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侃人任正非》:他是少有的、真正的企業家

2020-12-27 蓯新讀書

華為的路,走得跌跌撞撞。

晶片還沒有解決,5G又遭退單,榮耀被剝離已成定局。

任正非在公司郵件中表示,「大家都是成年人,離了婚就不要纏綿,不要回頭來說要救華為。那些說要打敗華為的,是勇士,你們不要批評他們。

這般理智,而又具有胸懷和格局的發言,讓人不得不佩服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

華為遭遇美國打壓的危機時,任正非讓大家保持理性,不要把愛國主義和商業混雜。「我的孩子還在用蘋果」,這是一個真正具有企業家精神的表態。

對於任正非和華為的很多故事是在《大頭侃人任正非》一書中了解到的。這本書的作者是於立坤,蜻蜓FM的王牌主播,他的《大頭侃人》系列,收聽量超過5.9億。

在這本書裡,他用特有的幽默和溫情,剖析了這個時代的商界巨子任正非。「一個任正非,半部當代史」,了解任正非的成長和華為的進化,可以了解中國通信行業起步的艱辛。

「商人的終極目的是掙錢,企業家的終極目的是改變世界,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通過這本書,更讓我確信,任正非是一個企業家,而不只是簡單的商人。

01 做正確的事,而不是賺錢的事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做企業也是如此。

華為的起步雖然艱難,但是華為的盈利來的這並不晚。雖然創業初期,任正非差一點就決定去賣墓碑。但是看到程控交換機的生意,任正非就做了代理,掙到了一大筆。

這時候擺在華為面前的是兩條路,一是繼續做代理,這條路已經走過,也賺到了錢,風險還低;另一條就是自己搞研發,這條路投入大,風險也大,但是不會在產業鏈最底端。

現在我們都知道,華為選擇了一條更加艱難的路,這也才有了我們領先世界的5G技術和生態。但是在當時,放棄好走的路、賺錢的路,去走一條看不到光芒、充滿艱辛和未知的路,這個決定是極其大膽,又十分堅定的。

於立坤在書中寫道,人習慣趨利避害,如果有人逆向而行,其間最見格局和視野

任正非的逆向而行,還不止這一次。

2000年的時候,有人建議任正非買地建房子,任正非沒有同意。

2010年再有人提起的時候,任正非拍著桌子吼道:「華為不做房地產這件事早有定論,誰再提,誰下崗!」

2020年汽車熱還沒消退,華為又再次聲明,「華為不造車,誰再提,誰下崗!」華為的決定是不造車,不闖風口,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輛車。

風口有很多,任正非從來沒有去追過,他堅定地走好通信之路。他說「華為就像是一隻大烏龜,二十多年來,就知爬呀爬,全然沒看見路兩旁的鮮花,不被各種所謂的風口所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

這種明知前路艱險,依然前行的精神,是企業家的開拓精神;專注於企業自己的路,而不是追風口,需要定力,而這二者,任正非都有。

02 狼性與人性並存的企業文化

任正非作為開創者,他為華為打造了一種狼性與人性並存的企業文化,而這一點就值得很多企業學習。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在《價值》一書中,寫道「產品可以迭代,流程可以不斷完善,這些都可以不斷改進。唯有企業文化必須在創業一開始時就建立起來,不能出問題,也無法推倒重來。

據說有一個日本專家入職後,第一天就召集手下開會,嚴肅聲明自己是個工作狂,經常加班,會佔用大家很多時間,還請大家配合。

但是,三個月後,這位專家辭職了。離開華為那天,他涕淚橫流地說了一句話:「你們這樣加班是不人道的!」

強勢的任正非,領導的自然是具有狼性衝勁的員工。

至今,華為的「床墊文化」還在,任正非說:華為沒有院士,只有院土。你過去可以嬌生慣養,但加入華為就不可以。

與此同時,華為對人才極度的大方。華為一位老員工回憶說,「有人一年漲了7次工資,有人一年漲了11次。最多的是一個研發部門,所有人一年加了12次工資……」

對人才的尊重,不止體現在相應的薪酬上。還有任正非的一些行動中。

利比亞開戰的前兩天,任正非飛往那裡看望員工;阿富汗戰亂危險時期,任正非去了;北冰洋開始轉冷的時候,任正非也去了。

2017年春節,任正非飛往玻利維亞,為的就是去看望在艱苦環境中駐守在一線的員工。

一個公司只有衝勁,是不夠的,因為會被理解為壓榨,人心會散。如果只有人性,那麼企業會變成福利和慈善,企業不能長久。

能夠成長為大企業的,能夠走得遠的公司,一定是有著狼性和人性並存的企業文化。

03 將軍也會打敗仗,他是人不是神

任正非作為華為的創始人,在華為的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不過這些難關華為最終還是闖了過來。

