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衝虛道長才是整個《笑傲江湖》的幕後黑手(上)

2021-02-15 金庸武俠


前言

這是我看熟了《笑傲江湖》之後的遊戲之作。最初時,是看了吳閒雲寫的西遊、水滸解讀,讚嘆不已;後來又讀了新垣平博士的倚天屠龍史,更覺有趣,於是便決定也來敷演考據一番。

笑傲一書,考據者眾,妙在此書並無歷史根由,盡可自由發揮。當時我中二輕狂,心想既然如此,我便考據個最為荒誕不經的結論,方顯我的手段。而寫作之中愈陷愈深,到最後連自己也「深信」確有此事,卻是始料未及的。

總之,武俠小說寫的是人性,我的「考據」,雖然未必能處處入情入理,也不求折射出人性的光芒,只希望能博讀者一哂之餘,能令人掩卷而有所思罷了。

這一篇文字,開宗明義,論證的是衝虛道長才是最大的幕後黑手。這個結論看似荒謬,卻是我根據書中許多的暗線與閒筆推斷出來的——儘管書過一半,此人才出現,但其陰謀之深遠,城府之森嚴,卻遠非常人所能想像。

衝虛道長的武功很高,但算不上頂尖。打贏嶽不群不難,但打左冷禪、向問天,勝負便在伯仲之間,更不用說是和方證大師、任我行、東方不敗、風清揚這樣的頂尖高手角逐了。

但就是這麼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老道,卻能夠執掌書中的第三大勢力武當,他的厲害之處究竟在哪裡?

要了解衝虛道長究竟是個什麼人,第二十七章「三戰」,是書中極重要的線索。我初看笑傲時,深覺奇怪:以金庸大師的筆力之強,怎麼會在這一章突兀地寫出「老夫於當世高人之中,心中佩服的沒有幾個,數來數去只有三個半,大和尚算得是一位。還有三個半,是老夫不佩服的。」這一段?這一段上不接天下不碰地,簡直就是敗筆。

但金庸先生怎麼會寫出敗筆來?其中滋味值得細細咀嚼。

任我行對衝虛的評價是:「你武當派太極劍頗有獨到之妙,你老道卻潔身自愛,不去多管江湖上的閒事。只不過你不會教徒弟,武當門下沒甚麼傑出人材,等你牛鼻子鶴駕西歸,太極劍法的絕藝只怕要失傳。」



這話仔細想來十分有趣。早些時候,方證大師還要與任我行引薦諸位他不認識的「小朋友」,衝虛主動跳出來說,我年紀雖然大些,可執掌武當門戶還是在你被關起來之後,可見十二年前(任我行十二年前入黑牢)衝虛還名不見經傳,任我行不認識他也屬正常(事實上光這一點就十分可怕,堂堂武當的掌門候選人居然可以韜光養晦到如此程度)。

同時,任我行稱許的是「你武當的太極劍」,而非衝虛自己的武功,兩人只怕從未交手。而衝虛的武功也的確不算超一流,對愣頭青令狐衝輸了一招還可算是容讓,但向問天心中盤算能與他一拼,而之後任我行連拼兩大高手又身上帶傷,衝虛道長與他對戰之前竟然還會心中忐忑,顯然證明衝虛武功不算最頂尖。

可是,以任我行的身份眼光,卻將此人與方證、風清揚、東方不敗相提並論。要知道任我行就算之前見過衝虛,那衝虛當時也還不是一派掌門,憑什麼讓任我行服帖?

答案在任我行的另一句話裡:「武當門下沒甚麼傑出人材」。要知道,他甫脫黑牢數月,縱然已經開始了解江湖局勢,也不至於大言武當後輩無人。唯一的解釋是,他知道武當出不了人才。

為什麼堂堂武當,會沒有人才呢?

第三十九回裡,任盈盈當了教主之後,曾經送禮給少林武當掌門,送給衝虛的是曾經被盜的《太極拳經》。原書說:

「八十餘年前,日月教幾名高手長老夜襲武當山,將寶劍連同張三丰手書的一部《太極拳經》一併盜了去。當時一場惡鬥,武當派死了三名一等一的好手,雖然也殺了日月教四名長老,但一經一劍卻未能奪回。」


為什麼日月神教要去奪武當的拳經呢?很多人認為,日月神教是魔教啊,魔教幹什麼恐怖主義的事情都正常。


但魔教的真相恐怕並非如此。魔教從上到下,除了練功練成基佬的東方不敗之外,誰也不像「魔」——且不說向問天、梅莊四友都是慷慨豪俠,魔教上下武功不陰毒,用毒也不高明,喝人血吃人肉一概沒有,哪來的魔?

