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恰逢中秋,隨著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8天的假期,不負眾望成為首個旅遊消費「黃金周」。
10月1日,751火車街區舉辦的第九屆火車市集精彩啟航,並與北京751國際設計周實現全程聯動,期間特別設置了「鄂溫克民族非遺特色產品推介」環節和「鄂溫克民族非遺特色產品靜態展」,旨在弘揚非遺文化的同時也將繼續推行非遺保護持續發展的理念。鄂溫克族自治旗委、旗政府攜鄂溫克族文化產業園帶領15位本土非遺傳承人和手工匠人在市集為北京民眾展示鄂溫克民族的服飾、皮具、工藝品、食品等特色的非遺產品。
太陽花皮毛製品帶動當地就業增收
「太陽花」是鄂溫克族人民回饋太陽恩賜光明的精神力量,有製作皮毛飾品寓意陽溫暖、幸福的傳統。市集現場,最吸引遊客駐足的當屬「太陽花」工藝品的展位,鄂溫克太陽姑娘工作室相關負責人烏雲嘎介紹,所有的展出的飾品都是純手工完成,這也就意味著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每顆珠子,每針走線都是手工藝人小心翼翼縫製,容不得半點差錯,因此製作時「特別費眼睛」。
欣賞過「太陽花」的遊客無不感嘆其小小飾品的精美程度,加上價格合理,不少人一次性購買多件,十分暢銷。小小的「太陽花」為十幾名員工的工作室每年能帶來百萬元的營收,即使在特殊時期期間,「太陽花」的手工藝品的銷量不降反增,因為依靠網絡銷售,加上多是定製訂單銷售,工作室的固定手工藝人必須「夜以繼日」的加班完成。
除了定製訂單,還有日常款式的製作需求。烏雲嘎還介紹,工作室還負責教授當地失業婦女的製作工作,並為她們的解決原材料並負責銷售。經過多年積攢,已經帶動近千人實現 可以靈活支配時間工作以增加家庭收入的目的。「常年和我們合作的手藝人,最多的可以收入10000元左右,一般也能在3000多元。」
創意手工皮具深受歡迎打開新銷路
走進蘇志峰的攤位,琳琅滿目的純手工皮具作品讓人拍案叫絕,栩栩如生的馬頭浮雕畫、萌翻的寵物模型、別致個性的創意皮具……都是他與北京同行、遊客溝通的精神語言。
蘇志峰是專注蒙古純手工皮具作品的手工匠人,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創辦了自己的品牌。去年鄂溫克族已經在北京751國際設計周現場舉辦了民族服飾發布會和非遺產品展示會,蘇志峰所展出的產品俘獲了北京的經銷商的目光,順利達成了幾萬元的銷售意向。此舉也打開了蘇志峰的銷售思路,他要把更多製作精良,設計精湛的皮具製品帶到草原之外。「是帶著取經的心情來的,把北京先進的理念帶回去,在家鄉會非常受歡迎。」
蘇志峰覺得,隨著工藝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古老與現代工藝結合以後產出效率更高一些,品質更好,也更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同時,為了解決當地貧困群眾、殘疾人員就業,也為了提高製品的出工率,蘇志峰主動向相關部門提出為相關人員提供手藝培訓和工作崗位,至今已經累計帶領上百位群眾「改善生活現狀」。
鄂溫克專屬味道成為遊客美好回憶
「這次來北京是創業園區為我們解決住宿和路費的,政策特別人性化。」主要展示鄂溫克族特色食品的哈尼卡談到當地對非遺傳承和手工藝的時候表示,鄂溫克旗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的辦公地址不僅免費使用,還會不定期為大家拓展各種銷售新路徑和合作平臺,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還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最受歡迎的是酸奶果子,製作全程沒有放一滴水,味道很獨特。」哈尼卡此行帶來了十幾種產品,除了內蒙特有的奶製品,還有自製牛肉乾、羊排、特色乾菜、達斡爾糕點等專屬於鄂溫克的味道。
此外,市集現場還提供品嘗現場烤制的全羊腿、喝完不上頭的非遺奶酒、略有香甜的奶皮子等數不盡數的內蒙美味,這也成為來市集觀光遊客舌尖上獨特而美好的記憶。
進一步提升鄂溫克族自治旗影響力
「這次活動主題聚焦非遺和手工藝兩部分,是從文化產業創業園150多家企業中選擇最符合北京消費定位的15家單位參與,展出的產品都極具鄂溫克民族特色。」鄂溫克旗就業服務局局長鄂曉東接受採訪時表示,受到影響,不少手工匠人、非遺傳承人今年還是第一次參與外省市的活動交流,尤其是一線城市的線下活動。因此,都表現出極高的參與熱情,經過精心準備和策劃,將為北京遊客奉上一場獨特的鄂溫克民族的文化盛宴。
「北京751國際設計周和火車市集是高水平的展示交流平臺,在這裡能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鄂溫克民族文化,也可以在這裡讓我們的參與者獲得更多有價值、有營養的供給,為日後企業的發展提供養分。」鄂曉東介紹,通過兩年的深度參與,鄂溫克族自治旗已經與751火車街區達成長期框架協議,未來將設置長期固定「鄂溫克族展示館」,與鄂溫克旗民族服裝及非遺產品展有機融合,將結合時代的需求繼承創新,讓民族服裝、非遺產品進一步走向大眾,讓民族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鄂曉東表示,鄂溫克族自治旗組織的民族非遺特色產品推介活動是本次盛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希望充分利用本次活動,給鄂溫克民族非遺產品提供更好的銷售和推廣平臺,進一步提升鄂溫克族自治旗的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