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暴力美學,便不得不提一部經典電影《殺死比爾》。
《殺死比爾》
電影中,復仇女手起刀落,血肉橫飛的報仇畫面在大銀幕上閃爍的時候,可謂是酣暢淋漓,使得觀眾的腎上腺素在一秒爆滿,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字——爽!
《殺死比爾》
而導演了包括《殺死比爾》在內一系列類似暴力美學電影的導演,就是昆汀·塔倫迪諾,也就是「鬼才知道他在想什麼」的鬼才導演。
《殺死比爾》
這個長著一張鞋拔子下巴臉的導演,既提名過金酸梅獎最差男配角,也獲得過坎城金棕櫚獎、奧斯卡金像獎等一眾獎項的昆汀,可以說真的電影導演中一個非常奇特的存在。
昆汀一向以直面暴力、血腥的鏡頭,已經非線性敘事的電影為著名。
昆汀並非一個受過系統電影教育的科班導演,但是他的成長經歷,可以說對於他的電影之路,有非常大的影響。
昆汀2歲的時候隨家人遷往洛杉磯,也就是好萊塢所在的城市,並於18歲高中畢業後,在一家錄像廳工作。
有傳言說,昆汀在29歲拍攝出自己一鳴驚人的處女作《落水狗》之前,已經有7000餘部電影的閱片量。
《落水狗》
如果昆汀真的在人生的前29年便看完了7000多部電影的話,假如昆汀從10歲開始,有真正的看電影意識,那麼到他29歲的時候,也就是19年,一年按照365天計算,就是6935天。
換言之,就是從10歲開始,至少保持每天看一部電影的樣子,而且是連續無休的。
單是看閱片量的積累的話,昆汀在電影這方面,就超出了同齡人一大截。
雖然說在海洋另一邊,另一位著名導演,前幾個月剛過世的少女奶奶、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爾達,在她的個人紀錄片中《阿涅斯的海灘》當中曾經提到過,在正式拍電影之前,她只有大概10部甚至都不到的閱片量,但這依舊不能掩蓋超大的閱片量,是昆汀成為著名電影導演的一個奠基。
阿涅斯·瓦爾達
昆汀自己就曾經說過,自己曾在作品中效仿了一眾著名導演的作品。並且還特別理直氣壯地說,抄襲就是抄襲,才不是什麼致敬。
由此可見,昆汀不只是在電影中快刀斬亂麻,生活中同樣也是非常直爽了。
要是談起昆汀的作品,也許最為人所熟知,是《殺死比爾》系列,但要說最經典的,可能是那部被當作可以用來當教材學習非線性編劇的電影,《低俗小說》。
《低俗小說》
這部電影是昆汀拍攝於1994年的電影,獲得了第47屆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要知道,按照嚴格意義來算的話,這部電影才是昆汀的第二部電影作品。
《低俗小說》
在這之後,昆汀又拍攝了一系列電影。
而到2003年、2004年導演的《殺死比爾》系列作品,使得昆汀獨具風格的暴力美學作品,在觀眾中再次掀起一股熱潮。
《殺死比爾》
在《殺死比爾》系列電影中,昆汀繼《低俗小說》後,再次與女演員烏瑪·瑟曼合作。
也正是憑藉著《殺死比爾》、《低俗小說》,烏瑪·瑟曼提名了奧斯卡金像獎。
烏瑪·瑟曼
此後,昆汀又拍攝了《無恥混蛋》、《被拯救的姜戈》等作品。
《無恥混蛋》
而昆汀本人說過,他一生只拍攝10部電影,拍完就退休,而到今年上映的《好萊塢往事》後,昆汀也許還會再拍一部電影,也有可能這部《好萊塢往事》,就是他的收官之作。
《好萊塢往事》
不過,無論昆汀是否還繼續他的電影拍攝之路,他已有的幾部電影作品,已經可以堪稱部部經典。
而對於昆粉來說,昆汀獨特的暴力美學電影,永遠都不會看膩。
不為別的,就是一個字——爽!
(圖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