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著對別人好,卻失去家人的支持——NGO工作者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

2021-03-05 公益慈善論壇

作者: 褚士瑩 來源:公益交流站

2 個孩子的媽:

褚先生你好,我不是 NGO 工作者,但我老公是。他為了 NGO 工作,晚上經常要加班,假日也有跑不完的活動和行程。我很為他在做的事感到驕傲,結婚前我也一直都衷心支持他。但現在我們同時有 2 個小孩,而且我已經辭了工作,雖然可以專心帶小孩,但家庭收入的壓力也更大了。

我常在想,幫助別人、做好倡議、讓世界更好,真的是件很美好的事,但如果因此犧牲了跟家庭相處的時間,薪資也一直無法提升⋯⋯尤其他做的是幫助身心障礙孩童的工作,我很為那些孩子心疼,但說真的,我也為自己的孩子心疼,因為他們跟爸爸相處的時間並不多。

也許這樣的家庭景況不只限於 NGO 工作者,很多父母也都忙於工作而失去了家庭時光。但我卻無法因為這個苛責他,好像也難以要求他多留一些時間給我們,因為我知道那是他想做的事,也知道他在做對的事。但我還是覺得壓力很大,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該跟他溝通這件事嗎?很抱歉拿家務事來煩你。

快樂似神仙的褚阿北:

告訴妳一個秘密──超過 60% 以上的 NGO 工作者都覺得很不快樂。

除 60% 以上的 NGO 工作者感到不快樂,另有一半會為了多賺點錢、爭取表現而把工作帶回家,只有 15% 認為自己能夠在家庭生活跟工作中取得平衡,而僅僅 20% 的 NGO 工作者,能得到家人或另一半的全力支持。

至少,在印度東部臨海 Odisha 省的 KIIT 大學中,2 位管理學院教授 Dr. Ipseeta Satpathy 以及 Dr. B.Chandra Mohan Patnaik 於 2011 年,針對 15 個 NGO 裡 150 位 NGO 職員所做的問卷調查,是如此顯示的。

所以,如果妳知道妳跟妳老公面對的情形,在 NGO 界其實是常態,而不是特例──大多數 NGO 工作者都知道自己給家庭的時間太少,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掙錢太少,甚至對於做別人心目中有意義的事情,心裡也不感到快樂,這樣妳有覺得比較快樂嗎?

應該沒有。因為妳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給自己最愛的家人時間太少,怎麼辦?

在這份印度的 NGO 問卷調查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有 31.46% 的工作者說他們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家人,甚至還有 10.11% 的回覆者說,他們從來沒有時間給家人。事實上,真的認為自己總是能夠陪伴家人的,只有 14.61%。

我在 NGO 領域工作將近 20 年,而且看來還能夠繼續下去。這之間的重要原因,就是我讓自己成為這 14.61% 的少數派。

秘訣是什麼?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下定決心」就好了。

「工作永遠做不完」,這在任何一份工作都是事實,尤其在 NGO 領域,無論面對的是和平工作、貧窮、醫療衛生、人道救援,只要世界存在一天,就沒有問題解決的一天,所以想著要「把工作做完」,只會將自己推向不快樂的深淵。NGO 的工作,其實並不是要把問題統統解決,而是要以減輕正在受苦的人的痛苦為目標。但是如果這個過程當中,反而造成原本不需要受苦的家人承受莫大的痛苦,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製造新的問題,怎麼能夠說自己是在做對的事呢?

圖片來源/https://goo.gl/WbcGRf

我親眼見過一個例子,是一位專門為獨居老人送餐的志工,他對於自己每逢周末假日都把所有的時間用在這件事上相當自豪,然而,翹首盼望著兒子能夠放假回家一起吃飯的、他自己的老母親,卻變成那個唯一沒有人送餐、也沒有人陪伴的獨居老人,這位志工卻對於自己造成的這個問題渾然不覺。

所以他的工作有意義嗎?無論他為不認識的獨居老人送了多少份餐,我都認為他是失敗的,因為他,社會上多增加了一位獨居老人,還有比這更愚蠢的行為嗎?

所以我才說「下定決心」是最好的解決方法。NGO 工作的特性,就是永遠沒有完成跟解決的一天,所以請以自己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人為中心,以自己跟家庭的快樂為主,不要一心想著解決問題,卻在身邊創造新的問題,讓自己跟最愛自己的人變得不快樂。

圖片來源/https://goo.gl/HUwzZb

金錢和時間,哪個比較珍貴?

