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產業趨藍 向海圖強

2020-12-25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2月20日訊(記者 應磊 共享聯盟象山站 陳光曙)50多米全自動生產線,一頭「吃」進各種原材料,經過裁剪摺疊等工序,幾分鐘後另一端就「吐」出一支反滲透膜元件。日前,位於象山的中化膜產業生產基地和膜研發創新中心項目一期進入試生產。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年產22萬支反滲透膜,主要面向工業超純水、工業汙水以及飲用水處理三大領域。「反滲透膜配方由我們自主研製,工藝包自主編制,產品打破了外國企業在中國高端膜產品市場上的壟斷。」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2018年底,以象山為主體的國家級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成功獲批,該縣開始謀劃藍色經濟發展大文章,加快探索以海洋經濟為底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一批以海洋裝備、新材料製造等為代表的臨港工業主體。今年,象山海洋經濟生產總值逆勢增長,預計將達170億元,佔全縣生產總值近三成。

  向海圖強。象山以大項目為引領,不斷做強海洋產業,加速壯大發展新動能。針對海洋經濟小而散的產業短板,該縣通過打造大平臺、培育大產業、引進大企業、推進大項目,帶動產業進入提質、擴量、增速的良性軌道。在象山縣委主要負責人看來,象山後發優勢在於海洋,只有形成海洋特色產業創新優勢,才能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根據海洋地理條件,該縣錨定海洋經濟發展方向,集中布局臨港高端裝備製造核心產業群,並實現膜材料、綠色能源、商業航天三大產業鏈規模發展,同步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和領軍企業。

  一系列平臺、項目落地開花結果,海洋產業結構強筋壯骨,成為象山海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註腳。今年,象山企業日星鑄業鑄件產能突破30萬噸。10月,一個總投資102億元、涵蓋海上風電裝備製造全產業鏈的中船海上風電智能化裝備產業園項目開建,投產後將成為大型海上智能化裝備產業中心,預計年產值約167億元。

  一批海洋經濟標誌性大項目成為產業龍頭,帶來強勁發展動能。今年,象山成功籤約萬洋眾創城、華美達機械製造、睿藍海底電纜、恆冠風力發電機零部件生產等產業鏈配套項目,總投資71.6億元。目前,全縣海洋裝備規上企業數量達89家,預計全年海洋裝備產值達115.2億元,同比增長11%。

  產業向海而強,離不開科技支撐。近年來,象山持續引進一批海洋科研平臺,助力海洋新興產業發展。開工建設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南方中心項目,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共建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一個個平臺正在成為當地科技成果轉化的孵化器。截至11月底,相關科技平臺共解決象山企業技術難題145個,促成技術交易合作121項。

