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每一個青少年在成長中,都會遇到煩惱和困擾。如何跨過這些「難關」,是「長大成人」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這一代的學生們又將面臨更多挑戰,如何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學校、老師、家長乃至整個社會共同的課題。東方網記者日前走進中小學校園,了解同學們當下的真實煩惱,也和心理教育專家探討了「解憂之道」。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1月14日報導:上海世界外國語小學的心理老師楊晨日前接待了兩名找她談心的同學。在溝通過程中,楊老師得知,這兩個孩子最近都在積極競選隊幹部,而在準備競選的過程中,他們不約而同地感到了焦慮。
「他們跟我說,『老師我這兩天心情有點複雜,又是很期待覺得自己馬上要選了,我覺得我準備挺充分的,這次應該能選上『。但是他們又說還是會很緊張,『萬一選不上了怎麼辦?我準備了那麼多……』」楊老師告訴兩位同學,競選過程中有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很正常的,同時也借著這個契機,她以「我想贏,我也不怕輸」為主題,對全校同學上了一期心理廣播課。
楊老師正在上心理廣播課
不知從何時起,小學已經成為了人生競賽的起跑線。仿佛昨天還在幼兒園裡歡笑,今天卻要背負起父母的期望,從一年級就開始為高考蓄力衝刺。都說現在的孩子不容易,小小年紀就要學這學那,除了父母灌輸的一腔「雞血」,許多孩子也早早習慣了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重壓之下產生焦慮是人之常情,這也讓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了學校工作的重點。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校園、家庭的生活節奏都受到影響,對心智發育還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心理健康也就格外需要關注。
老師及時疏導,學生朋輩互助
在世外小學,除了有心理老師給學生上心理教育課。學校還要求班主任老師要和班上每一位學生談心。在輕鬆的情境下,老師和學生聊聊他們最近的生活、學習,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如果發現學生有一些負面情緒的話,就及時給予疏導。世外小學大隊輔導員胡雪緣老師告訴記者:「我們在此之前也對班主任都做了一個專業培訓。疫情複課以後的第一課我們就定了心理課,我去每個班級單獨上課,一共上了20堂。」課堂上孩子們的暢所欲言讓胡老師有些驚訝,甚至還有孩子真情流露,忍不住哭了出來。「可能觸發到孩子的某個點了,(情緒)在課上釋放了出來。」胡老師表示:「心理課幫我們排查出一些需要關心的孩子,班主任、心理老師、學校領導耐心疏導,及時與家長溝通,多方形成合力,幫助孩子疏導不良情緒,孩子很快便能調節好心理狀況,回歸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學校裡的心理知識科普牆內容豐富
除了老師的及時疏導,在小學生這個年齡段,朋輩之間的互相關心或許更能捕捉到孩子們內心的敏感情緒。「有的時候,尤其是到高年級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同伴對他們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楊老師向記者介紹,在調查中可以發現,不同年級的學生在遇到負面情緒時最常選擇的傾訴對象區別很大,「低年級首先會跟爸爸媽媽說,到中年級就會跟老師說,到高年級幾乎全部都是跟同學說,特別是四五年級的小朋友,還是更願意對好朋友講」。對此,學校也在積極引導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例如,從二到五年級,每個班級都有一位同學擔任心理小輔導員,通過自願報名選拔,心理老師每個月會定期和所有的小輔導員進行溝通,進行一些簡單培訓。這些孩子能夠彌補老師可能忽略的「心靈角落」,及時發現身邊同學的情緒問題,並盡己所能去幫助他們排解。「如果通過小輔導員的幫助,同學情緒平穩了,那麼就到此為止。如果發現同學反覆出現情緒問題,那麼就可以向班主任、向心理老師反饋。」
學校為學生提供情緒宣洩的空間
記者在世外小學走訪時,還發現了一間名叫「Your Room」的宣洩室。環境溫馨的小屋內,放著橡膠做的假人、拳擊沙袋、各種手感柔軟的公仔玩偶。楊老師介紹,這間小屋頗受學生歡迎,在這裡大家可以自由釋放負面情緒,想獨處「靜一靜」,或者與親密好友說悄悄話都可以,將不愉快留在小屋內,及時調節壓力,恢復好心情。
多元化評價體系,找到每個孩子的閃光點
胡老師向記者介紹,學校對隊幹部競選有很嚴格的規範流程,這次的選舉不僅有區裡領導現場督導,還邀請了家委會的家長代表來全程觀摩,確保公平公正。「以前改選都是小朋友自己的事情,現在有些家長會特別重視。對於改選的細節都非常關心。因此,我們邀請更多的群體一起監督,確保過程公開透明,讓家長放心。」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站上金字塔的頂端,也不是每位同學都能成為學生幹部。被選上的孩子是出色的,落選也並不代表不優秀。實際上,在世外小學,一個孩子有許多種途徑去爭取榮譽,也有很多機會能獲得嘉獎,例如擔任升旗手、獲得「陽光少年」頭銜、參加校長奇思妙想獎等等。這些榮譽的評價標準絕非「成績定勝負」,而是充分去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哪怕只是一份舉手之勞的暖心,一個天馬行空的創意。
