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微信公眾號在關於西藏軍區某旅的報導中,公司公開了該旅步兵裝備的某型基於QBZ-191型步槍研發的、按照QBU-88型狙擊步槍慣例應該叫QBU-191的新型精確射手步槍。
隨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防軍事頻道、中國軍視網等平臺也在報導中先後大方亮出了QBU-191型精確射手步槍以及QBB-191型班用機槍。這似乎意味著,自去年「十一」在國慶七十周年大閱兵上首次亮相之後,作為我軍新一代槍族的QBZ-191槍族研發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多個子型號也都已經鋪開列裝了。
中國狙擊槍編制概況
當然了,提到QBZ-191型步槍和基於該型步槍研發的QBU-191型精確射手步槍,估計不少讀者都要提一嘴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曾經正式列裝過的兩種「狙擊步槍」:一是仿製自蘇聯的SVD德拉貢諾夫的QBU-79/85式7.62毫米狙擊步槍,二是更加熟悉的、大伊萬都體驗過的QBU-88式5.8毫米「狙擊步槍」。
對於前者,相信大多數讀者都知道它是基於我軍在南疆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繳獲的越軍裝備蘇SVD式7.62毫米狙擊步槍應急研發的產品;而關於後者,估計更多讀者都能說出「反人質狙擊槍」、「霰彈狙擊槍」之類的梗(笑)。
中國的狙擊手與狙擊槍
其實,從戰術角度上來講,中國人民解放軍甚至是八路軍,長期以來都是沒什麼西方式的「狙擊手」編制的。而戰術上的缺項給反映到裝備上,自然產生的就是QBU-85和QBU-88這種「不怎麼走心」、怎麼看都不像「狙擊步槍」的狙擊步槍了。實際上,早在我軍1956年研發「三個56」槍族的時候,我軍還曾從生產出來的部分56式半自動步槍中挑揀出一些精度較好的單品,試驗性地改裝過「狙擊步槍」,不過這都是好幾十年前的舊事了。
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狙擊手」的編制與戰術上長期缺項,其根源還能上溯到八路軍時期。正如去年咱們曾經提過的那樣,我軍從建軍之初,就極其缺乏專門的狙擊手編制和與之配套的狙擊戰術,更沒有成系統化的、能夠發揮西方式狙擊戰術的特種作戰理論。這導致了我軍部隊的「狙擊手」長期以來都是「神槍手」、「槍法更好的步兵」的另外一種稱呼,給他們的裝備也無非是從步兵武器裡面挑一支精度稍好一些的步槍、在戰爭年代一般是挑一把新槍什麼的。
而這種戰術思維一直延續下來,產生的結果就是我軍的「狙擊手」定義非常類似於冷戰時期美軍的「精確射手」或蘇軍「狙擊手」,「狙擊手」是作為班排一級步兵支援火力存在的,主要承擔的戰術任務和步兵班裡的班用機槍沒什麼區別。比如蘇軍裝備的RPK型7.62毫米班用機槍、PKM型7.62毫米通用機槍等,平時主要承擔的是壓制對方單個火力點、觀察哨或重型火器射手、指揮員等高價值目標的職能,SVD型7.62毫米狙擊步槍承擔的同樣是這種任務。也就是說,蘇軍或我軍的「狙擊手」,在戰術上其實是班用機槍的另一種實現形式。
中國的85式和88式
而這種戰術要求反映到裝備上,也就帶來了QBU-85和QBU-88這種看起來「有點迷」的操作:就以QBU-85來說,該槍在使用53式步機彈(也就是仿蘇54R型7.62毫米步槍彈)的情況下,其火制縱深有把握達到1300米左右。且在1300米的距離上,該槍的末端精度依然能夠達到1.44乘以1.35米,估計大家看了這個數據都要發笑,但實際上這意味著QBU-85型狙擊步槍作為一型排級支援火器,性能是完全合格的,能夠在1300米外命中人體大小的目標,作為一型步兵武器而言性能很驚豔了。
當然,後來由於QBU-85型狙擊步槍的長度實在太長(不含刺刀全長1.22米,蘇軍後來則列裝了0.875米的摺疊型),在乘坐ZBD-86型步兵戰車時實在侷促,加之我軍正趕上了5.8毫米槍族化時代,故而QBU-85很快被QBU-88型狙擊步槍取代了。而取而代之的QBU-88將全槍長度縮短到了約0.92米,同時相比QBU-85,它的零部件通用性更佳,而且可以通用QBZ-95式自動步槍的DBP-87式普通彈,雖然從DVP-88式特種彈改成了DBP-87式普通彈的情況下,QBU-88的遠程射擊精度可能會有所下降,但起碼讓QBU-88射手在子彈打光的情況下能直接從身邊的戰友手裡得到彈藥補給。
當然了,雖然由於各種因素,QBU-88型在600米處的公算偏差實際上還要比QBU-85式差一些,被特警隊當做「真」狙擊步槍使用的時候更是有發生意外的記錄,但同樣作為一型步兵支援武器,「八八霰」整體技戰術性能是符合機械化步兵作戰需求的。
QBU-191帶來的革新
