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股份IPO過會後捲入多起專利糾紛 申報材料信披完備遭監管質疑

2020-12-24 叩叩財訊

導讀:如此多的專利紛爭,從目前的信息來看,泰坦股份顯然在招股書中針對專利糾紛的風險提示是不足的,也是不充分和全面的。雖然許多企業在沒有出事之前,信披基本都是做類似的智慧財產權洩露的一般性風險描述,但是一旦出現了專利糾紛,那這就變成了「黑紙白字」的「打臉」行為,便會被監管層認為信披不充分。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news)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何卓蔚@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即使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坦股份」)的IPO申請在半個月前已經順利通過了證監會發審會的審核,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便能就此順利而迅速地獲得發行批文並掛牌上市,據叩叩財訊獨家獲悉,隨著日前一份來自監管層的有關其上市審核意見文件的下發,也預示著橫亙在泰坦股份上市之路面前的依然還有多道坎坷要闖。

「在發審會後,發審委對泰坦股份此次的IPO申請還有一些審核意見需要其補充說明並落實。」日前,一位接近於監管層的有關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

泰坦股份的IPO申請是在2020年12月3日召開的證監會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172次發審會上獲得放行的,當日包括泰坦股份在內一共有6家企業在證監會發審委體系下上會就審。

「當日六家企業悉數皆獲得了發審委的首肯,但僅有泰坦股份一家被發審委出具了需要繼續補充說明的審核意見。」上述有關人士表示,這也就意味著,泰坦股份還存在一些讓監管層無法判斷後續風險的問題,需要其提供更詳細的證據或根據事件發展的進展來動態判斷其是否能夠最終獲得IPO的核准批文。

這是泰坦股份這家命運多舛企業的第二次衝擊上市。

兩年前的那個2018年的5月下旬,在發審會前夜臨陣撤材料脫逃之後,泰坦股份將上市的賽道從高門檻的上交所主板主動放低身段至中小板。

然而羸弱的基本面和並不景氣的行業現狀,本身就讓其此次上市備添不確定性。

據叩叩財訊獲悉,此次監管層要求泰坦股份需要在發審會後落實的審核意見一共包括兩方面,一是有關其歷史沿革問題中,職工持股協會存在的潛在糾紛問題,另一方面便是有關其智慧財產權的糾紛問題。

在泰坦股份最新更新的招股書(申報稿)中,對其歷史沿革中職工持股協會的問題有較為詳細的描述,但對於其涉及到的智慧財產權糾紛卻隻字未提。

「所謂智慧財產權糾紛實際上就是專利權的訴訟問題。」12月16日,一位接近於泰坦股份的中介機構人士向叩叩財訊證實,在泰坦股份此次IPO即將上會的前夜,一家同行企業以泰坦股份有關專利侵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而將其告上法院的這家企業則與已經上市的紡機龍頭企業——日發精機(SZ002520)有關,且所涉及的專利權糾紛還不僅僅一例。

1)專利紛爭之下信披充分性存質疑

在12月3日召開的發審會現場,發審委對泰坦股份一共提出了4大問題要求其答辯,這些問題分別涉及到歷史上存在的股權代持等持股安排、2019年以來業績經營下滑的問題、泰坦股份境內外銷售模式和應收帳款的有關情況,而並未對其是否涉及到專利糾紛提出疑問。

但在發審會結束的不久之後,由監管層對其下發的落實審核意見中,便直接指出其涉訴專利糾紛需要進一步核查。

據叩叩財訊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在上述會後下發的審核意見中,監管層除了要求泰坦股份說明並披露有關其職工持股會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外,更進一步指出「發行人與日發精機存在專利糾紛」,就此要求泰坦股份進一步說明並披露「相關專利糾紛的基本情況及目前進展情況;「發行人報告期及預計2020全年與涉訴專利相關產品的收入及佔比情況、對發行人經營業績的影響程度,如敗訴是否會對發行人的持續經營能力造成重大影響」等。

