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記住歷史 珍惜當下 珍愛和平

2020-12-28 中國新聞網

(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石秀英:記住歷史 珍惜當下 珍愛和平

中新網南京12月4日電 (記者 朱曉穎)1926年出生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已年逾九旬。老人日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特別向年輕人叮囑:「要記住歷史、珍惜當下、珍愛和平。」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 泱波 攝

石秀英老人的身體相當硬朗。天氣日漸寒冷,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將至。在家人的陪同下,她開始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一些公祭日前的活動。這也是她和家人多年來的慣例了。

目前健在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不足百位。石秀英是他們當中年紀較大的一位。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的1937年,她當時11歲,她的父親被日軍刺了三刀罹難,她的大哥被抓上卡車拉走後杳無音訊。

日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活動。 泱波 攝

歲月流逝幾十年。老人對這段讓她痛楚一生的經歷仍記憶猶新。

1937年,石秀英的家在南京七家灣牛首巷2號(當時的地址)。那年,父親石長福47歲,大哥石坤寶19歲。

「日軍進城前,我們到難民區沒找到房子,就在上海路附近的山上搭了蘆席棚子。日軍進城後的一天,父親下山買小菜,順道看望住在山下的姑媽。他一去就再沒回來。一位姓馬的親戚告訴我們,他在水西門看見日軍在刺殺中國人,其中一個像是我父親。等日軍走後,姓馬的親戚從躲的地方跑出來去看,看到果然是我父親,他身上被刺了三刀,我父親被日軍殺害了。大哥被日軍抓上卡車拉走後失蹤……」回憶時,老人忍不住擦拭眼角。

慘案發生後,家已不復存在,家人悲痛萬分,流離失所。

石秀英老人說,那時,她的媽媽給別人家倒馬桶、洗衣服,11歲的她給別人家送飯。一拿到工錢,就買黑大餅吃。母親跟隨她的舅舅去上海不久後就過世了。家裡的幾個孩子四處做工,勉強度日。直到19歲成家後,她的生活才穩定下來。

為揭露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反人類罪行,石秀英老人曾赴日本作證,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作為南京大屠殺慘案的證人,她和很多倖存者一起,成了勇敢的歷史真相講述者。

如今,石秀英膝下子孫滿堂,享受著幸福的晚年。往昔經歷的巨大反差,讓她對今天的安穩日子非常滿足。她也常帶著家人一起,參加紀念館活動,告訴後人不忘家事,不忘歷史。

「經常聽母親講起過去的事,每次聽完心情都很沉痛。」陪老人到紀念館的石秀英女兒對記者說:「國家強大帶給公民自豪感、安全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倖存者後人,我們會把歷史真相一代代傳下去。」(完)

