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2021-02-13 黑天鵝圖書

為了某些值得奮鬥的目標或為某些值得信賴的人嘔心瀝血辛勤工作的經歷,往往讓人欣喜,對個人事業的成長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安妮-瑪麗·斯勞特,選自新書《我們為什麼不能擁有一切》,黑天鵝圖書出品。

有關如何保持工作與生活之間合理平衡的建議非常多,甚至可以說形成了小有規模的產業。就在過去幾年時間裡,關於這一主題的書就出版了不少,其中很多我也曾拜讀過。但是,這些書都瞄準了職場中人,尤其是職場女性,因為她們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應該肩負起責任,把每天二十四小時掰成四十八小時、七十二小時來用,完成一連串無休無止、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什麼不換個角度來看待和處理這個問題呢?也許,這並非女性的問題,而是工作的問題。

我們幾近絕望,深陷「重量不重質」的職場文化泥潭,機械地以為,誰幹得越多誰就幹得越好,或者說得更難聽點,誰休假誰就是懦弱無能。我們總是認為,如果某人想要平衡工作與生活,或者想要在工作之外享受美好的生活,反映了他對工作缺乏全情投入的精神。這種先入為主的看法實際上折射出一種思想傾向:男人們應該有一個全職太太料理家庭,卻不應該擁有自己的生活。

那年夏天,我進入紐約一家大型律所工作。我的工作模式依舊如故。儘管我對自己長時間埋頭工作的能力引以為傲,但當我發現我的一位好朋友,一位與我共事的律師,總能在晚上6點或7點下班,完成的工作卻並不比我少,我有些坐不住了。她明顯更有效率,更少拖延,更少浪費時間讀報紙或與其他人閒談。後來,她成了紐約一家頂級律所的合伙人。她對我解釋說,當她看到辦公桌上有一堆工作亟待處理,她會立刻思考用什麼辦法才能最高效地完成所有工作,哪些可以指派給其他人去做,哪些她得自己做。2014年秋天,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首位女性執行長維吉尼亞·羅曼提說,她的高效關鍵在於她只做那些「只有她能做」的工作,而把其他「別人也能做」的工作留給其他人去做。當我聽到她的話時,我不禁回想起我朋友的工作習慣。

這是我得到的首次提示:也許我的工作模式並不能說明我對工作有多投入,而是我工作效率低下的證明。四十歲後,我的懷疑越來越強烈,家裡一個嬰兒和一個幼童要照顧,學校裡一堆課要教,很多研究要做,待寫的文章不停地在腦子裡盤旋。於是,我與往常一樣,堅持每天只睡五到六個小時。這讓我脾氣火暴,記憶恍惚。安迪曾打趣說,那時我的狀態堪稱「渾身上下每個細胞都累壞了」。我會要求研究助手們在晚上九十點鐘孩子睡覺之後到我家來開會,而壓根兒想不起來我們本來應該討論什麼問題。終於有一天,我受夠了。人生太短暫,我無法忍受一直在疲憊的迷霧中踉蹌穿行。我很快就發現,實際上如果每天能睡七八個小時,我會更開心、更友善,自然也更高產。

我也曾建議很多學生將他們的職場生活分成不同的階段:可以隨時加班、隨時出差去往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階段;由於肩負照顧家人的責任或者想減慢生活節奏,做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而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階段。為了某些值得奮鬥的目標或為某些值得信賴的人嘔心瀝血辛勤工作的經歷,往往讓人欣喜,對個人事業的成長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這中間,你可以也應該穿插一些短暫的間歇,更好地照顧自己。通常情況下,無視員工的工作成效——用完成工作的速度和質量來衡量工作成果,過分重視員工出勤的情況,實際上是非常糟糕的管理方式。

少就是多,工作得少意味著工作得好。實際上,越來越多的數據證實了這一結論。根據新近的研究,主要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們每天真正有效率的工作時間比從事體力勞動者更短。例如,微軟的員工報告說,在一周四十五個小時工作時間中,只有二十八個小時是富有成效的,平均每天六個小時都不到。未來學家薩拉·羅賓遜也發現同樣的規律:知識工作者每天從事的勞動應不超過八個小時。因為滿八個小時後,他們就開始犯錯了。

「工作得更少就會工作得更好」,這種規律尤其適用那些需要創新創意的工作。研究創新的專家們強調非線性思考和即興發揮能力的重要性。比如,長時間散步,用不同於以往的眼光看待你所處的環境;抽出時間,停止工作,玩耍一番。這些都能提高人們的創造性。專家建議我們應該調整工作日的生活節奏,利用間歇讓自己的大腦天馬行空地思考。如果沒有玩耍的時間,我們絕對不可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將事物聯結在一起,而這正是洞察力的精髓所在。

█  關於本書

我們為什麼不能擁有一切

希拉蕊·柯林頓的左膀右臂、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司第一任女司長、普林斯頓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第一位女院長解讀事業與人生。


本文選自《我們為什麼不能擁有一切》,安妮-瑪麗·斯勞著,何蘭蘭譯,黑天鵝圖書(ID:htebook)出品。

如需轉載請保留本行及以上圖書相關完整信息。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和天鵝君一起成長

微信ID:htebook    微博@黑天鵝圖書

為人生提供領跑世界的力量!唯有好書與成長!

