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狀元」青島明月海藻的小目標:用5年打造年產值300億元海洋新興...

2020-12-21 半島網官網

明月海藻集團董事長張國防。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貝貝

褐藻膠產能位居全球首位,實現組織工程級海藻酸鈉的製備及產業化、填補國內空白,擁有「海藻酸鹽、功能糖醇、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在內的六大藍色產業板塊……作為年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的大型藍色產業集團,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日前登上2020年山東省海洋產業民營企業10強榜單首位。未來,他們將目標鎖定打造一個年產值達300億元的海洋新興產業生態集群。

A

青島海洋產業轉型科技創新先行

作為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在國家海洋戰略中,青島自始至終具有重要的定位。

今年9月,山東省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0月,自然資源部公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629號建議的答覆》,認為青島在海洋旅遊、海洋交通運輸、海水利用、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等具有良好的基礎,具備建設海洋中心城市的優勢。

今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持續推進國際海洋名城建設,深入挖掘海洋科研、教育等資源優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今年5月6日,青島市舉行經略海洋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安排部署「海洋攻勢」2.0版本。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被明確列為「經略海洋攻勢」2020年作戰目標。圍繞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通過推動海洋「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快速發展,大幅提升經濟規模和投入增速。

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離不開高質量發展的海洋經濟,而海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海洋產業。

近兩年來,緊緊圍繞「搞活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島城堅決打贏海洋產業轉型跨越、海洋科技創新引領等硬仗。以明月海藻為代表的海洋產業龍頭企業,成為青島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的亮眼之筆。

隨著山東省「十強」產業民營企業10強榜單、民營企業100強發布,青島明月海藻集團上榜「海洋產業十強企業」,位列首位。

半個世紀以來,明月海藻與藻共舞,深度開發海藻活性物質,躋身世界規模最大海藻生物製品企業,成為青島先進位造業群體中一朵璀璨的「海洋之花」。

數據顯示,明月海藻形成擁有「海藻酸鹽、功能糖醇、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在內的六大藍色產業板塊,成為年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的大型藍色產業集團。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明月海藻能獲得『海洋產業十強企業』第一名,是集團上下堅定戰略、制度、模式和文化『四個自信』的成果,也是我們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戰略定力,堅持改革創新的成果。」明月海藻集團董事長張國防說道。

B

一株海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2020年10月,是明月海藻發展歷史上一個重要節點。

伴隨著年產200公斤體內植入用超純度海藻酸鈉生產線正式投產,明月海藻正式實現組織工程級海藻酸鈉的製備及產業化,這一項目填補國內空白。明月海藻成為繼美國杜邦公司之後,全球第二家能夠生產超純度海藻酸鈉的企業。

海藻酸鈉是一種優異的海洋生物材料,被廣泛應用於醫藥領域。

明月海藻集團副總裁王發合介紹,由於原材料海藻酸鹽來源特殊、雜質種類多樣,因此提取出超純度海藻酸鈉非常困難。在超純度海藻酸鈉技術上,我國一度落後國外先進水平十幾年,而經過技術攻關,「超純」海藻酸鈉在明月海藻實現產業化。

「我們純化後的海藻酸鈉細菌內毒素、重金屬含量、雜質蛋白含量等自檢指標均優於我國行業標準及美國杜邦公司旗下產品。」據王發合介紹,明月海藻組織工程級海藻酸鈉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將推動海藻酸鈉在人體植介入材料及細胞移植領域的發展,開發用於腫瘤、糖尿病、心力衰竭、尿失禁及急性肝衰竭等疾病治療的高端醫療器械。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億元、利稅4400萬元,帶動海藻酸鈉高端醫療器械行業100億元產值。

作為一家以海藻活性物質研發和提取為主導產業的海洋生物企業,組織工程級海藻酸鈉的產業化,是明月海藻圍繞海藻做文章的一個註腳。

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始建於1968年,是一家以大型褐藻為原料提取海藻生物製品的高新技術企業。

