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谷悠悠定情電影:《殺死比爾》的血色浪漫,昆汀的暴力美學

2021-02-21 嘚吧嘚影視

你看過《殺死比爾》嗎?

如果沒有

那你肯定知道《愛情公寓》了

關谷和悠悠窩在沙發上

看的一部美國動作片

好多人看完都被嚇哭了

但是直呼真他媽過癮!!!

對於喜歡動作暴力片的朋友來說,《殺死比爾》絕對是一次相當痛快的刺激體驗,暴力血腥的畫面,霸道震撼的Bgm,女殺手為了胎死腹中的女兒,手刃五個仇人的故事。

影片分兩部,第一部節奏快更帶感,第二部交代了背景,敘事較第一部稍多,節奏方面慢了一些。昆汀導演酷愛兩樣東西:武士刀和足。影片中女主使用的武器是服部半藏武士刀,打滿全場依然不捲刃不崩口,既可以砍武士刀,也可以砍頭蓋骨。女主坐在小黃車後座上,用意念來恢復腿腳的知覺時,以及在等驗孕結果時,都用特寫展現了腳的鏡頭。同時,影片致敬李小龍,致敬香港武打片,穿插日本武士精神,白眉道長等元素,基本將導演的興趣愛好全部集中在了兩部電影裡。

御蓮:踏著戀童癖軀體生長的女孩

9歲女孩躲在床下,目睹父母被日本黑幫老大松本殺害,母親溫熱的血滴在她的臉上,與淚水交融。

小小年紀的她發誓替父母報仇,幸運的是,松本是個戀童癖。

兩年後,11歲的她爬上松本的床,一刀插入敵人腹中,然後一把抽出長刀,松本的血噴射而出,像下起了大雨,御蓮抬起頭,沐浴在血雨中。

不到二十歲,御蓮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頂尖的女殺手之一。不知道她取了多少性命,才爬上了東京黑道大姐頭的位置。面對一幫豺狼,她毫不手軟,刀下也絕不容情。

她的父親是美籍軍人,母親是中日混血,她的血統只被質疑過一次。「讓一個中日美籍的雜種來領導我們?」田中老大的話音和人頭幾乎同時落地,導演把砍頭顱,御蓮拎著被砍下來的腦袋的畫面放在影片裡,著實嚇人。

而御蓮穿著黑色夾花和服的御蓮從桌首坐著到站在田中面前的桌尾,只有10秒鐘?不,應該更短。起身,收刀,髮髻妝容衣服,紋絲不亂,然後,笑吟吟地宣布著自己的「禁忌」,這就是御蓮的可怕。


gogo:日本女中學生手刃成年男子

片中日本小姐姐慄山千明飾演的黑幫女老大手下的女馬仔殺人不眨眼的gogo,一身jk制服,腳下穿的是nike的白色板鞋,毫無違和感,17歲的GOGOo,已經是黑幫老大的貼身保鏢。

 

一天,一個老色鬼只是嘴上逞了下強,就被她一刀弄死了。在跟女主黑曼巴蛇的決鬥中,冷淡的面龐,透露著狠勁,前半場勢均力敵,中場就把女主打趴下了,後場被爆發的女主打的七竅流血。

 

懷孕的新娘子彈穿腦,昏迷的女病人被奸

女主是比爾最鍾愛的殺手,也是比爾的情人。一次任務中,她發現自己懷孕了,想為孩子積點德,就離開了組織和比爾,默認自己是在任務中失敗了。 

比爾為她傷心了三個,竟發現女主不但沒死 還要結婚了,肚子裡還有個種 。不甘心被綠的比爾,帶著四名手下,把婚禮現場一鍋給端了。這是一個悲催的愛情故事,只不過比正常的更猛烈了一點兒。 

但是,即便女主被爆頭,並沒有死透,在醫院躺了四年,被護工作為性慾和賺錢的工作。女主醒來後,一心找比爾和他的四名手下,要為自己胎死腹中的女兒報仇。

 

截取幾個暴力血腥畫面,不適者可快速略過...

