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孔子學院「雲端」慶端午傳播中華文化(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25日,由印尼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的「雲」端午節系列活動開幕式在線上舉行。200多名印尼大、中、小學師生歡聚「雲端」參加當天的首期節目。印尼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 供圖

中新網梭羅6月25日電(記者林永傳)25日,由印尼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的「雲」端午節系列活動開幕式在線上舉行。三一一大學副校長尤裡斯教授、文化科學學院院長華爾多教授、孔子學院外方院長潘範妮和中方院長陸雨參加開幕式。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次端午節系列活動改為線上進行,通過國內外各大社交平臺如微信公眾號、Zoom、Instagram、YouTube等進行視頻直播。位於梭羅市的印尼三一一大學與中國合作院校西華大學組成各自工作團隊進行了精心準備。200多名印尼大、中、小學師生歡聚「雲端」參加當天的首期節目。

圖為「雲」端午節活動。印尼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 供圖

華爾多致辭稱,通過端午節活動能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希望此次活動能加強印尼與中國的友好關係。

尤裡斯感謝該校孔子學院舉辦的此次活動,讓印尼師生了解到中國民眾掛艾草、划龍舟、吃粽子等端午節習俗。

圖為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陸雨介紹端午節的起源和習俗。印尼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 供圖

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陸雨介紹端午節的起源和習俗,開啟本次活動首期節目。她用自己拍攝的視頻講解了屈原的故事、端午節掛艾草、划龍舟、吃粽子、送香囊等習俗,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和漢語、印尼語講解,讓印尼師生了解中國端午節、了解中華文化。

圖為位於印尼梭羅市的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活動現場。印尼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 供圖

本次活動為期三天,除視頻直播和圖文介紹外,還有有獎問答、畫龍舟比賽等各種節目,給參與者帶來別樣的「雲」端午體驗。(完)

