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家庭日記
ID:familydiary
最近又翻開了一本已經被我翻閱了很多次的攝影畫冊《未來醬》。
這是我最安靜的看完川島小鳥成名作的一次,關了手機,關了電腦,坐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幹擾的角落翻看。
這一次的體會大不同於以往,就像從來沒有看過這本畫冊,也未曾了解過川島小鳥一樣。
看完後,我心裡突然在懷疑自己到底喜不喜歡攝影?
有時候,人的情緒觸及到某個從未達到的點時,會激發出以前沒有的感知力。
川島小鳥,來了,來得正是時候,幫我解答了內心的自我懷疑。
他拍的未來醬也好,明星也好,他都在有意的讓自己真正喜歡上他們。
他對「千篇一律」的臉似乎真的沒什麼興趣,而對未來醬在鏡頭前的「不受控」卻很享受。
他不想拍攝那些能被輕易安排和引導的孩子,反而「真誠」以及「孩子本應該有的樣子」激發出了他的拍攝欲望。
川島小鳥拍攝那些能激發他欲望的作品,拍自己喜歡的人。他喜歡純粹的人。
即便是拍廣告片也是這樣,比如不二家的廣告,人在自然狀態下的「素」好過被精心刻意的安排。
這是我內心一直很喜歡的東西,一直憋在心裡,沒機會去表達。
這次「看什麼」欄目,可以和大家聊聊這位我們可能不曾熟悉的日本攝影師川島小鳥,也聊聊他給我帶來的新的感知。
大多數人知道川島小鳥,和知道濱田英明、森友治的時間差不多。
這三位日本攝影師的出現被大家知道,可以說和80後群體組建家庭的時間相當。
他們是最早進入國內家庭攝影視野的三位日本攝影師。
川島小鳥是他們仨中最年輕的一位,1980年生。
成長在東京,讀的是日本排名前10的早稻田大學的法語專業,屬於典型的文藝學霸。
但他在高中時就發現,他真正感興趣的就是(只有)攝影,所以畢業後理所當然了成了一名攝影師,而且是膠片攝影師。
很巧的是,我發現他也用Nikon的膠片機,只不過我用的是FM2,他用的是F6。
F6是Nikon在2004年發布的第六代,也是最後一代膠捲單鏡反光相機。
在它身上集了Nikon相機技術的大成,達到35毫米相機機身功能的極致。
Nikon這兩臺單眼相機可以說是膠片時代的傑作了。直到現在,也保持著自己在單反膠片機領域獨有的地位,價格也一直在上揚。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川島小鳥的運氣還很好,一開始就遇到了日本的前衛藝術家沼田元氣,當了他五年的攝影助理。
知道沼田元氣的人並不多,而且在國內也沒有川島小鳥出名。
但沼田元氣對川島小鳥的影響非常大,在他的成名作《未來醬》中就有體現。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沼田元氣,可以買一本《知日·我們在吃茶店見吧》,裡面有對他的一次採訪。
一個成長在世界最大的都市,又讀最好的大學,還師從業界響噹噹的藝術家做自己的攝影老師的人,應該拍很多豔麗的「大片」吧。
然而他並沒有這麼做,相反,川島小鳥鏡頭裡關注的卻是親和、真誠和簡單。
川島小鳥拍過不少明星,比如日本的佐佐木希、尾野真千子、水原希子、坂口健太郎;臺灣的郭採潔、楊芷涵、林宥嘉等等。
他拍攝的明星作品,我看不到通常意義上明星寫真的「星味」優越感,拍攝視角更像我認識的某個朋友、小姐姐、小哥哥。
明星本就榮耀加身,光芒萬丈,川島小鳥要做的卻是讓高不可攀的明星大腕卸下光環。
讓明星們跟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拉近距離,展現出足夠的親和力。
這組名叫《秘密》的寫真,在小豆島和廣島拍攝,川島小鳥以「男朋友」的視角,拍攝和「女朋友」一起旅行的3天2夜。
佐佐木希很美,美到有點不真實,她的美屬於只存在於男生晚上看的雜誌裡。
川島小鳥並沒有給這樣的美貌再增填一份額外的「包裝」,而是像普通男生給自己女朋友拍照。
去到的場景幾乎都是普通人可以去的地方,做的事也是我們都會做的。
喝水管裡的水、吃炸雞、擼個貓、和阿伯比個耶。
即便是在衣服配搭上,也沒有選擇明星出場慣穿的華服,就是普通鄰家女孩子日常會穿的衣服。