點擊下方圖片,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點擊左下閱讀原文,即可購買本書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好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以下為此次直播實錄:果媽:首先謝謝大家來到我們的直播間,今天還是進行每周五19:30固定的欄目:果媽訪談錄,我們希望用視頻的方式與大家互動,所以每期都會請一位嘉賓和大家聊聊各位女性、媽媽關心的話題,這一次是第11期。今天談論的話題是如何做好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 對話•在雲端 | 人生馬拉松:MBA該如何平衡生活、學習和工作?
    對話•在雲端對於每一個職場人士來說,生活、學習和工作都會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時刻發生衝突。想要平衡,第一步便是學會捨棄,學會互補。平衡生活、學習和工作,關鍵是把握三者的平衡點,探索出自己的節奏。三者孰輕孰重,答案並不唯一,也無優劣之分,只要符合你的價值觀,能夠享受自己的選擇就好。
  • 電影《實習生》:看朱爾斯生活,反思職場人該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將摒棄眾多觀影者發現的職場員工如何快速晉升,本如何睿智,人生應該怎麼過等觀影角度來述說這部電影,而是從主角朱爾斯糟糕的生活與工作中吸收反思與學習總結,作為職場人應該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矛盾的關係。
  • 如何保持婚姻與愛情的平衡?
    而現在成熟的你,需要的是興趣一致,能並肩作戰的生活夥伴。當你愛的人沒有成為你現在所愛的人,眼神便開始游離,你的靈魂開始飄零,你在這個階段所嚮往的對象也忽明忽暗。一開始,你們真的很相愛,但現在你們可能會因為另一段「真愛」而放棄現在的感情。大多數追求真愛感覺的人在年輕時就泛濫,到了老年時殘存。愛這種感覺,稀有又短暫。所以它不穩定。
  • MBA職場:世界頂級高管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
    西弗森負責推動GAP公司「工作生活一體化」的活動。2005年他與百思買的女高管們談話時,她們讓他意識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還無法達到。於是他去詢問員工要達成平衡需要社麼樣的管理方式。得到的答案是,不希望被限制在辦公室,在公司之外,在家裡也能工作。
  • 瑜伽手臂平衡體式練習技巧:教你如何在練習中保持穩定!
    更好地保持手臂平衡的秘訣在於放鬆身體,使您的關節能夠抬起身體來支撐您,而不摔倒。練習以下三個序列可以幫你找到您需要的穩定性和平衡。手臂平衡容易摔倒。所以會在練習手臂平衡時焦慮不安,擔心手臂的力量可能不足以使您抬起,但是,要在像烏鴉式這樣的姿勢中舒適地棲息,不僅需要肌肉力量和決心。
  • 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的壓力?看看天王劉德華如何「4手」應招!
    前陣子支付寶的「中國錦鯉」著實火了一把,感慨完信小呆的「歐氣爆棚」,終究還是要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畢竟,我們的下半生還是要繼續工作。對當代都市人來說,加班加點已經是家常便飯,「事業」二字施予的重壓讓人恨不得生出個三頭六臂,工作≈賣命,也難怪「一夜暴富」的信小呆說出這樣的獲獎感言。
  • 空間開放性與私密性間的平衡關係
    開放式辦公設計與封閉式辦公設計並不能明確分出高下,兩者都有著各自的優點與缺點,如何才能更好協調空間開放性與私密性間的平衡關係,也是辦公空間設計者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開放式的辦公環境,工作者物理距離拉近確實有利於溝通,但相對的也會讓員工產生暴露在公開環境下,被別人所監視的感覺,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 「連雲港七彩帆船小課堂」海上遇風如何保持平衡
    連雲港七彩帆船營地小課堂,今天告訴你在海上遇到各種風時,如何保持平衡呢!在帆船航行時運動員應坐在帆的對面。比如帆在左放,運動員就應該坐在右舷。運動員應該根據風力的狀況調整自己的位置。4、 運動員應該根據風的狀態調整坐在帆船上的位置以保持前後平衡。無論坐在船裡船舷上還是正在壓舷,都要記住這一點。5、 微風時,運動員身體應稍向前傾斜,以保證船尾不會鑽進水裡,減少水的阻力。6、和風時,運動員應坐在船的中央部分,以保持船的前後平衡。
  • TED英文演講| 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要怎樣實現?
    而且我決定 我要嘗試處理一個棘手的問題:即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於是我遞交辭呈,賦閒在家,與妻子和四個兒子相處了一年。但是在那一年中關於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個問題,我唯一的收穫是:如果我不工作,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 【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小學生如何在家開展下肢力量訓練?
