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共產黨珠海市金灣區第四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金灣區委書記陽化冰代表區委常委會做工作報告,總結「十三五」的發展成績,部署「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全會指出,邁向「十四五」,金灣進入發展新階段,必須以前瞻思維和改革舉措加快構建大產業大交通大城市體系,真正成為珠海新一輪發展的希望所在、潛力所在。
從具體目標上看,下一步 ,金灣區將切實擔當起珠海市產業中心、交通中心、城市新中心的時代新使命,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增長極、珠江口西岸海陸空核心交通樞紐和經濟特區活力品質幸福新城。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現代化國際化、未來型生態型智慧型城區,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市典範,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五個方面打造全球樣板。
金灣提出要把新發展階段賦予金灣的使命任務貫徹落實到謀劃推動「十四五」發展的全過程,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金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方面,以「工業立區」的金灣明確,要堅持實體經濟導向毫不動搖,同時充分發揮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功能,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厚植產業發展優勢的思路,提出要持續培育壯大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能源、智能製造、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新材料、清潔能源、現代港口物流、電子信息、家用電器等產業集群,加快打造全市生物醫藥、高端列印設備、新材料和新能源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主陣地。
而「質量強區」和標準化戰略,則致力於鞏固壯大具有強大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發展提升具有行業引領地位的創新型企業,培育打造具有高成長性的未來型企業。
全會提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創新的核心地位需要進一步加強。發揮創新平臺的輻射帶動作用,這是吸引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資源要素在金灣聚集的關鍵。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方面,金灣將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接下來,金灣還要積極參與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構建區域科技創新走廊,著力打造全市科技創新活躍增長極。
建設活力品質幸福新城,這是金灣城市發展的目標願景,這要求其立足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方面,綜合考慮城市規模擴張和人口增長、人才發展所需,合理劃定城市空間結構、功能分布以及交通、醫院、學校等資源配置。目前,金灣區正加快推進西部生態新區金灣片區建設,提高航空新城、平沙新城的建設現代化、管理精細化和服務品質化水平,全力打造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強、具有鮮明特色的珠海城市新中心。
按照部署,金灣區將進一步發揮機場、海港的「雙港」聯動優勢,大力推動珠海機場國際口岸開放和高欄綜合保稅區封關驗收,配合做好機場改擴建、第二跑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空港國際智慧物流園、廣珠鐵路西站物流園等項目建設。圍繞建設第四代港口的總目標,目前15萬噸級糧食碼頭、貨櫃碼頭三期等重點港口碼頭泊位建設和港口信息化建設正在加快推進。
在交通建設方面,金灣區也將全力支持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廣佛江珠城際(機場至金灣段)、黃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西延線、金海大橋、金港大橋等重要區域通道建設,完善提升區域內部路網,構建海陸空立體綜合交通格局。
成績
地區生產總值5年增長超四成
從數據上看,預計2020年,金灣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710億元,較「十二五」末增長近42.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19.35萬元,走在全市前列。2016-2019年,金灣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穩居全市行政區第一位。
五年來,金灣區實體經濟不斷壯大,格力電器高欄產業園、摩天宇發動機維修等行業領軍企業以及綠竹生物、優潤醫藥、百試通等創新藥、生物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項目相繼落戶,同時創新驅動發展步伐也在加快,全社會R&D經費投入88億元。
通過創新平臺的建設,引進人才的效果不斷顯現,創新要素集聚越來越明顯。如今,金灣區已建成珠海國際健康港、金灣·智造大街、新材料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15家。近年來,通過升級推出「金英計劃」產業人才「1+7」新政,進一步完善人才服務政策體系建設,2016-2020年,產業人才入庫人數實現翻三番。
港珠澳大橋、洪鶴大橋建成通車,珠海機場邁入千萬級機場行列,機場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鶴港高速、金海大橋等重大交通項目進展順利,支撐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日新月異,讓金灣區的城市面貌逐漸清晰。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治家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治家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