一件是選擇GSM(移動2G路線),過早放棄了CDMA IS-95(聯通2G路線),導致華為收入寥寥,只在邊緣省份拿到了一些訂單。

被迫去海外尋找市場,但歐美國際頂尖的通信公司已經佔據了主要的市場,華為只能選擇他們不願去的亞、非、拉地區。

一切看似繁華的背後,都是千瘡百孔的傷疤,華為的海外之路也是。華為不是主動選擇拓展海外市場,只是因為預判失誤,沒有國內訂單,不得不轉向海外。

1994年,華為瞄向俄羅斯市場。兩三年之後,拿下第一個訂單——38美元,大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早已放棄,因為看不到希望。

直至2000年,華為才獲得了烏拉爾電信交換機和莫斯科MTS行動網路兩個項目。2003年,實現了銷售額1億美元的目標。

創業艱辛,從華為的俄羅斯之路可見一斑。

「華為不造手機」,是任正非的另一個失誤。他不碰房地產,也不想碰手機,就在通信之路上,埋頭趕路。

但是,內心強大的任正非帶頭自我反思和批評,及時糾正錯誤。在手機立項討論會上,任正非聽完報告,說了兩句話:一是拿出10個億來做手機,二是做手機和做系統設備不一樣,你們要想清楚。

就這樣,華為成立了手機事業部,不是小打小鬧,從一開始就是放手一搏。

做出過失誤判斷的任正非,意識到並能自我批評,這種魄力在身居高位的領導身上尤為可貴。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裡有一句話:要在茫茫黑暗中,發出生命的微光,帶領著隊伍走向勝利。

任正非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華為遇到難關時,從幕後走向臺前,進入大眾視野。他用他的格局和視野,展現了一個企業家應有的魅力。

在《大頭侃人任正非》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說、有笑、有哭、有罵、有心的任正非和一個繁花似錦、烈火烹油、激流湧動的華為。