新垣平博士考證,日月神教很可能是明教的殘部,而明教自元末來就是個政治性強於宗教性的組織。原書中,任我行年輕時候打天下,和教中的屬下都是兄弟相稱,從未有什麼跪拜之舉。因而,日月神教與其說是魔教,不如說是個幫派。

這個幫派豢養大量不事生產的武士,還與江湖上的小黑幫保持密切的聯繫,卻並不想要參與政治,甚至不想「一統江湖」(東方不敗「一統江湖」的綱領受到過任我行的嘲笑,顯然這並非其原有的綱領),其最終訴求只能與經濟有關——比如,利用自己強大的武力優勢佔領地盤,收取保護費等等。

因而,至少在東方不敗大搞個人崇拜之前,日月神教是一個冷靜的、以經濟為訴求的社會團體。這樣一個幫派,怎麼會衝上武當,不惜長老性命,只為了奪走具有象徵意義的拳譜呢?

毫無疑問,這本《太極拳經》裡必然有重要的東西。

事實上,魔教通過武力突襲,奪取武功秘笈,一向是拿手好戲,《葵花寶典》就是通過突襲華山派的方式獲得的。這種方法看上去很危險,但回報也高——少林寺一本楞伽經裡都藏著九陽神功,那張三丰手書的太極拳經,裡面也很可能有神奇的功夫。


回想書末的一節,衝虛道長在拿回這本《太極拳經》之後,「喜不自勝」,讀得連「心中疑竇都忘了」。對於一個前輩高人來說,這樣的情況極為少見——太極拳經肯定是衝虛早就讀熟了的,何至於重讀的時候如此入神?顯然,這本《太極拳經》對衝虛道長的價值並不是所謂告慰先人的象徵意義,而是實實在在的。考慮到張三丰當年隨手一套書法就讓張翠山受用無窮,他很可能將太極拳的秘要通過書法的形式流傳,只有原本的《太極拳經》才能讓人習練成真正的太極拳。


總之,在魔教上山奪走拳經之後,武當派在拳法上出現了傳承的缺失,只能靠劍法一條腿走路,武當武學也無法再培養出真正一流的人才。作為魔教教主的任我行,自然知道這一點,也因此敢於拋出「武當沒什麼人才」的言論。


所以,應該這麼看任我行的一半佩服——雖然武當派沒了高深武學,而衝虛道長武功也高不到哪裡去,可是我入獄十二年後,你衝虛卻能和方證大師平起平坐,少林武當仍享齊名,連左冷禪這樣心機深沉之人都動搖不了武當的威名。

在這個前提下去看「不去管江湖上的閒事」這句話,就更顯示出衝虛道長的厲害之處——韜光養晦,絕不到前臺來,作為書中第三大勢力,絕大多數時候的存在感卻低得可怕。

在論證衝虛道長是幕後黑手之前,我們先來搞清楚江湖的格局。當時,江湖存在兩股勢力:正道和魔教。正道包括少林、武當、崆峒、丐幫、五嶽劍派等,魔教則勢力單一。


論人數,正道比魔教多;論武功,魔教的高手雖然不少,但也沒什麼專業師承,最高端的那幾項不是超難學就是學了要切丁丁;論高手,魔教十長老的輝煌早就過去。為什麼魔教還能和正道對抗數百年?


原因只有一個,正教的人太愛內訌了。人人都有一畝三分地,打魔教太賣力,被自己人搶了地盤怎麼辦?更不用說去魔教大本營剿匪了。當年六大派圍明教,因為明教當時是落水狗,誰都能打。

正教內訌嚴重的問題,原文已經提及。嶽不群在嵩山大會上說:

「千百年來,江湖上仇殺鬥毆,不知有多少武林同道死於非命,推原溯因,泰半是因門戶之見而起。在下常想,倘若武林之中並無門戶宗派之別,天下一家,人人皆如同胞手足,那麼種種流血慘劇,十成中至少可以減去九成。」


