔到一九四二年四月,魯南各支抗日武裝共二百餘人,籍以該島為根據地,曾與裝備精良、兇殘的日偽軍近七千人展開過殊死的血戰(圍剿與反圍剿)。由此,微山島名聞遐邇。

當時,父親帶領的工作組,首先駐進了湖畔的郗山村。這是一個大村子,村裡十之八九屬殷姓,據傳系商代紂王庶兄殷微子(名啟)的後裔。村中有一戶大地主(漁霸),名叫殷茂祥,行五,人送綽號「五閻王」。因其勢力大,曾一度橫行鄉裡,殘害百姓,無惡不作,窮苦人對他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減租減息,是讓窮人跟地主老財算清帳,誰也不能放過一個壞人!」父親認真地對其他工作隊員說。這一下炸開了。有工作隊撐腰,訴苦反霸,讓多災多難、凌受欺侮的窮人們把多年的苦水一呼啦倒出來。減了地租,算清了利息,分了「五閻王」的浮財,還組織廣大村民召開了鬥爭這個惡貫滿盈、十惡不赦的惡霸地主的大會,窮人們揚眉吐氣,拍手稱快。事後不久,一天晚上,「五閻王」殷茂祥拎著幾條微山湖大鯉魚,還有幾條香菸,偷偷地找到工作隊駐地,低三下四地說:「海卿,咱們是三房殷氏的後人,自己爺們,一筆寫不出兩個『殷』字,高高手讓我過去吧。」「說什麼,你作孽甚多,饒了你,老百姓能答應嗎?你找錯人了,我姓『嚴』,不姓『殷』!」父親義正辭嚴地叱責他。「五閻王」只好拎著東西灰溜溜地走了。

一九四六年春,由父親親自組建了島上近百人的民兵武裝隊伍,平時開展訓練,站崗放哨,保護老百姓春耕春種,捕魚撈蝦等生產自救。誰知,好景不長,形勢反覆。不久蔣介石撕毀了停戰協議,發動全面內戰,一部分國民黨武裝進入魯南,搶奪勝利果實。此時,島上過去的一些反動組織、頑固不化的地主、漁霸等也蠢蠢欲動,開始反攻、報復。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是年夏季的一天晚上,工作隊剛開完會,其他幾名隊員已出湖,只剩下父親一個人住在姚村隊部。他剛躺下,忽然一位姓馬的通訊員慌慌張張地跑來,急促地說:「殷隊長,楊村的民兵撤崗了,我看動向不對,你得抓緊時間出湖!」父親毫不猶豫操起匣子槍和通訊員迅速趕到村北的一片墳地裡隱蔽起來。這時,只聽到楊村、大官莊方向人聲嘈雜,狗吠不停。黑夜裡看到影影綽綽一伙人向姚村(工作隊駐地)竄來。只聽到走在前面的一個人悄聲說:「快走,別叫殷海卿這小子跑了!」等這夥人一進村,父親思忖此地不能久留,今晚必須出湖,否則後果……。不多時,姚村傳來了槍聲,墓前村同時也傳來了槍響。父親當機立斷,拔出匣子槍向西南方向打了兩槍,隨後讓通訊員小馬向萬莊方向跑去,嘴裡大聲喊道:「殷海卿向西邊跑了,追呀!」父親借著朦朧的月色,從島的中間凹地向北邊疾馳,到了山北的謝樓村已是半夜時分,這時山西頭(溝南、溝北)槍聲驟起。(事後,據島上知情者回憶說,湖西的反動組織夜間在山西頭登陸了。)父親對該村很熟悉,他急忙敲開一家的門,開門的馬(名叫馬明標)大爺認出了他,二話沒說,操起竹篙直奔村北的湖邊,老人摸黑冒險,匆匆忙忙撐著一隻小舟留船(據說船底還有一破洞,得用布堵著)連夜把父親送到湖對面的皇甫村南,方才脫險。

另外還有一次,也很驚心動魄。當時父親駐在黃埠村,臨近傍晚,村裡一位頗諳世故的幹部異常熱情地招呼他到村頭吃瓜,他感到不祥,巧妙支走他後,用汗衫裹上匣子槍,跳窗而走。事後得知,此人通敵,在村頭瓜棚,已設埋伏,父親機警地又躲過一劫。

