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盟影視編劇自己的圈子,點擊藍字關注呦!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每年總有那麼幾個月,朋友圈、辦公室的話題都被《甄嬛傳》、《羋月傳》和《那年花開月正圓》給承包了。2018年,新一輪「大女主」劇又要來霸屏了。劇拍得好不好看倒是不清楚,光看這麼多名字,已經讓人頭暈。
滿屏「大女主」,全是瑪麗蘇
從《甄嬛傳》開始,我們大陸的「大女主」戲就沒有斷檔過。
2017年熱度最高的,莫過於袁泉和馬伊琍主演的《我的前半生》,還有陳數的《和平飯店》。隨著電影咖們紛紛下海來拍電視劇、古裝劇,特別是唐史、清史為主的戲說劇成了她們的主戰場。
從未涉足過電視劇的章子怡,接了架空歷史劇《帝王業》;周迅主演《如懿傳》,搭檔霍建華;範冰冰拉上《武媚娘傳奇》同班人馬開拍《巴清傳》,講一個「中國最早的女性企業家」的發家史;還有楊冪的《扶搖》、陳喬恩的《獨孤皇后》、安以軒的《獨孤天下》、唐藝昕的《獨步天下》……
差不多的名字,差不多的服裝造型,差不多的演員,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不可否認,比起「小花」們,中年女演員的作品更受關注和喜愛。青衣們紮實的演技和獨具魅力的氣質,比小花們更讓人信服。剛開始覺得這真是個好現象,但是看著看著發現不太對勁了。
甄嬛、羋月、楚喬、羅子君的身後,好像排隊一樣,站著一溜兒對她們不離不棄的男人。就說《那年花開月正圓》,本來還想看周瑩在商場翻雲覆雨來幾手,結果發現她一直在談戀愛。甄嬛也是,和一眾妃嬪根本沒什麼區別,還以為自己是正義的使者。
她們的人生進階不用靠自己打怪升級,基本就靠男人們前赴後繼,給予外掛加持。和男主走向人生巔峰,和男二曖昧不清,還有男三男四號窮追不捨。觀眾跟著一起炒CP。回去看看幾十年前的偶像劇,和今天所謂的精英女性到底有什麼兩樣?換湯不換藥而已。
這種劇給很多初入社會的年輕姑娘灌輸了特別表裡不一的思想。每天都在朋友圈寫自立自強的語錄,遇上事兒了就希望身邊有優秀男人為自己擋風遮雨,還以為自己是個萬人迷。
瑪麗蘇大女主劇帶來的後果,就是讓中國的很多姑娘僅僅在嘴巴上站起來了,實際上沒有實力,也不願意去面對真正的社會。她們只能和我們國產的「大女主」們一起,變成了一個個看上去很職業的「巨嬰」。
觀眾究竟想看什麼?
相比之下,2017年的美國電視艾美獎上,有三部大放異彩的劇作:《使女的故事》、《大小謊言》和《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都是標標準準的「大女主」劇。
在《使女的故事》中,未來女性活在極端的男權社會,成為奴隸一般的存在。雖然是一部假想科幻劇,其中內容有誇張之嫌,但無疑引發了大眾對女性社會地位的反思。《大小謊言》則採用了典型美劇的套路,盡數現代女性在生活中遇到的男女關係、婚姻制度、家庭暴力、受虐心理等等問題。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劇照
和國產「大女主」最有共通點的是《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麥瑟爾夫人跟羅子君一樣,第一集就慘遭離婚,但兩個婦女在離婚之後,自立自強的方式有天壤之別。麥瑟爾夫人對自己所從事的單口喜劇行業的熱愛,對渣男前夫的感情,要比羅子君那個形象真實許多。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職業劇《傲骨之戰》。雖然是《傲骨賢妻》的衍生劇,但它已經完全超越了母劇,精準刻畫了中年律政精英們的睿智、聰慧、優雅。
無獨有偶,我們看3月完結的韓劇《迷霧》,撇開爛尾不說,它憑什麼能吸引那麼多觀眾?那是因為金南珠飾演的這位女主播,具備優秀的職業素養,在職場上有充分的話語權。懷抱著新聞理想,也懂得適時低頭。她和丈夫能力相當,兩個人活用手上的資源,相互給對方的職業生涯輸送利益。與此同時,她還能做到優雅、貌美,造型滿分。
現今,女性對自己的要求,光一個「美」字已經遠遠不夠。女性已經不再是和家庭、育兒相關聯的詞彙,她們希望在電視上看到的內容,是女性主動、自發地成長和獨立。無論女主本身的設定是什麼,貴婦、單親媽媽、傻白甜都可以,遇到挫折、克服挫折,或者被挫折打趴下的經歷也都OK。但成長的經歷,必須是豐富、真實、獨特的。