這話一出,場下人都紛紛點讚。顯然,嶽不群所說的江湖仇殺肯定不是指和魔教的衝突,因為魔教妖人不是「武林同道」,殺之無妨。然則,正道江湖中的爭殺內訌,已然十分激烈。

正道內訌,誰最得利?除了魔教之外,最得利的便是少林武當兩大門派。正道的格局是:少林武當居頂,其下崑崙、峨嵋、崆峒諸派,再下是五嶽劍派和一些其他的新門派。方證大師說得好:「一個門派創建成名,那是數百年來無數英雄豪傑,花了無數心血累積而成。五嶽劍派在武林崛起,不過是近六七十年的事,雖然興旺得快,家底總還不及崑崙、峨嵋。」

儘管嵩山、華山等門派開山立派可能已有數百年,但從江湖地位上來說,五嶽劍派六七十年前才開崛起。也就是說,它們還不可能進入江湖正教的權力分配序列頂端。

相反,站在頂端的門派都有數百年的成功歷史,權力格局也已固化。可以想見,站在最頂端的少林和武當,是最不願意看到這種固化格局動蕩的。

問題是,如果五嶽劍派這樣的新生力量脫去了內訌,合而為一,江湖上就會崛起一支勝過崑崙、峨眉、崆峒諸派,甚至可以撼動少林武當的新力量。而且,這股力量更年輕,對權力的訴求更迫切。
所以,要想保持武林頂層格局的穩定,就要讓武林中層、底層混亂,內訌爭殺才能避免產生一家獨大,而五嶽合併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但對武當而言,它與少林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就是誰當老大的問題。少林和武當的關係並不怎麼樣,張三丰當年險些被少林廢掉武功,後來帶著張無忌上門的時候又吃了閉門羹;而少林也對張三丰「盜竊」少林武功的行為很不感冒。從明初的歷史來看,兩家之間縱然說不上有仇,至少也不是親密盟友。衝虛道長不可能不希望取代少林,重振武當在張三丰年代的榮光。

在這個基礎上,武當就有可能通過讓武林變得更加混亂的方法,來削弱少林,從而試圖反超——論武力,少林弟子遍布天下,方證比衝虛也更厲害;論武功家數和未來潛力,武當連最重要的太極拳經都丟了。所以,衝虛只能夠讓武林更加混亂,才能夠有機會擊敗少林。


要讓武林更加混亂,衝虛有兩個方向:一方面幫助魔教,讓魔教削弱少林;一方面培植一支第三勢力,讓正道局勢變成三足鼎立。雖然三足鼎立會讓武當也受到影響,但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格局繼續固化,武當永遠不可能翻身。衝虛年齡已長,後輩又無人才,現在不搏,就再無機會。

放眼江湖,近百年來聲名鵲起,根基不強但卻很喜歡出風頭的五嶽劍派正是適合他扶植的對象。

簡單分析一下:嵩山左冷禪太過強大,一旦五嶽合併,他很可能會直接壓過武當;衡山、泰山天天內鬥,恆山是一群尼姑不能成事。剩下的華山派,曾經在五嶽劍派中居前,經過氣劍二宗爭鬥之後卻落到後面,肯定希望增強實力。與此同時,嶽不群此人一向有君子之名,所謂「君子可欺以方」,他個人武力雖然不弱,但劍派實力頗為有限,容易控制,因此培植華山派,讓他最後成為五嶽劍派之主,是個不錯的主意。

怎麼培植呢?把武當劍法傳授給華山派是最容易的,但華山掌門學會了武當劍法肯定不妥,而嶽不群也不蠢,他必然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心裡自會有防備。

所以,衝虛道長用了個極為巧妙的方法:通過同為道門的餘滄海向嶽不群傳遞了一個信息:闢邪劍譜就在福建林家,可以輕鬆取得;而且練習之後能夠成為頂尖高手。由於華山派的上代人和青城派交好,嶽不群自然而知道闢邪劍譜確實厲害,也絕對會眼紅心熱。

在衝虛道長的謀劃當中,嶽不群得了劍譜之後武功大進,幫助華山派成為五嶽劍派之首,他再以武力相迫,並用自宮一事要脅嶽不群,讓五嶽派向少林發難,武當明幫少林,暗助五嶽,將少林勢力壓制後,自然就成了天下第一。

不直接告訴華山派闢邪劍譜的存在,是衝虛的一招妙棋:如果直接告訴了華山派,以嶽不群的對外形象,他要去奪取劍譜,還真不是件容易拉下臉面來做的事;同時,一旦告知華山派,難保未來這件事不會被抖出來,到時候華山派來一句「劍譜的事情是衝虛道長告訴我的」,方證大師會怎麼看?