1、日本黑幫女頭目御蓮將不服者的腦袋砍了下來

3、女主小乖大戰gogo,將帶釘子的木棍釘到gogo的腦袋上,gogo七竅流血。

4、女主大戰黑幫88組,飯店大廳躺滿了缺胳膊斷腿的人,鮮血滿地。

6、女主將艾爾的眼鏡挖了出來,扔在地上,踩出汁液。

這世界上除了何炅和謝娜,還有一種友誼叫昆汀和烏瑪·瑟曼。

縱使女神的生命中出現過再多男人,誰也替代不了鬼才昆汀這個名字的影響力。

一個是鬼才導演,一個是好萊塢女神,兩人緣分從《低俗小說》開始,在《殺死比爾》中達到頂峰,繼而將入谷底。烏瑪正是因為跟昆汀合作,才能穿著李小龍同款,滿身血汙的鐫刻在每個影迷的腦海中。

當年的《殺死比爾2》昆汀特地延遲檔期,把影片當做禮物獻給他的女王烏瑪·瑟曼,妥妥的靈魂真愛。但是烏瑪·瑟曼為這部電影,也遭受了很大的痛苦。

有一場被吐唾沫的鏡頭,昆汀導演竟讓人真的吐唾沫到烏瑪·瑟曼的臉上。

還有意想不到的是,烏瑪差點就被這哥們在拍片時弄死。

在拍一場敞篷車的戲碼時,本可以使用替身,但昆汀堅持讓烏瑪親自上陣。結果敞篷車發生意外,撞到了一顆棕櫚樹上。

幸虧現場工作人員及時衝過去救出烏瑪,但是她的脖子和膝蓋嚴重受傷。事後的烏瑪異常憤怒,預備就此提起訴訟。

但因為錄像帶在昆汀手中,而她又不得不完成剩下的拍攝工作。

雖然十幾年後,昆汀才把手中的影片交給了烏瑪·瑟曼,但是她一輩子都要經歷身體的疼痛。

愛恨情仇之後,極度挑剔的昆汀,至今還計劃與烏瑪合作《殺死比爾3》,還在計劃中,預計在2025年上映。

《殺死比爾》系列電影第一部豆瓣評分8.3第二部評分8.0,昆汀·塔倫蒂諾通過這部影片告訴人們其實電影不需要什麼所謂的內涵,一部充滿殺戮的血腥之作,加上精彩的電影配樂,構成了這一部暴力美學的經典。

超短裙學生裝加迷你流星錘,李小龍同款裝加金髮武士劍,曝光過度的默片向黑白,抽水聲中白衣白雪配血跡的片刻意境,藍幕剪影,頭皮怨念,還有對日漫、港片與腳の愛戀。每一次往任意部位砍掠刺劃,都能邂逅動脈。無謂復仇的意義,只有絕美惡之花。寧死不願錯過一幀。

沒時間的朋友可以掃描下面二維碼(dou音),有時間的朋友可以下載看原片,記得血腥處捂眼睛哦!

