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張雨綺,一堆的字眼會蜂擁而至:霸氣、自信,傲嬌,挑剔,放得開……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她因為直爽而鮮明的個性,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她是如此真實而又強大,有人說,沒有人能駕馭的了她,也沒有誰傷害的了她,可誰又知,如此霸道女王式的「綺綺子」,卻為了孩子選擇改變與隱忍。
2017年10月, 張雨綺一筆湊成一個「好」,一對可愛的龍鳳胎寶寶出生,父親為相識十天相戀、相戀七十天結婚的商人袁巴元。可惜的是這場婚姻只維持了一年,孩子成了張雨綺一生的羈絆。
很多人佩服張雨綺的直爽和彪悍,卻不知,殘酷的童年是形成她性格剛烈的主要原因。彪悍是她的鎧甲,也是她的軟肋。
張雨綺出生於山東省德州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在她三歲的時候,父母離婚,從此張雨綺和母親相依為命,過著普通而奔波的生活。7歲那年,母親再婚,但重組家庭並沒有給母女帶來穩定的生活,婚姻維持沒多久,媽媽又離婚了。
家庭的不完整造成了張雨琦從小缺乏安全感,這也是讓她一度不相信男人,情路坎坷的原因。
著名心理學家林紫老師通過專業研究和20年案例總結髮現:缺乏安全感的父母很難養育出安全感富足的孩子。
缺乏安全感的人,通常會有這些表現:
縱觀張雨綺的上半生,兩次婚姻都以失敗告終,彪悍的性格雖圈粉無數,卻也無形之中給身邊人造成了壓力,讓很多人難以親近。
因為幼年殘酷,當了媽媽的張雨綺,似乎更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一向個性張揚的她,開始變得低調、圓潤、妥協、隱忍。
2017年11月17日,經紀人楊天真曬出一對龍鳳胎的滿月照,很快被推上熱搜,若不是註明了張雨綺的名字,恐怕誰都不知道,《乘風破浪的姐姐》裡那個可愛直爽、少女感十足的「綺綺子」,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這應該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主動公開的孩子照片。與很多喜歡曬娃的明星不同,張雨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暴露在大眾眼中,在節目中,她與老闆楊天真正面坦言,希望可以把孩子的生活保護好。她可以接受大眾的評論與詆毀,但不願意將孩子牽扯其中,這對孩子不公平,也不利於他們健康成長。
這個一向從不吝嗇於把自己的生活曝光於大眾之下的女王,因為孩子的出生,開始變得敏感而小心翼翼。
張雨綺的做法很值得肯定,作為一個媽媽,保護好孩子的私生活,就是保護孩子不暴露於危險之中,保護孩子的正常生活少受侵犯和打擾。
作為一個普通媽媽,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防範意識。這些年,朋友圈曬娃似乎變得越來越普遍,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成了老母親炫耀的資本,殊不知,很多危險就隱藏其中。
曾有一項調查發現:有超過七成的家長,可以從其他家長發布的朋友圈中,確定出孩子的家庭情況、日常習慣以及經常出行的地方。普通人都能發現的秘密,如若被不法之徒盯上,可想而知有多危險。
除此之外,有些家長還喜歡在朋友圈發布一些家庭隱私,也是很危險的事情。我的一個朋友就曾犯過類似的錯誤。她是一個單身媽媽,和老公離婚之後,因為心情失落無處傾訴,把自己的離婚證發在了朋友圈。很快,這一消息被孩子的幾個同學媽媽捕捉到。本來孩子還小,離婚的事情想等孩子大一點再告訴他,卻不知,有一天孩子突然哭哭啼啼的跑回家,身上帶著抓傷,媽媽趕緊問明情況,原來,孩子的同學跟他說,他的爸爸媽媽離婚了,孩子不相信,放學後跟同學打了起來。媽媽看沒辦法再隱瞞,將實情告訴了孩子,從那之後,孩子開始變得內向、不愛說話,甚至有了厭學的情緒,直到後面辦了轉學,孩子的情況才有所好轉。
著名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曾在「童年陰影」的理論中提到:孩子的童年一旦受到傷害,他的人生軌跡將會發生很大改變。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保護好孩子的隱私,讓其在一個良性的健康環境中成長。
作為有錢又有範兒的女性代表,張雨綺的重心其實一直在工作上,孩子則是由家裡老人和保姆照顧。不過一旦有時間,她都會親自陪伴。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曾有媒體拍到張雨綺帶著龍鳳胎去學遊泳,寶寶在泳池學習的時候,張雨綺站在窗外觀看,母愛滿滿。可見,張雨綺對孩子的教育還是很重視的。
還有一次,張雨綺帶著雙胞胎寶貝約友人吃飯,出來的時候,張雨綺的兒子不知看到了什麼,興衝衝的跑去要買,保姆拉了幾次拉不走,這時,本以為一向霸氣的雨綺姐姐會毫不猶豫的買下孩子喜歡的東西,但事實並沒有,張雨綺走過去,不知跟孩子說了些什麼,孩子聽完媽媽的話,不哭不鬧,乖乖的跟著媽媽離開了,可見,張雨綺對孩子並不寵溺。
正所謂「溺子如殺子,慈母多敗兒」,張雨綺雖然有錢,但她並沒有一味的慣著孩子,說明在孩子的教育上,她還是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其實,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用心陪伴,不過度幹涉,不過分寵溺,懂得張弛有度、適可而止,在育兒這件事上,張雨綺絲毫沒有將自己的霸道與傲嬌表現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一個母親的耐心與陪伴。
在綜藝節目《我和我的經紀人》中,張雨綺因事業遭遇低谷而被老闆楊天真約談,這個一度不吝嗇於隱藏私生活的女子,在節目中坦言,保護孩子是自己的第一訴求,為了他們,她願意做出一些改變:
首先,因為有孩子,她不會再去輕輕鬆鬆過自己的生活,而是要顧慮孩子的感受。
其次,為了不讓孩子將來面對來自學校、同學或者家人的壓力,她會去磨掉身上一些過於自信的東西,更多的選擇隱忍和妥協。
這對一向以個性標榜自己的張雨綺來說,是一次形象的顛覆,為了孩子,她已經完全拋去了自我的外衣。
據說,做父母有四個層次:最低層次是肯為孩子花錢,其次肯為孩子花時間,再進一階肯為孩子學習,而最高階的父母,肯為孩子做出改變。
孩子是父母的一場修行之路,在成為父母之前,我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但是成為父母之後,我們要學會改變。一個優秀的家長,懂得好的教育是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想讓孩子變得優秀,父母自己要先具備優秀的品質,為孩子改變,也是讓自己更優秀的路。
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夠像雨綺姐姐一樣,有意識地改變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長。
我是@無憂媽咪 ,分享育兒資訊,學習育兒知識。對於張雨綺的育娃之路,你有怎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