論證到了這一步,就得上乾貨了。我們先來論證兩個問題:華山派如何知道闢邪劍譜的存在;武當對闢邪劍譜了解多少。


先看第一個問題。看笑傲,要搞清楚兩種事件,一種是偶然發生,一種是必然發生。所謂偶然發生,比如令狐衝上山思過,發現石洞;而必然事件,則是早有預謀,必定會推動情節發展。


全書中的第一個偶然事件,是林平之殺餘滄海之子;第一個必然事件,則是餘滄海率全派之力去奪闢邪劍譜。而我們要揭破笑傲之謎,就從這裡開始。


讀者容易忽視一個問題:為什麼餘滄海要在此時此刻發難?

要知道,武林中人雖然都曉得林家劍法曾非常驚人,而林家現在的武功稀鬆,但從林遠圖逝世到現在已有多年,林家也傳到了第四代,卻沒有過任何一個門派動過搶奪林家闢邪劍法的心思,這是為什麼?林遠圖當年打遍天下,可是實打實的戰績,後輩再韜光養晦,也沒法掩蓋。

唯一的可能是,大家覺得林家真的有一流武功的可能性太小,不值得讓人勞師動眾,和一家手面闊、人緣廣的鏢局為敵。畢竟,林家武功中衰的可能性太多,比如闢邪劍譜沒流傳下來,或者闢邪劍譜本身不強,只是林遠圖天賦異稟,等等。

這一情況下,餘滄海的動作就值得玩味了。雖然青城上代和林家有恩怨,但他此前從未去偵查過林家,卻突然起全派之力,奔赴全國,同時突襲林家的所有連鎖店,這個計劃涉及的人力、物力之大,策劃之難,顯然不可能是為了一個模糊的消息。

所以,餘滄海這麼幹,一定是有確定的原因。

第三十章「密議」中,在懸空寺的棧道上,方證和衝虛向令狐衝揭示了一個大秘密:葵花寶典是前朝宦官所作,後來流落南少林;華山兩名前輩偷閱書,卻被渡元和尚給套了話;渡元和尚後來成了林遠圖,華山的書被魔教搶走。

所以,方證和衝虛知道,真的有闢邪劍譜存在,而且闢邪劍譜與葵花寶典同出一源,且威力強大。而餘滄海這樣的人物,也只有方證或者衝虛的話,才能令其深信不疑。

所以,從表面上看,事情是這樣的:方證或者衝虛中的一人,向餘滄海洩露了林家真有闢邪劍譜的消息,後者則起兵去奪劍譜。

但如我前文所述,此事並不如此簡單。提示一個小細節:全書開頭,勞德諾和師弟師妹們訴說自己上青城山的事情。他說他在青城山上,看到青城派全派都在學闢邪劍法。

這件事情,非常不合道理。

首先,你要去攻擊一個敵人,通常只需鑽研他招數的破綻,練習破法。青城劍法比闢邪劍法高得多,稍微熟悉一下闢邪劍法很正常,但全派上下一起學招數可不正常。

誠然,有一種可能性是,餘滄海對劍譜勢在必得,所以先讓徒弟們練習劍法,等得到了劍譜中的精髓,再教授給弟子們。但是,這無法解決華山二弟子的疑問:餘滄海是大宗師的眼光,任何一門劍法必然量才而授,可為什麼全派上下人人都練闢邪劍法?擺出這麼大陣仗,讓人感覺餘滄海簡直是在大方明示:我們在練闢邪劍法!

再者說,勞德諾上山時,青城弟子對他態度極差,將他看作敵人。眼看著自己正在搞密謀,怎麼可能會讓勞德諾自由行動,以至於可以去偷窺他人練劍?

這幾個因素結合起來,真相就出來了:餘滄海是故意讓勞德諾看到他們在練習闢邪劍法,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嶽不群:咱們已經發現闢邪劍法了,闢邪劍法真的存在!