多年來,明月海藻集團專注海藻活性物質的深度開發和應用,擁有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海藻類肥料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等高層次科研平臺,先後榮獲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國家海洋科研中心產業化示範基地、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並被譽為青島市「新五朵金花」——「海洋之花」。

張國防表示,明月集團成立50多年來,始終堅持以海洋生物深度開發和應用為主線,圍繞一株海藻做文章,通過多年的科技創新,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海藻生物製品企業,褐藻膠產能位居全球首位。

C

青島海洋家底厚產業化動力足

「不斷科技創新,引進應用型專家及科研機構,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是明月海藻得以快速發展的根本。」張國防表示,明月海藻的科技創新,離不開青島這座城市厚實的海洋家底。

青島擁有涉海科研機構26家,約佔全國五分之一,其中不乏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等「國字號」創新平臺;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家,約佔全國三分之一;全職在青涉海院士約佔全國三分之一。上述三項指標,均排名全國第一。

早在2000年,明月海藻就在「中國海藻學之父」曾呈奎院士的支持下建立「明月海藻技術中心」,成為海藻行業首家企業技術中心。2015年9月,明月海藻集團「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國家科技部批覆,成為我國海洋生物領域首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不久前,明月海藻還獲批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該中心將與「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機銜接,促進公司和行業基礎研究成果向工程技術和產業應用轉化。

近年來,明月海藻始終專注科研,構建集「應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成果轉化」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體系,形成強大的產業科技平臺。當下,明月海藻正將海藻產品從單一的海藻膠工業級產品,延伸到食品級、藥品級、特種用途產品,不斷延伸產業鏈,形成海藻酸鹽、功能糖醇、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和海洋生物肥料六大產業板塊。

「從集團整個終端產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基礎產品在規模、質量、品種等方面已經達到世界級水平,但在產品精細化、系列化和高值化方面,相比國際先進企業存在一定差距。」張國防坦言,產品向精細化、高附加值發展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目前,明月海藻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重點向海洋藥物、海洋功能食品方向進行深度開發。

其中,在海洋藥物產業方面,重點開發海洋生物醫藥、醫用材料,針對性開發止血、促癒合醫用材料、組織工程材料、緩控釋材料等產品;在海洋功能食品開發方面,重點圍繞功能食品、特醫食品、健康食品幾大板塊,針對清除幽門螺旋桿菌、胃腸道、便秘、腎病、排重金屬等精準開發系列功能性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作為一家獲批巖藻多糖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明月海藻擁有國內首條食品級巖藻多糖生產線,可年產10噸食品級巖藻多糖。以優質食品級褐藻為原料,在天然提取技術基礎上進一步純化分離,不僅改善了產品風味和口感,同時提高了巖藻多糖含量(純度),可應用於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等多個領域。

「我們並沒有停留在技術研發階段,而是向產業化不斷邁進。比如巖藻多糖有二十多種功能,我們在閱讀大量科技文獻,與國際專家交流溝通,並進行市場調研後,聚焦於它吸附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製成清幽樂這款產品。與藥物直接殺死細菌不同,它是將幽門螺旋桿菌清除體外,更加安全健康。」明月海藻相關技術負責人介紹道。

D

建設產業園區,將帶動超1500人就業

《2020年山東省「十強產業」民營企業10強榜單》由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山東省總商會聯合山東省「十強產業」商協會共同開展,旨在助力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增強省「十強產業」龍頭企業影響力和示範帶動作用。明月海藻榮登榜首,與其強大的產業號召力與行業影響力息息相關。

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面打造良好產業生態,對重點產業鏈實施補鏈、延鏈、強鏈,培植一批具有「鏈主」地位的引領型企業。以自身產業優勢為基礎,以平臺思維創造新動量,厚植產業生態,為藍色經濟發展賦能,正是明月海藻創新之外的的另一個特質。

