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祁山

2021-03-05 四大名著

諸葛亮說了這樣的話,他一定會是身體力行的,一定是會實踐自己的諾言的。所以小說後面的描寫就展開了「六出祁山」非常熱鬧的故事,寫的就是諸葛亮在劉備去世以後,為了使蜀國更加強大起來,為了使蜀國能夠和魏國相抗衡,當然也為了最終有沒有可能實現統一天下的這種志向,他「六出祁山」。不僅僅是為了報劉備知遇之恩,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為了「盡老臣之責」,而且更重要的是 「知其不可而為之」,挑戰自我的極限。實際上諸葛亮始終知道,「六出祁山」是很難很難打贏的。但是他還不得不打,不得不一直堅持地打下去。諸葛亮提出的政治目標是「恢復中原」,這是「六出祁山」的一個戰爭的目標,戰爭的目的。這個口號是非常響亮的。但是另外還有一個很深層的原因,就是諸葛亮雖然以「相父」的身份,就是既是宰相又是長輩這樣的身份來輔佐阿鬥,但他在蜀漢的地位因為劉備的去世,他的地位就開始不那麼穩固了。大家可以看出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幾次的出師,都因為後方有人獻讒言,在他打得最熱鬧的時候,甚至有可能成功的時候被逼得不得不回師,因為朝中有人掣肘。

而掣肘最好的辦法就是說諸葛亮的壞話,離間諸葛亮和阿鬥之間的關係。而阿鬥本身是沒有本事的,所以就偏聽偏信。所以咱們知道,在政治上當內部的矛盾相當激烈,不可糾結的時候,化解這種內部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引向外面,一致對敵,當大家的注意力全在對外的戰場上的時候,就可以相對緩和甚至化解內部的矛盾。所以在這一點上恐怕也是諸葛亮「六出祁山」,一出再出很重要的原因。應該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從整體的政治策略,軍事戰略來看,並不是很高超的一種選擇,甚至沒有多少變通,比如說魏延曾經向諸葛亮獻計,說你別老是那麼硬打硬打的,你能不能換一種辦法,出奇兵,你率一支軍隊在正面上把魏軍吸引住,把曹魏大軍給吸引住;我另外率五千兵馬出奇兵,從背後包抄過去,直搗許昌老巢,這樣前後夾攻,就可以取得勝利。

實際上司馬懿也知道有這麼一招,這招是可取的,但是諸葛亮絕對不會取這麼一招,這跟諸葛亮的性格有關係,當然也跟諸葛亮穩紮穩打的這個過程有關係,這種選擇有關係。在這一點上咱們的確也看出諸葛亮在整體的軍事策略或者整體的軍事戰略上並沒有更高的招兒,尤其是碰上了司馬懿這樣軟磨硬抗的這樣一個對手的時候,他跟沒有辦法。雖然他也打了一些勝仗,但這些勝仗都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仗。但是他卻不得不打,至少打仗一方面可以確立他在蜀國的政治地位;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才可以確立,才可以實現他的人生價值。

