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間聽鳥鳴

2021-02-18 荻兒小米

出臺北市區不遠,坐公交車就可以到達陽明山。甫一接近山林,就聽見陣陣鳥鳴,「布穀布穀」,「啾啾」,在這一聲聲的歡快中,我感到大自然的擁抱。

與我有同樣感受的,也有一位臺灣姑娘,她的名字叫吳金黛。

吳金黛22歲畢業於美國楊百翰大學音樂系,家境優渥的她一心想去維也納繼續深造,而她的父母則催促她趕緊嫁人生子,乖乖女吳金黛只好返回臺灣當一名音樂教師,並與建築師閔琦訂婚。

1994年,吳金黛接受臺南市教育局一項任務,收集整理臺灣原住民音樂。

正當她收拾行裝準備出發時,閔琦說,「黛,我們家中並不缺你這點薪水,你能不能不要到處跑,我們完成婚約,然後你就在家生孩子帶孩子不好嗎?」

吳金黛先是一愣,心中蓄積的不滿也開始翻湧:「我就想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行嗎?為什麼所有人都可以控制我?」

你一言我一語,不歡而散。

吳金黛拿著行李,奪門而出。

跟隨著研究原住民的專家,吳金黛走訪了很多山區部落,坐在山間看著大海翻滾的浪花,她卻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似乎,一切都如同父母安排好的戲劇,但卻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劇情。

突然,她聽見一陣悠揚的聲音,似乎是鳥鳴,但似乎又不是,這是什麼呢?

吳金黛四下找尋,跟隨這陣聲音沿著小路走,在一棵大樹底下,她發現一個頭髮亂蓬蓬的男生,嘴裡喊著一片樹葉,原來這陣悠揚的聲音就是用樹葉吹出的。

「能教我嗎?」

「好哇。」

高高低低的樹笛聲裡,傳來了歡笑。

後來,吳金黛了解到這位男子叫林鬱文,他有先天視覺障礙,但他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對聲音格外敏感,他就憑藉吹口琴、陶笛賣藝,背包走遍整個歐亞大陸,並記錄下所有他去過地方的當地音樂。

林鬱文突然仰起頭,說:「臺灣有一種非常奇特的爺蟬,它的叫聲最為響亮有力,每年夏天,我都要爭取回來臺灣聽爺蟬的叫聲。」

他沉默良久,望著遠方,小聲說:「你知道嗎?聲音,是我最美的世界。」

吳金黛心頭一緊,她感到一種心意相通。她伸手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卻微微發涼。

第二天,吳金黛發現桌上有一個錄音筆:「黛,我不忍欺騙你,說我對你沒有感情;但我更不忍打擾你當下的生活。請把掠過你身旁的每一縷風聲、把聽到的每一聲鳥叫蟲鳴,都當做我對你的問候吧!再見……」

心,落到地上,刺啦作響,一地碎片。

後來,老酋長偶然提起一句,鬱文去非洲了。

六個月後,原住民研究小組完成了工作任務,所有人都在收拾行李準備回家。吳金黛則發送了兩封郵件:一封給閔琦,坦言自己愛得不深,解除婚約。一封給好友風潮唱片總監遊學志,構想出一張自己環遊世界收集自然音樂的唱片。

幸運的是,兩封郵件都得到了理解。

從此吳金黛不再出入於高級酒店,白富美一舉變成了流浪漢,常年一個人拿著錄音設備行走在空無一人的山林、海洋、冰川、沙漠,日曬雨淋、蟲咬蚊襲、忍飢受凍都是家常便飯。

林鬱文提到的爺蟬,每年只在夏天鳴叫,吳金黛連續兩年前往扇平,兩年都遇到罕見雨季,連續撲空。直到第三年,才終於聽見臺灣爺蟬獨特明亮的聲音。

還有一次在庫頁島,為了收集候鳥叫聲,吳金黛在溼冷的泥地裡趴了整整七個小時,一直等到候鳥已經很近了,馬上就可以錄下效果很好的聲音了,結果遠方一個炸雷,鳥兒全部驚恐飛散。七個小時的努力全部白費,吳金黛那一刻懊惱到哭。