一九四六年秋,國民黨軍閥吳化文部及李仙洲部,大舉進攻魯南。時局變了,當地的漢奸、還鄉團也開始異常猖獗。他們在微山湖一帶父親較常活動的村莊裡,到處貼出告示:用二千大洋收購殷海卿的頭。要抓他,要殺他;並且還在我家附近,晝夜設了監視哨,家人的行動也受到限制。甚至有時敵人的機關槍對著家大門口架設著。父親是有家不敢回,夜晚只好在莊稼地裡,蘆葦蕩裡……度過,一夜得換好幾個地方。有一次,在漆黑的夜晚,這些敵人在村裡忽然發現了我父親,父親急速逃命,連續翻越幾道院牆,曾掉到糞坑裡,渾身沾滿了糞便,終於逃出了魔掌。類似的情況,舉不勝舉。

鑑於環境惡劣,時局緊張,根據上級黨組織的安排,父親隨臨八區武工隊及革命家屬隊(含我全家人)北撤至黃河以北。他們離鄉背井,扶老攜幼,跋山涉水,輾轉千餘裡,歷時二個多月,於是年初冬進入冀、魯交界的滄(州)南解放區。父親繼續搞土改。

北撤歷時三載而返。到家後,看到家裡一片狼藉:家裡大門被漢奸、還鄉糰子彈打得呈蜂窩狀,一盤大石磨也被炸碎,屋裡的東西被洗劫一空,付出的太多太多。

全國解放後,父親被調到德州專署工作,任德州專署宣傳科副科長,爾後又先後調任德州花紗布公司經理(公、私合營)、山東省商業幹部學校組織科科長等。

一九五八年初,調來淄博教育部門工作。他曾先後任淄博七中、六中、師範學校校長,市教育局副局長等職。文革中,父親曾受過錯誤的批、鬥,文革後平反、恢復工作。他不計前嫌,淡泊名利,不計較權位高低,熱心提攜後人,為教育工作步入正軌,傾注了大量心血。

他於一九八四年離休;同年,經省委組織部批准,享受廳局級待遇。他在教育系統工作了二十幾年,敢於擔當,執著事業,傾盡全力,幹事創業,贏得了廣泛讚譽。

父親立場堅定,愛憎分明,嚴以律己,一身正氣。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微山湖有一個殷姓本家,因歷史問題,解放後被當地政府定為「歷史反革命」,本人不服,曾來淄博找我父親做證明,甄別此事,並隨身攜帶了一大包蝦皮、鹹魚幹十多斤等土特產。他見到我父親後,說明了來意,父親聽罷氣憤地說:「我在微山島工作時,你曾為黨工作過,但還鄉團一來,你轉臉了,跟著他們幹了,你不是反革命是什麼?再說,我北撤以後,對你的所作所為不甚了解,怎麼能做這個證明呢?」那個人吃過飯,把東西一扔走了。隨後,父親給微山島鄉政府寫了一封信,連同蝦皮、魚乾等物一同寄回微山島鄉政府。事後,母親開玩笑地對父親說:「家鄉的故舊,多年不見,來看你,帶點土特產,理所當然的,還再郵過去幹啥哩?」父親嚴肅地說:「這不乾不淨的東西,咱吃了噁心!」

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很「嚴」。他教育我們如何處事,如何做人,注重品德修養與磨鍊,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增長各方面的才幹,為將來工作打好基礎,盼我們成長為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在家中,我是獨子,對我的缺點、錯誤,他從不故息、遷就,批評較多,我不理解,心情不快,常常望而生畏,甚至產生怨言。現在看來,這反倒促使了我工作、生活中,要不斷克服缺點、錯誤,健康地成長起來。人說世界上父愛是:一種偉大的愛;一種無私的愛;一種神聖的愛;一種永恆的愛;從父親您的身上我體會深刻,終生不忘。

「永懷桑梓邑,衰老若為還」。離休後,父親數次回到微山湖畔,探訪故舊,憑弔先烈,當年英武的出走,鑄就了今朝坦蕩的回歸。每次回故裡,他都小住些時日,薛城區人民政府曾安排專人陪他登微山島回訪,望著碧波蕩漾的湖水,他依依不捨,直到暮色降臨。後來,他已逾古稀之年,不能再遠行返鄉。在周村寓所,見到家鄉來人,他總是動情地說,自己是喝微山湖水長大的,當年沒有湖內外百姓的掩護,也許早就犧牲了……。他的戰鬥故事一直在湖裡湖外口口相傳。家鄉為有這位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無畏志士而驕傲,族裡為有這名高風亮節、光明磊落的幹部而自豪。父親去世後,主管部門發布的生平簡介中,評價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黨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確,斯人如斯言,實至名歸。

