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冰與火之歌》 識中世紀服飾

2021-01-08 黑龍江頻道

頭戴hennin的愛德華四世的王后伊莉莎白·伍德維爾

▲頭戴Escoffion的法國王后,奧地利的伊莉莎白劇中身穿寬大袖擺禮服的瑟曦

HBO電視劇《權力的遊戲》中婚禮上頭戴發網的珊莎

身穿Houppelonde、頭戴蝴蝶形Escoffion的中世紀婦人

眾所周知,《冰與火之歌》系列蘭尼斯特家族和史塔克家族的戰爭的原型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的紅白玫瑰戰爭。這段歷史發生在十五世紀,而《冰與火之歌》中對於民俗和服飾的描寫也充滿了中世紀風情。

8月劉慈欣的《三體》獲得了雨果獎,而預言《三體》將會獲獎的坑王/「章魚保羅」喬治·R·R·馬丁曾因《冰與火之歌》數度提名,卻從來不曾獲獎。就連根據其原著改編的HBO電視劇《權力的遊戲》也幾次與該獎失之交臂。不過艾美獎卻對《權力的遊戲》情有獨鍾,幾年來有14座獎盃入帳,今年的艾美獎獲獎名單中,《權力的遊戲》更是最大贏家,又斬獲12項大獎。

《權力的遊戲》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啪啪啪和殺殺殺,然而它迷人之處並不在此。自稱是歐洲中世紀歷史迷的馬丁在劇情中借用了很多歷史原型,使得這部鴻篇巨製不僅劇情波瀾壯闊,更兼具迷人的中世紀風情。

眾所周知,《冰與火之歌》系列蘭尼斯特家族和史塔克家族的戰爭的原型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的紅白玫瑰戰爭。這段歷史發生在十五世紀,而《冰與火之歌》中對於民俗和服飾的描寫也充滿了中世紀風情。《權力的遊戲》的戲服設計根據劇情的需要展現了不同地域、身份的人的風貌,比如長城以北的守夜人一律衣著款式粗放、色彩暗淡的厚重服飾,史塔克家族所在的臨冬城城民的服飾也簡單厚重,反之,地處南方的都城君臨城的城民的衣著卻更輕薄飄逸,色彩明麗。龍女的服飾則借鑑了更古典優雅的古希臘服飾。

《冰與火之歌》中最能體現中世紀特色的服飾除了騎士們身上的錚錚鐵甲之外,便要數宮廷貴婦身上的禮服了。

書中珊莎與小惡魔提利昂大婚那日所著的衣裙描寫最為細緻。在喬治·R·R·馬丁的筆下,那套華美的禮服包括一件純絲綢的內衣,一件由象牙色錦繡和銀線編織、銀色緞子鑲邊的裙服。裙服內還有一件鴿子灰的緊身胸衣,由密爾蕾絲織成,V字形開口幾乎露到小腹,將腰圍收緊,使得珊莎幾乎無法正常呼吸。裙子又長又大,袖口長垂及地。珊莎似乎對長袖裙服特別偏愛,她在喬佛裡命名日當天穿了一件紫色長袖禮服,在喬佛裡的婚宴上所穿的禮服也有淡紫色毛須飾邊的拖長衣袖。珊莎的婚禮服是在瑟曦王太后的授意下製作的,這件禮服顯然也符合她的一貫口味。她曾在黑水河之戰時身著有長拖袖、金綢襯底的雪白亞麻裙服坐鎮宮中,也曾穿著類似款式、袖口和胸衣鑲有祖母綠寶石的裙服向孿生弟弟詹姆求歡。

事實上,《冰與火之歌》中對珊莎這件婚禮服的描寫非常符合中世紀哥德式後期一種叫做Houppelonde的裝飾性外衣,其特點在於肩部較為合體,而肩部以下十分寬大,套頭穿用且高腰,衣長及地,袖口呈扇形,長垂至地面。這種外衣男女皆可穿,最初是由於男裝逐漸變短而形成的居家服,後來被演變成一種室外穿用的盛裝。後期的Houppelonde上身演變得更加合體,袖口也逐漸收窄,但初期時那寬大的袖口與中日等東亞國家的盛裝禮服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惜在電視劇中,設計師為珊莎設計的婚禮服捨去了這非常有特色的袖子,變成了一件無袖的禮服。

