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鎮大顯「參」通 做強優勢海洋產業

2021-01-20 同花順財經

虎山鎮旅遊資源豐富,素有「山東省旅遊風情小鎮」的美稱。近年來,虎山鎮依託轄區豐富的海洋產品,積極轉變工作思路,立足本地資源優勢,依託龍頭企業,圍繞海參做文章,全力打造「海參小鎮」,不斷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10月31日,記者實地採訪了虎山鎮海參相關的特色產業。

地域得天獨厚 海洋資源豐富

虎山鎮位於山東省榮成市西南部,瀕臨黃海,地處威海環海公路和威石一級公路交匯處,三面環海,海岸線長30公裡,擁有海珍品天然養殖牧場8萬畝,是全國水產養殖標準化示範區,水產養殖主要以海參、鮑魚、海蜇、對蝦等海珍品為主。

提起海參,虎山鎮鎮長張楠告訴記者:「海參養殖是虎山鎮的支柱產業,養殖規模達到6萬畝,是國內面積最大的海參養殖基地,每年可產鮮參500萬斤。」虎山鎮的海參產量高、品質優,其中好當家海參更是連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山東三珍等榮譽稱號。

推廣技術提高產量個體養殖戶逐步做強

早年間,部分海參養殖、加工企業只滿足於參苗養殖或者海參粗加工的生產模式,因此,海參產業仍處於「賣原料」的初級階段,不僅利潤底且沒有深挖品牌的潛在價值。虎山鎮立足實際,著眼未來發展,在拉長產業鏈條上下足功夫,推動海參產業全面轉型升級。

虎山鎮轄區內有海參養殖戶100多家,為發揮虎山鎮海參養殖的集團優勢,迅速推廣全新養殖技術,虎山鎮鎮政府主導組建了海參協會,鼓勵養殖戶全部入會,通過定期舉辦海參技術講座、培訓班等形式,幫助養殖戶掌握最新的養殖和加工技術。個體海參養殖戶孫志威告訴記者,他是2011年從事海參育苗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上海參的需求量不斷變大,逐漸建成了參苗養殖、成品養殖及深加工的全流程小型公司。伴隨著鎮政府也給個人養殖戶提供的各項政策支持,許許多多像孫志威一樣的小型養殖戶又擴大規模,從事成品海參養殖和深加工,並且逐步做大做強。

充分依託產業優勢豐富鎮域海參特色

威海的海參屬於刺參,刺參產業一直是威海海產品生產加工的優勢產業。好當家集團作為虎山鎮的重點企業,依靠海參深加工迅速崛起,開發出即食、凍幹、膠囊、液體等海參產品,改變了以幹海參為主的傳統海參產品格局,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市場前景廣闊。

好當家集團擁有30多年的海水養殖產業發展經驗和國內面積最大的圍海養殖基地,通過「投苗不投餌」生態有機養殖模式培育出全國知名的好當家刺參,先後榮獲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中國名牌農產品等諸多榮譽稱號,。

記者來到好當家的海參育苗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的育苗棚,好當家集團的常務副總裁梁衛剛向記者介紹到:「因為海參的成長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階段,從出苗到捕撈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好當家建成了5萬畝天然海洋牧場和總投資8億元的海參育苗基地,從海參生長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入手,進行嚴格的質量安全環境控制,做到『每一隻好當家刺參都來自天海灣海洋牧場,不摻入一隻外購海參影響品質』。」為了更好的進行參苗養殖培育,未來三年好當家集團將繼續建設160萬平方米育苗基地,2019年好當家集團進行了新的海參育苗基地建設,新基地的建設使虎山鎮的海參產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在虎山鎮鎮政府的指導下,2018年好當家集團投資了1億元,打造了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海參博物館」。作為海參小鎮的標誌性建築,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全面展示海參生物研究、科普教育、歷史文化的專業化博物館。記者在海參博物館看到,該館全息實景展示了海參小鎮漁民的傳統生活,收集了全球上百種海參標本,不僅有適合孩子們參與學習的活海參展示、水母展示、當地海洋生物展示、觀賞魚類展示、海洋生物標本展示,也有適合成年人儲備學習的關於海參的營養保健、食物搭配、食用加工、海參鑑別、海參存儲等內容與知識,著力打造世界海參文化交流的中心。