相關焦點

  • 關谷、悠悠看過很多遍的《殺死比爾》,是一部怎樣的「神片?」
    《愛情公寓》中有這樣一個橋段,關谷、悠悠這對可愛的情侶,在定情紀念日那天,有一個非常奇葩的慶祝方式。那就是一起在電視機前,把一部電影《殺死比爾》看了好多遍,因此遭到公寓裡所有人的吐槽和白眼。相信看到這裡的時候,很多沒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會以為,《殺死比爾》和《桃花俠大戰菊花怪》一樣,是一部非常奇葩的爛片。那麼《殺死比爾》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片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殺死比爾》其實是美國知名導演昆汀的作品,雖然這個名字嘛……比較簡單粗暴了一些,讓人感覺這部片子並不是那麼好看。但這其實是一部非常不錯的片子,只不過是被名字耽誤了。
  • 暴力美學!——《愛情公寓》中悠悠和關谷連看三遍的《殺死比爾》
    愛情公寓第四季中,悠悠和關谷因為拿錯光碟,將《殺死比爾》循環播放,爽到停不下來!有人說,殺死比爾是一部神經病的影片,充斥著血腥、光影和瘋狂。有人說,這是史上最帥氣的女主。有人說,這是一部bgm的混響狂歡。
  • 《低俗小說》、《殺死比爾》、《好萊塢往事》……「昆汀式美學」對時尚領域的影響何在?
    在昆汀的電影中,我們常常為其精妙絕倫的敘事線、堪稱極致的「暴力美學」而傾倒;但此時,倘若換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昆汀的作品——探討「昆汀式美學」對於時尚領域的影響,又會有哪些驚喜在等待著我們? 在昆汀的眾多經典電影作品中,《低俗小說》並非這位電影屆大能的美學主義彰顯得最淋漓盡致的一部,說到對於「昆汀式美學」最為深刻、歷久彌新的感知,首映於2003年的《殺死比爾》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 從《殺死比爾》和《被解救的姜戈》,淺析電影中「暴力美學」
    在一部電影中如果同時出現荒誕、暴力、黑色幽默、血腥這些標誌,你第一時間會聯想到什麼?是的,沒錯,答案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不是昆汀?」昆汀·塔倫蒂諾,美國著名導演,曾執導過《危險關係》《低俗小說》等一眾電影,昆汀的電影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那就是電影的全片幾乎充滿了各類暴力元素。也因為如此,在大多數的影迷心目中,昆汀被封為了「暴力美學」的開山鼻祖。
  • 昆汀大師經典《殺死比爾》系列,最讓人回味無窮的暴力美學!
    殺死比爾系列電影作為最成功的動作系列電影之一,「暴力美學」幾乎是讓所有人熟知的標誌,這部教科書般的系列電影究竟是怎樣讓人上癮的,小編帶你回味一下殺死比爾最經典的幾大場面。第一部中新娘以一敵百在東京進攻大廈,在這部電影中動作戲不是累贅,血漿,骨頭折斷的音效,刀光劍影,子彈的慢鏡頭,一出鏡頭都不多餘,讓人看後不覺得漫長,反而意猶未盡。
  • Bow To Blood(電影中的血液與暴力美學)
    血元素恐怕是昆汀導演的最愛,無論是其成名作《落水狗》,抑或是經典名品《低俗小說》、《殺死比爾》都是極致的血淋淋,幾乎每部昆汀電影都充斥著血漿和暴力。如果要描述昆汀的電影氣質,我想一定是「罪惡」,而昆汀對於罪惡外化形式的選擇無疑是暴力和鮮血,罪惡生於血而亡於血。昆汀善用暴力將暴力道德化,以暴制暴的正義性在昆汀這裡是毋庸置疑的。
  • 日本刀與暴力美學,從《殺死比爾》到《少年漢尼拔》
    暴力美學一直是爭議很大的一種電影表現形式。當然,它並不是研究暴力的美學,它是用一種極致詩意的畫面,優美絢爛的場景,甚至幻想中的鏡頭來詮釋人性的暴力面和暴力行為。之所以可以稱之為美學,是因這些殘暴的畫面,可能代表了被現代化馴服的人,隱藏的本能和原始的野性。
  • 為什麼《殺死比爾》系列電影評分很高?
    對於一個昆汀的鐵粉來說,我認為《殺死比爾》三部曲的評分之所以很高,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將商業電影與藝術融合的極好。 從電影藝術的方面來說,昆汀達倫蒂諾從處女作《落水狗》開始就一直都在秉承著自己獨特的美學風格,暴力美學在昆汀的電影裡一直都是值得一提的地方,而《殺死比爾》三部曲,則將昆汀的風格體現到了極致。 無論是那一場在日本酒店Bride一個人將這個酒館中所有人都殺死的戲,還是與御蓮在雪地中的那一場戲,都是十分值得人欣賞的。
  • 暴力美學電影《殺死比爾》:一個女人復仇的故事
    一個女人作為唯一主角用復仇支撐了這兩部全長達4個小時的電影。這也是一部頑劣的,暴虐的,深情款款的《殺死比爾》。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本視頻,土豪隨意。(更歡迎4G包年包月用戶使用流量觀看,哈哈哈哈)   (正在乘坐交通工具的人下車了再看,注意安全嗷)在電影《殺死比爾》中,昆汀·塔倫蒂諾仍舊採用了一貫的非線性敘事模式,以章節式來貫穿「新娘」的復仇始末。
  • 一部血雨腥風的音樂MV --《殺死比爾》
