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貝果財經

原標題: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本報記者 孫麗朝 北京報導

「現在中歐班列回程和去程基本上都是滿艙,12月艙位已很難訂上,要到明年1月才能有報價和艙位。」北方一家大型物流公司的銷售人員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因口岸站嚴重積壓,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12月13日在內部發布調度命令,自13日18:00起到16日18:00止,各站裝到滿洲裡、二連、阿拉山口出口的貨物除了圖定中歐班列外一律停裝。這是國鐵集團在近一個月內因口岸積壓所發布的第三道停裝令。

此前,國鐵集團曾在11月22日發布調度命令要求除中歐班列外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貨物一律停裝到11月25日。12月8日,國鐵集團又發布通知要求12月8日至13日各站裝到二連、阿拉山口出境的各類貨物一律停裝,如有重點物資需向國鐵集團提報。

一位中歐班列平臺公司人士表示,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發運量不斷提升,但口岸作業能力有限,加上邊境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導致大量貨物在口岸積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部分口岸出現較為嚴重的擁堵情況,隨著年底貨運需求的增多,近期擁堵情況愈發嚴重」。

12月12日,國鐵集團就中歐班列近期的擁堵情況回應稱,近期口岸交接能力確實有所下降,部分通道班列移動緩慢,國鐵集團稱這是由於西方聖誕節臨近,中歐班列需求旺盛,且口岸站疫情防控措施加強,境外天氣惡劣等因素導致。鐵路部門已經採取措施,進行源頭調控疏解,採取階段性運力調控措施;同時在霍爾果斯、二連浩特等口岸實施擴能改造,提升交接能力;加強國際協調合作。國鐵集團表示,以上措施已經有效疏解了口岸擁堵。國鐵集團要求中歐班列在此期間不停運、不限裝。

上述中歐班列平臺公司人士表示,一列從中國開往歐洲的班列,中途需要經過兩次換裝,首次是在中國經獨立國協國家或蒙古國出境時,從中國的標準軌距(1435釐米)車板,換成寬軌(1520釐米)車板,第二次換裝是從俄羅斯西向出境去往歐洲,再從寬軌車板換回標準軌距車板,班列的順暢開行需要沿途各國的緊密配合。

「因為去程的車板堵在口岸,回程沒有車板來接貨櫃,所以擁堵一旦出現,就是雙向的。」上述人士表示。

中亞一位從事中歐班列業務的貨代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亞一些國家鐵路基礎設施和裝卸設備數量有限,調度水平較低,是造成擁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哈薩克斯坦的寬軌車板數量遠遠低於中國口岸,在車板調度到歐洲之後,哈薩克斯坦自己的口岸就面臨車板不足的問題。

對於中歐班列需求不斷增加的原因,一位國際物流公司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疫情衝擊之下,空運價格暴漲,船運公司減少遠洋貨輪班次和停靠港數量,便捷性和實效性大打折扣,所以中歐班列鐵路貨運成為越來越多客戶的選擇。「空運運力有限,且運費高。海運涉及船員檢疫、貨物裝卸等環節,人員接觸頻繁,在疫情期間受到較大影響。許多原本走空運和海運的貨物轉移到了鐵路運輸,導致從今年2月開始,中歐班列運量不斷增長。」

國鐵集團公布的數據也顯示,截至11月5日,2020年中歐班列開行已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物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今年11月,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開行1238列,運送11.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4%、73%,綜合重箱率達98.8%。