除了這件繁複的裙裳,瑟曦王太后還為珊莎挑選了一個月長石發網。這件發網是珊莎曾經的未婚夫喬佛裡贈送給她的,在文中多次出現。為了討好喬佛裡,珊莎在一次比武大會中也佩戴了這個發網。中世紀哥德式時期也流行過一種被稱作Escoffion的發網狀頭飾。這種頭飾可能是由帶披紗的髮飾Hennin演變而來。Hennin曾一度流行為尖頂高帽的形式,佩戴時將頭髮梳到腦後露出前額和耳朵,並用Hennin遮住。而Escoffion佩戴時先用發網將橫向張開的兩個髮結罩住,然後由黃銅等金屬絲做骨、外層披紗的髮飾,上面往往裝飾有珍珠、寶石等。Hennin和Escoffion除了尺寸有所不同之外,Hennin往往還圍有一圈輕紗。哥德式時期的服裝,不論是尖錐形的發帽、尖銳的鞋頭還是寬大的袖擺都和當時那些高聳入雲的建築尖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權力的遊戲》的戲服設計中,瑟曦的服飾最類似15世紀歐洲貴婦的服裝,髮型也多有相似之處,也運用了大量的盤發和發網。劇中其他的角色則隨著跌宕起伏的身世和命運有著不同的變化。比如珊莎在臨冬城時的衣著就是粗獷厚重的北方服飾,也沒有佩戴很多首飾,而到了君臨城之後,珊莎就開始模仿瑟曦的衣著和髮型,瑟曦也多次出現結髮盤發網的造型。懷著一顆少女心的珊莎迫切地想要融入到王室中,成為未來的王后。直到夢碎之後,她的打扮重新向她母親靠攏,幾經變化,最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在婚禮上被強迫嫁給自己不愛的「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並穿上具有強烈瑟曦style的服裝,也象徵了瑟曦所代表的蘭尼斯特家族對於珊莎的史塔克家族的壓迫和掌控,充滿了政治意象。

歷史上那些血流成河的紛繁戰爭早已落下帷幕,和這部鴻篇巨製一樣,現實中的「權力的遊戲」卻遠遠沒有結束。每當閱讀古往今昔的歷史的時候,總是會為裡面的戰爭而唏噓。歷史從來不單只是一道道斑斕的倩影,那些手握高權的人的鬥爭固然顯示了命運的殘酷,而為此犧牲的更有許多無名的士卒。即便不是世界小姐,也總有權利說一聲「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吧。