    一部充滿殘肢斷臂的電影,但是和「暴力美學」扯不上關係;一個牽強的為了女兒逃亡因為愛而復仇的故事:雖然險象環生,但一切真相大白後不過只是讓人淡淡一笑。然而慶幸的是,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是那種家裡黑膠唱片數量超過CD數量的超級樂迷。他用從四處採集來的而不是為電影度身定做的音樂,拼貼起這樣一部《殺死比爾》:頑劣的,暴虐的,狂歡的,深情款款的《殺死比爾》。
  • 昆汀導演,小李子、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電影,因李小龍撤檔?
    昆汀是一個擅長暴力美學的導演,《無恥混蛋》、《殺出個黎明》,還有《愛情公寓》裡悠悠和關谷看了很多遍的那部《殺死比爾》,都是他的代表作,而這部《好萊塢往事》昆汀大反常態,這是一部劇情片,被人稱為昆汀「寫給好萊塢的情書」,加上好萊塢影帝「小李子」和著名演員布拉德·皮特,本應大受歡迎,可直到現在我們都沒能在熒幕上看到這部電影。
  • 昆汀手下非常文藝的暴力美學作品,竟是西部動作片
    這是一部長達165分鐘的西部動作片,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整部影片下來你並不會感覺到累,只會沉醉於怪咖昆汀的藝術之中。這部電影有公路片的味道,但又不完全是,它最大的特點是昆汀擅長的暴力美學與黑色幽默。影片秉承昆汀以往的美學風格,在簡單敘事的過程中還不忘藉助血腥與幽默來吸引觀眾的眼球,調侃有趣的音樂營造了濃厚的戰鬥感,將西部牛仔的那種活力以及賞金獵人的殘忍結合起來,再加上歷史背景的烘託,使整部電影顯得無與倫比的美麗。昆汀·塔倫蒂諾是暴力美學最前沿的代表人物,他的《殺死比爾》更是家喻戶曉。
  • 【電影推薦】4大暴力美學電影導演,11部暴力美學電影
    沒事,「影評也瘋狂」微信公眾號做你的專屬電影推薦師,看好片不費腦,讓你盡享光影樂趣!!!暴力美學, 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將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代表作品:《落水狗》《低俗小說》《無恥混蛋》《被解放的姜戈》《殺死比爾1》和《殺死比爾2 》(一)《落水狗》昆汀在這部低成本獨立製片中表現出大膽而自由的編導風格,如搶劫進行前六名歹徒在餐廳中互相談論一些無聊話題
  • 《殺死比爾》:原始欲望之夢的暴力審美
    《殺死比爾》系列電影自2003年上映後相繼推出了三部,其中前兩部是一個故事的兩個部分,後出的《殺死比爾整個血腥事件》雖是前兩部的簡單融合,但加長了烏瑪·瑟曼在第一部中大開殺戒的鏡頭片段,將女主角「黑曼巴」的整個追殺過程呈現給觀眾,使這個複雜離奇的復仇故事更為生動連貫。
  • 《殺死比爾》:原始欲望之夢的暴力審美
    《殺死比爾》系列電影以一種冷豔的手法將暴力與血腥赤裸裸的顯現在銀屏之上,紛繁的畫面和內涵豐富的配樂柔化了暴力本身所固有的戾氣,讓觀眾感受到後現代語境下的暴力審美,從而形成自身另類的藝術風格。大段暴力的動漫場景,不僅製造了極為強烈的視覺衝擊,而且傳達了一種血腥的美感,成功的在觀眾腦海裡留下難以忘懷的影像。《殺死比爾》的導演並非簡單的表現暴力與殺戮,他通過電影中的多元藝術形式,傳播一種冷酷而驚豔的暴力審美。
  • 昆汀的《殺死比爾》處處致敬李小龍,烏瑪瑟曼的衣服是很好的證明
    導語:歡迎來到楓潔影評,昆汀的《殺死比爾》處處致敬李小龍,烏瑪瑟曼的衣服是很好的證明 《殺死比爾》是我最愛的昆汀電影第二名(第一是《被解救的姜戈》),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對於比爾的結局我一直心存懷疑。
  • 殺死比爾
    這是一部十四年前,大神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導演的電影,裡面還有一個女神,烏瑪•瑟曼。
  • 暴力美學大師,鬼才導演昆汀,9部電影部部王炸
    反套路,反類型,非線性敘事、暴力美學、話癆,大雜燴式的配樂,戀足癖,昆汀的電影有著極其鮮明的個人風格,他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並且讓觀眾沉浸其中。喜歡犯罪黑幫片的,一定會喜歡昆汀。1、《落水狗》1992 /美國 /犯罪 驚悚豆瓣評分8.4昆汀的成名作。這部處女作奠定了昆汀的特色,黑幫,槍戰,喋喋不休,極致的暴力美學。
  • 暴力美學鬼才導演,他的電影作品,你值得擁有
    說到暴力美學,便不得不提一部經典電影《殺死比爾》。《殺死比爾》而導演了包括《殺死比爾》在內一系列類似暴力美學電影的導演,就是昆汀·塔倫迪諾,也就是「鬼才知道他在想什麼要是談起昆汀的作品,也許最為人所熟知,是《殺死比爾》系列,但要說最經典的,可能是那部被當作可以用來當教材學習非線性編劇的電影,《低俗小說》。
  • 昆汀·塔倫蒂諾與他的暴力美學
    無論是哪一種,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正是這些暴力在電影中的體現,從而產生了暴力美學。美國獨立電影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是暴力美學的大師,其作品風格突出,個性鮮明。暴力美學是個新詞,直到20世紀90年代後才開始流行起來,最初是香港的影評人在報刊影評中使用的,它主要是指電影中對暴力的形式主義趣味。暴力美學作為昆汀電影的藝術標誌,在他多部電影中反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