相關焦點

  • 一艙難求、搖號預訂 今年中歐班列為何如此火爆?
    「一早上我每天6:30起床,然後睜開眼就開始忙碌,一直忙到晚上凌晨兩三點,接貨、發貨、裝箱。」貨場門口,等待卸貨的卡車排起大隊。在一旁給謝銳打下手的貨櫃卡車司機雷軍說,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的火爆也讓卡車司機們忙個不停。「有時候可能最長就要四五個小時才能進站。因為車輛太多了,貨運量太大了。車站裡邊也幹不過來,所以排隊是難免的」。
  • 《逆風飛揚》丨一艙難求、搖號預訂 今年中歐班列為何如此火爆?
    「一早上我每天6:30起床,然後睜開眼就開始忙碌,一直忙到晚上凌晨兩三點,接貨、發貨、裝箱。」貨場門口,等待卸貨的卡車排起大隊。在一旁給謝銳打下手的貨櫃卡車司機雷軍說,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的火爆也讓卡車司機們忙個不停。「有時候可能最長就要四五個小時才能進站。因為車輛太多了,貨運量太大了。車站裡邊也幹不過來,所以排隊是難免的」。
  • 中歐班列集貨疏運巧解運郵困境
    5月24日,中歐班列(義烏—維爾紐斯)中國郵政專列從義烏鐵路口岸海關監管場所駛出。這是杭州啟動出口國際郵件「中歐班列集貨疏運」模式以來的第6班郵政專列。期間,中歐班列在穩定國際供應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悉,上述搭載了自浙江、上海、江蘇和福建四省(市)集結的100個標準貨櫃、343.15噸國際郵件的中歐班列(義烏—維爾紐斯)中國郵政專列,經由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在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家抵達立陶宛後,班列上運輸的國際郵件將被分撥至西班牙、丹麥、瑞士、法國等36個歐洲國家。
  • 「甜蜜暴擊」彰顯中歐班列的重要性
    記者從西安國際港務區了解到,自2013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啟以來,目前常態化開行線路已達15條,覆蓋「一帶一路」沿線45個國家和地區。近日,據消息人士稱,「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邊境口岸的汽車與火車都亂成一鍋粥了。很多司機已經準備在口岸過新年了。」到底是什麼情況?
  • 全國首列 「地鐵施工設備專列」 中歐班列從南昌向塘國際陸港開行
    6月8日,在江西省市縣三級商務(口岸)主管部門共同推動下,一趟滿載著「大型地鐵地下施工專用設備」的中歐班列專列從南昌向塘國際陸港駛向俄羅斯莫斯科,這是全國開行的首趟地鐵施工設備專列,也是南昌向塘國際陸港繼食品專列、防疫物資專列之後又一定製專列。
  • 中歐班列逆勢增長盡顯一帶一路「掌上乾坤」
    「一箱難求」、供不應求……近期火爆的行情讓中歐班列吸引了諸多關注。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近日透露,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海運、空運貨物加速向鐵路運輸轉移,目前,中歐班列運力增長已經趕不上需求增加。
  • 新疆進出境中歐班列突破9600列
    同一天,霍爾果斯站進出境中歐(中亞)班列開行數量年度達到4640列,同比增長37%,雙口岸均創歷史新高。阿拉山口站副站長 劉全民:中歐班列在口岸的日均通行數量,實現了由去年(2019年)日均10列到今年(2020年)日均14列,單日最高達到了23列。
  • 中歐班列彈奏合作共贏最美旋律
    中歐班列作為歐亞大陸橋上全天候、受氣候環境影響小交通工具,並且中歐班列運輸速度比海運快,運價遠低於航空運輸,因而越來越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歡迎。  服務與時俱進,班列按需開行。中歐班列自開行以來,根據國際物流市場需求,不斷創新運輸方式、貨物受理方式,除了開好傳統的貨櫃運輸外,冷鏈運輸、電子商務運輸、郵包專列運輸、汽車專列運輸等等,讓中歐班列運輸品類越來越全,幾乎囊括所有物資運輸。陸海新通道開通、公鐵海聯運,使中歐班列覆蓋範圍越來越大。4月份汽車運輸專列在二連口岸站,不用卸載換裝,直接換輪對就可以走出國門,使汽車運輸在途時間壓縮很多。
  • 首趟「中國郵政號」中歐班列出境
    原標題:首趟「中國郵政號」中歐班列出境 3月31日,首趟「中國郵政號」中歐班列(義烏—馬德裡)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該趟班列於3月27日從義烏髮出,共搭載12個標箱共計20多萬件包裹,主要為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和飾品、服裝、鞋帽等小商品。
  • 航運空運供不應求 中歐班列迎來外運高峰
    受航運、空運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中歐班列迎來外運高峰。浙江義烏號稱中國外貿的風向標。截至12月4日,義新歐中歐班列今年共開行874列,共發運72140標箱,同比增長106.4%,目前還在滿負荷運行。中歐班列平臺運營方通過加開班列,新增線路緩解鐵運出口壓力。
  • 「中歐班列集貨疏運」 助長三角地區貨物通達歐亞
    義新歐中歐班列裝車現場 鐵路金華貨運中心提供(抗擊新冠肺炎)「中歐班列集貨疏運」 助長三角地區貨物通達歐亞中新網義烏5月25日電(記者 奚金燕)據浙江義烏海關消息,截至5月25受疫情影響,境外往返國內的國際航班大量停航、減班,航班運力大幅下降,對出口國際郵件運輸造成巨大影響,郵件積壓嚴重。3月23日,杭州海關啟動出口國際郵件「中歐班列集貨疏運」模式。該模式下,出境郵件在啟運地國際郵件互換局完成監管後,轉關運輸至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並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出境,有效降低疫情期間歐洲方向國際航空郵路不暢影響。