後來,她漸漸不再那麼強求,反而是錄鳥的時候碰巧錄到樹蛙,錄海豚的時候又碰巧錄到虎鯨。

一晃過去5年,1999年,全世界第一張大自然音樂唱片《森林狂想曲》在臺灣發行,專輯錄製了鳥類、蛙類、蟬類、蟲類、山羌、獼猴、飛鼠等近100種大森林的自然聲音。

唱片上市時正值臺灣「九二一」大地震,但唱片依然銷售一空,許多人給風潮唱片寫信說:「聽這張唱片能感受到美好,正是這張唱片安撫了因地震而受傷的心靈。」

憑藉這張唱片,吳金黛成為臺灣自然音樂的創始人,也引起更多人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興趣。

有一次,吳金黛幫朋友接孩子,5歲的孩子脫口說出黑冠麻鷺、白腹秧雞這些艱澀的鳥類名稱。她好奇地問孩子怎麼知道的,小朋友說:「我們幼兒園老師在學校放過你的專輯。」吳金黛那一刻覺得這比什麼獎項都更加珍貴。

最近一次看到吳金黛,是在一席的演講裡,她已經不再是那個乖乖女,言辭間,我能感到她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個人氣場。時至今日,她已經走遍了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引發了全球「聆聽大自然音樂」的風潮。

她也學會了不再那樣強求自己的感情生活,她說:「上天會在合適的時間給你樹蛙或是爺蟬,你要做的只是寬心,隨緣和等待。」

每年6月17日,她都會收到一張祝賀生日的明信片,縮寫是LYW。

陽明山裡,依舊是此起彼伏的鳥鳴,仔細聽,才聽得見不同。人生也是這樣,勇敢活,才活得出自己的精彩。

2014年8月7日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您轉發至朋友圈。感謝您的支持、傳播與分享。

-

這是一個自媒體,「荻兒小米」對大家say hello。

在這裡,我不代表任何人,我只代表我自己微小而溫暖的生命。

在這裡,我以最大的虔誠面對我的內心,面對我筆下的任何一個人。

在這裡,我以最大的愛,以文字,每天為每一個人祈禱。

在這裡,你可以與我互動交談,叫我,dear小米。

在這裡,希望我們彼此溫暖點亮彼此並不漫長的生命。

訂閱請點擊正文藍色字體「荻兒小米」

歡迎關注

微信號:荻兒小米(dierxiaomi)

掃一掃二維碼

回複數字即可查詢歷史文章

回復01 文字的祈禱—我的自媒體聖誕開播

回復02 尼泊爾行紀—其 旺·自然的感召

回復03 尼泊爾行紀—巴德崗·悠閒的感動

回復04 尼泊爾行紀—泰米爾·商業的感觸

回復05 尼泊爾行紀—燒屍廟·生死的感悟

回復06 柬埔寨行紀—吳哥窟·向上的追逐

回復07 柬埔寨行紀—巴戎寺·高棉的微笑

回復08 柬埔寨行紀—女王宮·時光的印記

回復09 柬埔寨行紀—崩必列·角力的殘陽

回復10 奇幻漂流的開始

回復11 歷經風波後的相逢(上、下)

回復12 初識臺北(上、下)

