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他一生盛名,三段感情,為何康熙輸給婚姻潛規則?

2020-07-27 妍七七情感說

若是喜歡,請給七七點個「關注」,愛你。

「看鐵蹄錚錚,踏遍萬裡河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日月旋轉,願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2001年一曲《向天再接五百年》響遍街頭巷尾,而電視劇《康熙王朝》也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康熙王朝》:從蘇麻喇姑到容妃,三段情,為何她才是康熙的最愛

《康熙王朝》是由陳家林、劉大印導演執導,陳道明、斯琴高娃、李建群等主演的歷史大劇。它改編自知名作家二月紅的《康熙大帝》,故事講述了愛新覺羅 玄燁從年幼登基,到除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的傳奇一生。

作為千古一帝,康熙創造了盛世,他是出色的政治家,也是戰績赫赫的軍事家,俗話說,英雄背後總有美人相伴,雖然康熙後宮佳麗三千,可是真正走進他內心世界的只有三個女人,她們是年少情深的青梅,是相濡以沫的妻子,是榮冠六宮的寵妃,可是誰也沒有和他走到人生的盡頭。

回顧弘曆的三段感情,我們才發現在感情世界裡,沒有真正的贏家,只有輸給婚姻潛規則的失意人。



蘇麻曾經用一生說了一個謊言:

「她對弟弟玄燁從未有過男女之情,她騙過了皇上,騙過了老祖宗,但是她始終騙不了自己。

《康熙王朝》:從蘇麻喇姑到容妃,三段情,為何她才是康熙的最愛

說起蘇麻喇姑與玄燁,腦海裡不由自主浮現王國維那首:

「弄床騎竹嬉遊日。門戶初相識。未能羞澀但嬌痴。卻立風前散發襯凝脂。進來瞥見都無語,但覺雙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得那回花下一低頭。」

如果說皇后是藏在康熙心中的那抹紅,那蘇麻喇姑便是他的白月光,一直掛在天上,確從來未曾擁有。蘇麻喇姑和皇上是打小的情分,還沒皇上還未登基時便陪在他的身邊。

還記得蘇麻與康熙的緣分源自一場災難,年幼的康熙與先皇的愛妃董鄂氏同時得了天花,在醫療物資匱乏的年代,天花等同於一隻腳邁進了閻王殿。那個時候,蘇麻喇姑只是一個失去父母的小姑娘,剛剛進宮的她任人欺負。

《康熙王朝》:從蘇麻喇姑到容妃,三段情,為何她才是康熙的最愛

一次偶然的機會,孝莊太后救了她,為了報恩,她從宮外跑了回來,懷裡抱著救命的藥草,就這樣,蘇麻喇姑成為了康熙的救命恩人,孝莊說:

「你要把他既當做弟弟的照料,也要當做主子那樣忠誠。」

後來他們一起長大,康熙漸漸懂得了男女之情,他知道自己對於蘇麻姐姐有著不可言表的掌控欲,可是蘇麻似乎根本不能明白他的心意。當才子伍次友出現在康熙的面前時,蘇麻喇姑第一次表現了自己的想法,她想要嫁給伍次友。

雖然郎有情妾有意,但是伍次友害怕康熙的事後算帳,最終還是放棄了蘇麻喇姑。也許你會問,蘇麻喇姑傷心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是傷感於不能嫁給心上人,而是不能和普通的姑娘一樣擁有自己的家庭,蘇麻喇姑之所以想要嫁給伍次友,並不是少女的心動,而是渴望平凡的婚姻生活,而這種日子玄燁註定不能給她。

《康熙王朝》:從蘇麻喇姑到容妃,三段情,為何她才是康熙的最愛

太皇太后下旨讓她成為玄燁的妃子,她抗旨了,她寧願遁入空門,卻也不願和弘曆白頭到老,她愛玄燁,所以她了解玄燁的點點滴滴,她知道玄燁是皇上,他不屬於任何人,如果一旦她進入深宮,可能在勾心鬥角中曾經的情分也黯然神銷。

