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鷹號航空母艦(英文:USS Kitty Hawk CV-63),是美國海軍隸下的一型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小鷹級航空母艦的首艦。
小鷹號航空母艦是在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主要任務是用艦載機對水面、空中和陸上目標進行攻擊作戰。其總體設計上沿襲了福萊斯特航母的設計特點,其艦型特點、尺寸、排水量、動力裝置等都與福萊斯特級基本相同,但小鷹級航母在上層建築、防空武器、電子設備、艦載機配備等方面均做了較大改進。
動力系統
小鷹號航空母艦由四臺蒸氣輪發動機驅動,總計28萬馬力,最高航速可達32節,在航速30節時續航力為4000海裡,在航速20節時續航力可達12000海裡;艦上的電力系統可提供14000千瓦的電力,燃油儲量為7800噸,航空汽油儲量為5800噸。
防禦
小鷹號航空母艦改善了武器裝備和電子設施,武器裝備有RIM-2防空飛彈(小獵犬),後更換為3座八聯裝MK29海麻雀防空飛彈發射裝置,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3座密集陣近防系統MK16型6管20毫米速射炮。
艦載機
小鷹號的艦載機聯隊為「標準型」配置,一般載有一個艦載機聯隊,聯隊下轄多個飛機中隊。各飛機中隊是基本的行政組織和戰術單位,編制人員不等。其中戰鬥機中隊負責實施全天候空中作戰,奪取和保持制空權;攻擊機中隊負責用常規和核武器實施對敵攻擊,攻擊敵方海上或地面目標;戰術電子戰中隊負責實施電子對抗和電磁攻擊,奪取戰場制電磁權;空中早期預警機中隊負責為航母戰鬥編隊及友軍提供全天候雷達預警和偵察勤務,擔負航母艦載機的空中指揮引導;反潛機中隊負責實施全天候反潛作戰,確保航母戰鬥編隊的安全。
小鷹號上載有第15艦載機聯隊,第15艦載機聯隊下轄9個飛機中隊,裝備各型艦載機最多可達82架,其中包括F-14戰鬥機A型20架、F/A-18戰鬥攻擊機C型24架、A-6攻擊機E型16架(包括KA-6D加油機)、E-2C預警機4架、EA-6B電子戰飛機4架、S-3反潛機B型6架、SH-60F海鷹反潛直升機6架、HH-60H黑鷹救援直升機2架。9個飛機中隊分別是:第51戰鬥機中隊(10架F-14A)、第111戰鬥機中隊(10架F-14A)、第27戰鬥/攻擊機中隊(12架F/A-18C)、第97戰鬥/攻擊中隊(12架F/A-18C)、第52攻擊機中隊(16架A-6E)、第114空中早期預警機中隊(4架E-2C)、第134戰術電子戰中隊(4架EA-6B)、第37反潛直升機中隊(6架S-3B)、第4反潛直升機中隊(6架SH-60F和2架HH-60H)。
艦電系統
小鷹號航空母艦島式建築的桅杆上有類似於尼米茲級的網格狀天線,但形狀有較大區別,尼米茲級為弧形網架式對空搜索雷達天線,小鷹號為平板式三座標天線。小鷹號航母配有各種雷達發射機約80部,接收機150部,雷達天線近70部,還有上百部無線電臺。主要包括SPS-48C/E三座對空搜雷達,SPS-49V對空搜索雷達,SPS-10F對海搜索雷達,導航雷達為LN-66和SPS-64(V)9,火控雷達為6部MK-95。由SLQ-32V4,SLQ-29,SLQ-17和SLQ-26組成的組合雷達預警。電子戰設施包括4部6管固定式MK36型SRBOC幹擾火箭發射裝置,發射紅外曳光彈和箔條彈;SLQ-36「水精」水面艦艇魚雷防禦系統(SSTDS),發射拖曳式魚雷誘餌;WLR11組合式雷達告警一幹擾機系統。火控為2套MK91飛彈控制系統。指揮控制為NTDS海軍戰術數術數據系統11和14號海軍戰術數據鏈。艦上的總發電量能達到2萬千瓦,可供整個紐約市的照明用電,因此能力能保證這些設備的正常運行。
總體評價
「小鷹」號是美國海軍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母,先後有10萬名左右艦員和航空聯隊人員在艦上服役過。官方資料顯示,在「小鷹」號的一生中,共進行了407507次艦載機阻攔作業,進行了448235次彈射作業。「小鷹」級航母原本有4艘,「小鷹」號作為該級的首艦最早服役,理應最早退役,但是它卻因為不斷進行大大小小現代化改裝,獲得了同級航母中最長的服役時間。由於「小鷹」號駐紮在日本橫須賀基地長達10年,屢屢在中美關係和臺海局勢的敏感時刻現身中國周邊,它的名字幾乎就和東亞安全事務緊密聯繫在了一起,被稱為「政治航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