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蔣樹珍:穿越戰火的「女孩」祈禱和平永存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蔣樹珍:穿越戰火的「女孩」祈禱和平永存

中新網南京12月7日電(記者 申冉)「83年前的冬天,我們進了城門,天上飄著雪,地上到處都是屍體。」九十多歲的蔣樹珍,依然記得1937年自己8歲時的那個冬天。

滿頭銀髮、穿著得體的蔣樹珍,看上去優雅從容,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一位幼年時從戰爭的血海和炮火中逃生的人。

歷經戰火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蔣樹珍老人,唯一的願望是「國家平安了,小家才有這份幸福。」 泱波 攝

「我們家住在門東小心橋24號。日本兵進城前,外婆和媽媽帶著我、哥哥、弟弟一同跑到鄉下。媽媽那時才30多歲,臉上抹著鍋灰躲在柴堆裡。日本兵翻柴堆時幸好沒發現她。外婆帶著我們面對著日本兵。」說起當年的逃難經歷,蔣樹珍記憶猶新。「日本兵舉槍要打死外婆,所幸槍口打歪了,外婆沒傷著要害。」

儘管家人逃過一劫,但當時年僅8歲的蔣樹珍卻親眼目睹了侵華日軍屠戮同胞的一幕幕,「我們看著日本兵把兩個年輕中國男子槍殺了;從鄉下回城的路上一片狼藉,死屍在街上堆成了山。」蔣樹珍說起這段記憶,不禁聲音顫抖。

「戰爭裡的日子苦啊,吃沒有吃、喝沒有喝,每天餓得前胸貼後背。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日子才一天天好起來。」歷經了戰亂的歲月,蔣樹珍格外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從悽慘往事的追憶中回神的她笑著告訴記者:「現在多好呀,我生了6個兒女。現在有6個孫子孫女,5個重孫、重孫女。他們工作好,學習也好。」

時不時,蔣樹珍會跟孩子們說起過去的事。「就是要孩子們知道,咱們國家平安了,我們的小家才有這份幸福。」(完)