虎山鎮鄉村規劃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李凌霄向記者表示,虎山鎮特色小鎮的創建,是以海參養殖加工產業為定位,重點打造「海參+健康」「海參+養老」「海參+文化」等一批「海參+」項目,做產業融合、特色發展的大文章。以精細化管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深加工、高端化特色旅遊等各環節為抓手,同時將依託特色海參產業整合海參島、濱海養生度假區、農業採摘園、休閒垂釣基地等節點,打造別具風情、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參小鎮。

來源: 魯網

相關焦點

  • 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產業趨藍 向海圖強
    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2018年底,以象山為主體的國家級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成功獲批,該縣開始謀劃藍色經濟發展大文章,加快探索以海洋經濟為底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一批以海洋裝備、新材料製造等為代表的臨港工業主體。
  • 輝煌「十三五」閃亮2020|五年來,煙臺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
    雄渾壯闊的波濤,猶如一曲盛世長歌,唱響了經略海洋的時代旋律。「十三五」以來,依海而生、因海而興的煙臺,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煙臺海洋優勢和特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轉換海洋經濟新舊動能為抓手,科學規劃發展「藍圖」,搶抓機遇,向海圖強,吹響了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衝鋒號」。
  • 山東五大海洋產業規模全國第一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說,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是山東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政治任務,也是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必由之路。「十三五」以來,全省堅持陸海統籌,科學推進海洋資源開發,加快構建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海洋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 寧波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今年,象山海洋經濟生產總值逆勢增長,預計將達170億元,佔全縣生產總值近三成。 向海圖強。象山以大項目為引領,不斷做強海洋產業,加速壯大發展新動能。針對海洋經濟小而散的產業短板,該縣通過打造大平臺、培育大產業、引進大企業、推進大項目,帶動產業進入提質、擴量、增速的良性軌道。
  • 麥康森委員:建設海洋強省,青島應帶頭
    兩會期間,5月22日20:30,雲對話全國政協委員麥康森,向海圖強,看新時代下山東如何實現海洋強省建設發展目標?5月7日,山東省政府與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舉行了視頻連線會議。這場會議標誌著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各項工作吹響了「集結號」。
  • 何剛:山東應重新審視自身優勢產業 做強增量挖掘潛力
    在12月3日的圓桌論壇環節,《財經》雜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何剛表示,近30年來,對於山東的感受非常深刻,尤其是山東整體交通體系建設非常發達,這讓山東保持經濟增長優勢成為可能。同時,山東作為農業大省,優勢和特色非常明顯,例如壽光的蔬菜和濰縣的蘿蔔,「農業的魅力和潛在的價值更具期待」。
  • 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海洋產業在跨界融合中加速崛起
    青島海洋自然資源豐富、海洋科研優勢突出、海洋裝備製造業發達、休閒漁業發展基礎良好,發展海洋牧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當前,青島市漁業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旅遊業面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嚴峻考驗。如何將青島市海洋牧場發展優勢與濱海旅遊城市優勢結合起來,讓二者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釋放產業優勢 長虹蟬聯世界品牌500強
    釋放產業優勢 長虹蟬聯世界品牌500強 2020-12-22 16:44:36 排行榜揭曉,43個中國品牌入榜,海爾、長虹、聯想等蟬聯世界品牌500強。
  • 第一風口丨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海洋產業在跨界融合中加速崛起
    青島海洋自然資源豐富、海洋科研優勢突出、海洋裝備製造業發達、休閒漁業發展基礎良好,發展海洋牧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當前,青島市漁業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旅遊業面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嚴峻考驗。如何將青島市海洋牧場發展優勢與濱海旅遊城市優勢結合起來,讓二者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大豐區豐華街道:厚植產業優勢 增強發展動能
