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丟筆的那一刻,享受萬人的掌聲,小編下筆的這一瞬,只想要大家一個贊!
詩詞鑑賞:李白這首《古朗月行》,描述了兒時對月亮稚樸的幻想
詩友們,感謝您點進這篇文章,跟小編一起品讀詩詞。兒時看到天上皎潔的月亮,總是會生出無限的想像,想像著它是一個很好吃的圓餅,想像著是個大盤子,或者是一張臉。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們的大詩人李白也在某個深夜,仰頭望向明月時,生出了許多的想像,於是就有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古朗月行》。
這首詩是一首樂府詩,朗月行是曲牌名,但是因為李白沒有承襲舊的詩體,所以加個古子以區別其他詩人所做的詩。全詩一共八句話,每句十個字共八十字,描寫了詩人望月時所生發的一系列想像和心理變化,最後由景轉情,感嘆時局政治混亂,表達自己的憂心與哀愁。下面咱們來欣賞一下李白的這首《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小時候不認識月亮,就叫他做白玉盤,之後又覺得是瑤臺的鏡子,飛在雲端掛著。「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月亮上仙人垂著兩腳,那月亮裡的桂樹為何是圓的呢?玉兔整日裡在搗藥,這搗好的藥是給誰的呢?這前四句是詩人對月亮所有的想像與疑問,顯的可愛而又浪漫,通過詩人的想像我們仿佛也看到了天上的那盤月亮,與月下望月思考的詩人。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蟾蜍將月亮吃的產卻不堪,明夜因此變得灰暗不堪。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太平安和。「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既然月亮已經變得全,還不如早早離去不去觀看。但是這心中突然湧上來的憂愁是怎麼回事呢?竟然悲愁憂傷到摧斷心肝。最後兩句描寫月亮殘缺不全,沒有了觀賞價值,詩人感傷圓月不全,心中憂愁悲傷難忍。
也有人指出詩人以月亮比喻當時朝政時局,以蟾蜍啃食圓月暗喻楊貴妃禍國,暗喻楊貴妃霍亂當時朝政導致朝廷腐敗、奸臣當道的情勢,最後的一句摧心肝也是詩人憂國之愁。詩人沒有明確這首詩具體的主題,從賞析整首詩的角度來看,李白的寫月亮的詩,字句中充滿了清新俊逸的想像和意境,讀來發人深思,文辭行雲流水,確實是一首佳作。好了,今天的詩詞賞析就到這裡,還有更多往期精彩內容,點擊小編頭像進入主頁就可以閱讀哦~
既然你已經看到了我的全部,那你就要對我負責到底,用你的贊來證明,我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