為了曾經的回憶,蘇麻喇姑願意守著心中的秘密過一生,就像她臨終前曾寫到:

「奴婢這生只愛過一個人,便是奴婢的弟弟。」

有時候相愛並不能相守,因為我知道你的弱點,你知道我的軟肋,我就像是飛蛾,你是那團火,我們的相會如果註定成為悲劇,不如只記得故事的開頭就好。



若談起赫舍裡,不得不用八字形容:

名門之女,大家閨秀。

《康熙王朝》:從蘇麻喇姑到容妃,三段情,為何她才是康熙的最愛

她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嫡親孫女,她的父親是皇上的肱骨之臣,她從小接受的便是精英式教育,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她是典型的貴族家大小姐。為了讓索家更好的效忠皇上,孝莊放棄了自古皇后出自科爾沁的傳統,她主動要求聯姻,她說索家的姑娘進宮不做妃,不為嬪,只當正宮娘娘。

赫舍裡和玄燁的婚姻看似只是充滿利益的政治聯姻,但小兩口也有著自己的甜蜜,溫柔動人的赫舍裡就像是夏日的一陣微風,撫慰著康熙那顆少年的心。但是玄燁終究是皇上,身後有太多的誘惑,惠妃的嫵媚,宮外的妖嬈,都吸引著帝王的心。

後來,宮中發生了叛亂,因為擔心丈夫的安慰,身懷六甲的赫舍裡難產了,最終生下來兒子胤礽後撒手人寰。

失去了髮妻的玄燁悲痛欲絕,他的感情就像元稹所寫: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康熙將兒子帶在身邊,他將對妻子的所有懊悔都寄託了孩子的身上,雖然政務繁忙,但是他仍然親手教他騎馬,帶他射箭,他告訴所有人胤礽是他的繼承人,即便是兒子犯了大錯,可是他依然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原諒。

《康熙王朝》:從蘇麻喇姑到容妃,三段情,為何她才是康熙的最愛

這一切是因為皇上對皇后的痴情嗎?

也許有,但是不是全部,皇后的驟然離世讓皇上將所有的責任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他想要彌補曾經的過錯,說到底不過是康熙心中的執念罷了,他只不是失去的太早而已。在赫舍裡在的時候,她只是一個合格的妻子,並不是他心中的愛人,意外帶走了赫舍裡,而這種缺失成為了心中的遺憾,他不由自主的美化了那段感情。

如果赫舍裡活了下來,在以後的歲月裡,可能她便成為了另一個如懿了。



她是康熙這輩子最愛的女子,但是卻輸給了權力。

容妃,一出場便是驚豔絕倫,溫婉賢淑的氣質,閉月羞花的容顏,在百花盛開的紫禁城裡,她就像是一朵盛開的百合,芳香而迷人。

《康熙王朝》:從蘇麻喇姑到容妃,三段情,為何她才是康熙的最愛

對於她的家世,並沒有過多的描述,但是我們知道,她是整個後宮中最受寵的女子。後宮翻牌子,皇上點了慧妃,可是仍然克制不住對她的思念,轉身來到她的宮中。容妃和女兒藍齊兒給了玄燁家的感覺,在這裡他不是掌握著國家的統治者,不是所有人的主子,而是容妃的丈夫,藍齊兒的父親,對於玄燁來說,容妃母女是自己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可是皇上不是普通人,他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代表著無數的生命,葛爾丹進京求娶藍齊格格,當時大清並沒有實力與葛爾丹大戰,為了大局,康熙將女兒遠嫁,從此容妃母女分離。

後來康熙帶兵攻打葛爾丹,看著女婿與丈夫的大戰,容妃的心都碎了,無論這場戰爭誰贏了,她的女兒都會是最難過的受害者,為了心愛的女兒,她違抗聖旨跑到了戰前,那一次她從皇貴妃被貶為了貴妃。

