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經退役,但海上依舊有它的傳說——小鷹號航母

2020-12-26 網易

2020-12-24 11:45:19 來源: 小柴砼軍武

舉報

  小鷹號航空母艦(英文:USS Kitty Hawk CV-63),是美國海軍隸下的一型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小鷹級航空母艦的首艦。

  

  小鷹號航空母艦是在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主要任務是用艦載機對水面、空中和陸上目標進行攻擊作戰。其總體設計上沿襲了福萊斯特航母的設計特點,其艦型特點、尺寸、排水量、動力裝置等都與福萊斯特級基本相同,但小鷹級航母在上層建築、防空武器、電子設備、艦載機配備等方面均做了較大改進。

  

  動力系統

  小鷹號航空母艦由四臺蒸氣輪發動機驅動,總計28萬馬力,最高航速可達32節,在航速30節時續航力為4000海裡,在航速20節時續航力可達12000海裡;艦上的電力系統可提供14000千瓦的電力,燃油儲量為7800噸,航空汽油儲量為5800噸。

  

  防禦

  小鷹號航空母艦改善了武器裝備和電子設施,武器裝備有RIM-2防空飛彈(小獵犬),後更換為3座八聯裝MK29海麻雀防空飛彈發射裝置,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3座密集陣近防系統MK16型6管20毫米速射炮。

  

  艦載機

  小鷹號的艦載機聯隊為「標準型」配置,一般載有一個艦載機聯隊,聯隊下轄多個飛機中隊。各飛機中隊是基本的行政組織和戰術單位,編制人員不等。其中戰鬥機中隊負責實施全天候空中作戰,奪取和保持制空權;攻擊機中隊負責用常規和核武器實施對敵攻擊,攻擊敵方海上或地面目標;戰術電子戰中隊負責實施電子對抗和電磁攻擊,奪取戰場制電磁權;空中早期預警機中隊負責為航母戰鬥編隊及友軍提供全天候雷達預警和偵察勤務,擔負航母艦載機的空中指揮引導;反潛機中隊負責實施全天候反潛作戰,確保航母戰鬥編隊的安全。

  

  小鷹號上載有第15艦載機聯隊,第15艦載機聯隊下轄9個飛機中隊,裝備各型艦載機最多可達82架,其中包括F-14戰鬥機A型20架、F/A-18戰鬥攻擊機C型24架、A-6攻擊機E型16架(包括KA-6D加油機)、E-2C預警機4架、EA-6B電子戰飛機4架、S-3反潛機B型6架、SH-60F海鷹反潛直升機6架、HH-60H黑鷹救援直升機2架。9個飛機中隊分別是:第51戰鬥機中隊(10架F-14A)、第111戰鬥機中隊(10架F-14A)、第27戰鬥/攻擊機中隊(12架F/A-18C)、第97戰鬥/攻擊中隊(12架F/A-18C)、第52攻擊機中隊(16架A-6E)、第114空中早期預警機中隊(4架E-2C)、第134戰術電子戰中隊(4架EA-6B)、第37反潛直升機中隊(6架S-3B)、第4反潛直升機中隊(6架SH-60F和2架HH-60H)。

  

  艦電系統

  小鷹號航空母艦島式建築的桅杆上有類似於尼米茲級的網格狀天線,但形狀有較大區別,尼米茲級為弧形網架式對空搜索雷達天線,小鷹號為平板式三座標天線。小鷹號航母配有各種雷達發射機約80部,接收機150部,雷達天線近70部,還有上百部無線電臺。主要包括SPS-48C/E三座對空搜雷達,SPS-49V對空搜索雷達,SPS-10F對海搜索雷達,導航雷達為LN-66和SPS-64(V)9,火控雷達為6部MK-95。由SLQ-32V4,SLQ-29,SLQ-17和SLQ-26組成的組合雷達預警。電子戰設施包括4部6管固定式MK36型SRBOC幹擾火箭發射裝置,發射紅外曳光彈和箔條彈;SLQ-36「水精」水面艦艇魚雷防禦系統(SSTDS),發射拖曳式魚雷誘餌;WLR11組合式雷達告警一幹擾機系統。火控為2套MK91飛彈控制系統。指揮控制為NTDS海軍戰術數術數據系統11和14號海軍戰術數據鏈。艦上的總發電量能達到2萬千瓦,可供整個紐約市的照明用電,因此能力能保證這些設備的正常運行。