有人可能會說,勞德諾上山賠罪是個偶然事件吧。呵呵,太天真了。

勞德諾會上山賠罪,原因是令狐衝打了青城派的人;打人的原因,按陸大有的說法是,令狐衝一聽他們的名字「青城四秀」就來氣,大罵起來,對方過來動手,被令狐衝打了一頓。

可是,令狐衝一向是個豁達之人,也絕非不講理之徒。如果對方只是外號響亮,他怎麼會張口就罵?更何況青城派好歹也是「正道」,如果這幾個青城弟子沒做什麼壞事,令狐衝為什麼要張口就罵?
顯然,在此之前,青城派肯定用某種方式惹怒了令狐衝,誘使他攻擊青城弟子。嶽不群這樣禮數周到之人,自己縱然不上青城山,也會派弟子上山致歉。於是,就有了之前的一幕。

所以,方證或者衝虛中的一人告訴餘滄海,闢邪劍譜確實存在;餘滄海則諸般做作,讓華山派也知道了此事。之後,才有了嶽不群派女兒去福州等事端。

但這條邏輯鏈條還沒完:從餘滄海的角度來看,讓華山派知道闢邪劍譜,對他根本沒有好處——武林秘籍當然是得到的人越少越好,多了一個競爭者,自己的強大就貶值一分。

所以,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有人告訴餘滄海:咱們共同幹件事,你偷偷把消息放給華山派,同時去殺林家滿門,讓華山派一方面更相信劍譜是真,一方面也更容易得到劍譜。而那人還會告訴餘滄海,闢邪劍譜雖好,可千萬不能練,我會給你更厲害的武功。放眼武林,能和闢邪劍譜一樣牛逼的,也只有少林武當的絕學、吸星大法、獨孤九劍等寥寥幾種了。

那麼,方證大師和衝虛道長,究竟誰透了這個消息呢?

如我之前的分析,不可能是方證大師。作為武林正道首領,方證最需要保證的是武林正道的穩定,只要武林正道穩定,少林就永遠是第一。

而反觀武當,衝虛道長有充分的理由,也有充分的條件幹這件事。他知道闢邪劍譜的存在與價值,所以他不但能夠說動同為道士的餘滄海來做盟友,還能提前給餘滄海打預防針,讓他自己不去奪劍譜;最後,他能拿出足夠好的交換條件(也許是武當的某個絕學),縱然不能讓青城派成為一流門派,至少在二流門派當中提高地位。而且,兩家同屬道門,就算是餘滄海從武當武學中得到借鑑,也大可說一句「我的武學進步來自對道藏的參研,和武當武學有所相似也很正常」。

衝虛希望攪亂江湖局勢——他與餘滄海合計,由余滄海將闢邪劍譜消息透給華山——幫助華山創造奪取劍譜的條件——讓嶽不群獲得劍譜增強實力——推動五嶽並派讓嶽不群登頂——挑動五嶽派和少林互相消耗。

這就是衝虛的陰謀。

敬請期待《原來衝虛道長才是整個《笑傲江湖》的幕後黑手(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作者:紐太普
來源:知乎

往期熱文回顧:

虛竹:一個孤獨的佛門之俠

木婉清,你之寂寞你之歡喜

風清揚:另有高處比天高

洪七公:人生一逆旅,我亦是行人

金庸沒有告訴你:揭秘掃地僧的真實身份!

世間多少嶽不群,只此一枚令狐衝

神推理!牛人揭露天龍八部隱藏的驚天秘密!