相關焦點

  • 孔子學院為何會失敗?中國文化該如何走向世界?
    但相反,只有在孔子學院的創辦之初,我們掀起過屬於中國學習的「孔子熱」,全球的孔子學院最高曾達到五百多所,但在近段時間以來,孔子學院屢屢受挫。比較突出的像瑞典在2020年4月21日就徹底關閉了所有在國內設置的孔子學院,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腳步並順利。「為什麼孔子學院會失敗?
  • 紀錄片領域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
    隨著媒體融合不斷深化以及中外文化合作與交流日趨增強,紀錄片領域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發展。中國題材紀錄片受到普遍關注和重視,並藉助國際平臺廣泛傳播,有力推動了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進程。
  • 樊錦詩先生獲2019「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獎
    本屆評選出的10位年度獲獎人物包括全球範圍內有影響力的「中國面孔」、傳播中華文化的傑出海外代表以及將中華文化傳向世界的外國人。其中,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榮獲2019第七屆「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獎。
  • 大鵬教育書法學院,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全世界浩瀚的文字海洋中,漢字書法是獨具一格的藝術瑰寶,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書法藝術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數千年來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 孔子誕辰紀念日|重溫先賢智慧,傳承中華文化!
    傳統文化育天下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平臺
  • 中華文化走出去-絲路中國·泰國新春世界音樂盛典即將唱響泰國合艾
    中泰兩國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作為海外卓越的中華文化傳播和中文教學課堂——泰國合艾國光中學孔子課堂,多年積極攜手僑團共耀中華文化傳播事業,為慶祝春節,讓泰國的僑胞感受親情文化演繹,國光中學孔子課堂的領導和老師們和當地僑團活動組織方緊密合作,特邀中華文化走出去國家優秀項目「絲路中國」(原孔子學院總部中華文化傳播世界音樂盛典-中國絲綢),在2020年春節走進泰國,為泰國僑胞帶上優秀的中華文化演繹
  • 【市縣】鄞州中華文化學院揭牌
    11月2日,鄞州中華文化學院揭牌儀式在鄞州區社會主義學院舉行,同時舉行了全省首個「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工作站」的授牌儀式。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會長蔣學基,鄞州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虹,鄞州區副區長、區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朱曉麗,寧波市市委黨校校委、市社會主義學院(寧波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戴霞飛,鄞州區區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朱英海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儀式。
  • 3749名海外華裔青少年雲集「尋根」 書寫中華文化的「傳」與「承」
    她還邀請營員們明年來湘參加夏令營,實地「打卡」湖南地標,品嘗中華美食,探索、傳承中華文化、湖湘文化。自4月30日開辦第一期網上夏令營以來,共有西班牙烏蘭語言學校、西班牙巴塞隆納孔子文化學校、菲律賓華商經貿聯合會、美國華盛頓州湖南同鄉會等31家海外僑團、華文教育學校組織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西班牙、德國、奧地利、瑞士等14個國家的3749名海外華裔青少年相聚「雲端」,以特別的方式繼續中華文化之旅,以不變的桑梓深情講述中國故事,使居家抗疫成為海外華人華僑家庭抗疫的
  • 美國紐約佩斯大學孔子學院放映電影紀念孔子誕辰
    美國紐約佩斯大學孔子學院放映電影紀念孔子誕辰   美國紐約佩斯大學孔子學院5日放映影片《孔子》,並舉辦孔子與中華文化研討會,紀念孔子誕辰2563周年。
  • 中國的文化輸出靠網紅和遊戲,而不靠孔子學院
    我們喊了多少年的「文化輸出」,中國電影沒有做到,他們在國外各大電影節上顆粒無收;孔子學院沒有做到,他們在瑞典和美國接二連三地倒閉。可一個國產遊戲做到了,它在油管(Youtube)上架16小時,點擊量已經來到130萬。
  • 觀中國 | 如果孔子學院是「外國使團」,那歌德學院、法語聯盟是什麼?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孔子學院已經成為一家以推進漢語教學和文化交流為宗旨的全球性非營利性教育機構。世界各國對孔子學院的看法和評價各不相同,但總體來看褒多貶少。「貶」的一種主要論調是所謂的「文化擴張」和「文化侵略」,即「中國文化威脅論」。
  • 印尼女孩韓善美:中文改變了更多印尼學生命運
    圖為韓善美懷孕期間到印尼習經院介紹中國大學情況。中新社發 採訪對象供圖 攝一轉眼高考了,考出優異成績的韓善美因家境貧寒無力承擔理想大學的學費。因為成績優秀,大學四年級時獲中國孔子學院獎學金到福建師範大學留學。本科畢業時,已獲多份工作機會的韓善美發現對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寶庫了解太少,她毅然決定繼續深造。2014年獲孔子學院獎學金資助赴華中師範大學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2016年取得碩士學位後,又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攻讀華中師範大學印尼研究中心國際關係專業博士研究生。
  • 孟子後裔七十五代孟小紅——孟子文化的傳播與傳承.
    徐嘉璐先生曾說:「文化傳承要靠人,文化傳承要靠情,我說,文化傳承要靠心,文化傳播要靠行!行,便是走出去,傳出去!每每想到這些,我的內心就熱血沸騰!我被徐先生的話深深的觸動著、激勵著,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究竟要靠什麼?我曾經不斷的陷入這個思考當中,做為一個民間文化傳播者,我有什麼能力把孟子的偉大思想傳播出去?這是困惑我已久的問題。
  • 【2021愛城春晚】雲端相聚 新年鉅獻
    杜老師曾在美國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習深造,多次在美國紐約和加拿大多個城市主辦個人獨唱音樂會。中國藝術家音響出版社出版過她的個人專輯。為更好地傳播中華文化和藝術,她從親自演唱的輝煌期,轉為把主要精力用於音樂教育事業。杜老師作為加拿大註冊音樂老師,目前在愛城的三個成人合唱團執教,還成立了小百花表演藝術中心並親自執教。多年的教學,取得了累累碩果和桃李天下。
  • 孔子學院十三載漢教路,我與孔子學院共成長
    自2006年12月起從事國際漢語教育事業,我經歷了從漢語教師志願者、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到孔子學院院長的成長曆程。多年來,能將自己和孔子學院的命運連在一起,能和孔子學院事業一起進步,我深感榮幸。這一路走來,我從個人的進步裡看到的是蘇丹孔子學院的成長。在美國的漢語教學經歷讓我體會到文化無界2011年7月,我通過孔子學院總部嚴格選拔,作為漢語教師來到美國阿爾弗萊德大學孔子學院進行國際漢語教學工作。這一去,又是四年,兒子也從7歲長到了11歲。
  • 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
    9月29日下午,在熱鬧喜慶的鼓舞聲中,「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系列活動——「同一輪明月 同一個祝福」 慶中秋活動在上海文廟拉開帷幕。明倫堂廣場上,拼布包、海派剪紙、人物麵塑等別具匠心的非遺作品展示讓市民遊客驚豔不已。
  • 孔子學院以孔子命名,但孔子學漢語教學和漢語標準化考試才是中心工作
    孔子學院以孔子命名,但並不傳輸孔子的思想理論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國際中文教育機構,中國和一些國家之所以合作建設孔子學院,是希望各國人民通過對漢語的學習,以漢語學習為渠道,增進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促進彼此間的文化交流,因為文化的溝通和交流有利於世界和諧的建立。
  • 我報考孔子學院教師,在孔子學院工作的那段時光
    孔子學院我曾經是一名孔子學院工作者,在國外一家孔子學院作為公派教師工作了兩年。每年三月份,孔子學院總部(現在已更名為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孔子學院改為民營)就會在網站上發布公派教師崗位的招聘公告。
  • 文化輸出怎麼做?為何孔子學院受挫,四百年前下南洋卻能成功?
    如今,中國文化輸出時常遭到外國的反感和抵制,最典型的就是花費重金在海外打造的孔子學院而在印尼,至17、18世紀,中國犁早已出現在當地農民的手中,被熟練地使用。
  • 鳳凰藝術 | 陳來: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非孔子莫屬
    他傳承國學,守望傳統文化,引領國學研究學術化、大眾化、社會化、全球化;他立足當代,追尋中國哲學的現代意義,探尋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孔子思想以及儒學和整個中華文化有著怎樣的關係?在中華文化裡面佔什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