所以小說最終描寫諸葛亮堅持了一生的那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最終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面對著一種悲劇性的死亡。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到底在哪裡?為何諸葛亮會從這裡北伐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曾經五次徵伐北方的曹魏,後來在《三國演義》中被戲稱為「六出祁山」。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幾乎是三國時代經典戰役的最後大戲。而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始於《出師表》,終於五丈原的病逝。但是在現實中,祁山的位置究竟在哪裡呢?歷史上的祁山大致位置應該在今天甘肅東部禮縣的祁山鎮附近。祁山扼守著隴西古道,是蜀地進入關中與隴西的主要通道之一。
  •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不是騙人的?
    我們這篇文章從諸葛亮主政時期的豐功偉績「六出祁山」來說道說道。為了實現劉備「興復漢室」的遺願,自公元228年起,諸葛亮親率蜀軍,連續發起了六次對魏國的戰事,在《三國演義》中這六次戰事被形象地概括為「六出祁山」,而《虎嘯龍吟》前半部分的劇情也正是圍繞著這些戰爭展開的。
  • 諸葛亮六出祁山怎麼走的?
    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曰:(此處省略千字,大家都會背的出師表)遂行,屯於沔陽。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
  • 諸葛亮六出祁山,手下多少大將北伐戰死沙場?
    諸葛亮所謂的六出祁山,並不是指諸葛亮六次出了祁山,而是引申或代指為諸葛亮的北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六次北伐中,其實只有兩次是出祁山。
  • 《三國演義》第325回 諸葛亮六出祁山
    第325回 諸葛亮六出祁山諸葛亮在成都,休飭養農,是整整三載。這三年吶~~可真稱得起是養精蓄銳呀。您都五次出祁山了,全都沒能取勝啊,這次要留出祁山~~就能有必勝的把握嗎?再說丞相這身體~~最好還是不去為好。但是譙周可不能再勸啦。這是譙周的想法。你按著費禕蔣琬郭憂之這些位呀~~還主張諸葛丞相出兵。就是說諸葛亮要出兵祁山他們是支持的。為什麼?他們知道,丞相是怎麼打算的。只有這樣才能攻中求守啊。你想~~偏安一地就這麼呆著啊~~按著劉禪的話說~~過兩天太平日子,太平不了。
  • 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什麼不成功?
    諸葛亮的一生功績,有一幅長聯總結得很全面:「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遺憾的是,無論羅貫中再怎麼編、怎麼轉,也改變不了歷史的現實,諸葛亮終究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諸葛亮伐魏為何要出祁山?
    《三國演義》將其演繹為一段功敗垂成的悲情史詩,並概括為「六出祁山」。的確,在三國時期,祁山是蜀魏相爭的主要戰場之一。祁山到底在哪兒?諸葛亮究竟幾次出祁山?蜀漢高層為何如此決策呢?雖然諸葛北伐被《三國演義》說成「六出祁山」,但實際在祁山地區的作戰只有兩次,分別在公元228年的首次北伐和231年的第四次北伐中。
  • 諸葛亮六出祁山怎樣才能贏?軻比能是關鍵,可惜諸葛亮明白得太晚
    諸葛亮認為,北伐曹魏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發起了六出祁山之戰,先後數次帶領大軍,從漢中出兵,進攻曹魏的關中、隴西等地。遺憾的是,諸葛亮雖然雄心萬丈,但六出祁山之戰卻收效甚微。蜀國興師動眾,組織數萬大軍,耗費巨額軍費,卻幾乎全打了水漂,不僅遠遠沒有完成北伐關中、恢復中原的既定目標,最大的收穫僅僅是短期佔領武都郡陰平郡,幾乎可以說是寸土未得,從頭至尾竹籃打水一場空。
  • 倘若此人不死,諸葛亮根本不用六出祁山,出一次,或將曹魏蕩平!
    諸葛亮雖然智商超高,但是在劉備死後,他雖然六出祁山,依舊卻沒有為劉備匡扶漢室!孔明最後一次與司馬懿交手,竟然被其活生生耗死於軍營之中。作為孔明謎來說,對於這一點,是絕對很難接受的。諸葛亮為何會被耗死於軍營之中?難道是他才智鬥不過司馬懿,亦或者是手下無可用之大將?這些問題暫且不談,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當時諸葛亮身邊有大將魏延、姜維、王平等人,絕對不是光杆司令。
  • 六出祁山,為啥諸葛亮總是繞遠路?可不僅僅只是為了避開秦嶺
    六出祁山最後一次走得很近,諸葛亮前幾次繞道很遠,是有直接目的的。因為這裡離漢中很遠,所以魏軍的防備也更弱,蜀軍一到,接二連三地打來三個郡,嚇得曹睿屁滾尿流,急忙調遣外援,不過應該都知道這段歷史,諸葛亮六出祁山,當然歷史上實際上有五次,最後一次,走得很近。
