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PO:金鐘股份採購難自證真實,申報材料存大規模數據調整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紅刊財經

作為一家從事汽車內外飾件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廣州市金鐘汽車零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鐘股份」)的主要產品包括汽車輪轂裝飾蓋、輪轂鑲件、汽車字標、汽車標牌、方向盤標和汽車車身裝飾條、車身裝飾件總成、格柵等,其主要客戶是整車廠商及其一級供應商,主要採用「以銷定產、以產定購」的經營模式。

近期,公司更新了創業板IPO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在今年7月份的申報稿基礎上增加了2020年1~6月的信息披露。深入分析其最新版本的招股書申報稿,《紅周刊》記者發現金鐘股份雖然對一些關鍵問題做了很詳細的解釋,但是仍有一些很重要的地方沒能解釋清楚。此外,金鐘股份的原始報表和申報的報表在同一項數據披露上也是不同的,做了很多跨期調整,將這一情況跟其存在的問題綜合起來,很容易讓人懷疑,金鐘股份的這個做法不像在彌補差錯,更像是在掩蓋差錯。

採購情況無法獲得報表數據證實

金鐘股份的主要原材料為塑料粒子、電鍍金屬材料、添加劑及油漆等化工材料,還有鋼、鋁等五金材料。招股書披露,公司在報告期內(2017年至2020年1-6月)原材料採購金額有11653.40萬元、13285.47萬元、14709.16萬元和5183.99萬元(如表1所示)。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若從財務勾稽關係分析,在金鐘股份的財務報表中,我們竟然找不到跟該採購數據基本匹配的相關數據,某個年度甚至還存在巨大差額。

首先以2018年為例進行分析,該年度的原材料採購和外協加工的總額為14216.21萬元,根據該年各月份適用17%或16%的不同稅率,我們測算出其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大約有2321.98萬元,由此也推算出,公司2018年含稅採購總額有16538.19萬元。

在同年的合併現金流量表中,金鐘股份「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14859.13萬元,為了更精確一些,在衝抵預付款項增加額25.53萬元所對應的現金流量後,當年用於採購的現金支付一共有14833.60萬元。

將含稅採購總額16538.19萬元跟所支付的14833.60萬元現金做對比,不難發現,還有1704.59萬元的含稅採購額沒有付現。根據財務相關理論,這必然體現為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應付票據及應付帳款有相同規模的增長。

合併資產負債表顯示,公司2018年年末的應付票據279.79萬元和應付帳款5378.14萬元合計要比上一年年末相同兩個項目的合計金額5005.74萬元多出652.19萬元,與理論上應增長的1704.59萬元負債明顯不同,存在1052.40萬元差異。

那麼,應付款項是否受到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購建的影響呢?理論上是會受影響,但《紅周刊》記者測算了2018年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帳面價值增加額,並考慮相關折舊、攤銷、減值準備金額,跟該年度的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相比較,呈現出前者略小於後者的情況。也就是說,長期資產的購建不會形成非常大額的應付款項。原材料採購與外協加工中出現的差額也不能因此獲得合理解釋。

同樣的分析方法,進一步梳理2019年和2020年1-6月的原材料採購及外協加工的情況與財務報表的現金流量、應付款項等相關數據之間的關係,我們發現只有243.16萬元和370.12萬元的偏差,而且長期資產的購建情況也不會對應付款項產生較大的影響。很顯然,這兩個時間段的情況和2018年是截然不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提到,金鐘股份在報告期內還存在將應收票據背書用於支付貨款的情況。根據其中披露的數據,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背書金額分別高達4008.22萬元、2873.31萬元和1423.81萬元。如果考慮背書在原材料採購及外協加工的相關款項支付中的影響,那麼上述分析發現2018年的差異金額就不止1052.40萬元,而會將這個異常差額擴大至3000萬元左右。同樣,2019年和2020上半年本來差異很小,但是考慮背書金額之後,差異也會變的更明顯了。

綜合上述,我們將金鐘股份的財務報表相關數據結合背書等信息,分析發現其披露的原材料採購金額及外協加工金額是存在比較明顯異常的,換句話說,金鐘股份的財務報表數據難以證實其採購情況的真實性。

表1 採購相關數據(單位:萬元)

原材料成本很可疑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金鐘股份的直接材料佔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58.86%、59.23%、58.51%和55.46%,佔比較高,從該比例可以看出,其直接材料的核算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公司營業成本的真實程度。

比如說,2019年原材料採購額為14709.16萬元(如表2所示),比同期主營業務成本中的直接材料13441.48萬元多出了1267.68萬元,這意味著,該年年末的存貨中的原材料以及各存貨明細項目的原材料成本有大致相同的增長。