《康熙王朝》:從蘇麻喇姑到容妃,三段情,為何她才是康熙的最愛

太皇太后薨逝,臨終前囑託她要勸誡皇上不可廢太子,可是皇上卻知道太子並不是真正合適的人,因為對太皇太后的誓言,容妃即便失寵也在遵從,而她的日子卻一天不如一天。

最後當她被貶去刷馬桶,無數的宮女和太監都欺辱她時,她依然堅持的自己的選擇,而她與皇上至死他們都沒有再相見。

玄燁曾經描述對容妃的感情說道:

「她是扎在朕心中的一根刺啊!這刺啊,扎進去痛,拔出來更痛!朕,老了不想拔出來,她扎的太深了!朕要帶著她同赴黃泉。」

帝王終究要考慮的更多,男女之情雖可貴,可是帝王背負著江山的命運,康熙知道容妃從來沒有假傳聖旨,她沒有爭權奪利,但是作為一國之君,康熙不能將祖宗的家業交給一個放浪形骸之人,不能拿江山做賭注,所以受傷的只能是容妃這個小女人。

《康熙王朝》:從蘇麻喇姑到容妃,三段情,為何她才是康熙的最愛

為了信守諾言,容妃堅持自我是對的;為了江山萬民,康熙的思慮萬千也沒有問題,錯在了他們生在了帝王家,錯在了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

