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熊孩子們的「失職家長」誰來管
未成年人涉罪的新聞屢屢刺痛人們的神經,原本單純無瑕的孩子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很多「熊孩子」背後,都有疏於履行職責的「熊家長」。
近日,記者採訪多位從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檢察官,聊到同一個話題:「熊家長」的監護職責缺失,到底誰來管?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多地檢察機關都在探索督促監護令,探尋喚醒失職監護人監護意識的路徑。
「熊孩子」背後的「失職家長」
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一起女學生被多名未成年人性侵的案件引起社會關注。檢察機關辦案發現,7名涉案未成年人中有4名身在單親家庭,大多數為在校生,均存在沉迷網絡、抽菸喝酒、看淫穢錄像、夜不歸宿甚至猥褻、性侵未成年人等行為。
「這些孩子的父母或長期在外打工,或感情破裂離異,對孩子的教育普遍存在長期放任或無力管教等情況。」福州市晉安區檢察院第五檢察部負責人劉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孩子本是一張白紙,如果家庭能夠給予足夠的溫暖,他們可能不會走上歧途。
「父母是一個沒有崗前培訓的終身『職業』,有人雖已身為父母,卻難以表現出應有的責任心,非常失職。」福州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江福林常常對涉案未成年人進行家訪,見過一些沉迷玩樂、佛系放養、溺愛子女等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失職家長」。
九百餘公裡之外的江蘇泰州,高中女生小雪(化名)因被父親無端打罵而離家出走,偷偷在酒吧賣酒,還多次參與盜竊。而這位父親只表態說,「孩子不回家,我什麼都不管」。在泰州市高港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湯晶萍看來,這位家長不懂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也缺乏相應的責任心。
「沒有人生來就知道怎麼當父母,每個父母都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要看是否有心去學習。孩子的問題難道不是因你而起嗎?」湯晶萍的一番話,讓這位父親低下了頭。
後來,小雪被附條件不起訴。在檢察機關的幫助下,她順利恢復學習,近日剛參加完高考。考前,小雪給湯晶萍打電話說:「我一定好好努力。」
66.2%被督促監護的家長存在家庭教育不當問題
「對於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等違反家庭監護責任的,我們始終缺乏有效手段去督促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急需對監護人行為予以司法幹預,填補國家監護制度設計中的『真空地帶』。」福州市檢察院檢察長張時貴認為。
為此,福州市檢察院大膽創新探索。2019年12月,張時貴針對「女學生被多名未成年人性侵案」中的監護人監管缺位等問題,向涉案未成年人父母宣告送達了督促監護令,督促他們切實履行監護職責。
今年3月,福州市檢察院聯合法院、公安局、教育局出臺《福州市人民檢察院「督促監護令」實施辦法(試行)》(下稱《實施辦法》),進一步推動全市檢察機關探索實行督促監護令工作。截至7月13日,福州檢察機關已針對涉嫌暴力、侵犯財產、性侵等30個案件涉案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發出督促監護令71份。
據統計,在家長被督促監護的涉案未成年人中,60.6%為輟學學生,25.4%附條件不起訴,19.7%未達刑事責任年齡。在被督促監護的家庭中,有47位監護人存在家庭教育不當問題,佔比66.2%;留守家庭、脫離監管的佔比12.7%,單親監護的佔比21.1%。
「有的父母存在教育方法不當的問題,過分溺愛或者打罵教育;有的父母為謀生計,一方或者雙方長期打工致監護、管理和教育均缺失;有的是因為單親家庭、重組家庭變故,致孩子脫離父母監管,或由其他親屬監管,溝通不足。」據了解,福州檢察機關已組織課題組對「失職家長」問題進行梳理調研。在江福林看來,大多數家長的內心還是愛孩子的,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切實承擔自己的責任,急需外界幫助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2003年出生的小龍(化名)從小父母離異,母親帶著他從外地來到福州生活,從未和父親聯繫過。後來,母親再婚生了二孩,將他寄養在繼父的親戚家中,初二輟學後母親也不太過問,一直放任他直到因搶劫手機被關進未成年犯管教所。