回復13 追垃圾車的人

回復14 遠遠看,那志工

回復15 自由廣場問自由

回復16 媽媽都是反對黨

回復17 作品與生命

回復18 牯嶺街 不寂寥

回復19 那些年與這些年

回復20 再見,礦工、貓村和小博物館

回復21 瑞芳芋圓蔡

回復22 九份茶香

回復23 如何當富人

回復24 「哦,這裡是臺灣」

回復25 一碗飯與一顆蛋

回復26 花蓮阿ken

回復27 寫給自己的光輝歲月

回復28 從胡適墓到胡適故居

回復29 愛似大海

回復30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頭小怪獸

回復31 暑假帶孩子去安平玩穿越

回復32 文字的姿態

回復33 誰的故鄉不淪落

回復34 終將變老的人生

回復35 日月潭邊短松岡

回復36 如果面對災難

回復37 81天環遊中國,80後夫妻的平凡之路

回復38 尋隱者不遇

回復39 真理大學走出的小人物

回復40 那些關於臺灣的書籍

回復41 那些關於臺灣的心靈

回復42 一碗麵線的哲學——人生沒有死胡同

回復43 陽明山間聽鳥鳴

相關焦點

  • 範鎮一中學生周記選摘:冬日校園聽鳥鳴
    範鎮一中學生周記選摘:冬日校園聽鳥鳴2021-01-12 09:17責任編輯:高睿群鳥,是冬季落在樹上的花朵,鳥鳴是北風送給校園的天籟。沒有花蕾,不用含苞,直接開在枝杈上,從一棵樹飄到另一棵樹。鳥鳴,是大自然撫摸校園的手掌。輕柔地,一寸一寸觸摸操場裸露的、荒涼的肌膚,一點一點溫暖她的胸膛。待到春回大地,小草甦醒了,惺眼微睜,偷偷從土裡鑽出來;泥土潤潤的,像嬰兒的唇;百花,被鳥鳴撩撥得心裡痒痒的,東一簇西一簇,探頭探腦,誰也不甘示弱,伸出尖臉、圓臉、花蕊臉蹭著鳥鳴。
  • 聚焦|終南陽明書院第十二期靜修班精彩實錄
    2018年6月8日傍晚,終南陽明書院迎來了第十二期靜修班。六月的終南山,雲騰雨躍,煙波浩渺,山勢奇峻,水自天來。來自全國各地的心友,歡聚一堂,問道終南,悉聽聖學。 體仁吟 王童山間繁英自繽紛,水溪石枕靜觀雲。情唱六合無限意,勿助勿忘抱歲痕。俯仰天地載純厚,燈下勤苦掃落塵。偶得春花真爛漫,體貼生幾隻此仁。
  • 觀山色,聽鳥鳴,這家寶藏民宿讓你體驗嚮往的生活!
    尚山民宿坐落於濟南達喇峪林場之中,繞過大片蔥鬱的樹林,穿過蜿蜒的山間小路,叩開茅舍屋簷下的柴門而入,滿院生機迎面而來。超大的壁爐,周圍被書環繞,喝著咖啡看著書,衝泡一杯咖啡坐在壁爐旁,聽木頭爆裂在火光裡,自然又愜意。
  • 陽明文化滋潤寧波
    金秋時節,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在王陽明的出生地——浙江寧波餘姚如期啟幕。每年在王陽明的誕辰紀念日期間舉辦的陽明文化周活動,已經成為寧波餘姚的一項文化盛事。 「舉辦陽明文化周,大力實施『陽明故裡 心學聖地』建設工程,深入開展陽明文化的傳承弘揚活動,有力地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充分展現了陽明思想的現代意義,對推進社會治理體制創新也具有獨特的作用。」
  • 生態詩學的詩意——讀華海《一聲鳥鳴》
    文/程繼龍清遠的華海先生是以詩名世的,最近卻出了一部筆記體的新書《一聲鳥鳴》,記錄了自己的生態生活、思想。這部厚厚的「生態筆記」,流溢著真誠而清新的詩意。「詩意」首先從日出前突然闖入耳內的「一聲鳥鳴」開始。這聲鳥鳴等待了許久,穿透層層黑暗,帶著黎明清亮的光而來,把華海、詩人、「我」從醉夢,從人群的混茫中揪出來。鳥鳴就是一個契機,把我們帶入另一個空間,促使我們在由鳥兒微小的心臟和口腔製造的忽高忽低的對答或萬千成員一起用聲音託舉出的宏大海洋中側耳傾聽,最後恍然忘掉自我,羽化,成為這聲音中的一個音符。它召喚我們去聽、去感受。
