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賭九輸,除了出老千,世上根本沒有一件事是穩贏的
賭片的落寞有故事本身缺乏張力喪失觀眾緣的內因,也有時代進步而迫使它退潮的外因。要知道賭片盛行的八九十年代,內地大多數人的工資還只有幾十到幾百塊人民幣不等。一局就壓上三千萬瑞士銀行本票的豪賭行為,怎能不讓人瞪大了眼睛追劇到底。
你有多久沒有在電影裡看到過這樣的畫面?
西裝革履的兩人對坐於一方牌桌之上,作為背景板存在的圍觀群眾都是華服加身,暴露了這是一個分分鐘幾百萬上下的賭場。
而走向尾聲的進度條也在提醒觀眾注意:這不是演習,這是堵上了全部身家性命的生死局。
燈光音樂準備就位。連頭髮絲都透出奸詐的反派浮誇大笑,高傲地亮出底牌四個A。在所有人都以為勝負已定後,鏡頭突然給到主角。
他先是遺憾搖頭,接著苦笑變為得意,玉手一翻:同花順,梭哈!
在炸裂全場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主角揮一揮衣袖瀟灑離場,只剩一臉錯愕的反派宛如身體被掏空,癱坐一旁。
早在九十年代,上述略顯套路式的情景幾乎承包了香港99.99%以賭為主題的電影結局。可隨著港劇式微,曾經橫霸屏幕的香港賭片似乎比港產電影更早一步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三十年前《賭俠》問世,這部電影讓劉德華飾演的賭俠刀仔和周星馳飾演的賭聖阿星首次聚首。
一個是賭神高進的愛徒,一個是賭神高進的粉絲,兩人合力擊敗了一向與高進為敵的賭王派系。至此,賭系列電影正式成型。
那時候的王晶還沒有獲封」爛片之王「的稱號。而他創作了以賭神高進為核心的賭神宇宙,比今天承包暑期檔的漫威宇宙還要早上十幾年。
01. 賭神和他的變形式們
或許你沒有看過賭系列中的任何一部,但你一定見過梳著大背頭的周潤發微笑鼓掌的表情包。
這個救人於不想表態但又不得不保持拍馬屁隊形的動圖,就是出自奠定了賭神宇宙起源的首部電影——《賭神》。
在這部電影裡,活在江湖傳說中的名流賭神高進受邀赴港與新加坡賭王陳金城一戰,可半路被人追殺掉落山崖,失了憶又失了智。
這從神壇跌落凡塵的戰術墜崖,讓他遇到了一事無成的小混混刀仔。二人招搖撞騙鬧劇百出,也經歷了出生入死的驚心動魄。
結局自然是大神恢復了技能慘虐了反派,然後提攜草根小弟走上人生巔峰。
雖然出演賭神的周潤發顏值夠高,但一個人撐起一片宇宙的責任還是太大了。
在《賭神》的結尾,王晶安排高進收刀仔為徒。經師父傳授了九成功力後,賭棍小老弟成了能代師出徵的一代賭俠。
可不管是周潤發的賭神,還是劉德華的賭俠,都是實力過硬善於打心理戰的技術流,看多了難免也會審美疲勞。
所以賭神大獲成功之後,劉鎮偉趁熱打鐵拉了周星馳入夥,自創了一個在神俠正派看來完全不入流的角色——賭聖。
這個洗牌如同車禍現場卻自帶裸眼透視等特異功能的大陸仔阿星,讓比拼牌技和裝備的「千術」又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王晶不服劉鎮偉仿自己的戲仿出了新高度,於是推出了雙男主的戲碼,在賭俠同名電影裡把高大全的賭俠和無釐頭的賭聖安排在了一張牌桌上。
為了給賭神宇宙增編,賭聖被賦予了崇拜賭神的迷弟屬性,在兩人強強聯手力挫勁敵後,幸得賭俠引薦,賭聖成了賭神的二徒弟。