    做優產業,挖掘特色,夯實高質量根基。該街道注重規劃引領,重點突出地理位置好、功能布局優、產業集聚強等優勢,把握市級園區整合和十四五規劃新機遇,科學謀劃產業發展,加強規劃引領管控。強化招商選資,聚焦主導產業,組織開展專業化招商活動,促進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加快形成產業集群,培育新動能。
  • 強縣富民相統一做強做優特色產業
    在脫貧致富奔小康路上,該村利用鄉裡引進的中羊牧業,積極推廣蘭考提出的「龍頭企業做兩端、農民群眾幹中間、普惠金融惠全鏈」的產業扶貧發展模式,引領群眾走養殖致富的道路。如今,趙垛樓村已發展養羊戶53戶,全村羊年存欄量1200多隻。
  • 更加注重經略海洋,加強海洋資源開發保護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聚焦「奮力向海圖強,開創經略海洋新局面」,提出堅持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更加注重經略海洋,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對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設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等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 如何做大做強福州金魚產業?市政協提出建議
    廈門網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記者 毛小春) 10月27日,提案督辦協商會在福州市政協召開,針對市政協「加快建設金魚產業園」的建議,提案各承辦單位紛紛回應,各方將共同推動福州金魚產業做大做強
  • 整鎮推進,做大做強!雲浮交出產業扶貧亮眼成績單
    (來源:受訪者供圖)產業扶貧是幫扶貧困戶和貧困村有效擺脫貧困的「關鍵一招」,雲浮市在用好這「關鍵一招」上,著眼長遠,整體謀劃,精準定位,採取「整鎮推進產業扶貧」策略,把扶貧產業做大做強,做長做久,不僅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更幫扶貧困村長遠發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17年4月,「整鎮推進產業扶貧」被作為典型案例和先進經驗向廣東全省推廣。
  • 樂亭「牽手」大連海洋牧場研究院,為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本地優勢產業,推進海洋經濟高速發展,近日,由樂亭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亞崢帶隊,樂亭縣人才辦、縣水產中心聯合樂亭縣東之榮海洋牧場有限公司赴大連現代海洋牧場研究院進行了深入考察對接。考察組一行首先參觀考察了大連現代海洋牧場研究院以及參觀考察大連市平島海域鑫玉龍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 「全鏈」發力,育壯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
    海洋經濟是榮成的特色優勢和資源稟賦,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潛力,今年以來,榮成市以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為抓手,聚焦海上養殖、捕撈、加工、交易等環節,不斷培育壯大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  榮成市是漁業大市,海水養殖面積達60萬畝,特別是海帶、鮑魚、海參等產業獨佔鰲頭,現在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生態養殖基地及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
  • 青島市長孟凡利懇請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面對深圳等城市在海洋領域的強勢崛起,青島又該如何發揮和擴大優勢?優勢:涉海兩院院士佔全國27.7%今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持續推進國際海洋名城建設,深入挖掘海洋科研、教育等資源優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借鑑法國香檳產業經驗 做強武夷巖茶產業
    武夷山茶山 (丁李青 攝)武夷巖茶既是武夷山重點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也是南平重點發展的現代綠色農業。鑑於茶與葡萄酒都是消費品、飲品,講究品質,有許多相似之處,本文對標其它茶類和葡萄酒等其它品類飲品產業發展模式,進一步梳理武夷巖茶產業健康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促進武夷巖茶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 哈爾濱巴彥縣做強「三大重點產業」 叫響縣域經濟「金名片」
    近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副縣長何廣銘在巴彥縣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巴彥縣發展經濟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並將繼續圍繞生豬、大豆、玉米等主要產業及配套項目開展招商活動,增加主導產業對縣域經濟的貢獻度。  經濟產業發展優勢顯著  優越的交通條件。
  • 虎山鎮一小溪裡,她用盆舀出一條「娃娃魚」
    昨天下午 市民劉麗亞女士向本報發來短視頻 稱其一家三口在虎山鎮北荒溝踏青時 在一處溪水裡發現「小娃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