    【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小學生如何在家開展下肢力量訓練?動作要領:走到起點的位置,雙手自然地放在身體的兩側,跳到一隻鞋子的地方單腳跳,跳到兩隻鞋子的地方雙腳跳,在跳的過程中要注意身體保持平衡以及單雙腳在交替動作時候的連貫性。次數:5組,每組5個來回,每組間休息30秒。
  • 忙著對別人好,卻失去家人的支持——NGO工作者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
    除 60% 以上的 NGO 工作者感到不快樂,另有一半會為了多賺點錢、爭取表現而把工作帶回家,只有 15% 認為自己能夠在家庭生活跟工作中取得平衡,而僅僅 20% 的 NGO 工作者,能得到家人或另一半的全力支持。至少,在印度東部臨海 Odisha 省的 KIIT 大學中,2 位管理學院教授 Dr. Ipseeta Satpathy 以及 Dr.
  • 青年教師如何平衡科研與教學?
    那麼,如何能夠從容應對工作中的教學挑戰呢?這裡提供了10條簡單的準則供你參考。準則1: 嚴格分配用於教學和研究的時間這條準則可能看起來很簡單,但在實際執行中,需要更多的技巧。一個關鍵點在於,從一開始就要為教學和研究分配明確的時間段(比如,早晨專注於準備課程,下午用來做實驗和寫稿)。
  • NO,NO,NO,醫生說保持平衡最好
    +充足的睡眠,能保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長期通宵熬夜會嚴重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保持愉悅的心情,能增加或激活某些免疫細胞,從而提高免疫力。+堅持適當地運動,但不可過量。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以便把免疫細胞更好地運輸到全身各個地方。過度運動不僅不會對免疫力有好處,反而會導致疲勞而降低免疫力。+不濫用藥物。
  • 【這裡是公關】兩種思維要保持平衡
    太極圖裡兩圓互相融合,保持平衡,萬物才能持續,否則一多一少,那就要出大問題。 所以出現了彌勒佛笑臉迎客,韋陀總管財務,這樣才出現了收支平衡,一直延續到今天。 紀曉嵐感情用事,但是有著一顆良心在,所以做人要學紀曉嵐。
  • 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快樂?
    我非常理解這個女生,一個人在大城市奮鬥的不容易,工作壓力大、情緒很難排解、也沒人關心,總會有那麼幾個瞬間覺得自己好差勁啊,既不值得被愛,也不會有光明的未來,生活大概不會好了吧。這時候你跟他說「你要堅強啊」,其實一點用也沒有,因為大家都知道要堅強,但是生活太他麼苦了,我實在堅強不起來啊。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快樂哈☆*:.。. o(≧▽≦)o .。.
  • 工作與生活,你愛我還是他?
    如何才能做到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也許很多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 非常抱歉,我的回答可能不會讓你滿意:這基本上辦不到,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因為平衡是兩個事物之間的相對關係,而工作和生活,在很多時候,它們其實是一回事,我們沒有辦法把它們區分得特別清楚。就像《大話西遊》中的紫霞和青霞,同為一人卻性格迥異。大家知道,所謂平衡,就是「一碗水端平」,兩件事情分量一樣重,放在天平的兩端,可以保持不偏不倚。 最公平的判定方式,就是時間。
  • 像谷嘉誠學習平衡生活,用SOULMAN極男護膚平衡肌膚狀態
    原標題:像谷嘉誠學習平衡生活,用SOULMAN極男護膚平衡肌膚狀態4月21日,SOULMAN極男『首席品牌大使』谷嘉誠正式登場,通過谷式Vlog,分享了自己奔波在劇組、巡演等各種繁忙的行程中,任意切換身份,還可以隨時準備最「嘉」狀態,保持清爽活力的秘密武器,全新升級的極男植萃精華平衡套裝。
  • 通往平衡和幸福的北歐生活方式-Lagom
    不太多,不要少,剛剛好Lagom,這個詞的發音為「LAH-gum」,意思是「不要太少,不要太多」或「剛剛好」——在瑞典,它代表著一種平衡、緩慢、無煩惱的生活藝術。當我開始學習Lagom,才體會到原來,「慢下來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幫助你更專注於當下,享受生活中的簡單樂趣。」「而且這也讓人感到非常放鬆和滿足。」下面是Lagom(Niki Brantmark)書中的七個貼士,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添加更多的Lagom,擁有更平衡,幸福的生活。
  • 車輪動平衡有必要做嗎?動平衡有啥作用?
    而一些維修人員總是建議我們做動平衡,以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所謂動平衡就是四輪平衡換位。有必要做動平衡嗎?它的「功效」如何?1、要是用車環境差還不知道如何去輪胎的話,輪胎將不可避免地「過早老化」吳先生的車是兩年前剛買的,但前幾天他發現四個輪胎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損。他去維修站檢查時發現有兩個輪胎需要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