之後的故事便圍繞著神俠聖三人展開。主角之外,帶領賭聖闖蕩香港、由吳孟達飾演的三叔,為賭神鞍前馬後、由向華強飾演的保鏢龍五等一眾綠葉,更是為宇宙的穩定織出了一張密不透風的人物關係網。
不過,不同於常常讓英雄聚首復聯組團練級的漫威,賭神宇宙的後續出品基本都是單人電影。
《賭神3少年賭神》作為賭神前傳,交代了高進從千王靳能處習得賭技,卻遭遇同門暗算腦部受傷只能通過巧克力找回味覺等細節,算得上是盡顯誠意的填坑之作。
可其他的續集,卻表現平平。不論是賭神高進重出江湖大戰臺灣黑幫的《賭神2》;還是賭聖穿越回上海灘手撕鬼子的《賭俠2上海灘賭聖》;甚至於劉德華靠臉撐起來的白頭賭俠King系列,都自我重複得過了頭。
之後神俠歸隱賭聖退休,雙周一劉對王導炒冷飯的爛劇本集體告辭,賭神宇宙就此坍縮。
02. 賭片看得不是邏輯,而是飆戲和炫技
論人物數量和時間跨度,賭神宇宙遠不及漫威宇宙龐大。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物都被對得起演技二字的港星們注入了靈魂。
周潤髮飾演的賭神高進,在很傻很天真的失智孩童和氣場兩米八的精英大佬之間切換自如。
大背頭燕尾服,狂拽酷炫地叼著牙籤,定睛思考時總是忍不住轉一轉手中的尾戒,要是換個人來演,絕對是大慶油田出品級的油膩觀感。
可周潤發的一舉手一投足,呈現的卻是一名芳心縱火犯的高級日常。
向來擅長無釐頭表演的周星馳,五秒內將一個情緒異常興奮、手舞足蹈、發抖抽筋的中毒者表演到位純屬意料之中。
可在上海灘賭聖的片尾,他想要將鞏俐飾演的痴傻富家女帶回現代治療,卻不忍她在穿越過程中一步步衰老。
最終一個激靈顫抖放手的畫面,讓「愛是想要觸碰卻又收回的手」有了更具體的表現。
能看到周潤發劉德華張敏吳孟達等代表了香港演藝事業的黃金一代同臺飆戲實屬有生之年系列,甚至於連「賭神從不拍照普通人卻能擁有其正面海報」這種自相矛盾的硬傷都能忽略不計了。
然而將賭片從爛片邊緣拉回來的,除了當今可貴的演技,還有在當年見世面不多的我們看來神乎其技的賭術展示。
如果說以賭王何鴻燊為原型的《賭城大亨》裡,用腳後跟敲擊地板發送密碼,再由專人翻譯出訊息給戴有助聽器的賭徒這一出千招式顯得寫實有餘而炫酷不足。
那麼賭神系列裡用高科技眼睛透視底牌、動動手指就能偷梁換柱等腦洞大開的競技方式,就是不講基本法的魔幻大招了。
當然更多的,還是魔術和雜技結合之下的動作戲。
洗牌拉牌,行雲流水宛如開了二倍速;夾住紙牌,從容甩手可殺人的犀利飛牌術;骰盅一搖,便可將方糖骰顆顆壘起;僅僅憑藉骰面摩擦程度的不同,便可知曉點數的聽骰術……
而完成這些動作的,有澳門賭場的金牌荷官,有撲克頂級魔術大師,還有「亞洲第一特技武指」、創作了《天下無賊》裡葛優用指甲蓋剝雞蛋殼這一經典橋段的江道海。
《賭神》中高進與陳金城終極對決,客串荷官發牌的正是江道海。
傳說在沒有微型攝像頭的當年,江道海大膽採用了胃鏡從演員袖口插入骰盅來特寫骰子運動畫面的拍攝手法,將現實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賭術,在視覺上拉到了滿分。
眾神加持之下,故事邏輯反倒成了賭片中最沒有嚼頭的部分。
03. 賭片的本質是反賭
比起王晶形式大於內容的賭片宇宙,真正用故事情節對觀眾產生影響的,要數亞視1991年拍攝的電視劇《勝者為王》。
擔綱男主的是跟隨乾媽沈殿霞剛從TVB跳槽到亞視的陳庭威,讓男主深陷三角戀情的則是為成龍生下小龍女的吳綺莉和有「香港第一美腿」之稱的萬綺雯。