川島小鳥知道,越是漂亮的女生,越是需要用簡單日常的元素和場景去襯託她的美。
另外一次「和女朋友戀愛約會」,是和臺灣藝人郭採潔合作拍攝專輯《給他》的作品。
這回,川島小鳥的鏡頭又一次充當了「男朋友」,和小天后談了一場戀愛。
兩個人的旅行、男朋友視角、戀愛會做的事、生活化的打扮。
2012年,郭採潔用了這種「兩小無猜」的姿態回歸了樂壇。
沒有高調的拔高人設,而是在街道、公園、天台、餐廳、遊樂場,這些城市中隨處可覓的地方完成了她的復出,看著讓人疼愛。
去年,我去日本高松旅行時,在一家攝影書店裡無意間看到了川島小鳥的新作品。
居然是黑白的,這是迄今為止川島小鳥唯一一部黑白的攝影寫真集。
拍攝的女生還是我很喜歡的電影《如父如子》中扮演福山雅治妻子的尾野真千子。
越看越喜歡,便毫不猶豫的將其收入囊中。
尾野真千子的這部寫真集,和其他明星寫真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尾野真千子去了兩個地方拍攝。
一個是她出生成長的地方,日本奈良縣西吉野村。
另一個是臺灣,從臺南到嘉義再到臺北。
先來看看臺灣的部分。
少了些當年男生初戀的青澀,多了幾分男人的成熟。
這一次,雖然也是兩個人的旅行,但更像是結婚多年後,再次重溫二人世界。
不變的是,照片中依然保留著川島小鳥的真誠和簡單。
尾野真千子像在自己老公面前那樣完全鬆弛的表達的自己不加掩飾的狀態。
雖說是一部明星寫真,但拍攝場景的選擇上,依然有強烈的「川島」風。
夜市、機車、樓梯、街道、藥店、車上、地上、床上、沙發上、海邊,每一處都是一個普通的城市居民在生活中隨處可觸及的場景。
而黑白的方式,撇去了顏色給視覺帶來的刺激,拋開了色彩的傾向性和流行性,讓看照片的人能更專注在人物的表情、狀態和情緒上,也成就了好看又耐看的攝影作品。
再來看看川島小鳥在尾野真千子的老家奈良縣西吉野村拍攝的部分。
西吉野村也就是現在的奈良縣五條市,人口不到四萬的鄉村。
讓一個電影明星回到鄉村拍攝,在我們對明星的理解裡確有點「出格」。
但看完後就會發現,當回到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尾野真千子沒有旅遊時的那種陌生感,這些地方對她來說都是童年和青年時的記憶。
我自己特別喜歡她在家裡和家人互動的部分,放鬆、真實、親近。
不是遊客,是姐姐、女兒、孩子。
明星沒有架子,和我們一樣,有親情的陪伴,在家裡就是爸爸媽媽眼裡的小可愛,放鬆自如。
川島小鳥讓尾野真千子回到自己的家鄉的方式,讓一個遙不可及的明星馬上和我們零距離了。
而且處於對明星的好奇,「她家是什麼樣子的?」,把觀者的胃口吊的足足的,很多人就想一探究竟,這也是一種宣傳手段,厲害吧。
不管是給郭採潔拍專輯照,還是佐佐木希的旅行寫真,或是拍尾野真千子回自己老家,川島小鳥始終被煙火氣和人情味吸引著進行拍攝。
這一點在他的長期拍攝項目《明星》中體現的更加明顯。
《明星》這部作品,川島小鳥用了三年時間,拍攝臺灣淳樸、親切、熱情的普通民眾。
前前後後在日本和臺灣之間往返30餘次,拍下了超過7萬張照片。
我有聽去臺灣旅行的朋友說過,臺灣最有魅力的不是建築和街道,是那裡的人。
在他們身上保有著東方人的含蓄和謙虛,待人彬彬有禮,說話細細糯糯、綿綿柔柔。
雖然我還沒有去過臺灣,但身邊也有一些臺灣的朋友,每次都特別喜歡和他們聊天。
至於說了什麼已經不重要,光是看他們說話時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還有酥軟的臺腔就已經舒服到不行了。
似乎川島小鳥特別能被普通人內心的幸福感吸引,喜歡記錄老街道、老房子裡純樸簡單的人情味。
去年有一次我印象特別深的事情,我坐在車裡,聽到街邊有一個賣小商品的販子在用方言吆喝著,那一刻我心裡抑制不住的激動。
在過去,我會覺得那是噪音,又土又吵,但是那一刻我突然想多聽一會他的吆喝聲。
或許是我不年輕了,但我覺得更多的是我開始接納和認同,內心柔軟了、敞開了。
前幾天有個攝影師問我怎麼拍出「大片」。其實我對這個詞一直不確定真實的含義,什麼樣的照片才稱得上大片呢?
