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鎮一中學生周記選摘:冬日校園聽鳥鳴2021-01-12 09:17責任編輯:高睿
群鳥,是冬季落在樹上的花朵,鳥鳴是北風送給校園的天籟。
沒有花蕾,不用含苞,直接開在枝杈上,從一棵樹飄到另一棵樹。
鵝黃的,帶著露水的清新,那是對春天的期盼;紅豔的,帶著黑色的暈圈,那是對冬天的蔑視。蔥綠的,很溫柔;水粉的,很痴情。波浪似的,湧過來,漾過去。
樹一點也不惱,反而很快樂,它把這份快樂珍藏在心,和著鳥鳴悄悄地吐出一點芽苞,慢慢地暈開,散在寒風裡,等待著春的氣息。冬天過後,花朵就掛在枝頭啦,鳥兒們就會用尖尖的喙親吻著花朵,仔細地端詳一番,再嬉鬧著離開。
鳥鳴,是大自然撫摸校園的手掌。
輕柔地,一寸一寸觸摸操場裸露的、荒涼的肌膚,一點一點溫暖她的胸膛。待到春回大地,小草甦醒了,惺眼微睜,偷偷從土裡鑽出來;泥土潤潤的,像嬰兒的唇;百花,被鳥鳴撩撥得心裡痒痒的,東一簇西一簇,探頭探腦,誰也不甘示弱,伸出尖臉、圓臉、花蕊臉蹭著鳥鳴。
不久,和著春風的唿哨,大地就翻個身子,把青草掩進去,把種子攬進懷裡,把流水窩進心裡,在鳥鳴中小聲哼唱,等秧苗孵出來,看農人把機器開到田埂。沒有牛哞的大地是寂寞的,沒有犁鏵的大地是僵硬的,沒有校園的大地是野蠻的。
鳥鳴,是大自然送給校園和大地的唱片。
在夜色掀開之前,在汽笛摁響之前,一聲嬌啼,像孩子的夢囈。一聲呼喚,是母親的應答。脆生生的,像剛出水的蘿蔔。軟綿綿的,像天上的白雲朵。不久,聲音就嘹亮起來,是哪個雛兒在練聲。另一個也忍不住了,炫耀起來。於是美聲、通俗、民族、民謠一齊上陣。長調的婉轉悠揚,短板的圓潤急促,獨奏、合唱,簡直就是一個交響樂團,而校園則成了「金色大廳」。一曲終了,還有短暫的休息,伴隨著嘰嘰喳喳的討論聲、指導聲。緊接著,下一場演出又開始。那些寒風凜冽的日子,那些白雪飄飛的日子,那些忍飢挨餓的日子都會成為過往。風會柔,雨會暖,花會開,葉會綠。每一寸光陰每一個角落都會溫暖充盈,冬天孕育的生命飽滿的呼之欲出。校園是劇場,樹木是舞臺,我們是聽眾,朗朗書聲是伴奏。
校園在這美妙的鳥囀聲醒來,我們的心快樂得要融化。冬天的雪裡藏的不甘、屈辱、困苦消釋了,生命的河流裡滿溢著青春、嚮往、喜悅奔湧。
鳥鳴,不是森林的專利,也是校園的和弦。有了它,校園溫情脈脈,清新芬芳。
【來源:中華泰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