相關焦點

  • 六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集體發聲:痛恨戰爭 和平真好
    11月16日,江蘇南京,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高如琴(上左)、石秀英我希望他們珍惜和平。」我希望他們珍惜和平。」歷史是不能被否定的。年輕人要記住歷史,誰忘記歷史誰就是背叛。我希望和平能一直保持下去。」
  • 南京大屠殺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
    據統計,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獻上鮮花表達追思之情。實習生 於樂瀛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萬程鵬 攝11月25日上午,天氣陰冷。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哭牆」前舉行。
  • 6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祈願永久和平:希望年輕人平安!努力!自強
    83周年,12月13日將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昨天,石秀英、謝桂英、蔣樹珍、熊淑蘭、路洪才、高如琴等六位倖存者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接受了揚子晚報記者採訪,儘管不是第一次回憶起那段痛苦的經歷,但平均年紀超過90歲的老人們仍滿懷對戰爭的恐懼、對和平的珍視,除了痛說歷史,他們說的最多的是讓年輕人「珍惜和平」「努力工作」「好好學習」「一定要自強」……同時,善良的老人們雖然口口聲聲說回想起來「太恨了
  • 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家祭:白髮漸少 薪火待傳
    中新網南京11月25日電(記者 申冉 葛勇)在一年一度國家公祭日到來前夕,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遇難者名單牆前舉行。  25日,倖存者夏淑琴、葛道榮、石秀英、馬庭寶、路洪才、艾義英、餘昌祥,以及部分去世倖存者家屬,在濛濛細雨中,再一次為逝去的親人送上鮮花和哀思。祭奠的人群中,白髮老者越來越少,年輕的身影正在多起來。  「只要身體允許,家祭我是每年都要來。不來我心裡難安啊!」
  • 南京舉行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 倖存者僅剩73人
    新華社南京11月25日電(記者蔣芳)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到來前夕,歷史見證者正在凋零。25日,南京正式啟動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據統計,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  初冬,飄著細雨。
  • 2020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今日舉行
    夏淑琴、葛道榮、石秀英、馬庭寶、路洪才、艾義英、餘昌祥、去世倖存者梅秀英家屬及去世倖存者梅壽蘭家屬等9家25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家人,一起在這裡緬懷83年前遇難的親人和同胞,獻上鮮花表達追思之情。經歷過戰爭,才讓我更加熱愛和平。」談及當年的慘痛經歷,92歲的倖存者艾義英眼含淚光,「當年哪會想到會過上現在的好日子,天堂般的好日子。我經常和身邊的人說,要好好活著,珍惜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91歲的倖存者夏淑琴說:「我家9口人有7人被殺害,只有我和妹妹活了下來。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等到日本政府的一聲道歉。」儘管這段記憶讓她們內心傷痕累累,但堅強的她們仍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傳播真相,為和平「代言」。
  • 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 祈願和平
    劫後餘生的倖存者留下了 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 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與世長辭 截至目前 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73位
  • 萬年曆 | 南京大屠殺83年,不能忘卻的歷史!
    萬年曆 | 南京大屠殺83年,不能忘卻的歷史!在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中,大量中國平民和軍人遭到殺害,數以萬計的家庭支離破碎,死難者超過30萬。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滅絕人性,震驚世界。南京哭牆上,遇難者名單刺目。一筆一划刻劃下血色痕跡,深深銘刻著這段灰色的回憶。警鐘哀哀,聲聲泣血。無聲無息提醒後人,時刻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下面,萬年曆App就帶你來一一細數83年前的歷史記憶。
  • 守住這段歷史真相,這些「90後」共同發聲!
    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90後」青年共同發聲。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傳承著歷史真相,在世界各地傳遞和平之聲。聚沙成塔,滴水成河。圖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熊淑蘭。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由於過去生活條件很差,她的母親在流產後,身體一直沒有恢復好,42歲就過世了,當時熊淑蘭才十四五歲。多年來,熊淑蘭堅持參加各種活動,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傳遞和平之聲。石秀英「要記住歷史、珍惜當下、珍愛和平。」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祭舉行 歷史記憶需要代代傳承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祭舉行 歷史記憶需要代代傳承2020-11-26 10:42來源:新華網  11月25日上午,天氣陰沉,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死難者遺屬家庭代表夏淑琴、葛道榮、石秀英、馬庭寶、路洪才、艾義英、餘昌祥,去世倖存者梅秀英家屬、梅壽蘭家屬前來祭拜親人。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對那段災難歷史的深刻反思,正成為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化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牢記民族苦難冬天的「哭牆」前,有無盡的哀思。11月25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葛道榮、石秀英、馬庭寶、路洪才、艾義英、餘昌祥,以及部分去世倖存者家屬,齊聚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內的遇難者名單牆前,再一次為逝去的親人送上鮮花,留下無盡的哀思。「只要身體允許,我就要來。不來我心裡難安啊!」家中9口人有7人被殺害,夏淑琴老人蹣跚的身影,幾成每年家祭日「標誌」。
  • 第六個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有話要說
    「有時候,晚上我睡不著覺,就想起這些事情,想到日本兵在南京燒殺搶掠,在南京犯下的罪……」「我父親被日本兵拖去,叫他挑東西。送過去以後,日本兵讓他走,結果他一出來,日本兵就用刀把父親捅死了。」「我親眼看到2個日本兵,用刺刀對著4個中國人的喉嚨眼,一刺一捅,人就這樣喪命了。」「過去總歸不想提,提到我就不舒服、心裡痛苦。到2012年,我去過紀念館,才解開心結,開始對外說起這些事。」
  • 永不消逝的南京記憶:走過至暗時刻,他們仍在守護和平
    又一次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83年前的那場腥風血雨,何曾忘?2019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圖為倖存者夏淑琴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縱然從浩劫中逃生,痛楚的記憶也跟隨一生。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照片牆又熄3盞燈
    1月3日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近日辭世的3位倖存者朱惟平、胡信佳、金茂芝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倖存者照片牆上,3位老人的彩色照片漸漸變成灰黑色,照片下方被各自親屬奉上一枝白菊。家屬們注視著老人的照片,深深地鞠躬。倖存者朱惟平於2019年11月16日晚病逝,享年91歲。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蔣樹珍:穿越戰火的「女孩」祈禱和平永存
    (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蔣樹珍:穿越戰火的「女孩」祈禱和平永存中新網南京12月7日電(記者 申冉)「83年前的冬天,我們進了城門,天上飄著雪,地上到處都是屍體。」
  • 最年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即將消逝的歷史見證!請記住這些面孔…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製造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使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殺害,給劫後餘生的倖存者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那段慘痛歷史的「活證」。80年歲月流逝,目前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已不足百人。10日凌晨2點,最年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管光鏡老人與世長辭,享年100歲。
  • 以國之名,緬懷30萬遇難同胞;83年前,媒體筆下的南京生死十三天
    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中國人被殺害△1937年底,進入南京的日軍將中國軍民送到下關江邊以機槍掃射,屍體堆滿了江邊,慘不忍睹,行兇後的日軍站在屍體旁,若無其事。南京大屠殺在世倖存者僅剩73位劫後餘生的倖存者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與世長辭。截至目前,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73位。△2020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百人群像實錄(黑白照為已故倖存者)11月25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