相關焦點

  • 《大頭侃人:任正非》|任正非,一位令人敬仰的優秀企業家!
    《大頭侃人:任正非》這本書是由「蜻蜓」FM王牌主播大頭所著。大頭的真名叫於立坤。這是大頭新出的一本傳記類書目,它從方方面面講透了任正非與華為一起走來的輝煌與傳奇!任正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提起華為,真可謂如雷貫耳、大名鼎鼎。
  • 《大頭侃人:任正非》:華為的偉大,歸根結底是創始人格局的偉大
    大眾對華為、對任正非的關注度逐漸上升,偏偏任正非又是非常低調的人,從不願意宣傳自己,所以外界對他知之甚少。 《大頭侃人:任正非》這本書是一本關乎於任正非的傳記。
  • 《大頭侃人:任正非》︱華為為什麼能夠越挫越勇?
    都說:「華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有1000次死亡,只是值得慶幸的是,任正非和華為1001次地站了起來。」這個優秀的企業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呢?《大頭侃人:任正非》一書和我們一起聊聊華為的故事。華為公司今天的成就,是一代代華為人靠著青春和汗水換來的。2、服務至上在華為成長的過程中始終十分重視服務。去國外的通訊設備,場曾經佔據著大片的市場。但是國外的通信設備廠都十分的傲慢。客戶想要改個東西,「對不起,不能改。」客戶想要讓漢化一下,「對不起,不能漢化。」
  • 華為任正非持守之間,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一路傳奇
    提起華為,我們都會耳熟能詳,畢竟我們每日用的手機品牌,華為已經深入在很多中國人的心中,而對於這個品牌的創始人,他的故事是怎樣的,我們卻鮮少如此深度地去了解,而在這本書《大頭侃人:任正非》中,卻非常詳細並深刻地描述了任正非這個人三十多年連綿不斷的奮鬥血淚史。
  • 任正非:你們不了解真正的稻盛和夫,我們比不上他
    這時候我們再想到這兩個企業的老總(馬雲、任正非)也是大家心目中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了。華為可謂是在世界上都有非常大的影響,但它的成功與任正非這個商業奇才是分不開的。任正非有著非常具有衝擊力的思想,這也是完全繼承了中國知行合一的理念。你希望自己可以在眾人之間脫穎而出嗎?
  • 華為總裁任正非:聲名顯赫卻又低調如謎,你了解真正的任正非嗎?
    」任正非也是如此認為,表面平靜的水面之下可能隱藏著很深很湍急的水流。這就叫做「靜水潛流」,這就是一種低調中的大智慧。身價不菲的任正非,無論是在管理上,還是個人作風上,都是一位講求「低調」的企業家。在華為被美國列到實體清單之前,他很少接受媒體的正面採訪,也從不參加評選和企業家峰會,甚至連有利於華為品牌宣傳的活動,他都一律謝絕。任正非說過:「我為什麼不見媒體,我見媒體說什麼,說好恐怕言過其實,說不好可能別人也不信,甚至認為是虛偽,只好不見為好。」
  • 外媒評價任正非 美國人這樣評價任正非的採訪
    近段時間,美國制裁華為的事件,成為了全民熱議的焦點話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在深圳總部接受了有關媒體的採訪並回應了此事,一時間刷屏了整個社交網絡。對此,外媒也對任正非的採訪作出了評價,看看美國人是怎樣評價任正非這次採訪的。
  • 川普又鬧大笑話,做出假5G忽悠盟國,任正非:應該向他學習
    這就是巴結美國的下場,企業和國家最終都得不到真正的利益。雖然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一直沒有停止過,但是任正非在之前的採訪中曾經非常明確地讚賞美國總統,說他在減稅方面做得很好。對此,任正非說,世界應該向美國總統學習,把稅降下來,這樣企業才能有更多的錢來發展。
  • 是什麼塑造了任正非
    70年前,任正非在這個物質極度匱乏的貴州小縣城已經度過了生命最初的五年。任家要哺育七個孩子,加上父母,家裡共九人,生活開支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資維持。到了月底,只能靠借錢度日。到1995年研發出第一臺程控交換機時,他又提出「做一個世界級的、領先的電信設備提供商」,因此被稱為「任瘋子」。但誰都沒有想到,在「任瘋子」的帶領下,這家誕生在雜草叢生、兩間簡易房裡的小公司,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通信製造業的歷史。70年來,中國退役的軍人有5000多萬,如果盤點新中國成立以來軍人出身的企業家,除了任正非,還有柳傳志、王石等。
  • 民族企業家任正非小女兒近日現身上海某私人宴會
    近日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女兒袁九兒罕見在社交網站上曬出了一組最新近照,陳凱歌導演的長子陳雨昂與華為CEO任正非的女兒姚思為齊齊現身一起同框。從袁九兒的定位來看,他們當天現身上海最著名的私人會所之一,位於淮海中路的商圈地帶,內部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看起來優雅高貴,人均消費為750人民幣,果然名媛企業家二代和陳凱歌的長子都一起現身的聚會價格不菲啊
  • 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任正非 共同的信仰