  • 第九十二回 三出祁山
    只有拿下郡治才能算取了這個郡,就像街亭、列柳城雖然都地屬廣魏郡,但當時有郭淮在上邽頂著,廣魏太守和郡治臨渭沒有降,所以一出祁山時,魏國不認為自己失了廣魏郡。同樣那次北伐也沒有取武都的記錄。這意味著諸葛亮為了保證能成功突襲冀城,並沒有去取下辨。一出祁山由祁山道繞過了下辨,二次北伐又從陳倉道繞過了下辨。
  • 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可全身而退,其目的是為了什麼?
    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可全身而退,其目的是為了什麼?
  • 《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為什麼非要六出祁山,唐國強這樣理解
    而不是取而代之,這也就是後來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還要六出祁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理解到了這種境界,也就不難明白我喜歡唐國強扮演的諸葛亮這個角色了。
  • 諸葛亮六出祁山時每天吃只一斤大米,司馬懿喜道:諸葛亮命不久矣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諸葛亮六出祁山,再次伐魏,他率大軍出了斜谷道,與司馬懿在渭南對峙。在這段時間裡,諸葛亮既多次派使者下凡,甚至送上巾幗女子的飾物,來激怒司馬懿,但司馬懿卻不動聲色,堅守不出,同時採用「千裡請戰」的妙計,平息了眾怒。諸葛亮沒辦法,只好分兵屯田,與魏國百姓共種糧食自給,打算長期駐守,但此時諸葛亮已因勞累過度而病倒。
  • 諸葛屯兵,五出祁山,克復中原,矢志不渝!
    另派兵出斜谷,從關中西部向東襲擊長安,兩面合圍,可奪取長安。諸葛亮沒有採納魏延建議,說:「此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慮。」諸葛亮放出風聲,說蜀軍將從斜谷出兵,攻取郿縣。派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為疑軍,先自褒城北上,據箕谷,修斜谷道。諸葛亮自率蜀軍主力六萬多人,自漢中由沔陽(今勉縣)西向甘肅祁山進軍。魏國以為蜀劉備死後多年寂寂無聞,對蜀疏於防備。
  • 《三國演義》第306回 諸葛亮出祁山
    第306回 諸葛亮出祁山蔣琬問計孔明啊。說是江東孫權已經當了皇帝了,給咱們西蜀來了一份國書。騰出這個時間來,我好領人馬再出祁山。江東與我西蜀兩路進兵,雙管齊下,曹魏~~何愁不滅。」「誒呀~~」蔣琬一聽,「丞相一番話使我是頓開茅塞。得虧來問問您吶。那我一定~~馬上趕回成都,回復陛下。」蔣琬辭別諸葛亮,回來跟劉禪這麼一說。劉禪一聽,「那~~就得聽相父的安排啦。既然說讓咱們派使臣,派誰去合適呢?」「必須要派一個重臣。
  • 地緣詳解諸葛亮二出祁山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歷史篇> [第91回]作者:溫駿軒長篇連載,每周更新第91回 二出祁山 諸葛亮的二次北伐與首次北代發生在同一年,一個在春季,一個在冬季。所以嚴格來說,並不能被稱為二出祁山。考慮到上次北伐分別用了祁山道和褒斜道,這兩道曹魏必定會重點防範,換條路徑試試也符合邏輯。問題是諸葛亮會這麼想,曹魏那邊同樣會這樣想。當下駐守長安的已經不是夏侯楙。曹叡從關中回軍時,就把這位娶了自己姑母(清河公主)的皇親國戚給帶回了洛陽,把曹真留下來鎮守關中。
  • 圖說衡永:祁山隧道,實地探訪第六合同段,位置祁陽下馬渡司馬源
    走進衡永高速,走近第六合同段,了解一下祁山隧道,這是我們衡永高速,全程的最重要的隧道之一。來到這裡,我就被這裡的鐵皮房深深吸引。眼前的這一幕,讓我心中也是感慨萬分。沒想到我的村裡,也會有這麼大的項目部。這在十年之前,是萬萬想不到的。衡永高速土建第六合同段施工總平面布置圖,了解到了這條衡永六標的施工難度。
  • 種田文:穿越變窮困農家女,只能靠山吃山,看大祁山都像是一塊肉
    種田文:穿越變窮困農家女,只能靠山吃山,看大祁山都像是一塊肉大家好呀!大家平時空閒的時候喜歡做什麼呢,小編最喜歡的就是看小說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4本穿越種田小說,《耕農人家:悍女種田撩漢忙》穿越了,趙小滿懵逼了。太窮了,太窮了,真的太窮了,餓的胃疼後,趙小滿清醒了。
  • 諾伊爾六出祁(jin)山(qu) 狼狽!遭吊射又領黃牌
    客場對漢堡的比賽中,拜仁門神諾伊爾再顯門衛本色,六次衝出禁區,但這一次,他卻被搞得有些狼狽。 網易體育9月21日報導:在球場上,作為門將,諾伊爾的活動範圍甚至能夠覆蓋本方半場,這讓他開創了一個「門衛」的守門員新流派,德甲第4輪,拜仁客場對陣漢堡,諾伊爾又是盡顯「門衛本色」,本場6次衝出禁區,讓人想起了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六出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