  • 【原創】中國陽明主題溫泉文旅康養度假區·贛州陽明天沐溫泉(策劃、設計篇)
    博大的高峽平湖、飄逸的山間瀑布、潺潺的九九曲水、激情的地熱溫泉、驚險的峽谷漂流,豐富著森林公園的內涵。康養優居板塊天沐以贛南特有的客家文化和陽明文化為項目主題及品牌的根本,將休閒度假和旅遊養生充分結合使項目擁有持久活力和人氣吸引,「真山水溫泉」的理念下實現建築融於山水的美好願景,打造了良好可持續的生活環境和安居樂業的生活氛圍。
  •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陽明脈解(1240)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帝曰:善。其惡火何也?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帝曰:其惡人何也?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髒則死,連經則生。
  • 走近陽明精舍| 範必萱
    1998年與儒家書院陽明精舍結緣,提前辦理退休手續協助蔣慶先生管理陽明精舍。曾任蔣慶先生學術助理,為蔣先生記錄整理有關學術文論數十萬字。席間,那位領導舉杯對蔣老師表示敬意,並且說道:「現在從修文到貴陽的公路修好了,王陽明紀念館也動工了,修文的陽明文化受到上級重視,這些都是蔣老師您的功勞啊!我代表修文人民感謝您!」蔣先生笑了笑,低聲回答說:「不能謝我,如果要感謝,應當感謝陽明先生,是陽明先生四百多年前來到修文龍場,在這裡悟道,使陽明文化聞名於天下。
  • 聲音碎片新專輯正式發布——沒有鳥鳴,關上窗吧
    今日,聲音碎片的新專輯《沒有鳥鳴,關上窗吧》正式發布,數位全球同步發行,精美的實體專輯也將於近日面世。這是聲音碎片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而這四張均在摩登天空旗下BADHEAD廠牌出版——2002《世界是噪音的花園》、2005《優美的低於生活》、2008《把光芒灑向更開闊的地方》、2019《沒有鳥鳴,關上窗吧》。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祭奠陽明先生
    陽明墓園陽明先生墓坐北朝南,背依山崗,順依山勢,逐級升高,視野開闊,風水特佳。陽明先生墓的正前方今天——2020年9月5日,離陽明先生誕辰548周年還有一個多月。來自北京、山東、浙江、江蘇、廣西、貴州等地的陽明文化專家學者,在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王梅林會長的帶領下,到王陽明墓地祭拜陽明先生。
  • 陽明病寒證(一)
    就是如果你剛感冒的時候,是脈浮緊的麻黃湯證,然後呢接下來過了幾天它傳到陽明了,變成陽明病了。那結果那個陽明病你會發現,體質本來就是熱的人,他還是發熱的陽明病,還是吃得下飯,那體質寒的人就發寒的陽明病,這個跟外邪的是不是寒氣這個事情是沒有正相關的。 所以,這個中寒這件事情呢,我們實際上呢,是要把它看作是張仲景用來提點學生讀者的一個方便法門。
  • 陽明故裡的文化盛會——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在餘姚舉辦
    朱舜水集》編撰學術研討會、「從陽明心學到浙東學派——演進轉型的文化價值與當代啟迪」研討會、寧波陽明心學研究重大招標課題成果發布研討會等6項活動。 「陽明文化絲路行」活動是本屆陽明文化周活動的亮點之一,此次活動開啟了浙江餘姚與新疆庫車兩地陽明文化雲平臺交流。餘姚市陽明專家、學校師生與由寧波市援建的新疆庫車縣陽明小學一同開展了陽明文化交流活動。