    他的產品有一款叫氮化鎵,可以引領未來十年二十年的新材料革命。稻盛哲學所以能傳到中國來,傳到世界,正是因為有氮化鎵這樣的技術絕活支撐,他才能傳過來。你不了解他的產品,空說哲學理念,你會害了中國的一大批企業家。」 我不知道你們聽明白了沒有?在任正非的眼裡,稻盛和夫不是一個哲學家,不是一個聖人,他是一個造物者。這是任正非對稻盛和夫的定位。企業家就是造物者。
  • 華為工資引發爭議,任正非:原則上不招美國人!
    華為的天才項目中一共有7輪,每一輪都有非常嚴格的考核和篩選,難度非常大,全球僅有4人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檔年薪,其中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張霽就是其中一位。任正非在總裁郵件中表示每年都要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這些天才會像「泥鰍」一樣,鑽進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但同時任正非也提到,公司原則上不招美國人。
  • 任正非:競爭與機會永遠並存,其實華為沒有秘密,任何人都可以學
    「華為沒有成功,只有成長」,直到今天成為世界知名企業,任正非仍然是這個態度。這種居安思危的態度讓一大批小富即安的企業家們感到汗顏,他們都想知道任正非是如何將華為一步步帶上行業巔峰的,都想破解華為的成長之謎。經濟學碩士林超華認為華為創造的商業傳奇,離開了任正非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 任正非, 為何再次沉默?!
    心聲社區真正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始於任正非大女兒事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羅馬廣場」空前熱鬧,任正非的內部講話,第一時間在這裡發布;任正非密集接受中外媒體採訪,具體內容第一時間在這裡公開。心聲社區,成了全球各種媒體獲取華為信息的新聞發布廳。2019年,關於任正非的報導鋪天蓋地。但2020年,焦點遠離了聚光燈。
  • 母校找任正非,校長提出捐100萬,任正非說了5個字,對方沉默無言
    其實,對任正非來說,校長提出的捐款要求,他可以立即滿足,根本無需分配精力去關心這所學校,畢竟,捐錢搞教育總不會出錯。但任正非卻覺得:一件事不在於錢,在於理,不在於事,在於它的起源和發心。即便是捐款做好事,也要對錢的用處和本該受益的人負責!
  • 金一南:任正非聞過則喜!
    金一南教授在演講中表示,任正非給他留下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任正非的自我批判精神。因為讚揚華為的聲音太多了,任正非特意在公司內部組建了一個藍軍部,專門給華為挑毛病,華為的藍軍很厲害啊,有時候批判的太尖銳,任老闆都會覺得受不了。
  • 任正非多次透露:適合普通人的3項投資,倘若堅持下去,有望翻身
    幾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過得好一點,希望能發財,然而很多人只將這種希望當成是一種奢望種在心裡,一生都沒有讓它發芽,這些人認為自己先天條件不足,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其實財窮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窮,如果你仔細研究中國近現代的企業家,你會發現,大多數人並非先天條件好,甚至半數以上的企業家的出生條件還不如平常人,這些人卻能大富大貴。
  • 任正非三兒女皆不凡:孟晚舟堅強、任平沉穩、姚安娜哈佛學霸
    「任正非,作為華為創始人,用實際行動重新定義了中國企業家精神。他的創業故事激勵著無數企業家搏殺奮鬥。他和他締造的企業一樣沉穩低調,歷經沉浮坎坷,卻最終披荊斬棘,登上了個人意志和時代的巔峰。」用當今流行語所說,孟晚舟也是最像父親任正非的那個。在孟晚舟大學畢業的時候,便進入父親任正非所創辦企業華為集團。作為華為集團真正意義上的第二代當家人,孟晚舟的成功經歷,並不是依靠自己的父親。可以說,她的成功依靠的是她自己。當年進入華為集團的時候,任正非從底層員工做起。並沒有像空降領導一樣,直接降臨到華為集團。
  • 任正非的英雄史觀
    樹立「大美絕活是一種信仰」,磨好豆腐給最親的人吃,用高科技大美絕活,解除人世間的痛楚,為人類創造價值;2. 每個環節每個當下都需要企業家精神,自發、自動、自律,把當下的事做成極致美,以此鍛造龐大的英雄群體;王育琨手記2021.01.26任正非:我希望大家把我忘了!
  • 任正非:貴州首富不是我,而是大字不識的老太太,曾創建國民品牌
    任正非出生在貴州,所以大家都認為任正非在是貴州的首富,他創立的華為在我國和國外市場都有著非一般的地位,更是有很多人拿華為和國際手機品牌三星、蘋果來比較,這也從側面證明華為的地位有多高。就算任正非有如此強大的華為後盾,在貴州首富位置仍舊不是他,而是一位大字不識的老太太。這位老太太是我們中華真正的民族企業家,曾經創建了國民品牌。至於任正非為什麼不是貴州首富,是因為任正非把公司股份都分到了公司員工身上,他自己僅持有1%的股份,身價只有100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