看天龍八部中隱藏的驚天秘密!為武俠迷而收藏!!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相關焦點

  • 原來衝虛道長才是整個《笑傲江湖》的幕後黑手(下)
    接原來衝虛道長才是整個《笑傲江湖》的幕後黑手(上)五在進一步闡述故事主線之前
  • 衝虛道長才是幕後黑手 三-少林一會
    我們來看看任我行怎麼說:「你武當派太極劍頗有獨到之妙,你老道卻潔身自愛,不去多管江湖上的閒事。只不過你不會教徒弟,武當門下沒甚麼傑出人材,等你牛鼻子鶴駕西歸,太極劍法的絕藝只怕要失傳。」這就十分有趣了。
  • 衝虛道長才是幕後黑手 四-福州府少年殺人事件
    在懸空寺的棧道上,方證和衝虛向令狐衝揭示了一個大秘密:葵花寶典是前朝宦官所作,後來流落南少林;華山兩名前輩偷閱書,卻被渡元和尚給套了話;渡元和尚後來成了林遠圖,華山的書被魔教搶走。所以,只有方證和衝虛才知道,真的有闢邪劍譜存在,而且闢邪劍譜與葵花寶典同出一源,所以闢邪劍譜一定威力強大。同時,兩人也知道修習這門武學有巨大的危險,因此他們更能理解,為什麼林家後代都未修習葵花寶典。
  • 衝虛道長為何一再相讓令狐衝?為保存武當,衝虛確實用心良苦
    《笑傲江湖》中比武顯得最為微妙的當屬少林寺中「三戰」。少林寺中,任我行對戰方證大師和左冷禪一勝一敗,按先前約定,只要哪一方先勝兩局就當勝出。此時衝虛出戰,任我行一方任盈盈根本不是對方的對手,向問天雖然在江湖上名氣很大被叫「天王老子」,但真正動起手來恐怕不會是衝虛道長這位正道頂尖高手的對手。按說,《笑傲江湖》中的江湖,正道頂尖的三個人物就是方證大師、衝虛道長和左冷禪。這一點在「三戰」這一章裡有詳細的說明,這三個人也代表著武林正道的傳統勢力和新興勢力。
  • 終於知道了衝虛道長和方正大師誰更厲害了!
    武當衝虛道長,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當今正教中十位最強的好手之一,武藝高強,精通「太極劍法」。是少林方丈方證大師的重要夥伴。
  • 衝虛道長:從江湖到廟堂,厚黑成功學實戰守則 | 明月 俠說八道
    《笑傲江湖》是金庸小說中政治諷喻色彩最為濃厚的一部,書中,江湖上的一群人,圍繞著權力,展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算計。其中的各類人物形象,經典生動,個性鮮明,至今也仍不失色,有工於心計的偽君子嶽不群,也有野心勃勃的真小人左冷禪,當然更少不了權勢燻天的獨夫任我行。無論是哪一個,都已成為武俠中的經典,為後世所稱道。然而,正如球場上的一句名言:最好的裁判,便是沒有存在感的裁判。
  • 笑傲江湖中,哪幾個人有能力正面單挑東方不敗?
    在《笑傲江湖》中出現的角色中,除了風清揚、衝虛道長和方證大師外,再沒有人有能力正面單挑東方不敗。東方不敗本身就是《笑傲江湖》中的天下第一,就算是風清揚老前輩也不一定能夠打敗東方不敗,更何況是其他人呢?首先要說的是武當派的衝虛道長,以衝虛道長的實力應該是可以與東方不敗單挑的,但是比賽結果一定是東方不敗完勝。
  • 真正的笑傲江湖——東方不敗
    人在江湖,豈能真正的笑傲江湖,令狐衝如此,風清揚如此,曲洋與劉正風亦難逃江湖的紛爭命運,然而黑木崖上的東方不敗卻做到了。
  • 降龍十八掌如果放到《笑傲江湖》中,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關於喬峰的降龍十八掌,到了《笑傲江湖》中武功的定位問題,我們隱約還是有一條線索可循的。《天龍八部》中,喬峰的降龍十八掌被掃地僧譽為「天下第一」,可見其剛強勇猛。喬峰自殺前,把降龍二十八掌簡化為降龍十八掌傳授於虛竹,威力不減。到了「射鵰」時期,洪七公從虛竹處學得了降龍十八掌。
  • 《笑傲江湖》中的一場燒腦大戲
    一《笑傲江湖》第二十八回「三戰」,是笑傲江湖裡非常重要的一回,這場大戰可以說奠定了全書後半本的江湖格局。這場大戰看點有很多,比如方證的千手如來掌,左冷禪的寒冰真氣,嶽不群耍衝靈劍法等等。但其實最大的看點,是燒腦。這場大戰,真就是一場燒腦大戲。
  • 《笑傲江湖》十大高手排行榜
    第九名,向問天天王老子向問天,日月神教第三號人物,東方不敗評價過,除了我和任教主,也就算你向問天算是個人才了。第八名,衝虛道長正義聯盟中的第三號代表人物,太極劍已臻化境,防守起來毫無破綻。武當派掌門人。從令狐衝內心旁白和任我行的談論來看,衝虛道長的功力是略遜於任我行的,不過任我行應該打不死他。