在泰坦股份此前公布的最新招股書(申報稿)中,對這場其正被捲入的專利紛爭隻字未提,就智慧財產權問題,泰坦股份在招股書中也曾自豪地描述稱:「紡織機械系技術密集型產品,公司在紡織機械行業近20年的開發經營中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掌握了『大扭矩尋緯裝置』、『織機變速製造技術』、『槽筒製造技術』等眾多關鍵技術」,並表示其經過二十餘年的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目前擁有國內專利90餘項。

「日發精機及其關聯企業應該是在泰坦股份此次IPO即將上會的前夕將之訴上公堂的。」上述接近於泰坦股份的中介機構人士透露。

這次訴訟的確讓泰坦股份始料未及。

據叩叩財訊通過相關法律風險系統查詢信息顯示,2020年11月25日,一則有關泰坦股份的訴訟於當日開庭,開庭法院為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告為安徽日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安徽日發」),而被告之一則是泰坦股份,另一被告名為安徽天宇紡織有限公司(下稱「安徽天宇」),涉案案由便是智慧財產權權屬糾紛。

公開資料顯示,安徽日發為浙江日發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日發紡機」)全資子公司,日發紡機則為浙江日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日發集團」)旗下企業,截至日前,日發集團持有日發紡機79.16%的股份,同時,日發集團亦是上市公司日發精機的實控人兼大股東,日發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共持有日發精機超過50%的股份。

雖然上述開庭公告並未顯示所涉及的具體專利糾紛事項,但據叩叩財訊獨家獲悉,這樁於11月25日開庭審理的智慧財產權糾紛所涉及的專利為名為「轉杯紡紗機紗筒氣動抬升機構」的實用新型技術,該項專利由安徽日發於2013年10月22日申請,並在2014年4月正式授予。

據叩叩財訊獲得的一份訴訟文件顯示,安徽日發認為泰坦股份製造並銷售了侵犯安徽日發該項實用新型專利的侵權產品,而安徽天宇向泰坦股份購買、使用被控侵權產品。故在2020 年 6 月 1 日,安徽日發向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泰坦股份立即停止製造、銷售被控侵權產品,並立即收回並銷毀已經生成的被控侵權產品,銷毀生產侵權產品的專業模具及工具,安徽天宇停止使用被控侵權產品,並請求泰坦股份賠償經濟損失 100 萬元及維權合理費用 5 萬元。

另據泰坦股份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截至2020年2月29日,其正在履行的對500萬以上的主要銷售合同共有15單,其中之一便是與安徽天宇籤訂的價值560萬的銷售合同,標的產品為TQF-K80轉杯紡紗機。

實際上,在11月25日開庭審理的這樁智慧財產權糾紛還僅僅是泰坦股份與安徽日發一系列專利糾紛案中的一例。

「日發集團旗下企業後面還有多起針對泰坦股份的專利訴訟案正在路上,目前還在進行中,還未到開庭的階段。」上述接近泰坦股份的中介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道。

目前由叩叩財訊掌握的信息顯示,僅安徽日發便還有兩起針對泰坦股份的專利侵權案即將公堂對簿。

一起是涉及到發明專利「一種落紗機的放管裝置」的侵權糾紛,該發明專利為安徽日發於2017年4月通過繼受取得。另一起則是涉及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運用於氣流紡落紗機上的收集排雜裝置」,該新型專利為安徽日發於2016年12月原始取得。

安徽日發認為泰坦股份製造並銷售侵犯了上述發明專利權和實用新型專利的侵權產品,同樣要求浙江泰坦立即停止製造、銷售被控侵權產品,立即收回並銷毀已經生產的被控侵權產品,銷毀生產侵權產品的專用模具及工具,同時請求浙江泰坦賠償經濟損失。上述兩案都已於2020年7月31日,由安徽日發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正在等待正式開庭的到來。

僅日發集團旗下的安徽日發便與泰坦股份涉及到如此多起智慧財產權的糾紛,這也讓監管層在要求泰坦股份具體披露有關訴訟的進展和影響之外,質疑其「針對專利糾紛的應對措施及其有效性」,並要求其說明「相關風險披露是否全面、充分,是否已在招股說明書中進行了重大風險提示」。

