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題材電影,印度電影真的進步好多,故事描寫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主婦被丈夫當眾甩了一個耳光後,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感情、婚姻以及自我價值。
其實,如果男主可以在那一巴掌之後向女主說句對不起,並發誓絕不再犯,女主也不至於這樣鬱悶難解,說不定還是會原諒他的。男主偏不,一句&34;也許就能化解的危機,硬是被男主的大男人主義攪黃了,不就是一個巴掌至於嗎?為了一個巴掌就要鬧離婚別人會怎麼看我?
女主這才覺得眼前的男人好陌生,女主很清醒,她看清了他,也看清了人性,女主只不過是透過一個耳光認清現實罷了。男主就是習慣性享受女主的付出,對女主沒有絲毫尊重和感恩,沒事就好好先生,樂於在人前扮演楷模丈夫,生活若稍有不如意,老婆就是手到拈來的出氣沙包,而他認為他有&34;的權力,因為他賺錢養家很辛苦,家人就必須承受他的一切。
可是,你生老闆的氣,就應該去打老闆啊!打老婆幹嘛?
裡面最觸動我的一句話就是家婆對媳婦說:&34;,很感觸。這個社會一直在灌輸女孩應該要保護自己,不可以打扮暴露,不可以出夜街,不可以隨便交朋友,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卻鮮少會教育男孩們他們也不可以隨便觸碰女孩,不可以去傷害她們,不可以把自己的欲望強加在她們身上,等等。
女生從小被教育要乖,要聽話,要溫柔,要服從,婚前從父,婚後從夫,老年從子這種陳舊的觀念。那麼男孩呢?憑什麼要別人做一個&34;的同時,但自己卻不是一個好男孩呢?要求別人的同時,是否自己也應該要有所進步呢?為什麼要一直為這種傷害他人的人找藉口呢?為什麼自己做錯事卻反而要怪罪於人呢?
電影還是理想化了,探討的意義比現實的意義大,現實裡你要是為了一個巴掌就離婚,你看你會不會被罵小題大做,被罵矯情,被罵不知足?可是,我們真正在意的不是那個巴掌,而是我被巴掌後所有人那種漠不關心、不當一回事,並且叫我忍耐、無視、翻篇的輕浮態度。
女主說:「I can’t even respect myself.」,如果自己都不能尊重自己,還要怎麼Move on?
可能會有人來抬槓,說如果是妻子甩丈夫巴掌呢?那是不是也可以打回妻子呢?如果你根本沒有做錯事,你也可以打回去啊;你當然也可以離婚啊,也沒人阻止你嘛!
但不會有人會對你說:&34;
電影可能也想對印度中產階級留點面子,沒有對男尊女卑的婚姻文化過度鞭撻,只是平緩敘事,娓娓道來,讓每個觀眾來做評斷,也算是它的高明之處,配樂不錯,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