然而招股書披露的存貨數據跟原材料採購額、主營成本的直接材料之間卻是明顯不符的。其中,2019年年末存貨中有1304萬元的原材料,比上一年年末增加了229.29萬元,也就是說,除了原材料之外,存貨中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在產品、半成品、委託加工物資這幾個項目的原材料成本應該增加1038.39萬元才對。

然而,這幾個項目的合計金額為4232.80萬元,跟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的合計金額3558.84萬元相比,只增加了683.96萬元,這一結果明顯少於理論上應該增加的1038.39萬元。如果按該年度主營業務成本中直接材料佔比58.51%測算,則差異更為明顯。

同樣的思路分析2018年和2020年1-6月的採購與成本數據之間的對比情況,我們發現2018年原材料採購金額13285.47萬元跟主營業務成本中的直接材料12453.30萬元相比,相差了832.17萬元。而存貨各明細項目中,原材料比上一年增加了558.75萬元,其餘各項目合計比上一年年末減少了331.42萬元。一增一減,在內部存在一定的抵消情況下,最終差距還是比較小的。

2020年上半年跟2018年的情況差不多,其原材料採購與主營成本的直接材料相差-250.36萬元,而存貨中的原材料減少211.22萬元,其餘各項合計減少267.92萬元,綜合起來也不會發現明顯異常。

總體上來看,除了2019年存在明顯的差異之外,報告期內其它各期的差異很小,如此情況至少反映出金鐘股份2019年的原材料採購及營業成本、存貨成本是有可疑之處的,需要公司做出一定解釋。

表2 採購與成本相關數據(單位:萬元)

大規模調整原始財報數據

在金鐘股份的招股書中,除了採購與成本數據之間的差異比較可疑之外,《紅周刊》還發現,該公司竟然對報告期內原始報表的數據與申報報表的數據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原因是原始報表與申報報表之間存在很多差異之處。

從相關材料來看,金鐘股份主要調整了2017年和2018年的資產和利潤數據。其中,淨資產在這兩年的原始報表中分別有27331.63萬元和33366.96萬元,而申報報表分別調增424.10萬元和1154.74萬元,佔比雖然不大,但是絕對金額卻是非常可觀的。

金鐘股份還調整了2017年和2018年的淨利潤。原始報表中,這兩年的淨利潤原有5129.30萬元和7035.33萬元,而在申報報表中,調增了368.49萬元和730.63萬元的淨利潤,佔比分別達到7.18%和10.39%,合計高達1099.12萬元(如下圖所示)。

以上只是整體的調整情況,金鐘股份在招股書中還用了4大頁的篇幅披露了具體的各項目調整情況。不看不知道,一看還是嚇人一跳,兩年間出現了數十處調整,差異的原因解釋包含了很多違規或錯誤的會計核算。

比如說,2018年應收帳款中,原始報表為9347.21萬元,而申報財務報表變成8715.23萬元,調整減少了631.98萬元,就其原因看,竟然是由於「調整跨期收入」。要知道,對於收入確認在哪個期間,會計準則有明確規定,是不能隨意更改的。

那麼,金鐘股份由於要申報上市,對原始報表進行了收入的跨期調整,這也就是說此前的收入數據未必真實,存在會計資料錯誤甚至是造假情況,若真的如此,反觀經過調整後的2018年應收帳款及其相關的收入數據,很容易讓人產生質疑,這些數據又是否真實呢?

在「預付款項」的調整中,也出現同樣的問題:「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調整跨期費用,相應調整減少預付款項613,207.54元。」業內人士看了自然明白,這實際上是已經發生的費用在當期沒有被確認為費用,掛帳在預付款項之中,明顯是少計了費用,高估了資產。

同樣的,在2017年的應收、應付款項中,收入、成本、費用、利潤、資產等很多報表項目也都出現了跨期調整的情況。如下圖所示,將原始報表中的營業收入32286.11萬元調增至申報報表的32458.68萬元,一下就增加了2017年營業收入172.58萬元,原因也是跨期調整。值得一提的是,廢料收入的調整是因為此前尚未開票就做帳,導致少計了61.58萬元的營業收入。

在招股書的截圖中,我們很容易看到,金鐘股份對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都進行了跨期調整。也就是說,這幾項費用都出現了會計分期上的錯誤,違反了相關會計制度的要求。

不管如何,從招股書中披露的原始報表與申報報表之間的眾多項目的調整來看,我們發現在金鐘股份申報創業板上市之前,其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是不健全的,存在嚴重的缺陷。