「大女主」劇的原始鼻祖《大長今》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韓國「大女主」劇的原始鼻祖《大長今》。長今的人設很真實,初期好勝要強,進宮就想要當最高尚宮。自己懂得不多,做錯過不少事情,還和師傅韓尚宮鄭尚宮生氣,怎麼看都是個「職場小白」。
但這個職場小白的打怪之旅,沒有謀奪人心工於算計,她的成就來自於老師的訓練和自己的堅持。在這個過程中,漸漸悟出做人行事的道理。整部劇對女性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人生觀包括愛情觀都大有啟發。
凡人也值得寫
大女主從來就不好拍。日本的大河劇拍了五十五年,碰到女主題材還時不時出么蛾子。
2008年,宮崎葵主演的《篤姬》大爆,NHK看準這個機會,隔兩年就出一部女性題材大河劇。結果呢,井上真央的《花燃》、綾瀨遙的《八重之櫻》、上野樹裡的《江·公主們的戰國》,收視率全都撲街。不是演員水平問題,是故事本身就很難編。比演員是誰更重要的是故事。
其實,人與人的溝通需要共鳴,一個脫離實際生活、矯揉造作的人就註定沒法與觀眾產生這種共鳴。同樣的,做大眾藝術的人要100%拿出讓大家喜歡的東西。一個故事,一部劇,要能夠讀出生活在相同時代的人的心理,應當盡最大的努力讓觀眾的視線和這部劇要體現的情感產生交集。
「裝文藝但沒文化」的女性是讓人討厭的,比如《歡樂頌》裡的「安迪式做空」,就體現出編劇們的「沒文化」——
氣場全開的安迪拎起電話,揚言要通過做槓桿讓包家一個小時虧一千萬,第二個小時虧兩千萬,第三個小時虧四千萬。但凡有點大學水平金融知識的觀眾看到這段臺詞都要犯尷尬癌,一個人設是「數學天才」和華爾街金融海歸的女高管,基本的交易時間記錯不說,更何況,所謂的加大槓桿,讓包媽倒貼破產的這個操作方式更是無稽之談。索羅斯和巴菲特看了都要流眼淚。
《歡樂頌》中的安迪
編劇宋方金3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跟風」是影視創作的一大特點,市場會跟風年輕人的喜好。所以,誕生過好幾部熱門劇集的「大女主」題材,才會受到投資方的格外青睞。
「跟風」固然無可指摘,但身為「大女主」題材的編劇,跟風不是讓你把我們沒看見過的女性人設編出來,是要把我們錯過的,或者正在感受卻無視掉的細節,提煉並呈現出來。現在和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女性觀眾們在經受著什麼?她們的心裡在想什麼?她們需要什麼?
網際網路時代的女性擺脫了「三從四德」的教導,卻漸漸受到社交網絡上的網紅辣媽精英們的影響,變得越來越焦慮。某姑娘年方二十創業有成融資千萬,某藝人生了孩子迅速恢復身材投入工作、某網紅帶著身孕堅持健身、某媽媽養著三個孩子還申請到了哈佛研究生……
殊不知,人生有許多選擇,每個姑娘的人生不一樣,重點也不一樣。重要的是身為一個女性,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盡力。
而我們親愛的編劇們,寫女性,不一定要寫「超人媽媽」、「天才海歸」、「草根逆襲」,也可以是凡人一個,她們的故事也值得書寫。
請把女性當人,而不是電視劇裡的萬人迷。
來源:精選編劇故事推薦
END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的文字進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往期回顧:
公告|關於與籤約編劇趙徵解除合作關係的聲明
培訓公告|影視編劇基礎入門班第二期開始招生啦!
培訓公告|編劇交流提高班第一期開始招生啦!
招新|我站在冬天的路口,等風,也等你~
公眾號投稿、編劇培訓班諮詢qq2047423885
編劇培訓交流群:100376796
徵稿群:515789224
夢禾編劇圈ID:bianjuquan
編劇作家經紀 文字版權運作
智慧財產權代理
影視項目合作 維權業務
郵箱:bianjuquan@188.com
官網:www.bianjuquan.com
電話:025-86614909
北京聯絡點:13651001159
南京聯絡點:18061888058
夢禾編劇圈南京聯絡點:青春咖啡館
❶ 啤酒蓋子上的咖啡館
❷ Cafe&Bar Books&Films&Music
❸ 交流咖啡、美酒,電影,文學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鶴鳴路6號仙鶴門新天地廣場03棟404室
聯繫電話:18061843487 1875186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