而感情戲不過點綴,這部電視劇的主線劇情,說的是對賭博一竅不通的菜販之子石志康誤入賭場成為服務生,經一心復仇的獨臂賭棍、能預測六合彩的頑童賭痴等隱世高人傳授技藝後,層層打怪升級,最終擊敗賭王聶萬龍取而代之的故事。
石志康之於聶萬龍,就如郭靖之於歐陽鋒,頗具金庸武俠畫風的劇集,開篇便以「賭界有神、聖、俠、霸、王五種稱號,王是最強的」對同題材前作完成了致敬和拉踩的規定動作。
而它與賭神系列的另一關聯,是其中眼花繚亂的牌術設計,同樣來源於江道海。
雖然在故事性上略勝一籌,但由於青少年爭相模仿,引進大陸沒多久,《勝者為王》就遭遇了禁播。
可「教壞小孩子」是世俗對賭片的最大誤解。爽片的外衣之下,反賭,才是賭片的精神內核。
王晶反覆強調,自己拍賭片是為了反賭,因為自己的母親有過爛賭史,曾兩度輸光所有身家。
王晶曾在《賭俠1999》中借劉德華之口說出了:「十賭九輸,除了出老千,世上根本沒有一件事是穩贏的。」
周潤發的父親亦然。他不止一次在採訪中回憶到,當時作為海員的父親因爛賭常常透支工資,每到發薪日,指望著父親工資過活的母親只能領回一桶油。
「因為錢都被輸光了。」
和《賭神》同年誕生的,還有一部聚焦賭博、卻與王晶一貫的情緒色調截然相反的電影《至尊無上》。
以手快聞名的劉德華和以千術著稱的譚詠麟本是橫掃賭場的黃金搭檔,卻沒有等到慷慨激戰笑到最後的完美結局,迎接他們的是一個失去左手一個失去女友的悽涼收場。
當續集的導演換成了師從王晶之父王天林、卻在文藝之路上越走越遠的杜琪峯後,整部電影的基調已經不是反賭而是要勸人戒賭了。
「賭博嗎?會瞎眼斷手妻離子散的那種。」
04. 如今的賭片是個筐,啥都能往裡裝
賭片難留下好口碑,但贏在能吸金。
頂著魔術手石一堅之名重回牌桌的周潤發,幫助王晶完成了《澳門風雲》系列。
這個打著賭博的幌子,行得卻是協助警方打黑除惡之實的電影,口碑一部不如一部,但票房卻節節走高,從第一部的5億到第三部的11億,三部板上釘釘的大爛片,卻創造了了總計26億的票房。
可又有多少人,憑著對周潤發的一腔熱愛走進了電影院,卻在鑑賞了劇本粗糙、表演浮誇和自帶GPS會拐彎的飛牌等尷尬科技梗後,如坐針氈到想要退票?
然而只要賭片還有能賺錢的一天,王晶就不會停下炒冷飯的腳步,聯合TVB出品的《賭城群英會》、《好萊塢有個大老千》就是很好的例子。
東拼西湊大雜燴的劇情顯然已經無法糊弄閱片無數的觀眾了,而賭片的落寞有故事本身缺乏張力喪失觀眾緣的內因,也有時代進步而迫使它退潮的外因。
要知道賭片盛行的八九十年代,內地大多數人的工資還只有幾十到幾百塊人民幣不等。
一局就壓上三千萬瑞士銀行本票的豪賭行為,怎能不讓人瞪大了眼睛追劇到底。
那時候,賭博幾乎是一夜暴富僅有的打開方式。
一方牌桌,幾手亮牌,頃刻間人生起落,沒有梭哈的勇氣,能在熒幕之外感受一番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也是好的。
可如今,一夜暴富的傳說已經過剩。千萬資產說多,但一聯想到北上廣深的房價,好像也不那麼值得側目了。
娛樂KOL孟靜曾這樣評價賭片消亡史:
「賭片的盛極而衰是必然的,如同香港電影的命運,經濟優勢的喪失讓人失去了好奇心與新鮮感,動輒千萬美金的豪賭和隨意火拼也缺乏真實性,那些叱吒賭壇的風雲人物紛紛洗手上岸轉做白道生意了。連黑社會都沒了,哪還有什麼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