然而,在泰坦股份的招股書中,無論是需要特別關注的風險因素中,還是風險因素一章中,對可能出現的專利糾紛基本是隻字未提,只是在提及技術風險時表示,存在「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洩露風險」,僅稱「公司採取申請專利權、軟體著作權等多種手段保護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但仍不能確保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不被洩露」。

「如此多的專利紛爭,從目前的信息來看,泰坦股份顯然在招股書中針對專利糾紛的風險提示是不足的,也是不充分和全面的。」北京一家資深投行的保薦代表人坦言,雖然許多企業在沒有出事之前,信披基本都是做類似的智慧財產權洩露的一般性風險描述,但是一旦出現了專利糾紛,那這就變成了「黑紙白字」的「打臉」行為,就會被監管層認為信披不充分。

2)雪上加霜:預收款項大客戶又訴買賣糾紛

專利訴訟糾紛還遠遠未有平息,而又一則有關買賣合同的糾紛又即將開庭。

據叩叩財訊獲悉,2020年12月21日,浙江省新昌縣人民法院第十一審判法庭即將開庭審理一樁買賣合同糾紛案件,該案的原告為江蘇易可紡家紡有限公司(下稱「易可紡家紡」),而被告又正是泰坦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易可紡家紡成立於2011年,註冊地江蘇省蘇州市,為一家生產功能性窗飾的企業。

雖然易可紡家紡訴泰坦股份的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的詳情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值得注意的是,據泰坦股份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在截至到2019年底,泰坦股份的預收款項中,預收款餘額第一大客戶便是易可紡家紡,斯時,泰坦股份對易可紡家紡的預收金額為236.62萬元,佔其所有預收款比例為6.08%,預收性質則為貨款。

無論是專利權的糾紛還是合同買賣的爭端,對於業績本來就每況愈下的泰坦股份而言,無疑都可謂是雪上加霜的存在。

對於首次上會前夜時敲響的「退堂鼓」,泰坦股份董秘潘曉霄曾公開向媒體以企業「淨利潤規模小、利潤比較低、應收帳款高」作出解釋。然而,兩年多之後,再次申請上市的泰坦股份,不僅「一小、一低、一高」的現狀未有所改善,反而隨著外界環境和行業景氣度的變化,其基本面更是出現了較大幅度惡化。

雖然在2019年中啟動第二次衝擊上市時,泰坦股份已經將掛牌的目的地從上交所主板轉移至門檻較低的中小板,但隨著其營收與淨利潤在當年皆紛紛出現的同比大幅回落,最近一期的扣非淨利潤也已經下滑至逼近了5000萬的上市審核「紅線」關口。

據泰坦股份公布的此次IPO最近一期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其營業收入約為5.83億,同比下滑超過20%,而扣非後淨利潤約為5381萬元,同比2018年的6385萬元下滑近16%。

「就披露的信息來看,泰坦股份應該是近期上會受審的擬IPO企業中基本面最差的一家。」上述北京資深投行機構保薦代表人曾向叩叩財訊表示,以無論是其所在的行業景氣度還是其自身的盈利特性,都很難讓人與準上市公司盈利的高增長性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相結合。

在泰坦股份的最新招股書(申報稿)中並未公布其2020年的有關財務數據,在經歷了2019年的低迷之後,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連其自己都承認疫情「阻斷了跨國間的正常業務往來,對公司境外銷售帶來了較大影響」,2020年泰坦股份基本面繼續惡化的可能性不言而喻。可以類比的是,據紡織機械行業龍頭,也是泰坦股份在其申報材料中對標排名首位的上市企業經緯紡機最新公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其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較少25.99%,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下滑超過35.3%。

(完)