NGO 工作者,尤其是男性,在成家甚至有孩子之後,常常覺得自己錢賺得太少,所以就會放入更多的時間去工作,試圖讓自己的優異表現被注意到,爭取加薪、升職,或是尋找更多額外賺錢的機會,以換取家人的幸福之名,變成家庭生活當中,永遠遲到、甚至缺席的那一個人。

我時常會用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提醒將經濟壓力掛在嘴上的年輕一輩 NGO 工作者。

我有一位在曼谷的公立小學擔任英語老師的菲律賓朋友,因為她生了將近 10 個孩子,其中有的孩子先天性重度身障,加上嫁給一位不負責任的丈夫,所以全家的經濟重擔都落在她一個人身上。但是她在菲律賓沒有辦法找到薪資足以養家的工作,只好放下家人,隻身到泰國工作,為了多掙幾個錢寄回家,她周末不用教課的時候,還輪流到我們一些朋友家裡幫傭、打掃、洗衣服。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她的服務,因為她做得也確實不怎麼樣,但因為我們都是 NGO 工作者,理解她的處境,希望能夠在不傷害她自尊心的情況下幫助她增加收入,所以就心照不宣繼續僱用她。

為了這個家,她可以說是做牛做馬,遠離心愛的家人,犧牲了自己一切的幸福,能夠寄錢回家供應孩子的學費、醫藥費、生活費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撐,可是最近她卻更加憂傷,因為她打電話回家的時候,孩子們卻拒絕跟她說話。

「為什麼呢?」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她。

「因為我的孩子們說,我只愛錢,根本不愛他們。」被我這麼一問,拿著抹布跪在地上擦地的她,忍不住淚水決提,「可是我這麼做,不就是為了他們嗎?」

「你的孩子是怎麼說的?」我問。

「他們說,如果媽媽真的愛我們,無論怎麼窮,都會跟我們在一起。但是媽媽愛錢,所以選擇了錢,把我們拋棄了。」

聽她這麼說,我的內心沉重極了。我們時常以為「錢」是重點,錢雖然有限,給我們很大的壓力,但是其實對人生來說,「時間」比錢更加有限,也更加珍貴。再怎麼窮,在現代的社會要餓死其實是很難的,但是無論有錢的富豪還是買不起房子與限量版名牌球鞋的市井小民,他們擁有的時間卻是一樣多的,而且用掉就沒有了。

當然,在這個極端的例子裡,為了賺錢就沒有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若選擇跟家人在一起,則會沒有錢。這之中沒有兩全其美的答案,2 種是不一樣的辛苦。然而一般人在大數多情況下,其實比她更有選擇。在時間與金錢都有限的前提下,你會選擇錢,還是時間?

圖片來源/https://goo.gl/c155G9

給 NGO 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清單

如果想要在 NGO 領域長期經營,而且取得家人的真心支持,我願意以過來人的身分,跟 NGO 工作者分享 10 個對我自已非常有助益的小撇步──

1. 有心為 NGO 工作奉獻生命固然可貴,但既然工作永遠做不完,不妨只挑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做。

2. 要變成一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就從幫助自己的家庭開始。

3. 想要幫助別人得到快樂,必須先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4. 不把工作帶回家,下班後不談公事,不輕易加班,並且拒絕下班時間的任何工作通聯。

5. 不在工作的時候,完全不要掛心工作,反正擔心根本於事無補。

6. 每天開始工作前,只挑「2 件」作為重點,其他都當作有空閒才處理的雜項。

7. 每天確定自己好好睡覺,睡眠充足。

8. 那些只會消耗精力和熱情的事,無論被別人說得多麼重要,都請斷然拒絕參與。

9. 提早做計劃讓自己可以充分休假、旅行,提供自己跟家人值得期待的短期目標。

10. 將自己的感受跟家人誠實說出來,時常溝通、充分溝通。

圖片來源/https://goo.gl/VfeJgv

最後回到印度 Odisha 省的 NGO 工作者調查。問卷中只有 21.35% 的人在這個領域從事 10 年以上,意思就是進入 NGO 領域的 5 個人中,只有一個人 10 年之後還會留在這個圈子裡,「陣亡率」顯然很高。但是,如果你真心想要變成留下來的那個人,記得除了努力變成一個透過工作得到快樂的人,也需要家人的支持。

家人不但因為你所做的事情而引以為榮,也能夠讓你有足夠的安全感,相信凡在他們需要的時候,你總是會在他們的身邊陪伴,而不是被 NGO 奪走他們最愛的家人。能夠做到這樣,他們就會變成你的頭號粉絲、工作上最大的支持者。

聰明幹公益,有效做慈善!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益慈善論壇(微信號:loongzone2006),一起學行善!