  • 中歐班列(鄭州至芬蘭赫爾辛基)首班開行
    中歐班列(鄭州)繼德國漢堡、慕尼黑、比利時列日線路之後再擴容。11月20日10時30分,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首班中歐班列(中國鄭州-芬蘭赫爾辛基)駛出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踏上通向北歐芬蘭赫爾辛基的萬裡行程。
  • 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專列首發 國際郵件應急疏運新通道...
    這趟專列透露出兩個信號:其一,在全球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重慶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為中歐間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物資保障渠道;其二,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已成為全國國際郵包緊急疏運的重要地區之一。打了一場「漂亮仗」本次專列發運的郵包,由重慶、天津、南昌、長沙、南寧等8個口岸匯集而來。
  • 長沙始發中歐班列開行量創新高 陸上通道助「湖南製造」出海
    陸上通道跑出新速度 2014年10月30日,湖南長沙開出首趟「長沙至莫斯科」的中歐班列。經過6年多的市場培育,由湖南長沙始發的中歐班列呈現出運量逐年遞增、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2020年湖南長沙始發的中歐班列發運量躋身全國中歐班列「第一方陣」,成為支撐陸港型物流樞紐之一。 一不沿海、二不沿邊,這是作為內陸省份的湖南對外經貿發展的區位瓶頸。
  • 運輸便利 中歐班列助推當地林產工業迅猛發展
    一列裝載有45個標準貨櫃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入綏芬河站。這趟裝載板材的班列從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發車,抵達綏芬河後,在貨櫃貨場完成物資換裝,除去落地加工部分,剩餘板材發往四川成都。截至目前,綏芬河鐵路車站中歐班列開行177列,同比增長75%。
  • 多點開花 逆勢增長 中歐班列何以成為「寵兒」?
    中歐班列在疫情中不斷發揮著關鍵作用,構架起中歐各國之間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成為促進國際防疫緊密合作的堅實橋梁。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長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鐵路物流打通疫情防控的「補給線」,不可或缺的中歐班列在這一特殊時期對保障國際物流通道暢通、維護世界經濟正常秩序,特別是外貿進出口的穩定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穿行在國境線上的中歐班列「擺渡人」
    疫情期間,中哈兩國均加強了班列出入境檢查。與往常一樣,進入車內的宋永紅忙著給司機室消毒,不到10分鐘,宋永紅已經汗如雨下。伴隨著一聲鳴笛,機車由整備庫緩緩開出,向著準軌場駛去,在那裡與整列編組好的班列「合體」,再開往邊檢場,過了邊檢場,就是真的出國了。宋永紅在機車駕駛室準備出發。
  • 中歐「郵差」,深化中歐經濟貿易合作
    被譽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自今年疫情爆發後,在全球物流供應鏈面臨「卡脖子」的問題下,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逆勢增長,為全球物流體系做出重大貢獻,危難時的傑出表現,在全世界打響了自身品牌。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共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
  • 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中歐班列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量創新高
    新疆霍爾果斯口岸7月單月中歐班列開行列數和發送量創新高。 李明 攝中新網新疆霍爾果斯8月8日電(李明 魏麗娟)記者8日從霍爾果斯海關獲悉,新疆霍爾果斯口岸7月進出境中歐班列達495列、4.5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逾55%;單月監管列車數居中國口岸之首,創下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量新高。隨著外貿貨物運輸持續增長,中歐班列開行需求旺盛,口岸通關壓力也在增加。
  • 徐州至德國漢堡中歐班列首發
    這標誌著徐州至漢堡中歐班列成功首發,這也是徐州開行中歐班列以來的第 600 列。據悉,該趟班列裝載徐州本地企業生產的工程機械、醫用手套、無紡布、玻璃工藝品、門窗集成材等產品,總貨值 1958 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