相關焦點

  • 斯邁柯IPO折戟 成創業板過會後首家終止審查企業
    證監會網站顯示,在截至2014年2月27日的《創業板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中,本年度已終止審查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名單中(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出現斯邁柯的身影,審核時間為2014年2月26日。
  • 申菱環境董事長曾捲入多起受賄案,信披數據涉嫌虛假披露
    董事長、監事會主席雙雙捲入受賄案,三年半業務招待費耗資近兩千萬據了解,申菱環境首次申報上市被否的原因之一便是招股書中隱瞞公司董事長崔穎琦、監事會主席歐兆銘捲入的受賄案件。此外,公司董事長還捲入杜鏡初受賄案件中。
  • 監管拷問廣州銀行IPO:地產不良貸款激增587%,股東確權或存信披瑕疵
    2020年11月27日,中國證監會對廣州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提出反饋意見,反饋意見對廣州銀行提出的問詢達到51項,涉及該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內部職工股份確權、貸款集中度等多方面。監管層一連串拷問的背後,廣州銀行的真實情況亦浮出水面。
  • 蘇奧傳感陷高位減持「後遺症」:大股東信披不及時收監管函
    增發之前進行大額減持、大股東信披不及時吃監管函……江蘇奧力威傳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300507.SZ,以下簡稱「蘇奧傳感」)近日引發市場關注。
  • 世紀浪人:從螞蟻暫停上市,再論IPO信披的重要性
    螞蟻集團對於受賄案的隱瞞態度反而會加重外界的質疑,反而可能讓支撐起支付寶的數以億計的用戶和商家對公司信譽喪失信心。 這些年,我們見到過各種各樣奇葩的違規信披。很多信披內容讓人忍俊不禁。信披質量和準確度是衡量一個董秘基本業務素質的重要條件之一。以下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違規案例與大家分享,願董秘朋友們引以為戒。
  • 確成矽化「對賭上市」衝刺IPO三類股東已解決?+或涉嫌信披違規
    在產能過剩下,二氧化矽(白炭黑)產品專業製造商——確成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確成矽化)正在衝擊IPO。8月20日,公司將接受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公司能否實現多年以來的上市夙願?這次上市,對於確成矽化而言,至關重要。此前,確成矽化曾獲得九鼎系、朱雀投資、紅杉資本等諸多知名私募機構的「加持」。
  • 5家創業板擬IPO企業同日撤回申報材料:光祥股份等3家未在3個月內...
    12月16日,中星技術、光祥股份、浩明科技、金張科技以及養天和等5家企業同時主動撤回材料。撤回原因各不相同。目前,已有16家企業主動撤回了申報材料。據了解,該公司創業板IPO申報材料在7月2日獲得受理。7月10日,中星技術的審核狀態就變為了「已問詢」。該公司於12月15日向深交所申請撤回申報文件,此時距離被問詢已經過了5個多月,超過回復最後期限近2個月。光祥股份和浩明科技則是在超過回復最後期限1個月後撤回了申報材料。
  • 聚焦IPO:金鐘股份採購難自證真實,申報材料存大規模數據調整
    近期,公司更新了創業板IPO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在今年7月份的申報稿基礎上增加了2020年1~6月的信息披露。深入分析其最新版本的招股書申報稿,《紅周刊》記者發現金鐘股份雖然對一些關鍵問題做了很詳細的解釋,但是仍有一些很重要的地方沒能解釋清楚。
  • 21調查丨新三板明星藍山科技猝死 信披違規被查水很深很渾
    從曾經的「明星股」到遭證監會立案調查,追逐精選層掛牌的藍山科技究竟發生了什麼? 精選層首現申報信披違規遭調查案例。藍山科技精選層申報材料顯示,2019年,北京天越五洲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第四大客戶。但該公司成立時住址為北京市海澱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樓B座2層東側E107,就緊挨著藍山科技在海澱區花園路2號28號樓121號的辦公地址與註冊地。
  • 遭對手「算計」敏芯股份IPO好事多磨 公司稱專利訴訟對財務影響...
    在敏芯股份申請科創板IPO的過程中,某A股公司先後發起逾10起智慧財產權相關訴訟,其中最後3起專利侵權訴訟是在敏芯股份上市委會議公告之後的一周內提起。  根據招股書申報稿,敏芯股份是一家以MEMS傳感器研發與銷售為主的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目前主要產品線包括MEMS麥克風、MEMS壓力傳感器和MEMS慣性傳感器;且公司在MEMS傳感器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和測試等環節都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同時能夠自主設計為MEMS傳感器晶片提供信號轉化、處理或驅動功能的ASIC晶片。