那麼,面對著QBU-85和QBU-88兩款「老前輩」,「後生」QBU-191到底代表著中國陸軍的何種戰術革新、在承擔的主要戰術任務上又有什麼變化呢?大伊萬認為,QBU-191的出現,似乎意味著中國陸軍步兵分隊、班排一級戰術正在逐步向美軍靠攏,美國陸軍尤其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伊拉克戰爭中屢試不爽、用處巨大的新型「精確射手」,咱們似乎準備拿出同樣的兵種來了。
參考美軍經驗
大伊萬在前文說到,QBU-85和QBU-88型狙擊步槍代表的作戰形式,實際上是一種機械化時代、大規模戰爭的作戰樣式。這兩種只具備一定精確射擊能力的「狙擊步槍」所承擔的,其實是班用機槍所承擔任務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至於咱們印象裡真正的「狙擊手」,在美軍等北約軍團中一般處於戰略、戰役級特種作戰單位,數量稀少也幾乎不可能下沉到步兵分隊一級參戰。
但伴隨著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遂行的某些作戰時間長、持續烈度高、作戰戰線不明顯的治安肅正作戰的推進,美軍發現光靠班用機槍射手或者傳統的「精確射手」,很難有效遂行部分附帶殺傷小、對手神出鬼沒、對己方單兵乃至班排戰術要求更高的城市作戰任務,而在派出戰略、戰役級特種部隊狙擊手參戰後,雖然能很好地完成任務,但任務成本非常高,畢竟培養一個特種部隊狙擊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美國陸軍的SDM-R
海軍陸戰隊的SAM-R
故而美軍這邊伊拉克戰爭還沒有打完,那邊就順帶啟動了SDM-R(美國陸軍)、SAM-R(海軍陸戰隊)、SPR(特戰司令部)多個新槍研發計劃,研發的目標是力圖拿出一支遠射程精度與專業狙擊手配備的「真」狙擊步槍不相上下、但操作維護又相對簡便、可以供步兵班排一級精確射手使用的、具備自動與半自動射擊能力的新型精確射擊步槍。
特戰司令部的SPR
從美軍的研發路徑與拿出的成品來看,美軍的產品是基本成功的,以美軍特戰司令部拿出的Mk.12 SPR(Special Purpose Rifle 特別用途步槍)精確射手步槍的實戰情況看,該槍配備了18英寸(457毫米)高精度槍管和Mk.262系列狙擊級別步槍彈,美軍海豹部隊的特戰隊員曾經使用該槍擊斃過925米遠的敵人,同時該槍還非常適宜於近戰,海豹隊員認為該槍在近戰中的表現不亞於M4A1型卡賓槍。故而整體評價,美軍的Mk.12型新型精確射手步槍算是基本上是做到了專業狙擊步槍的精度、通用步兵自動步槍的簡便與易操作,同時其使用與維護成本相比專業狙擊步槍來講也不算太高,的確適合用於配備給班排一級的精確射手使用,以承擔通用性比較強的狙擊任務。
QBU-191性能推測
而相應的,估計我軍的QBU-191型精確射手步槍在走過了QBU-85、QBU-88的「狙擊手」之路後,整體性能也必將向美軍的Mk.12 SPR看齊:
在整體設計上,預計QBU-191相比QBZ-191,可能換用了浮動式槍管和護木,且槍管可能使用了高精度冷鍛槍管、相比QBZ-191加長長度。同時,預計QBU-191相比QBZ-191,可能會採用一些更適宜於精確射擊的設計,或加配部分附件等,比如增加可以加裝的貼腮板、設計更適宜於握持的新型槍柄、增加兩腳架等等,從而提高步槍的遠程射擊精度與人體工程學效能;
而在槍械配備的分系統上,估計QBU-191步槍相比QBZ-191,將換用更適宜於遠程精度射擊的瞄準鏡系統,但在彈藥方面倒還需要打一個問號。QBU-191和QBZ-191一樣,必然會保留使用DBP-191普通彈的能力,但是是否會為該槍專門研發一型狙擊彈、和QBU-88一樣只將DBP-191作為「應急彈藥」、還是就乾脆像DBP-10步槍彈一樣,號稱是「通用彈藥」、「一彈七用」,暫時不得而知。
大伊萬個人傾向於QBU-191會專門配備高精度狙擊彈,畢竟要學美軍就學到底嘛,沒必要學個半吊子。而在配備高精度狙擊彈的情況下,估計QBU-191的射擊精度會略遜於QBU-141式5.8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也就是CS/LR-3型手動狙擊步槍),但射擊精度無疑會會遠遠好於先前的QBU-85和QBU-88兩種「狙擊步槍」,從而使得中國陸軍班排一級的精確射擊能力一躍登上一個新臺階、達到與美軍步兵班組基本相同的水平。
總而言之,伴隨著QBZ-191、QBB-191、QBU-191三個「191槍族」的逐步試裝,人民解放軍步兵班組的步兵戰術想定與作戰風格正在越來越現代化,對此,咱們應該採取喜聞樂見的態度,畢竟相比已經有點兒過時的「老精確射手」,既能夠遠距離殲敵、又能夠中遠距離壓制、還能夠兼顧近戰的「新時代精確射手」,才是我們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