  

  總體評價

  「小鷹」號是美國海軍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母,先後有10萬名左右艦員和航空聯隊人員在艦上服役過。官方資料顯示,在「小鷹」號的一生中,共進行了407507次艦載機阻攔作業,進行了448235次彈射作業。「小鷹」級航母原本有4艘,「小鷹」號作為該級的首艦最早服役,理應最早退役,但是它卻因為不斷進行大大小小現代化改裝,獲得了同級航母中最長的服役時間。由於「小鷹」號駐紮在日本橫須賀基地長達10年,屢屢在中美關係和臺海局勢的敏感時刻現身中國周邊,它的名字幾乎就和東亞安全事務緊密聯繫在了一起,被稱為「政治航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南美洲唯一的航母退役,它服役18年,航行時間卻不到1年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航母是大國象徵,擁有航母就意味著擁有在海上爭霸的實力,而巴西海軍將退役自己的唯一一艘航母,這是南美洲唯一的航母,巴西為什麼要把它退役掉?它所要花費的資金是多少?
  • 退役航母成毒船,漂浮在海上數年白送都沒人要
    在此之前,法國先後向美國和英國租借「拉法耶」號、「貝勞·伍德」號、「德格斯密德」號和「巨象」號作為本國航母。也就是說,法國根本沒有建造現代的技術,只有一些使用二戰航母的經驗,為「克列孟梭」號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 尼米茲號航母突發故障 擾亂美中東戰略
    這也意味著在今年12月份至明年2月份期間,美國海軍只有約翰•斯坦尼斯號(CVN-74)一艘航母以及其他海軍部隊部署在海灣地區。一般美軍的航母在執行了一個周期的海外部署任務以後都要返回母港進行半年左右的休整。為了確保美國再中東至少兩艘航母海上兵力,艾森豪號不得不在明年的上半年繼續在中東執勤。
  • 美國航母九天燒三船,最新航母也中招,世界第一海軍就這水平?
    甘迺迪號目前還在建造之中,其屬於"福特級"航空母艦,這是美國新一級的航母,將用以取代即將退役的"尼米茲級"航母。甘迺迪號是福特級航母的二號艦,在它之前還有福特號,甘迺迪號繼承的是前"小鷹級"航空母艦"甘迺迪號"的名字。該級別的航母滿載排水量達到了十二萬噸,採用的是核動力,能夠容納七十五架各型號的戰鬥機,其造價高達100億美元,將是美國海軍下一代的海上中堅力量。
  • 巴西聖保羅號航母,不是在修理,就是在修理的路上
    聖保羅號原本是一艘法國航母,二戰結束後的法國為了重拾海上大國地位,建造航母就成為海軍發展的重點,與當時其他海軍建造重型和輕型航母不同,法國人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建造了克萊蒙梭級中型航母,其單艦作戰能力要優於輕型航母,更加符合法國人的需求。
  • 一個月後美軍在太平洋又有航母了 尼米茲號已經出港
    據美國海軍研究學會4月28日報導,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4月27日駛離位於美國太平洋沿岸的西北部的布雷默頓海軍基地,開始進行部署前的海上訓練測試。報導稱,「尼米茲」號航母預計在和戰鬥群的其他軍艦完成「複合訓練單元演練」後,將直接進行部署,而不會返回母港,以降低艦員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
  • 山東號航母必須面對的海上力量:美軍無人駕駛潛艇