相關焦點

  • 《冰與火之歌》著裝指南
    8月劉慈欣的《三體》獲得了雨果獎,而預言《三體》將會獲獎的坑王/「章魚保羅」喬治·R·R·馬丁曾因《冰與火之歌》數度提名,
  • 《冰與火之歌》官方食譜 :黑暗世紀歐陸舌尖冰與火
    美劇《冰與火之歌》人物、劇情龐大複雜到無人能及,不做筆記沒有攻略看這個劇,會有種小年痴呆無所適從的感覺。冰火粉沒有人不會對臨冬城城堡中的盛宴好奇,不想跟守夜人一起吞下豬肉餡餅,不願與三傻一起切檸檬蛋糕的,不得不佩服一名吃貨作者,竟然為了寫歐洲中世紀美食編出這麼隆重的故事。
  • 《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到底是何方神聖?
    >《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到底是何方神聖?很多人都看過美劇《冰與火之歌》吧,裡面的臨冬城史塔克家族(House Stark of Winterfell)一直是劇集中的主角,這個家族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隻冰原狼守護,但是隨著故事的發展,史塔克家的孩子越來越少,陪伴他們的冰原狼也越來越少。
  • 維斯特洛奇蹟:《冰與火之歌》中的城市與建築
    這部由著名奇幻小(da)說(keng)《冰與火之歌》改編的劇集,以濃鬱的中世紀風格廣受追捧,故事發生的主要舞臺——「維斯特洛大陸」上的許多城市、建築,都能找到現實的影子……北方邊牆:絕境長城vs哈德良長城在《冰與火之歌》故事發生的「維斯特洛大陸」,國王死後全國陷入內戰
  • 《冰與火之歌》:文學寬闊的想像力
    編者按:前幾天,《冰與火之歌》第六季收官,收視率再創新高。今日偶然看見蕭春雷老師評論《冰與火之歌》的舊作,覺得特別有意思。純粹的虛構也能震撼人心。許多年前,曾經為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激動,作者虛構了一個叫馬孔多的南美小鎮,描繪了一個家族7代數十人的命運,驚為鴻篇巨著。
  • 《冰與火之歌》最終會不了了之
    雖然說傑克遜的電影是站在託爾金這個巨人的身上取得了成果,但是反過來說,沒有傑克遜的這種想像力和美國電影工業的強大實力,這部英國小說也絕沒可能到達今天的高度。對於《冰與火之歌》來說,這部史上投入最大的電視劇場面效果演員都堪比《指環王》系列,也就是說除了導演的能力之外,兩劇基本上是在同一水平線上,都可以稱為魔幻史詩大片。
  • 《冰與火之歌》第四季開播 歐巴馬求搶先看
    《冰與火之歌》第四季開播。  華西都市報報導昨日,美劇迷翹首以盼的HBO熱門電視劇《冰與火之歌》第四季終於開播,這部由美國著名奇幻小說家喬治·馬丁原著改編的劇集在全球擁有無數粉絲,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是其中一位。
  • 《冰與火之歌》閱讀指南:別被它的鴻篇巨製嚇著了
    我真的很需要一個互動性強的嚮導 — 比如,旅途地圖,文化歷史,人物簡介,充實詳盡的家譜圖等。 這樣,我才能確保自己投入進去,而不是心不在焉。不過,沒讀完《魔戒》也可能是因為其中土世界裡的強姦戲跟砍頭戲沒有《冰與火之歌》那麼多,所以我才缺乏耐心吧。所以你看,《冰與火之歌》中的世界真正吸引我們的地方在於奇幻,卻不缺乏真實的感覺。
  • 《冰與火之歌》——艾莉婭·史塔克
    斷斷續續把《冰與火之歌》看完了,從第一季到第八季一直都很喜歡艾莉婭,大概因為她:獨立,正義,善良,在整部劇中算是零差評的主角了。
  • 《冰與火之歌》中的女性政治
    從這番簡短的言論中,似乎可以看出,默克爾本人就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對她而言,女性走向權力巔峰這一社會現實,可能比女政治家本人是否傑出更加重要。她的這一觀點,不知道是否影響了《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從最近播完的第六季最後兩集看,馬丁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女權主義者。他把男人一個接一個地寫死,又把他鍾愛的女主角都捧上權力巔峰,十足的性別偏好,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 冰與火之歌黑了全世界
