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鍾情,傾我至誠,請你珍藏,這份情,然後百年,終你一生,用那真心痴愛來作證"——《為你鍾情》(張國榮)
1985年,哥哥張國榮接連推出《為你鍾情》的專輯、同名歌曲以及同名電影,可見哥哥對於這四個字的重視程度。
因為這一年,哥哥與另外一位先生不僅互相鍾情還互許終身。
當年,和哥哥相戀的愛人唐鶴德送了他一枚代表"愛情、友情、忠誠"的三色戒指,而哥哥也在專輯的封面照片上,特意露出了這枚戒指。
從此《為你鍾情》這首歌便有了屬於它的故事。
唐生和哥哥的愛情故事,就像是一部並不壯闊的冰與火之歌。他們之間不存在權財利益的紛爭,但性格的碰撞卻擦出了奇異的火花。
1982年12月9日,他們在張玉麟夫人生日宴會相遇。宴會上短暫的交談,讓哥哥覺得眼前的唐生,溫文爾雅、脾氣甚好。所以宴會結束後,他主動攢局增加和唐生接觸的機會。
因為類似的家庭背景、相似的生活方式、幾乎相同的世界觀,兩人很快就正式成為了朋友。
當時的他們,一個是24歲的商業達人,在銀行業已經小有名氣;一個卻是初出茅廬的影壇新人,剛剛入行。
一個溫潤如水,一個熱情如火。兩個人看起來是完全不會有交集的那種,就像是完全不會有交集的水和火。
而關於兩人何時開始相戀,至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在那個"談同色變"的年代,將這段還很脆弱的感情隱藏起來,是對彼此的保護。
但這對驚世駭俗的愛侶,註定要比尋常的戀人擔負更多的風雨。
戀情的第一次考驗,就是哥哥剛進邵氏拍電影,兩人不知是因為什麼大吵了一架,就分手了。
一遇到唐生,哥哥就像是沒談過戀愛的孩子。明明很在乎,卻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結果拍完戲自己一個人哭著回家。
而年少的唐生也還在和哥哥火爆的性格抗爭,兩個人水火不容,思維不合拍,就輕易的說出了分手。
事實上呢?與其說是分手,不如說是賭氣,很快兩個人就再度和好。
1984年兩個人的感情迎來了第二次考驗,而這次分開的原因更多來自於外界。
一方面是因為這年哥哥因為《風繼續吹》走紅,一時間和英皇千金楊樂詩緋聞滿天,這給哥哥和唐生的感情製造了信任危機。
另外一方面則是所有的同性戀人都要面對的家庭革命,在那樣還不太包容的時代裡,兩人的家庭當然不會同意他們之間的戀情。
無奈之下,只好放開彼此的手,然而在分手的這段時間哥哥始終忘不了唐生。
1985年的《城市周刊》訪問中,哥哥公開喊話:"我全心全意的投入那份愛,就算是離開家庭,也在所不惜。不過卻還是碰了釘子,因為別人沒我那份誠意......"
不久之後,唐生就為這段意難平的感情獻上了自己的誠意,他把一枚代表"愛情、友情、忠誠"的卡地亞戒指送給了哥哥。
這是一個比生命還重的承諾,做出這個決定,唐生需要很大的勇氣,哥哥把"敢"傳染給了他,溫潤如水的唐生也決絕了一次。
經過這次的感情波折也讓兩個人更加確定了彼此的心意,在危機中他們度過了風浪,看到了對方的誠意。
1989年,哥哥的事業如日中天,但是他卻在最光芒的時候選擇告別。
一方面是因為哥哥追求完美的性格,他不想等到其不再發光的時候被觀眾趕下臺去。
另一方面他也是為唐生考慮,娛樂圈的生活日夜顛倒,經常會忙到忽略身邊的人,這種持續的狀態已經給這段感情帶來危機感。
退出樂壇後,兩人在加拿大度過了一段非常愜意的時光,直到《阿飛正傳》又把哥哥召喚回喧囂的娛樂圈。
而這次的回歸,讓哥哥身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從後續《霸王別姬》、《東邪西毒》、《家有喜事》等作品的角色中我們可以看出,哥哥整個人都變穩了很多,而這一份沉穩就是從唐生身上汲取來的。
在這段感情裡,原本是水和火的兩人,最終,哥哥把唐生變得勇敢,唐生把哥哥變得沉穩。
兩人的每一次的磨合、爭吵都開出了美麗的花,讓兩個截然相反的個體從水火不容到水火相容,互相成就了更好的對方。
1989年到2002年的歲月,仿佛被蜜糖浸泡,哥哥和唐生的感情進入了穩態期。
之所以能夠相處的如魚得水,是因為守在對方身邊的人,都知道了互相付出互相體貼的訣竅。
·對於哥哥而言,他的付出的方式是轟烈的,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給予唐生浪漫。
跨越1997演唱會上,哥哥在臺上唱了一首送給她(他)們的歌,大膽官宣,從此,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成了兩個人的愛情宣言。
後來,在拉闊演唱會上哥哥特地演唱了兩人的定情歌曲《為你鍾情》。
在唱到"此際心弦,有共鳴"的時候,哥哥做出了ok的手勢,這個屬於唐生和哥哥的愛情密語出自1985年《為你鍾情》的同名電影中,代表"我愛你"。
讓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幾秒之後,哥哥低下頭深情的注視著臺下的某個人,把《為你鍾情》中有一句歌詞臨時改唱成:"I Love you"。
這是這麼多年哥哥唱的最害羞的一次,但是他的嘴角卻掩飾不住甜蜜和幸福的笑。
在同年的熱情演唱會上,哥哥也秀了一把本世紀最甜最霸氣的一場恩愛。
在此之前哥哥被記者說只唱給一個人聽,這些話無疑觸怒了哥哥,也詆毀了他的專業程度和對歌迷的愛,被觸碰逆鱗的哥哥在臺上霸氣回應:
"曾經有一場演唱會,有些渣鬥記者說我專門為一個人唱,我這麼pro的藝人,在臺上對著八千人,怎麼可能為一個人唱,我肯定對著所有人唱的嘛,如果我要唱給他聽的話,我anytime都可以唱給他聽的啦,每晚睡前唱一次,每次早上親一下都可以唱一次,是不是,所以我要那些渣鬥記者shut up !"