若能夠在尋常人家相遇,也許那會是一段只羨鴛鴦不羨仙的佳話吧。



其實,我們用尋常人的眼光去看待康熙的故事時,總是帶有局限性的,他不是我們芸芸眾生,他是一代帝王,情愛只是他生活的小部分。

沒有人能夠再活五百年,但是有的人可以永遠的活在記憶的深處。

如果康熙再來一次,可能他依然會孤單,別忘了高處不勝寒。

相關焦點

  • 康熙王朝:阿密達要砍康熙的頭為父報仇,康熙為何還送他一把劍
    《康熙王朝》中,阿密達大喊要砍掉康熙的頭為父報仇,康熙為什麼轉身送給了他一把短劍?因為阿密達是康熙的親外孫有血緣關係,康熙這個時候也需要人去穩定北方部落的局勢,女兒藍齊兒既然不願意和自己回京城,那麼原大汗的妻子藍齊兒和兒子阿密達自然是最佳人選。
  • 康熙王朝:阿密達喊著要殺康熙,康熙為何還會送他一把短劍?
    《康熙王朝》中,作為帝王的康熙要維護皇帝的威嚴,就必須無情;但是作為常人,康熙也有悲歡離合,也有人之親情。他送給阿密達一把短劍,就包含了他的無情與有情。
  • 康熙王朝:康熙為何重用養馬的姚啟聖?真相讓人汗顏
    2020-12-23 05:03:05 來源: 原始人侃歷史 舉報   在《康熙王朝
  • 聲臨其境——康熙王朝
    康熙的豐功偉績值得後人敬仰。他八歲登基,當時正是清朝初年,百廢待舉。可憐的順治皇帝要美人,不愛江山而寧願出家,給八歲的康熙留下一個爛攤子。勝勇的康熙十五歲擒鰲拜,十九歲平三藩,三十二歲收復臺灣,三次御駕親臨西徵蒙古,一生中,大大小小,親臨戰陣七十餘次,終於使國家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百業興旺的局面。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
  • 康熙王朝:寶日龍梅主動服侍,康熙拒絕,為何又要跟她在草地雲雨
    本文僅從《康熙王朝》電視劇解析,不涉及正史。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周培公的暗示之下確立了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生的兒子胤礽為太子,那麼聰明果斷的康熙為什麼會在這種國本問題上聽從一個漢臣周培公的提議呢?康熙立胤礽為太子並非對周培公言聽計從而是出於本心電視劇中康熙立胤礽為太子可不是對周培公言聽計從,而是他本來內心中也是想冊立胤礽為太子,因為胤礽的生母是皇后赫舍裡氏,一是赫舍裡氏皇后身份,二是康熙此前在感情上對赫舍裡氏虧欠太多。上面說過康熙之前被太監黃敬帶著逛青樓,被朱三太子的妹妹所迷惑,還險些被其所暗害,而康熙痴迷於朱三太子的妹妹最傷的就是皇后赫舍裡氏。
  • 《康熙王朝》電視劇為何比《雍正王朝》的評分更高一些呢?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皆是以二月河老師小說改編而拍成的,可以說是有淵源的,可以說是同門師兄弟,那麼為何康熙王朝比雍正王朝評分要高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以最簡單直白的語言來對比兩部經典電視劇,康熙王朝屬於是主角光環濃烈的電視劇,主角康熙就像小說中的主角一般升級打怪,最後光芒萬丈。而雍正王朝電視劇整體比較壓抑,屬於是腹黑電視劇,裡面交織著各種權謀之術,將說話這門藝術發揮的是淋漓盡致,可謂是寓意深刻。說白了,就是康熙王朝適合年輕人觀看,因為升級打怪式的劇情,使人看的比較爽快,使人看的是熱血沸騰。
  • 康熙王朝康熙當著胤褆的面臨幸了寶日龍梅,其實是為了教育他
    即便是在今天各種影視劇遍地開花的情況下,以前的老劇還是經常被拿出來品評,經典清宮大劇《康熙王朝》就是這樣一部電視劇,裡面的諸多情節被大家拿出來品評,褒貶不一,不過倒也讓諸位看官們看得「心花怒放」,今天小編想討論的還是其中的一段劇情,有關康熙跟大阿哥胤子還有
  • 《康熙王朝》:短短50集,陳道明老師卻為我們演繹了康熙的一生
    《康熙王朝》豆瓣評分9.1,這在國產劇中評分已經是很高的。講述了千古一帝康熙的一生,平三藩,定臺灣和統一蒙古。原名《康熙帝國》,一共50集,它是在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的基礎上改編的,其背景故事是清朝世祖順治帝的末年和聖祖康熙帝在位時的事跡。該劇從順治皇帝哀痛愛妃董鄂妃病故時講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駕崩而止。第一次以正劇的角度濃墨重彩刻畫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
  • 《康熙王朝》中,容妃想要二胎,康熙準許了,容妃為何又拒絕了