相關焦點

  • 寧波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2018年底,以象山為主體的國家級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成功獲批,該縣開始謀劃藍色經濟發展大文章,加快探索以海洋經濟為底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一批以海洋裝備、新材料製造等為代表的臨港工業主體。
  • 武邑縣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我縣抓好招商引資,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科技創新,不斷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提升招商成效。我縣以開發區為招商引資的急先鋒,充分發揮園區企業、產業和政策、資源優勢,大力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力爭年內引進一批符合產業政策的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實現由「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
  • 輝煌「十三五」閃亮2020|五年來,煙臺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
    雄渾壯闊的波濤,猶如一曲盛世長歌,唱響了經略海洋的時代旋律。「十三五」以來,依海而生、因海而興的煙臺,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煙臺海洋優勢和特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轉換海洋經濟新舊動能為抓手,科學規劃發展「藍圖」,搶抓機遇,向海圖強,吹響了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衝鋒號」。
  • 做好「加減乘除」 加快發展綠色產業
    近年來,按照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淮安堅定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綠色產業發展水平持續提升。下一步,將緊緊圍繞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的「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目標定位,加快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為建設「四個淮安」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做好「加法」,培育壯大綠色產業集群。
  • 王軍:新興產業發展謹防過度集聚、盲目競爭
    王軍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歲末年初之際,地方省委經濟工作會和工信部門會議密集召開,其中面向「十四五」時期,布局發展新興產業成為不少地方的發展重點。明確圍繞集成電路、新能源、人工智慧等做大新興產業鏈,加快培育戰略性產業集群,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等。
  • 我國將擴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8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我國將擴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8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來源:新華網 • 2020-09-24 09:57:10 記者23
  • 主題誦讀|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主題誦讀|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2020-11-17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統產業新興產業雙發力 - 河北日報-12版:地方新聞·衡水-2020...
    作為衡水市9個省級特色產業集群之一,安平絲網堅持傳統產業「不傳統」,制定了產業振興計劃,依託絲網旗艦企業,加快了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促進絲網產業由「安平製造」向「安平創造」轉變。如今,安平絲網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85%,佔全國出口量的80%以上。
  • 五年來,遼寧支柱產業優勢更加凸顯,戰略性新興產業勢頭漸強
    「十三五」時期,我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製造強省和網絡強省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引育發展新動能,工業經濟取得積極進展。2019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6.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  只有傳統的思維,沒有傳統的產業。
  • 以饗讀者:中國31個省市區重點產業布局!
    、科技服務、信息技術、現代物流等重點產業加快發展; 5、打造一批網際網路產業園和眾創園、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做強做大骨幹企業; 6、培育一批骨幹文化企業和重點文化產業園區; 7、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 山東五大海洋產業規模全國第一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說,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是山東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政治任務,也是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必由之路。「十三五」以來,全省堅持陸海統籌,科學推進海洋資源開發,加快構建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海洋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 更加注重經略海洋,加強海洋資源開發保護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聚焦「奮力向海圖強,開創經略海洋新局面」,提出堅持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對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設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等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 春風暖產業,加快推動河南向中醫藥強省邁進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讓廣大中醫人倍感興奮,與會的人大代表紛紛表示要緊抓機遇,加快推動我省由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邁進。闞全程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全國兩會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堅持中西醫並重,強基固本,守正創新,加快從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轉變。只有建設完善的中醫藥服務體系,才能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優質的中醫服務。
  • 象山 高質量建設寧波現代化濱海城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象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紮實推進「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深入實施「雙突破雙驅動」戰略,擔當作為、苦幹實幹、砥礪前行、再創輝煌。    九萬裡風鵬正舉!「灣區時代」「高速時代」「亞運時代」其時已至,象山正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捨我其誰的信心決心,奔跑在追趕跨越的跑道上,加快建設寧波現代化濱海城區,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前三季度 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
    今年以來,隨著智造重鎮建設步伐的加快,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我市快速成長。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液晶面板、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1%。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8.1%,拉動全市工業增長2.6個百分點。
  • 虎山鎮大顯「參」通 做強優勢海洋產業
    推廣技術提高產量個體養殖戶逐步做強早年間,部分海參養殖、加工企業只滿足於參苗養殖或者海參粗加工的生產模式,因此,海參產業仍處於「賣原料」的初級階段,不僅利潤底且沒有深挖品牌的潛在價值。虎山鎮立足實際,著眼未來發展,在拉長產業鏈條上下足功夫,推動海參產業全面轉型升級。
  • 珠海金灣「十四五」:加快構建大產業大交通大城市體系
    全會指出,邁向「十四五」,金灣進入發展新階段,必須以前瞻思維和改革舉措加快構建大產業大交通大城市體系,真正成為珠海新一輪發展的希望所在、潛力所在。從具體目標上看,下一步 ,金灣區將切實擔當起珠海市產業中心、交通中心、城市新中心的時代新使命,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增長極、珠江口西岸海陸空核心交通樞紐和經濟特區活力品質幸福新城。
  • 大鵬新區牽手重量級食品產業項目加快建設「食品谷」
    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籤約現場本屆大會以「海納百川圳共贏,先行示範再出發」為主題,向世界各國企業、企業家發出深圳邀約,共享重大機遇,共創發展奇蹟。光明食品國際有限公司將指定其投資基金平臺整合食品產業資源及社會投資資源,全面深化與新區在食品產業各領域務實合作。泰森食品成立於1930年代,總部位於美國阿肯色州,是全球領先的肉類生產商和加工商,業務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泰森食品位列全球500強第287名。位於深圳市紅嶺北路清水河倉庫區的銘基食品有限公司(「銘基公司」)為泰森食品在中國的子公司之一,受泰森中國管理。
  • 廣東深圳大鵬新區:生物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其中,深圳大鵬新區作為深圳生物醫藥產業重點發展區域之一,依託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加快打造精準醫療先鋒區和國際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已初步形成「一核一庫一院兩園多平臺」的產業格局,生物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據深圳市大鵬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副局長馮建軍介紹,壩光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總佔地面積31.94平方公裡。
  • 大鵬籤約2個重量級食品產業項目,加快建設「食品谷」
    」為主題,向世界各國企業、企業家發出深圳邀約,共享重大機遇,共創發展奇蹟。 大鵬新區成生物海洋領域「未來星」 2020年,大鵬新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搶抓「雙區驅動」歷史機遇,堅持「生態立區、經濟強區」,全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聚焦文旅、海洋、生物等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