課堂上的世外學子
以「陽光少年」榮譽為例,每個月每個班級都會評出5位同學當選,而評價指標包括熱情禮貌、行為規範、樂於助人等等。「有時候小朋友喜歡評考試成績第一名的同學當選,我們還會引導他們關注更多的緯度。因為評獎的維度是很多元化的,品德、行規、禮儀也非常重要。」同樣,在選擇升旗手人選時,考量的標準也不會局限在單純的學習,或者是否是班幹部上。在世外小學,人人都有爭取的機會。
胡老師作為大隊輔導員特別有體會。今年國慶放假前,學校在9月30日舉辦了慶祝活動,當天有很多國旗小貼紙這樣的裝飾。「其中有一張小貼紙落在了地上,人來人往就踩髒了。但是有一位小朋友發現了,他就蹲在地上一點點地摳,把小國旗摳下來帶回家去保管好。」這份對國家、對國旗的尊重和敬畏之心讓老師們很受觸動,「因為這個小細節,我們選這個孩子做了光榮的升旗手。」
認真聆聽心理課
人生的道路有許多選擇,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別人家孩子」的機會。怎樣關愛孩子的身心健康,讓他們快樂成長?世外小學的每位老師都在不遺餘力地尋找和發現,不僅僅是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也要盡力款待孩子們付出的每一份真摯情感。有些孩子乍一看默默無聞,但他們的每一次暖心之舉,老師們都看在眼裡。
有一次學校組織消防演習,所有的學生都在往操場趕路,但卻有個五年級的女孩跑到半路折返回來。「因為她發現有個一年級的小朋友落單。那孩子年紀小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怎麼走,所以這個五年級的女孩就折回來,告訴一年級的小朋友說我帶著你走。然後走了幾步,發現小朋友的書包很重,她又幫忙拿書包,一直把小朋友送到操場上,找到他的班級隊伍。」胡老師透露,這件事原本險些「無人知曉」,幸好當時在校門口執勤的一位老師看到了,最後這位五年級女孩被選上做升旗手,希望把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同學。
對孩子合理期待,做孩子的安全基地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除了學校之外,父母對於孩子的引導和陪伴非常重要。華東師範大學應用心理系王繼堃副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以競選隊幹部這件事為例,如果孩子去競選,家長可以鼓勵支持,但同時,因為每個孩子的能力大小不同,所擅長的方面也不一樣,所以家長也需要對孩子有一個合理的期待。「有的時候呢,一方面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期待,另一個方面也有可能是父母自身在成長過程當中,有一些沒有實現的願望,就可能把期待放在孩子身上。」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和孩子之間建立一種安全、溫暖的感覺和氛圍。父母就像孩子的安全基地,如果孩子在父母這裡得到足夠的安全和支持,那麼他也就有能力、魄力還有膽量去外面競爭,然後去獲得自己想要的。」王繼堃表示,除了要建立起安全依戀的親子關係,父母也需要幫助孩子培養韌性和逆商,來提升孩子在競爭中的能力和看法。如果孩子在競選隊幹部時落選,雖然是一次挫折,卻也是培養孩子韌性和逆商的好機會。家長要如何做才能正確引導孩子呢?王繼堃總結出幾個要點。「對於孩子來說,首先就是要了解韌性,第二是了解自己的情緒,第三是自我平靜的方法,第四是處理失望情緒,第五是尋求社會支持。」
每個人在自己生活的特定時期都會面臨一些挑戰,有些經歷可能是消極或者不愉快的,比如說重病、孤獨、考試不及格或者競爭失敗。同時,有些積極的經歷也會產生壓力,「比如說當選了班幹部,會因為這個機會而感到興奮,同時呢也會感到有一些壓力。所以不管是積極的經歷還是消極的經歷,我們都可能會產生一些壓力,而我們就需要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堅韌,或者說擁有心理彈性」。
「想像一下,當一個球砸向地面的時候,它就有可能會反彈回來。那麼堅韌,就意味著我們是可以反彈的、當遇到一些壓力,無論是積極放任還是消極的,我們都能夠有內在的韌性讓自己反彈。就像危機一樣,一方面是危險,但是如果處理得好,也可以把危險轉變成機遇。」
談到了解自己的情緒,王繼堃介紹,就是要知道什麼事能夠讓自己高興,什麼事會讓自己感到壓力,「我們要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以及應對自己的情緒」。同時,我們要學會能夠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當面臨壓力的時候,仍然以競選隊幹部落選為例,「無論競選上或者沒有競選上,都可能會是一種壓力和應激,當我們產生壓力的時候,要學一些方法和策略來克服困難和度過艱難的時期。第一種方法是自我對話。比如說可以把自己不開心的事寫在日記本上,也可以對自己說,雖然說失敗了,但畢竟這是第一次,要祝賀自己有勇氣來參加這次競選」。
「人生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些錯誤並不會改變整個人生的軌跡。錯誤也可以成為學習的機會,人無完人,哪怕是世界冠軍也不是時刻都很完美。」王繼堃鼓勵道,「如果我們有勇氣去應對困難和挑戰,那麼我們就已經在變得堅韌的道路上了,雖然壓力會讓人感到難受,但是我們總會有辦法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