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多次提出,要主動設計產業鏈,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瞄準世界海洋產業新業態和海洋領域的領軍企業、領跑團隊、頂尖人才、最新技術、高端產品,以企招企,產業鏈招商,讓引進來的資本、技術、人才、市場、觀念、管理等要素,與青島現有的優勢資源優化組合,創造新組合、新效率、新動能,形成特色鮮明的集群效應,為青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近年來,明月海藻在實施「雙招雙引」、發揮平臺型企業關鍵作用方面,交上一份出色答卷。

據張國防介紹,他們規劃建設海洋生物產業園區,建設一批工業標準化廠房和完備的公用配套設施,圍繞產業鏈上下遊協調發展進行招商,充分利用企業產業、平臺、資產等資源,培育、孵化海洋生物企業2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5家,產業涉及海洋生物科技、醫療用品、食品配料、保健器械、海洋化妝品、海洋新材料、創意策劃、網際網路營銷等形成海藻生物產業集聚。

比如,引進世界知名肉製品配料企業——奧地利Almi公司,由明月海藻為其提供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生產出的肉製品配料銷售到國內外市場,而明月海藻為其提供部分生產原料,其中年可使用褐藻膠上千噸,該項目達產後年可實現產值近5億元。

再比如,引進具有日本先進技術的海祥營養食品公司,主要開發海洋營養兒童食品,年產值可達2億元以上。

還有,引進海伽生物科技、優佳衛生科技、美西南科技、海沃醫療用品等公司,實現海藻生物醫用材料產業鏈延伸,每家公司年產值都在1億元以上,目前都呈現出很好的發展態勢。

張國防表示:「園區企業之間既可實現產業協同發展,又互為配套,實現集群化、集約化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整個園區全部達產後,年產值預計達到30億元、實現稅收3億元,帶動就業1500人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加快構築基於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不斷壯大產業集群規模,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入駐企業達到100家左右,打造一個年產值達300億元的海洋新興產業生態集群。」張國防說道。

■記者觀察 企業與城市同頻共振 助力走向「海洋之心」

以「打造全球海藻+健康解決方案的領導者」為戰略支點,加快海藻活性物質終端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為切入點,著力構築海洋大健康產業集群,這是明月海藻的大格局和小目標。在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作為海洋產業領軍企業,明月海藻的責任與擔當,彰顯與這座海洋城市同頻共振的特質。

向海而生,因海而興。2019年,青島市發起15個攻勢,其中海洋攻勢是第一個。海洋攻勢就是要將青島最大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搭鏈條、擴就業、穩增長。2019年,全市海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6.5%,高於全市投資增速約35個百分點。海洋生產總值接近3700億元,增長11.2%。海洋經濟對GDP貢獻率再創新高,達到28.7%。

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在於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而海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現代化海洋產業,尤其是新興產業。近兩年來,青島大力推進海洋科技資源優化配置,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補短板強長項,全面發力做大做強產業鏈,實現海洋產業發展新突破。

一個產業項目就是一個產業磁石,一旦成型將極大地促進上下遊產業聚集發展。海藻生物行業是典型的海洋經濟產業,明月海藻在海藻產業上的厚積薄發與多元探索,成為青島打造海洋產業升級版、搶佔全球海洋產業高地的厚重砝碼。

上月底,作為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的板塊之一,由明月海藻集團承辦的2020國際海藻與健康產業論壇在西海岸新區舉行。這次會議不僅成為展示海藻生物產業及活性物質研究領域前沿成果的窗口,還成為展示青島海洋製造的舞臺,為促進我國海藻與健康產業有序發展,助推我國海洋生物製品走向世界打開了新視野。

張國防介紹,近年來,明月海藻集團在經略海洋,深耕海洋生物產業,著力構建海洋特色產業集群,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和經驗,走出了一條海洋生物產業發展的特色道路。下一步,明月海藻將加快構築基於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不斷壯大產業集群規模,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推動集團公司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並拉動上下遊相關聯行業產值1000億元,打造一個年產值達2000億元以上的海洋新興產業生態集群。

