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娛樂圈或者綜藝節目中,很喜歡給明星加「人設」。比如說「老幹部」靳東,「吃貨」迪麗熱巴,「學霸」關曉彤,「天才少女」歐陽娜娜等。
人設指出明星的特點,增加了他們的討論度。
最近小編在看特勞特的《定位》,小編發現娛樂圈的人設就是《定位》理論的完美實踐。
人設不是創造新的東西,而是使用了方法,去操控別人心智中已經存在的認知,去重組認知,從而快速進入他人心智。
比如綜藝節目中baby的「女漢子」人設,十分討喜。在此之前對她的影視劇作品確實印象不深。
女漢子是在我們身邊隨時可以見到的人,女漢子一般不做作,個性好,所以這個詞可以引起很大的好感。同時演員本身很漂亮,漂亮的女漢子當然更加討人喜歡。就這簡單的三個字,實現了抱團同一種特質的人,粉絲群變得更大更牢固了。
02.
定位理論的第一有效原則是成為第一。賈玲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喜劇演員,但我對她最初的印象來自於她是我記住的第一個春晚上的女相聲演員,她說的相聲很有趣。大部分的相聲都是男男搭檔,她和白的男女混雙組合讓人耳目一新。
《定位》中說這是一個形象時代,聲譽與形象比任何明確的產品特點更有利於產品銷售。這個理論放到人設上也準確。有很多明星,說實話,真沒什麼記得住的作品,但她「高情商美女」,「氧氣美女」的形象,會讓很多人喜歡,即便不在影視劇作品中,也會在綜藝節目中有一席之地。
03.
有人設就有翻車的時候,就好像我們每次立的減肥flag,說倒就倒一樣。愛讀書的老幹部因為看到「諾貝爾數學家」採訪被群嘲,「張愛玲」迷因為偽張愛玲名言被打臉。人設倒其實不代表一個人就此倒下。
我們之所以討厭人設,可能源於現在很多的人設是一種營銷手段。當你發現它是一種手段時,覺得自己被愚弄了,惱羞成怒。
人設其實是個好詞,至少是個中性詞。因為很大程度上,你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人設其實就是給自己定位。我覺得在機場安靜看書的老幹部總比公共場合看視頻外放聲音的人要好,半桶水文藝女青年總比女流氓要好。
04.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學渣人設比學霸人設討喜,這是為什麼?
因為好的人設人們習慣於去求證,去驗證你是不是真的比平常人優秀很多,而普通的人設,人們一樂就算了,寬容很多。
人們喜歡優秀的人設,只是不喜歡假的。
去年末我被央視的《主持人大賽》圈粉,真的是一個神仙打架的節目。選手當然都很優秀,但和董卿,康輝等大神比起來確實有雲泥之別。他們隨口就是金句,觀點新穎,見解獨到深刻。彈幕都在誇獎董卿這些大神。董卿優秀女神的人設不是自己封的,而是別人給的,但她對於自己肯定有自己的人設和追求。
正確看待娛樂圈人設,積極的人設可以借鑑,成為自己的嚮導,消極的人設要注意規避。這樣娛樂八卦就不只是笑笑而已了。
【免責聲明:圖片引用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