而這段時間舞臺下的唐生也從來沒有錯過一次哥哥的表白,哥哥的每一次演出,每一部作品唐生都不曾缺席。
表面上看起來一直是哥哥在追著唐生跑,表白的是他,在唐生因為外界的注目產生退意時追上來的也是他。
但是,兩人的付出其實不相上下。
對於唐生而言,他的表達方式是穩重的,更加細水長流。哥哥總是在外面演戲兩人相處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在百忙之中都是唐生抽出時間去劇組陪哥哥來維繫這段感情,兩個人每天都要至少打一個電話。
他珍惜哥哥的一切,將哥哥的每一位朋友都視作身邊人,哥哥的每一位朋友對唐生的人品風度也都是讚不絕口,哥哥自己也曾經說過:"他是一位很愛屋及烏的人,他很有心,義無反顧的對待他身邊的人"。
"我喜歡她,因為他好"。
在哥哥的《我知你好》中這樣唱到:"好,我深知道,為我學會自己不喜歡的嗜好",這句歌詞就是唐生的寫照。
哥哥喜歡打羽毛球和搓麻將,唐生喜歡打籃球,為了哥哥唐生改變了自己的愛好,把麻將和羽毛球變成了兩個人的共同愛好。
唐生出自金融世家,他原本是渣打銀行的高管,在所屬的專業也有明顯的成績和地位,但是因為哥哥的關係被媒體圍追堵截,最後被迫辭職。從此唐生沒有了工作,失去了自己的圈子。對於這一切,唐生甘之如飴。
兩人的愛情,就像《春光乍洩》的何寶榮與黎耀輝1997年,哥哥被墨鏡王騙去了阿根廷,拍了一部《春光乍洩》。
在戲裡,張國榮飾演的何寶榮,任性天真,極富魅力,他有一個無限包容他的、穩妥踏實的黎耀輝。
戲裡的何寶榮總是十分自信、很有底氣地在黎耀輝面前耍著性子,在黎耀輝面前,就像是一個被溺愛的孩子。
而黎耀輝呢,總是用他厚重的胸膛,一次又一次地溫暖在異國他鄉受委屈的何寶榮。
唐生就像黎耀輝,永遠都是那麼溫柔冷靜,體貼周到的遷就哥哥的所有。
而哥哥也像何寶榮,總是被唐生輕易制服,一句話,就能夠冷靜下來。
1983年之前哥哥的每一段戀情都很短暫,只有一個唐生能讓他駐足20年。
其實,兩個人相處了這麼久,維繫關係的早已不是荷爾蒙的分泌,他們是愛人更是知己,所以才能得到一段那麼相襯的感情。
在《春光乍洩》的結局裡,黎耀輝最終沒法忍受何寶榮的任性,將何寶榮扔在阿根廷,一個人回到了國內,回到了滾滾紅塵之中。
徒留何寶榮,一個人待在那個不會再有人敲門的房間,等一個不可能回頭的人,抱著兩人蓋過的毛毯,失聲痛哭。
而在現實裡,哥哥卻棄唐鶴德而去,可憐了唐鶴德,漫漫人生路上,踽踽獨行。
2002年3月,哥哥被確診生理性抑鬱。
就像邱吉爾曾經說過的那樣:"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這條可怕的黑狗整整折磨了哥哥一年。
剛開始只是生理上的胃酸倒流,嗓子腫痛沙啞,到後來病痛慢慢侵蝕,病發時,哥哥痛的肉都要撕開,夜夜無法入睡,一次次哭到崩潰。
而此時的唐生只能看著他痛苦,飽受病痛折磨,從媒體拍到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唐生一臉嚴肅,以一種保護者的姿態走在哥哥的側後方。
這個時候哥哥的眼神也已經沒有了往日自信的神採,抑鬱症把兩個人都折磨的滿臉疲憊。
在病痛的折磨下,求死就像是本能,在死亡面前所有的說教都蒼白無力。
我們以為得了抑鬱症就是一個人情緒上的失控,但是它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可怕。
並不是患了抑鬱症就不會說說笑笑,在得病的一年裡哥哥還是會像普通人一樣說著,笑著,也許就是這樣的表象讓他身邊的人鬆懈了。
2003年4月1日,不久前還在和朋友說笑的哥哥,轉身就從24層的高樓跳下去了,沒有一絲生還的可能。
這一點都不像我們熟知的哥哥,他那麼自律,那麼熱愛生命,他是一個多麼注重儀表的人,怎麼會讓自己睡在一條街上呢?