優美的微山湖,記取了先輩們的光輝業績;壯麗的白雲山,銘記住老一代的不朽英名。不盡的往事,不盡的思念,讓我們這些後代人,發揚他們的優良傳統,繼承他們的遺志,奮力拼搏,去完成他們未竟的事業吧!

整理此稿時,表弟褚福生(棗莊市政協史志撰稿人)、褚福平(高級教師)提供了不少詳實的史料,在此表示感謝!

2017年6月           

作者簡介:

殷昭耀,殷海卿校長之子。淄博六中高七級二班學生,西安空軍工程學院畢業,團職軍轉幹部,退休高級經濟師。

附:殷海卿同志簡介

殷海卿同志,1923年10月生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1944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194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1月至1958年3月曆任魯南軍區青年幹部學校學員、臨城縣八區群工隊員、分區委員、臨城武工隊指導員、華東土改工作隊一團隊員、滄南地委辦公室幹事、德州地委宣傳部副科長、德州花紗布分公司經理、山東省商業幹部學校組織科長;1958年4月任淄博七中校長,1959年5月任淄博六中校長,1965年9月任淄博市教育局副局長,1971年5月任淄博師範核心領導小組副組長、革委會副主任,1978年10月任淄博六中黨支部書記、校長,1981年12月任淄博六中顧問等職,1984年6月離職修養。1984年10月省委組織部批覆同意享受廳級(地專)待遇。