    儘管造船速度會在幾十年的過程中發生變化,但這種計算讓人們對目標的可實現性有了深入的了解。該計算表明,艦隊數量從未達到355艘。在大多數情況下,艦隊數量甚至達不到300艘。在大膽地使用壽命假設之後,艦隊規模確實達到了336艘。然而,海軍傾向於在30年或35年間退役艦艇,因為作戰系統會變得過時,且使用壽命的延長不能使艦艇變得更有價值。
  • 航母服役僅372天,被430枚炮彈12枚魚雷送入海底,唏噓不已
    在美國龐大的武器庫當中,航母的地位非同一般,航母甚至已經成為美國軍隊的象徵之一,目前美國擁有十一艘核動力航母,其中最先進的是福特號核動力航母,其排水量高達11萬噸,可以搭載超過70架各型戰機,戰鬥力遠超別國。
  • 性能指標追平美國福特號用鋼
    (小鷹級航母"美國"號進行抗打擊試驗)2005年時美國海軍使用退役的"小鷹"級"美國"號航母作為實體,進行航母抗毀傷能力測試。"航母作為海上浮動的機場,其使用的鋼材種類繁多,但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製造艦體使用的高強度耐腐蝕低磁鋼,這種鋼主要用於製造航母的艦體,因為航母在海上航行,而且是鋼鐵製作,鋼鐵作為金屬必然有磁感應,所以通過探測地球磁場的變化就可以在沒有雷達的情況下,準確定位航母。為了有效隱蔽自身,航母必須使用低磁鋼建造。
  • 美國海軍最新一代護衛艦命名,和退役航母同名,配置看齊054B
    但對於手頭拮据的美國來說,要從現役不到300艘主戰艦艇增至這一數據,需要靠無人戰艦和更廉價的護衛艦來完成,而最近,美國海軍最新一代的FFG(X)護衛艦首艦,已經命名,要花6年時間建造、服役,配置上,和我們未來的054B比較接近。
  • 以常規航母巔峰為標杆,遼寧號排第幾流,兩者相比誰更強?
    美國海軍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讓遼寧號與這些核動力航空母艦相比,是不公平的,我們可以將其與常規航空母艦小鷹號進行比較,看看兩艦哪個更強?美軍小鷹號常規動力航母小鷹號搭載70多架飛機,採用直通甲板,並配備4臺彈射機,可以在15分鐘內起飛12架飛機,而且還有4臺升降機,艦載機運行效率很高。遼寧號排水量6.5萬噸,配備4臺蒸汽機,總功率20萬馬力。沒有彈射裝置,滑躍式甲板一次只能起飛一架,效率比小鷹號低多了。
  • 1994年中美黃海對峙:蘇27撞向F14,殲8鎖定美航母
    美國在未向中國事先通報的情況下,派出「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以封鎖朝鮮西海岸。這是美軍第一個咄咄逼人的舉動。黃海雖有部分屬於公海,但按照聯合國海洋公約,當一國要在國際公海執行針對他國的封鎖行動時,應事先向臨近該海域的周邊國家通報,以避免誤傷事件的發生,而美國並沒有這麼做。
  • 第三艘航母準備開工,印度海軍下達死命令,性能必須強於遼寧號
    12月17日,據印度《歐亞時報》報導,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已經完成了系泊測試,將從2021年開始進行海上航行測試。維克蘭特號服役後,印度海軍將擁有兩艘航空母艦,第一艘是由基輔級航母改裝而來的「維克拉瑪蒂亞」號,為了達成印度海軍隨時能夠出動兩支航母艦隊的構想,印度已經決定建造第三艘航母,印度海軍上將卡拉姆比爾·辛格對媒體證實,印度海軍已經提出了建造第三艘航母的計劃,並將這艘航母命名為「維沙爾」號。