我想,在那一刻,心中的抑鬱已經將他淹沒了吧,他的脖子一定被咬的死死的,呼吸不了就只好尋求更快的解脫。
那一天,於我們而言是哥哥走了,於唐生而言,卻是他一生的摯愛離他而去了。
不是他們的愛不夠刻骨,只是那條黑狗太過可怕,而對他們太過殘忍的,又何止是抑鬱症這一條黑狗呢,在這段戀情中另外一條黑狗一直如影隨形。
在哥哥的最後一年中他狀態極差,說話也很費勁,拒絕所有採訪,對媒體提問也以微笑作答,緊接著就有報導稱"天生有陰眼"的高人說張國榮身上有不妥的地方,有撞邪的可能。
更有報導稱張國榮因為過勞患上了肝炎,也有傳是患上鼻咽癌還送了他頑強的抗癌勇士稱號。
媒體記者不顧哥哥的抗議埋伏在他家門口,似是而非的報導一些消息,長達一年的這樣生活就是桎梏哥哥的另外一條黑狗。
這個世界永遠都少不了這些造謠者的中傷,哥哥走了,還要接著用語言和文字來鞭屍。
事發當天,這些媒體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和唐生的感情出了問題,他們把哥哥和唐生的家圍的水洩不通,數個小時後(4月2日凌晨4點)形容憔悴的唐生推開了家門面對記者的質疑。
其中有記者問唐生:"這一刻,是不是還愛哥哥呢?"
此時面帶淚痕的唐生說出了他這一生面對媒體最激動的一句話:"這一刻?為什麼只有這一刻?"
是啊,他們的感情怎麼會因為一個人走了就定格在這一刻呢。
哥哥走了,他的唐生還在,4月8日哥哥出殯,唐生致上了送哥哥的最後兩封情書。
一封是他親手書寫的信箋,在封棺的那一刻他親手放到了哥哥的手裡。
另外一封是他的輓聯:"阿仔,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摯愛,唐鶴德"。
"此愛綿綿無絕期"絕不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抑鬱症和媒體的誣陷打碎了哥哥鮮活的生命,但卻沒有打敗哥哥和唐生之間的深情。
自哥哥走後,唐生的深情一如往昔,從未更改。
剛開始還有一些瘋狂的人在問:唐生為什麼不去殉情。
可現在,十七年過去了,沒人再盼著他赴死。
因為人們慢慢的發現,只要唐生在,哥哥就還在。
在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有這樣一個設定"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而在哥哥的《你在何地》中也有這樣一句歌詞:"每一個人,總有一點事情是永遠記住的"。
唐生做到了從來都沒有讓哥哥真正的死亡,對於哥哥他是用心凝望,永遠記住了的。
十七年來我們能看到的所有關於唐生的動態都和哥哥有關。
每年的4月1日(哥哥的忌日),9月12日(哥哥的生日),聖誕節(哥哥最喜歡的節日),唐生總是在ins上發出一句屬於哥哥的歌詞,就好像和那些年還在舞臺上的哥哥在遙相呼應。
2013年在紀念哥哥10周年的演唱會上,唐生在最後獻出一段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逝水如斯,而不舍晝夜,
人生無常,唯獨愛有永恆,
讓我們繼續寵愛張國榮。
十七年了,哥哥留在觀眾心中的身影本應該隨著時間衝淡,但因為唐生他反而更深刻了。
十七年後我們依然在寵愛哥哥張國榮,即便是哥哥走了,他也是幸福的。
多年前的採訪中哥哥說:"我不希望做程蝶衣,我比他幸福太多"。
關於哥哥的離開,我們不需要再強加上一層悲情的濾鏡,哥哥從來都不是瘋魔的蝶衣,而唐生也不是薄情的段小樓。
擁有唐生,哥哥真的幸福太多,他擁有了一個終其一生,用那真心痴愛來做證的愛人,朋友,知己。
惟願他們能像《今生今世》中約定的那樣:他生再擁抱。
下輩子再遇見了能像何寶榮一樣說上一句:不如我們重新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