  • 盤點:13版《笑傲江湖》武力排名
    《笑傲江湖》是金庸筆下的一部武俠小說,拍成電視劇有好幾個版本,今天就說一說2013版的這部劇吧,這部劇是由霍建華,陳喬恩,袁姍姍,陳曉等眾明星演繹,我本人感覺這部劇演得非常不錯,各位演員的演技也都在線,劇裡面的感情戲,打鬥戲都比較好,讓觀眾看完意猶未盡,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部劇裡面的十大高手吧!
  • 盤點:13版《笑傲江湖》武力排名
    《笑傲江湖》是金庸筆下的一部武俠小說,拍成電視劇有好幾個版本,今天就說一說2013版的這部劇吧,這部劇是由霍建華,陳喬恩,袁姍姍,陳曉等眾明星演繹,我本人感覺這部劇演的非常不錯,各位演員的演技也都在線,劇裡面的感情戲,打鬥戲都比較好,讓觀眾看完意猶未盡,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部劇裡面的十大高手吧!
  • 電視劇《笑傲江湖》裡面,武功最高的人是左冷禪
    在電視劇《笑傲江湖》中,大部分人認為武功最高的人是風清揚,風清揚是華山派令狐衝的師叔祖,他的獨孤九劍威震天下獨步武林,從令狐衝學會獨孤九劍,他就一直不斷開掛,先是挫敗一般武林高手封不平、餘滄海、田伯光、向問天、衝虛道長、方證大師,後又不斷挫敗江湖公認天下第一的東方不敗、嶽不群、任我行三人
  • 餘滄海是如何成為《笑傲江湖》中最悲劇野心家的?
    嚴格的說,《笑傲江湖》裡大家烏鴉一般黑,是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反派的。每個門派的掌門人都非常努力想把自己的門派變好。但青城派在這個過程中的地位,十分尷尬。在衝虛道長看來,江湖上的格局是這樣的:少林、武當是規則的制定者,是江湖上的第一大派;其次是崆峒和峨嵋,有趣的是這兩個門派中人並沒有出現在小說中;再次是五嶽劍派,是江湖中新興勢力;下面,下面沒有了。
  • 笑傲江湖7大劍客,林平之墊底,第4劍法無破綻,第一不是東方教主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的經典武俠小說,也是一部關於「劍」的武林傳說。《笑傲江湖》被翻拍過很多版本,徐克電影版的《笑傲江湖》有一首大氣磅礴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此曲以廣袤、深邃的時空來反襯一瞬間的心境,歌詞惜墨如金卻意境遼遠,頗有幾分唐詩宋詞的神韻。「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事知多少。」
  • 《笑傲江湖》中,如果嶽不群不練闢邪劍法,能打贏左冷禪嗎?
    說實在的,左冷禪在《笑傲江湖》中,多次被金庸評價為武學奇才,一代宗師,嶽不群不練闢邪劍法,會被左冷禪完爆。左冷禪這個人,武功高強,又富於心計,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武學境界上,有很高的造詣。從綜合實力來說,左冷禪也是整個笑傲裡的前幾名,比他強的,也只有東方不敗,方證大師,風清揚,任我行,闢邪嶽不群,令狐衝寥寥數人。東方不敗就不說了,一個人碾壓任我行、令狐衝、向問天和上官雲四個人的圍攻,如果不是任盈盈斬了楊蓮亭的小腿,分了東方不敗的心,黑木崖大戰,這五人估計會被東方不敗全殺了。
  • 笑傲江湖
    已經是第四次看《笑傲江湖》了。一2001年李亞鵬版的笑傲江湖在央視首播的時候,我還是個剛上鄉村小學的七歲孩子。
  • 笑傲江湖結束後風清揚的結局如何?難怪令狐衝上華山沒找到他
    風清揚是笑傲江湖中的頂尖高手,其獨孤九劍的造詣已達登峰造極爐火純青之境界,甚至有人說風清揚是能和堪稱天下第一的東方不敗匹敵的強大存在。那麼風清揚劍法如此高明,他為何又選擇隱居不見外人呢?在笑傲江湖結束後,風清揚的是生是死、結局如何呢?
  • 《笑傲江湖》中,佛門領袖方證大師的武功,能與東方不敗相鬥嗎?
    說到《笑傲江湖》當中的高手,其實可以用任我行的一句話去總結,那就是任我行佩服的那三個半人,第一個是奪取了任我行教主寶座的東方不敗,不但武功高強,而心思機敏;第二個是內功已臻化境,但是為人謙讓,心地慈悲的方證大師;第三個是劍法通神,遠超任我行的風清揚;第三個半是劍法獨到,潔身自好的衝虛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