二OO五年十月八日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二歲。

相關焦點

  • 何超蓮追憶賭王:拍攝父親電視中畫面,一句英文表達萬千思緒
    早前跟在媽媽陳婉珍的身後,何超蓮有第一時間到醫院看望父親,也算是見了父親賭王的最後一面。5月31日傳來了關於三房千金何超蓮的新消息,她在自己的媒體帳號上面曬出了父親賭王生前的照片,用來表達自己對父親的追憶之情。父親賭王已經離開有5天了吧,而這也是在四房兒子何猷君公開追憶父親之後,三房的女兒何超蓮也首次公開一起追憶父親。
  • 父親為革命隱姓埋名捨生忘死二、三事
    父親為革命隱姓埋名捨生忘死二、三事 文/鄭紹榮我雖然已到古稀之年,但父親為革命無私奉獻的高大形象一直激勵著我,每年的父親節我都會特別深情地懷念他。二、謙虛低調從不張揚父親為人謙恭善良,雖然他一輩子幹革命,參加了無數次戰鬥,可我從未在他的嘴裡聽到過他對人炫耀個人的事跡。他曾經在押運軍糧的戰鬥中,被翻進壕溝的糧車把腿壓斷,後雖經治療,仍留有殘疾,行動不便。領導多次表揚他,可他從不居功自傲,尤其從不在自己的子女面前擺革命的老資格。
  • 左宏元做客《我家有明星》 追憶鄧麗君星路歷程
    三小鄧麗君   搜狐娛樂訊 5月9日,適逢鄧麗君逝世20周年,本期《我家有明星》節目中,被公認外形最像鄧麗君的桐瑤來到現場,希望鄧麗君的恩師——臺灣知名作曲家左宏元老師,為被稱為小鄧麗君鐵三角的桐瑤、陳佳、王靜寫一首歌,
  • 六小齡童在《猴娃》中傾力出演父親六齡童
    1993年秋,六小齡童在講述二哥小六齡童短暫一生的八集電視連續劇《猴娃》中出演父親六齡童。
  • 黃明慧:​追憶在天堂的父親(散文)
    追憶在天堂的父親(散文)文/黃明惠(江蘇射陽)今年的父親節翩然而至,人逢佳節倍思親。在我們人生路上,父親是座山,頂天立地,擔負撫養我們長大的巨大責任;父親是一片海,胸懷寬廣,父愛溫馨會陪伴我們一路成長;然而,在我們年幼時,隨著父親早年去世,這一份父愛就嗄然而止。六十年來隨著時光的流逝,父親身影漸行漸遠,而父愛深沉,一直縈繞心頭,父親生前往事歷歷在目。會計生涯。
  • 吳中揚|追憶我的父親母親
    追憶我的父親母親吳中揚世上有太多留下遺憾的事情,父母親在世的時候沒想到更多地了解他們,而當他們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時候卻想回憶他們在世時的點點滴滴,這談何容易!但作為子女,永遠應該牢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原因應該是他年紀也大了,容易打瞌睡,而且本來對照料小孩就不擅長或沒耐心,再加上他整天想著老家或者田裡還有什麼事要做,所以也算是一種「人在曹營心在漢」了!夢磊兩三歲在操場上由我們帶著玩,看到爺爺身影的時候經常喊他「老淦臣」,他也只能一笑了之!
  • 劉若英追憶92歲父親生平,髮長文悼念父親
    26日,劉若英髮長文悼念父親:「有些事,不管在心裡彩排過幾次,當它真的來臨時,還是很難接受。」奶茶透露父親過去只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總會去看她的演出,所以她在上周六演出時仍覺得父親在某處看著她,「我相信他現在一定在笑我們幹嘛那麼悲傷?
  • 何超蓮拍攝賭王生前熒幕畫面,一句英文追憶父親,勝過千言萬語
    三房千金何超蓮,不僅人長的漂亮,遺傳賭王的良好基因,連內心都那麼善良。賭王離開有5天了,也是在四房兒子何猷君公開追憶父親之後,何超蓮第二個公開追憶自己的父親。何超蓮拍攝父親生前熒幕畫面,一句英文追憶賭王,勝過千言萬語。其實都是賭王的兒女,他們之間的愛父之情沒有區別,沒有誰更愛,思念更是差不多的。
  • 張秦偉/我的父親(一、二)
    原因(也可以說是藉口)一是忙,難有時間靜下來仔細回憶;二是當我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齡時,才明白了蒼天廣闊無邊,諸事不可強求,不忘艱苦奮鬥,更要知足常樂,一切看開了,也能給自己擠出點時間了。但對於我,之所以下決心寫一寫父親,下邊三個理由或許是更充分些:一個是我過去一直沒讀懂父親,和他的交流也很少,一些他經歷的事情他也不願談及,而我從其他渠道掌握的信息又十分零碎、有限。
  • 追憶沈君山-中新網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題:追憶沈君山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12日,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病逝。消息傳來,兩岸同表惋惜。資料圖:2004年春,沈君山在新竹家中接受中新社駐點記者採訪。特別是,那句「人在生活夾縫中總可以尋找新的歡愉」,記憶猶新。  那時,沈君山已二度中風。據身邊人透露,沈校長每天要扶著牆作康復練習,艱難往前挪動身體,脾氣並不好。  但那晚,當他坐著輪椅走出來時,一頭銀髮,是微笑著的。  他的思路依然敏捷。「我現在還打字、寫點文章,但不準備再寫新書了。天天上網下圍棋,輸多贏少,輸了就打電腦發洩一下。」