是視覺上看著炫酷嗎?是顏色豔麗嗎?是拍攝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嗎?
攝影師首要的身份應該是一個心懷感恩的「人」,是一位手拿「視覺表達工具」的普通人。
一位好的家庭攝影師,不是拍攝技巧有多麼嫻熟,而是當被拍的那個人對其他人關閉內心的時候,卻對你敞開了,這難道不是作為家庭攝影師的成功嗎?
這無關頭銜、無關金錢、無關世俗的評價,這是人與人之間正常交流應該有的狀態。
當我們把心放低,會聽到很多好聽的聲音,再艱難的生活都有很多的幸福和小感動。這應該就是我們需要記錄的「大片」吧。
生活日常也可以拍進廣告裡
「耐看的照片,往往是拍攝上最簡單的照片」
不二家,日本老字號的食品公司,有巧克力、糖果、餅乾、飲料、冰激凌、糕點。
如果這家食品公司找到你給他們的曲奇拍廣告,你會怎麼拍呢?我們來看看川島小鳥是怎麼表達的。
女生、情侶、小朋友,是不二家產品的最大消費人群,這也是攝影策劃案拍攝女生篇、戀愛篇、家人篇的原因。想想看為什麼沒有單獨拍男生呢?
每一個策劃篇的場景,除了女生篇有一些是在戶外,基本都發生在家裡,這也是不二家產品想展示的真實使用場景。
廣告有一個作用,就是需要用視覺的方式告訴大家,「我是賣什麼的,誰最合適買,買回去怎麼用。」
川島小鳥用自己擅長的視覺語言,和恰到好處的策劃達到了這些商業目的。
而在這三組作品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川島一直堅守的東西,細膩真誠的情感、真實的場景、發自內心的幸福和快樂。即便是商業廣告也不例外。
除了老字號的食品品牌,還有新生代的服飾潮流品牌請川島小鳥操刀廣告。
這是日本服裝品牌Beams,在其成立35周年拍攝的一組寫真紀念,主題叫「一起戀愛吧」。
和不二家的廣告一樣,沒有我們常見的俊男靚女和混血寶寶,或是專業模特。有些人在鏡頭前的表現還很生疏,應該就是素人。
但「不專業」的素,反而讓照片散發出真實的幸福感。怎麼用影像來表達幸福感呢?仔細琢磨下,其實是很難的。
有時候,我們為了刻意去表達幸福快樂,會設計一些誇張的「表演」。比如去歐美旅行、買奢侈品、坐豪車、住大豪宅、出入高檔餐廳、網紅打卡等。
這些雖然也會發生,但離大眾太遠,有種「我就看看,但我做不到,所以也沒啥感覺」的距離感。視覺傳達不到內心,產品和品牌怎麼深入人心呢?
其實幸福感不是大的、豪的,而是小的、細微的。
看到孩子喜歡吃大人做的菜,舌頭在嘴角一舔,就是幸福感。
在艱難的時候,有一個人對你說「別害怕,有我」,就是幸福感。
等了一天,喜歡的人發了一個微信,問你「在幹什麼?」,就是幸福感。
老公出差回來,老婆早早在機場等著,互相看見時那個抑制不住的笑容,就是幸福感。
捕捉這些細微的情感,需要攝影師有敏銳的感知和細膩的洞察,靠的就不是攝影技術了。
在照片裡看見自己小時候的熊樣
「看似大膽前衛,實則真誠樸實」
一出道,即成名,用來形空川島小鳥也不是不可以。
在你印象中拍孩子都是怎麼拍的?服裝、化妝、造景、舞檯燈光、專人引導等等基本是兒童攝影的標配。
但在10多年前,有一個攝影師完全是另一條路出來的,一點「標準化」操作的影子都看不到。
以至於他拍孩子的作品在不少人看來太過於大膽前衛,太不按套路出牌了。
《未來醬》是川島小鳥一拍出名的作品,也是他無法再超越的作品,不光是他自己,很多人想拍出這樣的未來醬,也只能模仿個表面。
至於原因,我一會來說,先來看這組讓川島名聲大噪的成名作。
一提到未來醬,大部分時候我們看到的就是這幾張曝光度特別高的照片。
但在我的理解中,最精華的反倒不是未來醬的近景人像,而是看完能產生共鳴的環境人像。
▲
這張應該是數一數二我喜歡的,家的環境、小未來踩在小凳子上玩水,這個動作應該每個小朋友都經歷過。
▲
這兩張我也很喜歡,踩在爺爺上肩上我也玩過。再大點就不行了,基本上只有這個時候可以做這個動作。
▲
這張嘛,如果去過日本就理解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種柜子真的超大。電影《小偷家族》裡也是這樣。
▲
我做過類似的事情,雖然沒有躺在溝渠裡。這也是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才會有的。