對此,金鐘股份在招股書中也用了簡短的三段話披露相關「整改情況」(見下圖),但從結果來看,如此的整改還是難以讓人對其財務核算及相關內控制度放心。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相關焦點

  • 5家創業板擬IPO企業同日撤回申報材料:光祥股份等3家未在3個月內...
    12月16日,中星技術、光祥股份、浩明科技、金張科技以及養天和等5家企業同時主動撤回材料。撤回原因各不相同。目前,已有16家企業主動撤回了申報材料。據了解,該公司創業板IPO申報材料在7月2日獲得受理。7月10日,中星技術的審核狀態就變為了「已問詢」。該公司於12月15日向深交所申請撤回申報文件,此時距離被問詢已經過了5個多月,超過回復最後期限近2個月。光祥股份和浩明科技則是在超過回復最後期限1個月後撤回了申報材料。
  • 數據矛盾是「粗製濫造」,還是「別有用意」?這家公司的IPO申報稿讓...
    來源:國際金融報數據「打架」,這是一些擬IPO企業會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申報材料與在新三板或者其他公開掛牌市場披露的數據存在差異。然而,你見過同一份申報稿中數據「打架」的情況嗎?3月26日,江蘇圖南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圖南股份」)將上會,擬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需要指出的是,記者發現,圖南股份同一份申報稿中的數據互相矛盾。1過半收入來自「優惠」?
  • IPO申報材料出現信息差錯,西部證券忙整改,國信、東莞4保代挨處罰
    西部證券保薦材料出現多次前後數據不一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12月15日,深交所網站披露了湖南恆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光股份)第二輪問詢函的回覆。深交所稱,申報文件及首輪問詢回復顯示,發行人在按照審核問詢要求披露直銷客戶情況時,遺漏主要直銷客戶北京通美晶體技術有限公司基本情況介紹;披露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歷史情況與其銷售數據存在前後矛盾;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中發行人直銷、經銷銷售比例和更新前的招股說明書披露數據存在差異。
  • 艾錄股份三衝IPO:毛利率下行,子公司虧損引問詢丨IPO稜鏡
    近日,一家為妙可藍多提供奶酪包裝服務的企業——上海艾錄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錄股份)向深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書。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該公司第三次申報IPO。艾錄股份成立於2006年,於2014年掛牌新三板。
  • 松原股份採購數據與供應商存在差異,曾掛靠集體企業原因不明
    財務數據顯示,松原股份2019年營收、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0.5%和26.92%,2018年則分別為-1.27%和26.93%,營業收入增速在2019年顯著提升,但是在財務數據之外,松原股份更多細節信息也非常值得關注。
  • 泰坦股份IPO過會後捲入多起專利糾紛 申報材料信披完備遭監管質疑
    兩年前的那個2018年的5月下旬,在發審會前夜臨陣撤材料脫逃之後,泰坦股份將上市的賽道從高門檻的上交所主板主動放低身段至中小板。然而羸弱的基本面和並不景氣的行業現狀,本身就讓其此次上市備添不確定性。雖然易可紡家紡訴泰坦股份的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的詳情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值得注意的是,據泰坦股份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在截至到2019年底,泰坦股份的預收款項中,預收款餘額第一大客戶便是易可紡家紡,斯時,泰坦股份對易可紡家紡的預收金額為236.62萬元,佔其所有預收款比例為6.08%,預收性質則為貨款。
  • 美瑞新材IPO:董秘履歷或存疑,與萬華化學牽扯多,離職員工搖身一變...
    近日,證監會網站披露,2020年3月19日證監會將召開2020年第34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審核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洛陽新強聯迴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  公開資料顯示,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瑞新材)是一家高分子彈性體新材料生產商,主營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 美瑞新材IPO:董秘履歷或存疑 與萬華化學牽扯多 離職員工搖身一變...
    近日,證監會網站披露,2020年3月19日證監會將召開2020年第34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審核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洛陽新強聯迴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公開資料顯示,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瑞新材)是一家高分子彈性體新材料生產商,主營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 創業板IPO|全部通過!祥源新材、肇民科技、漱玉平民及華蘭股份創業...