  • 追憶 ▏父親的琴聲
    在我學步學語時,父親的房子裡就擺滿了琵琶二胡高胡三弦,在臨窗的桌前還放了架叫人眼前一亮的古箏。他只要一器在手,未成曲調先有情,幾撥幾彈,其音悅耳,其韻悠長,四周嘈雜的聲音都靜了下來。所以廠裡的同事給他喊了個外號「賴三弦。」我記事早,三歲前的事情還能模糊記得,之後的事記得更清楚。
  • 帶火廈門六中合唱團的老師,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高誠蘭在致謝詞中說。做一個平凡人,也是高至凡的理想,但他卻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如果不是意外離世,或許至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但卻有很多人知道廈門六中合唱團。當無數人對廈門六中合唱團給予榮耀和讚美時,身為這支風靡全國的合唱團的指揮——高至凡卻刻意低調,他或許害怕名利會影響了自己對音樂的純粹。如果不是學校安排,他通常不接受媒體訪問。他的同事評價他是一名「佛系」老師,熱愛音樂,對評職稱這類事不屑一顧,他說,「我只做我的合唱,我不評職稱不行嗎?」
  • 何超蓮發動態曬賭王生前熒幕畫面,1句英文追憶父親,勝過千言萬語
    一代賭王享年98歲,前段時間就這麼離開了人世,繁華人世不過是一瞬,不過至少在最後,賭王留下了最美好的一切給後代,能夠保證後代衣食無憂,已經是做了人生中最偉大的事情了。賭王的離開,註定是家庭的一次打擊,對於何超蓮也是如此。
  • 柏楊長子攜《背影》來鄭州追憶父親丨父親原諒了那個時代, 我為什麼就不能原諒父親?
    由於父母離異,在郭本城年少成長過程中,父親柏楊一直缺席,因而曾經對父親柏楊有過諸多疏離和誤解,一度對父親有過抗拒。經過二三十年時間的情感修補,父子情才逐漸升溫。這期間,郭本城遞杯茶,柏楊會說「謝謝」,陪父親聊天時自己有時會頂嘴但柏楊則從來沒有,甚至有時發現自己說的話兒子興趣不大,柏楊還會說一句「對不起」,「能感受到父親一直想努力修復失去的情感。」
  • 【追憶克魯斯堡】史蒂夫·戴維斯03 善始善終的80年代統治期
    平臺搜索「撞球表一表」《追憶克魯斯堡》 希望是值得您動手點讚的撞球視頻敗給丹尼斯·泰勒後戴維斯又在次年世錦賽決賽中不敵喬·詹森後者整個職業生涯裡只拿到過這一次排名賽冠軍據說他當時的奪冠賠率是1賠150如果說86年這屆比賽還有其他值得記住的
  • 追憶鳳飛飛:那些年,我們一起有過的美好時光
    成名於1970、80年代的鳳飛飛陪伴了許多人成長的歲月,特別是對四、五、六年級學生來說,鳳飛飛的歌聲與表演是青春歲月難以磨滅的一部分;如今她長眠於故鄉桃園大溪,為向鳳飛飛致意、更為臺灣經驗留下記憶,不妨思考為這位早已成為「臺灣傳奇」一部分的鳳飛飛建立一座紀念館,紀念這位臺灣戰後第一代最受歡迎的「本土天后」。
  • 易經基礎篇:三百八十四爻之蒙卦的六三爻、六四爻詳解
    爻辭(六三)一、原文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二、釋義1、六三,不宜娶這樣的妻子,她的眼中所見到只是富有的男子,而不顧自身體統。這種女人娶回家,沒有什麼好處。2、六三陰爻陽位,不正,不中,雖然與上九的陽爻相應,但卻依聚在九二之上。既嚮往上九,又捨不得九二,因此失去主張,這如同某種女人,見到剛健有財有勢的人,就忘了自己,失去主張,並因此而失身。不要娶這樣的女人,娶這樣的女人做妻子,不好結果的。不娶這樣的女人,因為她的行為不合禮節。這樣的人,行為不檢點。
  • 父親的二八大槓
    二八大槓,是對它的稱呼。這種自行車在七八十年代相當流行,需要憑票購買,也是當年結婚四大件之一(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 ……此圖片來自網絡但真實寫照了我家的組成      父親用二八大槓載著我們去洗澡,橫梁上坐的是個男孩,排行老二;後座也是男孩,排行老三;大哥自己騎自行車,走在前面,這一年大概是1977年……     一家四個男人去洗澡,真的是很遠很遠之前的事情
  • 建軍節專題 | 銘記光輝歷程,傳承鐵兵精神
    日照嵐山疏港鐵路項目部組織開展主題為「銘記光輝歷程,傳承鐵兵精神」的「八一建軍節」系列活動日照嵐山疏港鐵路項目部組織開展「銘記光輝歷程,傳承鐵兵精神」退伍老兵座談會、合唱《鐵道兵志在四方》、觀賞荷花等「八一建軍節」系列活動。
  • 戰友情懷:追憶小魯!
    二界溝農場是圍海造田,鹽鹼灘上穿不住鞋,解放鞋一、二個月就漚爛。我哥來看我,臨走脫下自己的鞋留給我,他赤腳走了六、七十裡回連隊。在那裡,小魯的形象就是赤腳、光膀子、肩上扛著鍬——放水、補漏、填路、劈葦……68年底,團裡開講用會,小魯被樹為標兵榜樣,他改變了我們團官兵對城市兵的傳統看法。幹部批評人時會說:"你看看元帥的兒子……","你比比陳小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