  • 陽明大學交換心得 by 人文學院楊慧敏
    ,想來發現用來概括陽明校園簡直再合適不過。陽明大學作為一所臺灣最重要的醫學院,從大學部(本科)開始就課業非常重,陽明的學生連穿著打扮都感覺和其他高校學生非常不一樣,沒有濃妝也沒有短裙高跟鞋。研究所的臺灣同學和我說陽明大學應該可以算是臺灣最學霸的大學,我開玩笑說確實感覺校園裡的學生每個都是在行走的學霸!
  • 陽明先生的live直播課堂
    直播一開始,鏡頭裡,陽明先生端坐。半晌,方緩緩道:「吾見近來學人驟增,致良知之願日強一日,喜慰不可言。」 先生口中說喜慰無比,臉上仍是雲淡風輕、波瀾不興。評論區一片沸騰,「第一次聽到偶像聲音,好激動」「先生帥呆了,獻上我的膝蓋」……鏡頭裡,陽明先生仍然神色自若。主持人放了第一個問題進來:「先生,我感覺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學習,知識卻沒有長進,怎麼辦呢?」
  • 南哲思享|李承貴:論席書對陽明心學的特殊貢獻
    縱觀席書與王陽明交往的歷史,席書對陽明心學的貢獻可歸納為這樣幾個方面:視王陽明被謫為「因言遭謫」的政治迫害,從而使陽明在政治上倍感溫暖;邀請陽明講學文明書院,為陽明心學在貴陽地區的生根創造了條件;支持陽明的學術主張,撰《鳴冤錄》,為陽明心學搖旗吶喊;欣賞陽明的德才,積極向朝廷舉薦,使王陽明在精神上深受鼓舞。
  • 陽明故裡丨《寧波日報》整版解讀陽明文化的當代價值,原來對城市的...
    作為王陽明先生的出生地、成長地和講學地,寧波(餘姚)在陽明文化建設中具有天然優勢和獨特地位,近些年來,致力於陽明文化的研究、推廣與傳播,已連續多年舉辦陽明文化日活動,並於2018年升格為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努力使陽明心學思想在新時代展現更多的時代價值,助推寧波文化強市建設。
  • 陽明故裡:紹興文旅新地標
    近年來,紹興高標準推進陽明故居、稽山書院、陽明洞天、陽明園等重點遺蹟的修繕和建設,重現王陽明生活、講學等歷史場景,努力打造陽明心學研究聖地、中國國學高地。在塑造「一城三故裡」文化旅遊新格局過程中,有著「兩路」「兩河」「兩府」的陽明故裡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 陽明病
    一、臨床表現  簡介  《傷寒論》說:「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總結  凡出現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脈大等證,就叫陽明病。陽明病分經證和腑證二類;陽明經證是邪在胃中的病變;陽明腑證是邪在大腸的病變。二、病理機制  1.陽明經證:外邪入裡化熱,熱與燥相合於胃中,以致消爍津液,出現身熱、汗出、口渴引飲、脈洪大等。
  • 太陽為開,陽明為闔~【伴手】
    白話文:    黃帝說:我願意聽你講講三陰三陽的離合情況。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 王陽明生平事跡:陽明逝世
    陽明巡撫南贛,出人山谷,就曾中著熱毒,常常上咳下痢;後來退休越中,延醫調治,稍微好些,但終不能斷根。於是,陽明便一面上疏乞歸養病,一面決計從梧州直下廣東,到韶、雄左右候命,誰知朝廷留中不報。 船路過烏蠻灘,船家指說,上面便是伏波廟,陽明還上去拜謁;待到得增城,一來這裡是他老友湛甘泉的故居,二來此地有他五世祖王綱的祀廟,陽明也上去設祭題詩。不料,陽明又因此加重腹瀉,疲乏不堪,兩腳不能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