一「藻」當先踏徵程。面向全球中心,深耕海洋的青島,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激情擁抱深藍。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明月海藻為何當上了「海狀元」?
    其中,青島有兩家企業上榜「十強產業」民營企業10強,分別是青島明月海藻集團和青島青松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貝貝海上升「明月」,青島「藻」當家。2020年山東省「十強產業」民營企業10強中,青島明月海藻集團上榜「海洋產業十強企業」,位列第一。
  • 明月海藻集團:科技賦能盛開青島「海洋之花」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潘超 董宇翔 青島報導從基礎的海藻酸鹽傳統產業,到轉型延伸出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新興產業,在52年的創新發展中,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明月海藻集團在海藻活性物質的深度開發和應用上做文章,將海藻開發得淋漓盡致,並著力構築基於海洋生物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
  • 青島市長孟凡利懇請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此前5月6日,青島舉行的經略海洋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上,青島明確提出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這對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島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賽道上不乏強有力的競爭者。截至目前,除青島外,還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寧波、舟山六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那麼,青島距離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到底還有多遠?有哪些短板要補?
  • 最新山東省海洋產業民營企業十強發布,明月海藻位居榜首
    青島明月海藻集團上榜」海洋產業十強企業「,位列第一。 2020年山東省海洋產業 民營企業10強榜單 1.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 2 .山東默銳科技有限公司 3 .好當家集團有限公司 4.山東美佳集團有限公司
  • 攀登者·企業家訪談錄②|明月海藻董事長張國防:撬動千億產業鏈的...
    本期我們邀請的對話嘉賓是青島明月海藻集團董事長張國防先生。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是青島先進位造業群體中 一朵璀璨的「海洋之花」。用五十年專注海藻研究,明月海藻形成了「海藻酸鹽、功能糖醇、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在內的六大產業板塊,成為年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的大型藍色產業集團。該企業是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並躋身山東省「十強」產業 民營企業十強。
  • 400餘萬人次雲逛明月海藻、琅琊臺集團!
    新健康主題周5月30日,青島西海岸新區線上品牌節逛明月海藻,品琅琊臺酒新健康品牌主題直播圓滿收官。當日關注直播參與互動人次高達400餘萬。對西海岸新區海洋產業的展示和對健康生活的探秘受到廣大網友的好評與青睞。
  • 青島西海岸新區明月海藻集團:每千克海藻酸鈉價值100萬元
    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的一處廠房內,一臺臺製取設備整齊排列,正在進行海藻酸鈉的提純。這個只佔地600平方米的生產線,卻在增補一項國內技術空白。青島明月藻酸鹽組織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德蒙表示,明月海藻實現組織工程級海藻酸鈉產業化,填補了國內空白。  據悉,作為原料的海藻酸鈉內含有多種雜質,而且具有很高的黏度,所以在純化方面難度很大,目前沒有相關的工藝包可以使用。此外,超純度海藻酸鈉製備需要無菌環境,而由於其自身特性,普通的高壓、輻照等方式均不能使用,只能進行過程控制,所以耗時很長。
  • ...目標明確!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世界城市體系...
    圖/位於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貨櫃碼頭對青島來說,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根據青島最新發布的一組數據,預計2020年青島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9.3%;「十三五」期間,青島市海洋經濟年均增速達到13.3%。
  • 溯源海洋健康喝護郎朗坦言:會給家人推薦王子海藻蘇打水
    「海是什麼味道?」對於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而言,海的味道就是王子海藻蘇打水帶來富盈清爽的健康滋味。11月27日,郎朗作為王子海藻蘇打水全球品牌大使,來到青島啤酒博物館參觀,並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管華詩共同探討海洋健康。