    祥源新材、肇民科技、漱玉平民及華蘭股份創業板IPO過會)12月16日,資本邦獲悉,創業板上市審議會議召開,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源新材」)、上海肇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肇民科技」)、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漱玉平民」)及江蘇華蘭藥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蘭股份」)創業板IPO全部審核通過。
  • 正弦電氣IPO四疑:盈利「水」負債高採購「假」研發「亂」
    如果未來國家調整稅收優惠政策,或者公司不能獲得政府補助,則其經營業績將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先申報專利再啟動研發作為一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正弦電氣的研發質量備受關注。但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從中發現了不少貓膩,最明顯的莫過於「研發項目沒啟動就有專利成果」。
  • 新瀚新材申報材料隱瞞董事長行賄案件,被交易所抓個正著
    江蘇新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瀚新材」)正在申請創業板IPO。經我們研究發現,新瀚新材在首次申報材料中隱瞞了董事長報告期內行賄一事,因此遭交易所問詢。同時隨著最大對手項目投產,公司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對主要客戶的銷售正逐漸被對手取代。董事長報告期內行賄,遭交易所問詢新瀚新材成立於2008年,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為嚴留新、秦翠娥夫婦。
  • 球冠電纜申報精選層被問詢全文:共計40問
    (3)說明是否存在疫情影響導致的期後事項,相關事項屬於調整事項還是非調整事項;財務報告中的預期事項是否存在變動的可能,如預期信用損失、前瞻性因素的調整等事項,是否因疫情影響需要調整。請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和發行人律師對上述事項進行核查並發表明確意見。
  • 創鑫雷射撤回IPO申請背後:或因財務數據不符合規範
    據證監會發布的通知顯示,創鑫雷射及其保薦機構海通證券(600837,股吧)於近日提交了《深圳市創鑫雷射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創鑫司發[2020]第17號)和《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撤回深圳市創鑫雷射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海證[2020]1244號),主動要求撤回註冊申請文件。
  • IPO1審1取消:又是上會前夜撤材料,整理後發現了這些問題
    (4) 供應商集中度高:報告期內,明志科技向供應商內蒙古超今採購鑄件原材料鋁錠,採購金額分別5515.58萬元、7990.24萬元及8412.21萬元,佔原材料採購總額比例分別為26.36%、27.34%及38.26%,集中度相對較高。內蒙古超今為明志科技第一大供應商,亦為2019年度唯一鋁錠供應商。
  • IPO上市不留死角與IPO項目失敗10種死法!(附案例
    XX之家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股東海瀾集團曾是上市公司凱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2009 年、2010 年,凱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家主要供應商與海瀾之家、海瀾集團存在業務或資金往來,申報材料和你公司代表、保薦代表人的現場陳述未就上述具體事項作出充分、合理解釋。
  • 聚焦IPO | 依賴大客戶令華恒生物「很受傷」 多項財務數據勾稽關係...
    (原標題:聚焦IPO | 依賴大客戶令華恒生物「很受傷」 多項財務數據勾稽關係異常)記者 | 謝碧鷺華恒生物來自第一大客戶的營收佔比接近五成,為了留住該境外大客戶,在美國增加關稅之後,華恒生物不得不為該客戶降低產品售價
  • 多項數據打架、現重大會計差錯更正
    (截圖來源天下公司文章報導)2019年賽倫生物在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中曾表示,新三板掛牌時的信息披露和2019年申報文件所提供信息不一致,系信披口徑差異或統計錯誤。對此,天下公司指出「難道採購金額無法匹配的情形,也是因為統計口徑不一致或統計錯誤所致?
  • 289項材料不再提交!今後辦理資質申報、執業註冊,這些材料/證照一律免於提交!
    近年來,資質管理政策歷經多次調整,相繼頒布建立「四庫一平臺」、工程業績錄入、全面推行電子化申報和審批、整治註冊執業人員掛證行為、勞務用工實名制等相關文件,尤其是資質告知承諾審批制,直接影響施工企業資質升級。資質對建築業企業至關重要,企業將面臨資質新政大改、升級、動態核查或者資質轉移等,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 徵和工業IPO:過度依賴國外經銷商 原材料採購數據多處不一致
    不過,筆者注意到,通過對照此前招股書(預披露),以及招股書(更新)內部數據對比來看,徵和工業在原材料的採購金額以及採購價格方面,存在諸多數據不一致的地方。毛利率走低據天眼查查詢顯示,徵和工業前身為成立於1999年10月9日的「青島魁峰徵和機械有限公司」,經歷多年發展,2013年12月13日,該公司整體變更為「青島徵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史上最全總結:IPO項目失敗的幾種死法!
    海瀾之家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股東海瀾集團曾是上市公司凱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2009 年、2010 年,凱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家主要供應商與海瀾之家、海瀾集團存在業務或資金往來,申報材料和你公司代表、保薦代表人的現場陳述未就上述具體事項作出充分、合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