  • IPO申報材料出現信息差錯,西部證券忙整改,國信、東莞4保代挨處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12月15日,由西部證券保薦的恆光股份第二輪審核問詢回覆中,也披露了保薦人關於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的整改措施。同樣是由於在招股說明書中存在信息披露問題,近期深交所對東莞證券和國信證券的4名保薦代表人進行了監管處罰。
  • 凱迪電器毛利率連降賒銷猛漲 專利侵權訴訟或絆腳IPO
    此外,招股書披露,凱迪電器存在四項正在進行中的專利訴訟事項,其中三項是與境外企業之間的專利權糾紛。凱迪電器還存在兩項已完結的與境外企業的專利權糾紛事項。   凱迪電器跨國專利權糾紛事項引起監管層關注。
  • 傑理科技IPO遭創始人前東家阻擊!被曝專利披露不實
    而就在今年9月,傑理科技創始人前東家,建榮集成電路開發(珠海)公司向證監會寄送了關於傑理科技招股書涉嫌虛假披露的實名舉報信。建榮方面未獲回應。  隨後的11月底,珠海建榮方面向新京報爆料稱,擬IPO企業珠海市傑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理科技)招股書涉嫌虛假披露。
  • 愛瑪科技IPO:員工死亡重大安全事故 涉嫌巨額偷稅漏稅
    2019年4月,鴻合科技A股上市發審會前夕被視源股份在美國提起專利侵權訴訟。鴻合科技在國內也已經被視源股份起訴專利侵權。2019年5月,安翰科技申請科創板上市後,被重慶金山以專利侵權為由提起了8件訴訟。之後,應安翰科技之請求,8件訴訟之中的6件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審理宣告全部無效。11月,安翰科技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 泰坦股份: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
    [2019]第ZF10728號《審計報告》 《招股說明書》 指 《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律師工作報告》 指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關於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
  • 2020年度濱州市專利獎申報開始 申報材料2021年1月25日截止受理
    申報條件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並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可申報濱州市專利獎:(一)2020年12月31日前已獲授權,並在授獎年度內維持有效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不含國防專利和保密專利);(二)
  • 華納藥廠IPO暴雷:產品不合格 專利有糾紛 財務現隱憂
    來源:電鰻快報《電鰻快報》文/高偉近日,科創板官網顯示,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華納藥廠」)的IPO進程已進入到了問詢階段。 經《電鰻快報》調查發現,華納藥廠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其中產品不合格、專利有糾紛、財務現隱憂成為此次IPO的三大雷區。
  • 元琛科技IPO過會有點難:實控人竟然做了這些事兒
    元琛科技夫妻控股超六成,同一天股權轉讓價格存差異或存利益輸送,原材料價格變動大,應收帳款過高,存零人供應商,行政環保處罰不斷的供應商,募投項目無法及時取得環評批覆的風險等等諸多問題,儘管現在過會率處於高位,少監管之下,仍然引起了廣大投資者的關注。市場人士認為,一直以來,股權集中、「一股獨大」被視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絆腳石。
  • 美瑞新材IPO:董秘履歷或存疑,與萬華化學牽扯多,離職員工搖身一變...
    近日,證監會網站披露,2020年3月19日證監會將召開2020年第34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審核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洛陽新強聯迴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  公開資料顯示,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瑞新材)是一家高分子彈性體新材料生產商,主營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 美瑞新材IPO:董秘履歷或存疑 與萬華化學牽扯多 離職員工搖身一變...
    近日,證監會網站披露,2020年3月19日證監會將召開2020年第34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審核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洛陽新強聯迴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公開資料顯示,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瑞新材)是一家高分子彈性體新材料生產商,主營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