▲
這個圖編對照著很有意思,連娃娃的髮型都一樣。而且我們小時候也是這麼洗澡的吧,我小時候是用鋁盆子洗的。家裡住一樓,晚上盆子就放在家門口,我媽給我洗,天體浴:)
我喜歡的這幾張照片,是2-3歲孩子特有的,我們或多或少也經歷過,能感同身受。
在採訪中,看到川島說這是他自己拍這麼小的孩子,有些始料未及。
其實我倒覺得川島其實蠻會拍的,雖然這是他第一次這麼長時間的拍一個小孩子,把一個2歲階段孩子能拍的經典樣子基本都拍到了。
又一次刷新了我對川島的認識。他的第一次拍娃,細節抓的那麼準,把一個一點點大的孩子的經典模樣全拍下來了。
這些畫面,可能連她親生的爸媽都不一定能拍的到。
剛才有說到很多人想模仿川島小鳥拍的未來醬,但始終沒有能給人留下印象的作品。
這裡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日本平面視覺的精妙之處,也是川島小鳥在他的老師沼田元氣那裡學來的。這個關鍵點就是「策劃」
要找到一個有孩子樣子的孩子,純粹的孩子。
再找到一個沒有城市病的地方,那裡的人們生活的很天然,沒有電子設備的打擾,沒有太世故。
這兩個很重要的拍攝策劃點,讓川島找到了佐渡島這個日本非常鄉下的地方,從東京坐新幹線過去要三個多鐘頭。
並不是網上說的,因為他有一個朋友在農村,還正好有一個小孩子就去拍了。
其實並沒有這麼巧合的事發生,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經過了前期策劃「刻意」為之的。
有朋友的便利並不是川島拍攝的動機,而是這孩子足夠的特別。
沒有被電子產品訓練過,沒有大城市孩子的早熟,就是一個真正的孩童本應有的樣子,太少見了。
川島很享受未來醬在鏡頭前「不受控」的樣子,他不想拍攝那些能被輕易安排的孩子,反而「純天然的」才能激發出他的拍攝欲望。
拍自己喜歡的人,喜歡純粹的人。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川島小鳥成為實質意義上的商業攝影師前,他其實並沒有給自己規劃一定要拍到廣告片或明星寫真。
而是拍自己喜歡項目,比較在未來醬之前,他拍一個大學女同學。
之後才是拍了一個冬季的未來醬,直到大家都很喜歡了,他才又繼續拍下去。
這個成長路徑和很多人都不一樣。
我認識不少攝影師,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要成為商業攝影師,但做起來非常痛苦。拍了很多自己不想拍的東西,消磨了創作欲望。
其實我們不妨嘗試先從自己喜歡的人、能打動自己的事開始拍攝。
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拍攝內容,另一個重點就是堅持長時間拍攝了。
給大家看看川島小鳥幾部作品的拍攝時長。
▲
《Baby Baby》應該算是川島小鳥的第一部寫真處女作,是在他大學期間花了4年時間拍攝同一個女生。
長時間的拍攝換來了他人生第一個攝影獎,第10屆新風社平間至寫真大獎。
▲
《Baby Baby》雖然獲獎了,也得到了業內的認可,但真正讓他被大眾知道的是這部《未來醬》。
從2009年冬天拍到2011的冬天,2年時間的拍攝又讓他獲得了第42回講談社出版文化獎,並在日本創下了兩周銷售兩萬冊的銷售奇蹟。
▲
《未來醬》讓他一拍成名,但在攝影專業領域中真正確立地位的是這部拍攝普通人的《明星》。
為了拍攝這部作品,川島共用了3年時間,東京到臺灣來來回回30餘次,最終使他獲得了日本攝影的最高獎項,第40屆木村伊兵衛獎。
獲得過此獎的都是國際知名的攝影師,比如川內倫子、森山大道、荒木經惟。
大家有沒有發現,川島小鳥一直在拍自己喜歡的人和事,而且一拍就會堅持拍很多年,雖然看上去很慢,但卻是一條收穫滿滿的攝影成長之路。
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川島小鳥並沒有在影像中建一個虛幻的城堡,而是用他的真誠把他看到的真實樣貌拉到我們面前。
保存最大的真誠和善意,不矯情、不造作、不掩飾、不抬高,或許就是我們每一位攝影師拿起相機的初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