    無論書中劇中,都沒有關於火藥與大炮的描述,如果考慮到日本人16世紀打仗都在用火繩槍了,只好說冰火的世界觀,不會比歐洲的15世紀更晚了。步戰單挑普遍使用長劍,還處於冷兵器時代;有板甲,但不普及,只有貴族才穿。
  • 《冰與火之歌》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
    在那之後大約半個世紀,美國作家喬治·馬丁提筆創作《冰與火之歌》,這部著作誕生於1996年,目前仍在創作中,最新的第五卷,則剛剛於去年年底面世,可以說讀者是與這套書和書中人物一同成長的,這部傳奇作品本身,也已成了他們心中的傳奇。  《百年孤獨》裡的布恩蒂亞初次見到冰塊,驚嘆「這是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而對《冰與火之歌》的讀者來說,馬丁筆下充滿冰與火的維斯特洛大陸,同樣配得上這樣的讚嘆。
  • 譯後記 | 《冰與火之歌》背後的歷史很精彩
    喬治·R·R·馬丁風靡全球的暢銷小說《冰與火之歌》中充滿了隱喻,很多情節設計受到了真實歷史的啟發。
  • 冰與火之歌背後的歷史原型
    眼看冰與火之歌的第五季就要上映了,X博士作為一個青年歷史學者,今天單挑出《權利的遊戲》嘮嘮,講講此魔幻天劇背後的歷史淵源。關於冰與火之歌的考據,已經有不少愛好者做過了。(我看好最後斯諾和龍女結婚,要不怎麼叫冰與火之歌呢……)
  • 《冰與火之歌》中的巨劍辣麼大!真的能實戰嗎?
    《冰與火之歌》中一出場就是奈德•史塔克用巨劍「寒冰」處決逃跑的烏鴉,這把巨大的瓦雷利亞鋼劍在砍下奈德自己的頭後,被改鑄為兩柄長劍「守誓劍」和「寡婦之嚎」。▲奈德史塔克的寒冰巨劍在《冰與火之歌》小說裡,一共出現了大約5把巨劍:史塔克家族的寒冰劍;戴恩家族「拂曉神劍」亞瑟執有的隕鐵鍛造的黎明劍;龍母家族曾擁有至今下落不明的瓦雷利亞鋼黑火劍;屬於蘭尼斯特家族的瓦雷利亞鋼光嘯劍
  • 《冰與火之歌》背後的冰與火 | 長報導
    ▵《冰與火之歌》簡體中文版主譯者屈暢傳奇始於2002年屈暢讀大二時。他是資深奇幻粉,彼時在國內聞者寥寥的《冰與火之歌》沒逃過他的眼睛。為了在中文版本中進一步銳化這種特徵,他建議屈暢大膽使用俗語、短句,提高段落閱讀的節奏。這構成了《冰與火之歌》第一部毀譽各存的「武俠風」。從現實看,這也是對此前臺灣譯本風格的承接。在重慶出版集團買下前三卷版權的時候,臺灣譚光磊的譯本已經出版。看了臺版後,那時技藝還不精熟的屈暢覺得很難超越,鄒禾也認為譚光磊的文字呈現出一種他很欣賞的文人氣質,於是第一部以兩方聯署並輔以修改的方式完成。
  • 大跌眼鏡,沒想到,2020年才知道《冰與火之歌》是這結局
    冰與火之歌龍母2019年冰與火之歌第八季開播後,遭到全球劇迷吐槽跟不滿,這麼一部史詩巨作就這麼草草收尾特別是龍母死,當時看的我心都碎了。吐槽部分我就不再重複,相信劇迷們都吐膩了。今天我要說的是2020年3月23號上映的《西部世界》這部神劇中有冰與火之歌最終極的真大結局!
  • 奶塊冰與火之歌攻略 冰之歌成就怎麼打
    導 讀 奶塊冰與火之歌怎麼打?奶塊冰之歌怎麼過?奶塊冰與火之歌成就分為冰之歌和火之歌,下面瓜瓜給大家帶來的是奶塊冰之歌成就的攻略,快來和瓜瓜一起看看吧。
  • 《冰與火之歌》指南:別被它的鴻篇巨製嚇到了
    在回到現實世界後,你會覺得自己就是個土生土長的維斯特洛人。待會我將會更具體地說明這些,但關鍵是,不論你是第一次閱讀還是重讀以加深愉悅,我都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愉快地經歷一番維斯特洛冒險,同時不會因恐懼而心靈受創,不會因語言而感到挫敗,不會因地理而迷茫,不會因神話而覺無所適從,不會因細節而厭煩,也不會因人物陣容而一頭霧水。別因酷刑、強姦、亂倫以及謀殺而心靈受創
  • 王源:暗夜·冰與火之歌
    王源老師和石頭老師這版的《血腥愛情故事》最驚豔我的地方在於,我如同看了一場莎士比亞的中世紀音樂劇,服飾動作氛圍音樂,每一幀都故事感爆棚。兩人的表情眼神都在淋漓盡致地述說著這刻骨銘心。舞美剛好是「好多火」,幽暗的燈光打在中世紀風格的長袍上,暗夜魔法騎士的身影閃現在舞臺上。「不要離開我,不要還給我。」然後音樂轉起,重慶話與英文連接的rap接踵而至,抵達表演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