相關焦點

  • 如何保持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有關如何保持工作與生活之間合理平衡的建議非常多,甚至可以說形成了小有規模的產業。就在過去幾年時間裡,關於這一主題的書就出版了不少,其中很多我也曾拜讀過。但是,這些書都瞄準了職場中人,尤其是職場女性,因為她們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應該肩負起責任,把每天二十四小時掰成四十八小時、七十二小時來用,完成一連串無休無止、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什麼不換個角度來看待和處理這個問題呢?
  • 電影《實習生》:看朱爾斯生活,反思職場人該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將摒棄眾多觀影者發現的職場員工如何快速晉升,本如何睿智,人生應該怎麼過等觀影角度來述說這部電影,而是從主角朱爾斯糟糕的生活與工作中吸收反思與學習總結,作為職場人應該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矛盾的關係。
  • 如何做好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今天談論的話題是如何做好工作與家庭的「平衡」。果媽閱讀從2016年走到今天已經有近5年的時間,我們一起讀了200多本的書,和媽媽一起用閱讀的方式享受美好的生活,感受幸福。其中也讀了很多蔡穎卿老師的書,今天就很有幸請來了蔡老師的編輯和大家聊一聊蔡老師的書。
  • MBA職場:世界頂級高管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
    谷歌前財務長派屈克·皮切特(Patrick Pichette) ——「人生是一場博弈,尤其在工作與生活之間。」 在谷歌工作七年後,皮切特辭去了工作,因為他想花更多的時間陪他的妻子。「我們為工作付出很多,為了更好地陪家人決定辭職也是種付出。」
  • 顏寧追問4位男科學家: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這個問題常被拋給女性。而在12月27日的一場論壇上,它被拋給了4位男科學家。「我們需要一個論壇把女性科技工作者集合在一起,彼此分享挫折、困惑、經驗和教訓。雖然沒辦法複製,但看看別人走過的路,至少可以讓你不孤單、不害怕,有勇氣面對各種事情。」
  • 對話•在雲端 | 人生馬拉松:MBA該如何平衡生活、學習和工作?
    對話•在雲端對於每一個職場人士來說,生活、學習和工作都會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時刻發生衝突。想要平衡,第一步便是學會捨棄,學會互補。平衡生活、學習和工作,關鍵是把握三者的平衡點,探索出自己的節奏。三者孰輕孰重,答案並不唯一,也無優劣之分,只要符合你的價值觀,能夠享受自己的選擇就好。
  • 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的壓力?看看天王劉德華如何「4手」應招!
    前陣子支付寶的「中國錦鯉」著實火了一把,感慨完信小呆的「歐氣爆棚」,終究還是要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畢竟,我們的下半生還是要繼續工作。對當代都市人來說,加班加點已經是家常便飯,「事業」二字施予的重壓讓人恨不得生出個三頭六臂,工作≈賣命,也難怪「一夜暴富」的信小呆說出這樣的獲獎感言。
  • 張栢芝參加商演撈金,身材發福聲音嘶啞:生活不易,但她身上有光
    而後來,她離婚後的事業和生活就變得有些坎坷,一面忙著帶孩子一面忙著接戲工作,真的非常不易,也難怪她的身材有些發福走樣。從張栢芝的經歷,讓我們認識到每位職場人都需要做好生涯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職場媽媽們難以迴避的話題。不賺錢,就會影響生活質量,並失去了自我;賺錢,就要失去對孩子的陪伴。所以,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照顧孩子,職場媽媽們的無奈、委屈,又有多少人可以體會?有句話說的很好:你以為生活是歲月靜好,那是因為有人在背後替你負重前行。
  • 許驥:香港的性工作者如何工作
    因為,香港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實行了「禁娼令」,但性工作依然以「一樓一鳳」的形式「合法」存在。所謂的「一樓一鳳」,是一種香港法律下獨有的性工作模式。石塘咀於是一夜之間成為聲色犬馬的紅燈區,擁有數百間妓院,妓女兩千人,酒樓四十家,依靠性工作周邊產業生活的人,達五萬之眾(要知道,當時全港人口不過五十萬而已),時人美其名曰「塘西風月」。有趣的是,根據香港學者陳雲的考證,粵語中十分常用的詞語「鹹濕」(好色之意),就是石塘咀妓女所創。
  • 港媒:香港80後移居曼谷,這裡沒有加班,追求生活與工作平衡
    香港人工時長,而且習慣OT,Sheung指,「6點鐘走會好guilty(內疚);明明工作時間內已經做好哂嘢,但星期六日都要長開WhatsApp on call(待命),唔明點解香港人要咁生活,完全做唔到work-life balance(生活與工作平衡)。」
  • 細扒影視幕後工作者的真實生活