  • 寧波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年產22萬支反滲透膜,主要面向工業超純水、工業汙水以及飲用水處理三大領域。「反滲透膜配方由我們自主研製,工藝包自主編制,產品打破了外國企業在中國高端膜產品市場上的壟斷。」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
  • 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 青島出臺這項新政
    青島自2009年開始建設人工魚礁並發展海洋牧場,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場21處,總面積11360公頃,共投放礁體超過300萬空方。目前有13處海洋牧場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居全國第三,佔全國總量的1/9。
  • 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海洋產業在跨界融合中加速崛起
    近兩年,青島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兼顧漁業生產和資源養護,大力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2019年,青島市海洋發展局修編完成了《青島市海洋牧場建設規劃(2018-2025)》,根據青島漁業發展現狀、海洋生態環境現狀、區位優勢和漁業資源特點,合理確定牧場特色和建設類型,優化牧場產業結構,按照「一灣六島」進行空間布局,著重打造「七大海洋牧場集群」。
  • 青島開投集團成立三年成績亮眼
    融入開投集團後的華歐集團不負眾望,伴隨主業清晰、戰略目標明確,通過資金支持、資本運作、低效資產盤活和體制機制理順,有效解決了部分產業技術工藝落後、資金不足、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低下等問題,步入轉型升級的良性軌道,發展僅一年便扭虧為盈,在2019年更是實現了大跨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76億元,是2018年的209%;利稅總額5309萬元,是2018年的129%;累計清欠1.28億元
  • 青島公布「青島好禮」甄選輪入圍名單
    「青島好禮」甄選輪入圍名單公司名稱                     產品名稱1.青島憶膠東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憶膠東手工喜餅禮盒2.青島海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老丈鮁魚禮盒3.青島曉陽工貿有限公司 曉陽春啤酒花茶4.青島船歌飛揚飲食有限公司 青島船歌四大當家水餃禮盒5.青島鑫復盛餐飲有限公司 周欽公流亭豬蹄
  • 青島海水養殖技術全國領先「花樣」海鮮上餐桌
    在這種海鮮升級換代的背後,則是青島市海洋產業實現新跨越,現代漁業持續提升:圍繞培育智慧漁業新產業、拓展漁業養殖新模式等推進漁業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環境友好型、質量效益型、創新引領型、統籌發展型海上糧倉,讓「舌尖上的青島」變得豐富多彩。
  • 你知道了,海藻栽培施肥的重要性,就可以讓栽培變簡單!
    我們今天來說說海藻栽培施肥的重要性,海藻和農作物一樣,除要一定的溫度、光照、水分、氧及二氧化碳外,尚需一定的礦質營養。一般的礦質營養海洋中的含景都很豐富,可以滿足海生長的需要,但氮肥在一些海區的含量往往不能滿足海藻生長的需要,因此栽培海藻時的施肥問題,主要是氮肥供應。
  • 未來展示中心矚目開放 青島海洋活力區全面起勢
    特別是2018 年上合峰會宣布「中國政府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青島的戰略地位順勢提升。此後的2019 年,國家更是從戰略層面布局了「南深圳北青島」兩塊深化改革的「試驗田」,青島也明確提出要打造長江以北地區我國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城市。作為國家第九大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享受省級行政待遇。其一經設立,就被賦予了新的使命。
  • 第一風口丨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海洋產業在跨界融合中加速崛起
    2019年,青島市海洋發展局修編完成了《青島市海洋牧場建設規劃(2018-2025)》,根據青島漁業發展現狀、海洋生態環境現狀、區位優勢和漁業資源特點,合理確定牧場特色和建設類型,優化牧場產業結構,按照「一灣六島」進行空間布局,著重打造「七大海洋牧場集群」。海洋牧場建設成本高、周期長,收益慢,單靠企業發展資金有限。
  • 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產業趨藍 向海圖強
    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年產22萬支反滲透膜,主要面向工業超純水、工業汙水以及飲用水處理三大領域。「反滲透膜配方由我們自主研製,工藝包自主編制,產品打破了外國企業在中國高端膜產品市場上的壟斷。」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
  • 山東五大海洋產業規模全國第一
    2018年5月,召開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工作會議,深入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加快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年來,山東省海洋經濟綜合實力繼續穩居全國前列。2019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46萬億元,繼續居全國第二位,同比增長9%,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9.7%提高到2019年的20.5%,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