「衝動魯莽,戒備心較強,暴力傾向較高,具有較高的人身危險性。」去年12月,小龍的心理評估報告引起福州市鼓山地區檢察院駐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檢察室檢察官齊航的注意。齊航與小龍的母親面對面分析孩子犯罪的原因。她表示十分後悔,疏忽了對孩子的管教,如今都不知道如何與孩子進行交流。今年5月29日,檢察官在小龍刑滿釋放當天,向小龍的母親送達督促監護令。據了解,這是當地未成年人刑事執行檢察領域的第一份督促監護令。
檢察官在辦案中還關注到,未成年被害人的家庭問題也存在著監護不力等情況,不容忽視。記者了解到,福州檢察機關已向4名未成年被害人的監護人發出督促監護令。
多地檢察機關嘗試發出督促監護令
重慶市墊江縣是當地著名的「打工大縣」,常年有30萬左右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未成年人較多,家庭教育問題突出。墊江縣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鄭浩龍在推進罪錯未成年人分級矯治時,提出要對罪錯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進行訓誡,同時向未成年人發出警醒書,向監護人發出督促監護令。
今年6月16日,墊江縣檢察院發出重慶首份督促監護令。督促監護令的發送對象是一位忙於生計、疏於管教的「甩手家長」。在他長期打罵教育下,2018年 10月,15歲的兒子受人挑唆和他人到某學校兩個寢室搶劫211元。鄭浩龍對記者說,罪錯未成年人犯罪,涉及到監護職責的原因應在督促監護令上寫明,及時指出方便監護人改正,進一步細化對監護人的具體要求。
而在江蘇泰州,湯晶萍則發現了一個不良現象。一些未達刑事責任年齡涉罪未成年人的家長經常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約50%左右消極配合。有的家長以工作忙為由拒不現身,有的連孩子盜竊的違法所得都不願意退回;有的家長認為,「我的孩子沒達到刑責年齡,你們也不能拿我們怎麼辦」,不會面臨被公訴的壓力;還有的家長甚至想將教育責任扔給社會,提出「我真管不了,你乾脆把我的孩子關起來」。自今年5月13日起,該院已發出兩份督促監護令。
「很多孩子確實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才貿然走上社會,沾染了不好的習性,我們應該盡力去矯治,讓孩子回歸正途。」湯晶萍在辦案時常常覺得無奈,有的孩子16歲之前盜竊了上百次,而家長視若無睹。湯晶萍希望,下一步將督促監護令的工作重點放在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的涉罪未成年人上。
督促監護令的剛性約束如何實現
督促監護令發出後,「熊家長」若是置之不理,怎麼辦?剛性,是受訪檢察官們不約而同的關注重點。
「我們可以對罪錯未成年人進行分級處置,但是針對『失職家長』的措施非常有限。」湯晶萍表示,目前已有訓誡、親職教育等「組合拳」,依然希望對一些嚴重情況設置其他懲戒處罰,以較為剛性的措施作為督促監護令的後盾,有助於進一步促進監護職責落實。
「目前,法律缺乏對家長監護職責缺失行為的剛性處罰措施。」對此,劉娟認為,必須要對「熊家長」的表現進行考評,每月進行家訪,根據學生的感受、老師的評價多方共同評判監護人的轉變。下一步,希望就監護人怠於履行監護職責的情況進行單位通報,如果還因監護不到位發生了更嚴重的犯罪,建議將其納入徵信系統。
「將監護效果作為最終處理的參考,是為了讓監護人切實履行監護職責。這也是督促監護令的剛性所在,處罰不是最終目的。」江福林表示,檢察機關最關心的是未成年人能否回歸正途。
多位檢察官表示,幫助涉罪未成年人迷途知返,改善未成年人的家庭監護環境,光靠檢察機關的力量遠遠不夠。對此,福州檢察機關引入司法社工提供差別化幫教個案服務,在親子溝通、危機幹預、法治教育等方面設計增強版課程,實現「一個家庭一套教育方案」;建立以家庭探訪、學校回訪、社會機構走訪、檢察機關隨訪「四訪」工作法,形成家、檢、校、社之間的良性互動和聯動,正反雙向開展監督考察。
此外,記者了解到,福州檢察機關已進一步完善規範督促監督令制度,從結果運用評價制度、聯席會議制度、監護人考察制度等方面切入,面向各單位徵求意見。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律師協會名譽會長洪波與31位全國人大代表一起聯名提交了《關於建立檢察機關「督促監護令」法律制度的議案》。
「監護人監護和教育職責的缺位,對於未成年人成長的消極影響,及其高概率誘發犯罪的問題,已不容忽視。」洪波認為,當未成年人父母或監護人未履行監護職責或履職不適當,國家有權強制介入,維護未成年人利益。
為此,洪波建議,未成年人保護法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修訂時吸納檢察機關督促監護令工作機制,為這項工作開展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同時,他還建議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督促監護令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在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作用。(胡玉菡)
(責編:溫璐、孝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