  • 航母賣出白菜價,巴西唯一航母遭賤賣,還好當初選擇了瓦良格
    第二,聖保羅號如果從1945年服役於英國皇家海軍算起的話,「米納斯·吉拉斯」號航母已經服役了56年,這對於一艘航母來說時間已經非常長了。「米納斯·吉拉斯」號航母面臨退役,之前購買的多架「天鷹」艦載機也無用武之地了。
  • 中國第一艘遠洋補給艦退役!901:以後給航母「餵奶」的活交給我
    由於軍艦作為戰鬥艦艇,自身能夠攜帶的補給品數量有限,所以在海上值勤的時間也同樣有限。但是通過補給艦的海上補給,可以為艦船提供更多的燃料、淡水、糧食和武器彈藥等物資,從而延長軍艦的海上部署時間,增強艦隊的作戰效率。(鄱陽湖號補給艦正式退役)2020年7月6日,我國首艘自行研製建造的大型補給艦——鄱陽湖艦,在人民海軍中服役了40年之後,正式光榮退役。
  • 航母大國如虎添翼,12萬噸航母即將交付,一次性搭載75架戰機出海
    美國之所以能成為海上強國,主要就是因為手上掌握了龐大的航母編隊,不論性能如何,一旦傾巢出動,勢必有上百架戰機浩浩蕩蕩地起飛,奔赴目標所在地。眾所周知,美國強大的航母建造能力在二戰期間就有所顯現,當初面對日本來勢洶洶地攻勢,美軍被迫投入緊急生產當中,將商船臨時改造為航母參戰,據史料記載,僅在1941年至1945年間,美就打造了147艘航母,最瘋狂的時候一周就能下水一艘,實在讓人驚訝。據悉,美國近些年來一直致力於打造全球最強海上霸主——福特級航母,首艘艦「福特」號已經成功下水,只可惜故障頻繁,那二號艦「約翰·甘迺迪」號航母又將何時下水?
  • 美軍航母的「守護神」:預警、反艦多面手,S-2與S-3反潛機
    在二戰時期美日之間那種大規模海上搏殺中,沒有誰的航母專門去搭載用於反潛的飛機(當然也裝不下,當時的反潛機都體積龐大,根本無法上艦)。但是在二戰時期,在戰爭中被擊沉的航母中,有55%是被潛艇擊沉的,這一現實讓美國海軍不得不重視航母自身反潛作戰,為此,第一代反潛巡邏機S-2開始提上了議事日程。而美國航母也開始搭載專職反潛飛機的歷史。
  • 各國航母的最終結局:美國給原子彈練手,中國的方式無法被複製
    那麼,這些耗費巨大人力物力打造而成的海上巨獸,退役後會落得怎樣的歸宿呢?全球各國的做法各有不同,美國的「手段」十分殘忍,中國的處理方式則極具國際範兒。當初,英國皇家海軍輝煌榮耀的象徵,航母旗艦「皇家方舟」號在全球各大海域叱吒25年後,曾因政府縮減財政預算,落了個被迫提前3年退役並被掛到網上拍賣的悽慘結局。
  • 架空:悲痛欲絕的俄羅斯,獨一無二的海上軍校,成功號航母訓練艦
    讓新羅西斯克得以重生的一系列機緣巧合新羅西斯克號考察隊給出的結論是:原有的反艦飛彈的防空飛彈已經被破壞,但是我國沒有這一級別的飛彈,也無從獲得這類型的飛彈,因此俄羅斯軍方對新羅西斯克號的破壞無傷大雅,而且新羅西斯克號載機巡洋艦的動力系統與操控系統表現良好,可見新羅西斯克號一直得到了認真的維護。
  • 東風26反艦飛彈到底有多強?一枚堪比500枚戰斧,可直接貫穿航母
    其實飛彈是我們自己的,為何要別人承認能不能擊中航母呢?你信或不信,飛彈就在那裡,效果從不會打折扣。不過我們看到這種消息還是會興奮,因為「航母殺手」和「關島快遞」終於獲得了作為鎮國重器應有的待遇。不過這種武器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呢?本期我們就從量化的角度來看一下關島快遞的威力有多大。千裡點穴的戰斧巡航飛彈美國作為飛彈的骨灰級玩家,它和俄羅斯一樣,在飛彈方面的造詣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