    不僅節目做得好,劇也有深度有內涵,總能抓住觀眾心中希望看到的點。《他們生活的世界》抓住了觀眾對電影電視劇導演生活和工作的好奇,在風光職業的背後,他們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這些熱點問題激勵著盧熙京在創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樣一位風格鮮明的編劇加上實力雄厚的導演,思維的碰撞在這部劇裡展現的淋漓盡致以影視工作者的情感經歷、工作內容為出發點為韓劇事業添磚加瓦。
  • 一人帶4娃有點吃力,超女何潔生活壓力大,家庭和工作無法平衡
    最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一個問題越發凸顯出來,那就是年輕人自然受孕越來越困難,身邊不孕不育的女性朋友數量也是一直在上升。這與年輕人高強度的生活壓力和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有關係。明星何潔易孕體質,4個娃生活壓力實在大,難以平衡家庭和事業何潔,因為超級女聲走進大眾的視線,因為外形、颱風、音色都很出眾,所以即便當年不是冠軍,後來的音樂之路也走的很好。
  • 一直換工作造成升遷率比別人少5倍、死亡率比別人高2.4倍?
    但,奇怪的是,過了一陣子,很自然就會覺得這間公司很遜、同事也很遜,於是又要換工作了;我跑了好幾家公司,認識了好多的名字,加入了好多個MSN帳號,但到了今天,沒有一個名字記得起來,也沒有一個名字保持聯絡。 我怪公司,我怪那些同事,但,從沒怪過自己。
  • Google如何聚合「知識工作者」?
    Google如何聚合「知識工作者」?作者:馬文會從Google的實踐看,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在創造「知識工作者」這個詞的同時,深諳如何管理這樣的新一代:知識工作者相信,他們獲得薪酬是因為效能,而不是每天從早晨9點工作到下午5點;精明的企業會「掃清知識工作者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
  • TED英文演講| 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要怎樣實現?
    而且我決定 我要嘗試處理一個棘手的問題:即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於是我遞交辭呈,賦閒在家,與妻子和四個兒子相處了一年。但是在那一年中關於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個問題,我唯一的收穫是:如果我不工作,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 工作十年,我失去了生活原本該有的樣子!
    而女人,考慮的事情是哇,這裡的景色好漂亮,趕緊拍幾張照片發朋友圈;哇這個好好吃,哪個好好玩。然而自己,跟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一樣,腦子想但就是接下來該做什麼,該怎麼做。好像都沒有,有的只是曾經工作到凌晨1點多的辛苦和學會如何在每天早上做計劃,每完成一個工作,就開始安排下一個,不說錢賺多少,一心奔著提高自己,讓自己成長。但是這樣的自己好像失去了更多的東西。
  • 「平衡家庭和生活,我又不是女超人」,你是!
    最近,好幾位朋友在問我有關平衡家庭和事業的問題,總是感覺到自己有些力不從心。還是那句話,並沒有真正的平衡,看上去的平衡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很多因素共同作用才可以達到的。恰好,我們夫妻二人帶小叮噹一起去看了新上映的動畫電影《超人總動員2》。第一部已經是2004年前了,時隔14年後重回螢屏,而且是皮克斯工作室的作品,質量還是很有保障的,放心買票去看就好了。真的好好看!
  • 別讓人生只剩工作!成就再高,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很少人說出口的職場殘酷真相,往往使得他們拼盡全力工作,甚至可能因此忽略了興趣、朋友與家人的經營,身陷孤島高風險而不自知。
  • 《白色月光》開播,直面婚內出軌,職業女性該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
    這部劇從預告片來看,不僅僅是在講述婚內出軌的問題,還在關注女性自我的成長和當女性遇到困境時該如何去做「女性該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等問題也在這部劇的關注點中,那女性該如何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凡事應該從自身開始做起,職業女性要調理好自己的心態和狀態。既不想放棄工作,也不想放棄家庭,是職業女性內心常見的一種想法,在外女性可能是叱吒職場的女強人,施發號令;回到家中覺得自己愧對丈夫和孩子,內心有一種「內疚感」和「負罪感」。
  • 保羅·沃克的家人,是如何支持電影的?——《速度與激情》
    不過,《速度與激情》「元老級」的男演員泰瑞斯·吉布森承認,該系列能夠不斷迎來續集,保羅·沃克的家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泰瑞斯·吉布森扮演的皮爾斯,首次登場於《速度與激情2》電影中,在之後他便是該電影的常客,與保羅·沃克有過多次的合作。這位男演員談到,自從保羅·沃克去世後,他的家人對該系列電影,總是起到了很多幫忙和支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