相關焦點

  • 六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集體發聲:痛恨戰爭 和平真好
    11月16日,江蘇南京,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高如琴(上左)、石秀英(上中)、路洪才(上右)、蔣樹珍(下左)、熊淑蘭(下中)、謝桂英(下右)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接受媒體採訪。
  • 6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祈願永久和平:希望年輕人平安!努力!自強
    83周年,12月13日將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昨天,石秀英、謝桂英、蔣樹珍、熊淑蘭、路洪才、高如琴等六位倖存者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採訪,儘管不是第一次回憶起那段痛苦的經歷,但平均年紀超過90歲的老人們仍滿懷對戰爭的恐懼、對和平的珍視,除了痛說歷史,他們說的最多的是讓年輕人「珍惜和平」「努力工作」「好好學習」「一定要自強」……同時,善良的老人們雖然口口聲聲說回想起來「太恨了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記住歷史 珍惜當下 珍愛和平
    (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石秀英:記住歷史 珍惜當下 珍愛和平中新網南京12月4日電 (記者 朱曉穎)1926年出生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已年逾九旬。老人日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特別向年輕人叮囑:「要記住歷史、珍惜當下、珍愛和平。」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 泱波 攝石秀英老人的身體相當硬朗。天氣日漸寒冷,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將至。在家人的陪同下,她開始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一些公祭日前的活動。這也是她和家人多年來的慣例了。
  • 南京大屠殺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
    25日,南京正式啟動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據統計,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獻上鮮花表達追思之情。實習生 於樂瀛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萬程鵬 攝11月25日上午,天氣陰冷。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哭牆」前舉行。
  • 第六個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有話要說
    來源:中國新聞社每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都是歷史的「活證人」如今,在冊的在世的倖存者已不足
  • 永不消逝的南京記憶:走過至暗時刻,他們仍在守護和平
    2019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1937年12月13日,日軍悍然侵佔南京,燒殺、搶劫、強姦,千年古都生靈塗炭、血流成河,「南京市內簡直成了火海,到處都發生了火災。」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照片牆又熄3盞燈
    1月3日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近日辭世的3位倖存者朱惟平、胡信佳、金茂芝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倖存者照片牆上,3位老人的彩色照片漸漸變成灰黑色,照片下方被各自親屬奉上一枝白菊。家屬們注視著老人的照片,深深地鞠躬。倖存者朱惟平於2019年11月16日晚病逝,享年91歲。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受害者說,「我們就是屠城血證」
    中新社南京一月十九日電 題: 「我們就是屠城血證」——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受害者遺屬強烈譴責日本右翼勢力大阪集會  中新社記者 王國安  今天上午,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受害者遺屬代表等三十餘人,聚集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舉行抗議集會,他們紛紛以自己和親人受害的慘痛經歷,憤怒控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血腥暴行
  • 南京舉行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 倖存者僅剩73人
    新華社南京11月25日電(記者蔣芳)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到來前夕,歷史見證者正在凋零。25日,南京正式啟動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據統計,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  初冬,飄著細雨。
  • 「我經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影像記憶素描
    1937年,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後,熊淑蘭的大媽被日本人輪姦,第二年,大伯也被殺害。她曾親眼看到,江東門的橋被炸毀後,日軍用中國百姓的死屍堆成一座又高又長的橋。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此後,30萬以上的中國人在侵華日軍長達六個星期慘絕人寰的屠殺中遇難。劫後餘生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那段歷史的「活證」,歷史給他們留下終身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
  • 萬年曆 | 南京大屠殺83年,不能忘卻的歷史!
    在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中,大量中國平民和軍人遭到殺害,數以萬計的家庭支離破碎,死難者超過30萬。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滅絕人性,震驚世界。南京哭牆上,遇難者名單刺目。一筆一划刻劃下血色痕跡,深深銘刻著這段灰色的回憶。警鐘哀哀,聲聲泣血。無聲無息提醒後人,時刻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下面,萬年曆App就帶你來一一細數83年前的歷史記憶。
  • 他們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日本還想否認罪行嗎?
    當天凌晨,南京淪陷了,日軍衝入城裡,開始了長達40多天的「南京大屠殺」,南京城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日軍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大屠殺,其首領任由士兵們胡作非為。喪心病狂的日軍竟然舉行殺人比賽,看誰殺害的中國人多。本來國際上規定不得虐待或者屠殺俘虜,但日寇將這些規定拋之腦後,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殺害中國士兵。
  • 這些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是對歷史真切的銘記與見證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倖存者登記在冊者僅剩100位,而其中最年長的倖存者管光鏡,也於12月10日與世長辭!「現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說!是的,我們出生在幸福和平的時代!但我們依舊要銘記歷史!
  • 最年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即將消逝的歷史見證!請記住這些面孔…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製造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使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殺害,給劫後餘生的倖存者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那段慘痛歷史的「活證」。80年歲月流逝,目前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已不足百人。10日凌晨2點,最年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管光鏡老人與世長辭,享年100歲。
  • 82年前曾祖父在南京護佑難民,今夜她在南京為和平而歌
    梅根,也成為第一位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音樂的形式為和平而歌的國際友人後人。梅根介紹,這首歌表達了她對曾祖父的敬仰,和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遇難者的同情,這首歌同時也在呼喚和平、呼喚更美好的未來。
  • 南京大屠殺和你我有什麼關係?
    如今,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不足百人。而就在12月10日,最年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管光鏡老人與世長辭,享年100歲。她撰寫的《南京大屠殺》一書,被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認為是,人類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
  • 將18萬件藏品數據化,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全新升級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瑾 杜雪迎)為逝去的倖存者熄滅一盞燈、利用 AR 技術 " 復原 " 歷史、將 18 萬件藏品數據化 …… 自 2014 年作為國家公祭儀式固定舉辦地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人數猛增,每年超 800 萬的參觀人數遠超最初設計的接待流量。除了將參觀方式改為提前預約,紀念館還在呈現方式、標準化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升級。"
  • 在影像中祭奠同胞:那些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影視作品
    和平年代,為了讓大家更好地記住這段歷史,出現了很多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影視作品,這些作品雖然視角不同、故事不同,但都表達了對戰爭的控訴,對遇難同胞的哀悼。   1、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整個系列片通過倖存者的講述、國際人士的證言、各種歷史影像資料,全部以實證與證言的方式,製作成系列短片,反映侵華日軍帶給南京的巨大創痛和深重災難。  3、紀錄片《1937?南京真相》
  • 南京大屠殺後,日軍沒有就此罷手!他們又對倖存者實施了殘酷手段
    這是一個悲痛的教訓,南京大屠殺事件一發生,全世界人民都對日軍的殘酷暴行進行了嚴厲指責。簡直就是慘無人道。很多人好奇的是,剛剛經歷過浩劫的南京城是什麼樣的?大家腦海中是不是有著這樣一副畫面,經過日軍屠殺的南京已經成為了一座死城。大街上到處都是南京市民的屍體,還有一些殘酷大笑的日本士兵。其實在經歷了大屠殺之後,南京還有將近40萬人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