    《康熙王朝》電視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大家對它的評價都比較高。為了故事情節的需要,《康熙王朝》是來源於歷史,高於歷史,並不完全是照搬歷史,而是虛構了一些故事人物和情節。康熙有三十多個兒子,晚年時期的九子奪嫡非常令康熙頭疼。剛開始,康熙冊立皇后赫舍裡氏所生的皇次子愛新覺羅·胤礽為太子。對太子,康熙付出了幾乎作為一個父親所有的心血,他所自己一天只有兩件事要做,一件事是問候他的奶奶孝莊太皇太后,另一件事就是過問太子的學業。
  • 《康熙王朝》中阿密達要砍掉康熙的頭,康熙為何還把佩劍送給他?
    導讀:這個情節發生在《康熙王朝》中康熙第二次西徵葛爾丹時期,在昭莫多之戰中康熙擊潰葛爾丹並由大皇子胤遈砍掉了對方的頭顱。贈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和藍齊兒、阿密達母子祖孫三代戰場見面時發生的場景。作為殺父之仇,阿密達發出要殺康熙為父親報仇這個無可厚非。做為人子,況且在劇中是一國繼承人的阿密達當然也必須有這個底氣來這麼說,否則準噶爾汗國怎麼在激烈的對抗中堅持七十來年。
  • 《康熙王朝》阿密達要為父報仇,康熙皇帝為何還給他一把寶劍?
    康熙皇帝一生,三次親徵準噶爾,康熙三十五年,噶爾丹的大軍全線潰敗,第二年噶爾丹兵敗而亡。《康熙王朝》中,在噶爾丹的屍體面前,噶爾丹的兒子阿密達對康熙喊道,以後一定要為父報仇,砍掉康熙皇帝的頭。康熙皇帝轉身遞給他一把寶劍,並對阿密達說了兩點,你是我孫子,我不希望以後再兵戎相見,如果要報仇你就來吧,我的子孫後代也會奉陪到底,這正是一種恩威並施的手段。
  •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前還在「刷馬桶」,康熙為何要追封她為皇后?
    《康熙王朝》中,容妃是一位集古典美於一身的女子,既有高雅的顏值,也有傳統的賢惠。然而,本該成為賢妻良母的她,卻不幸承受了命運的捉弄。康熙將容妃一貶再貶,為何等她去世又封其為皇后?但康熙是帝王,他要維護皇權的權威,不可能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便有錯,也只能讓別人承受。恰恰容妃也不肯低頭,一副硬抗到底的姿態。因此,兩人都會想著彼此,只是沒有和解的可能。容妃去世後,康熙才在心裡認錯,承認對她的不公平。此時,康熙看容妃,仿佛回到了從前,雖陰陽相隔,卻不失為一對「恩愛夫妻」。
  • 康熙王朝:康熙當著大阿哥的面臨幸寶日龍梅,實則是為了警醒和教育他!
    文丨笑傲天下史 《康熙王朝》作為一部經典的歷史劇,其中有著不少考究的劇情,為我們深度還原了清朝前期,康熙盛世下的一片繁榮景象。其中以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作為主角,講述了他傳奇的一生。在劇中有一段劇情,是關乎到康熙和他兒子,大阿哥胤褆以及蒙古公主寶日龍梅的感情糾葛。
  • 康熙王朝中,康熙為何把榮妃打入冷宮?
    容妃可不是打入冷宮那麼簡單,她作為康熙最寵愛的妃子被發配到宗人府為奴。也就是即便是親人,如果妨礙了國家利益和帝王的權威一樣會遭受到重大打擊。雖然容妃死後陪同的太監全部殉葬,但是康熙再多的懺悔也不會讓康熙動搖當時的絕定。這個顯然和藍齊兒無關,只有江山社稷才是大帝所關心的。康熙如此,準噶爾汗國的葛爾丹同樣如此。
  • 《康熙王朝》中阿密達要砍掉康熙的頭,康熙為何還送給了他一把劍
    導讀:這個情節發生在《康熙王朝》中康熙第二次西徵噶爾丹,在昭莫多之戰中擊潰噶爾丹並由大皇子胤遈砍掉了噶爾丹的頭顱
  • 康熙王朝:蘇麻拉姑明明愛著康熙,為何就是不肯嫁給他呢?
    最近又溫習了一遍由陳道明、斯琴高娃主演的《康熙王朝》。相信看過的朋友們都知道其中一個很豐富的角色:蘇麻喇姑。下面來談談劇中明明愛著康熙的蘇麻拉姑為什麼就是不肯嫁給康熙,這也是從蘇麻拉姑的燒的信中才得出的明確答案!
  • 《康熙王朝》17年了,2位主演吃國家飯,1位更改國籍,而他去世了
    《康熙王朝》17年了,2位主演吃國家飯,1位更改國籍,而他去世了《康熙王朝》原名《康熙帝國》,曾是有陳道明
  • 為什麼《雍正王朝》的觀眾緣,不如《康熙王朝》?
    幾年前,歷史作家二月河參加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要他分別給電視劇《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打分,這兩部劇都改編自他的小說。而對於《康熙王朝》,他給了四個字的評價:「無話可說」。從演員看,《康熙王朝》幾乎是陳道明的個人秀,一部劇讓他的帝王形象深入人心。《雍正王朝》雖然有唐國強和焦晃兩大「帝王專業戶」,但這部劇對他們來說只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