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熊孩子,電影院裡都是自帶夜光的!臺北天文館遊記

2021-02-19 胡蘿蔔實驗室

這個星期,胡蘿蔔軍團正在臺灣旅行中。

有娃之後,旅行不是為了喘氣,就是為了逃難,總是完美融合了突發奇想、拎包就走、落地再說——這悲劇3要素。因此,到達的第一天,就不得不痛心地承認——

我們對4月的熱帶一無所知!

雖然已經是第三次來臺灣了,但前兩次都在七八月份,還以為只是夏天熱,其實,4月的體感已經相當於上海的初夏。

本次痛點就在於,按照天氣預報的14-28度,準備了衛衣、開衫、甚至輕羽絨服……

而臺灣的真實dress code是短袖T、裹胸、短褲……

到達的第一天就全身都是剛需,各種短打買起來!

如果同有急需購物的話,遍地都是的NET很適合買童裝,大概算是臺灣優衣庫?性價比很高。而且購買後10天內,在全省任何一家店都可以更換尺寸。

於是,作為一個小小星空愛好者,kaka就穿了這件新買的短袖衫,去了臺北天文館——

雖然貌不驚人,但臺北天文館號稱全球規模No.1,真是值得一遊。對於大一些的小朋友來說,幾乎可以回答一切關於宇宙的「為什麼」。小娃的互動和遊樂也足夠豐富。

下圖中金色菠蘿一樣的球體,就是直徑35米的球幕宇宙劇場。

在球幕電影購票處,溫柔的志願者小姐姐向kaka推薦了今天的四部電影手冊:「要看火星?還是非洲動物?還是哆啦A夢?」

kaka當然毫不猶豫地指著《火星1001日》——「看火星!」

小姐姐又轉向胡蘿蔔:「電影有50分鐘哦,她這麼小,會不會睡著?」

會睡著?

太棒了!

終於可以安安靜靜看一場電影了!

「請給我兩張票。」胡蘿蔔瞬間把錢塞了過去。

這是kaka第一次看電影。胡蘿蔔拖著永遠不肯自己走的娃,在烏漆抹黑的影院裡剛坐好,突然,娃咕噥了一聲:

「好黑啊。」

然後站起來就跑!

說好的媽媽抱呢?不要自己走呢?為什麼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裡,像開了夜視鏡一樣,嫻熟地穿街走巷下樓梯,唰唰唰就奔下了峰巒疊嶂的觀影臺!

苦命的胡蘿蔔像攆兔子一樣,窮追不捨,終於把掙扎的娃拎了回去。

你一定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

她又跑了!

這時,電影開幕了,胡蘿蔔從旁邊過道蹬蹬下樓時,掠過了放映機。於是巨大的人物剪影映在球幕上,籠蓋了半個天空。

而kaka因為身高不夠,作為罪魁禍首卻完美閃避了!

太尷尬了,只能卑躬屈膝,蜷曲著下樓。然而,娃不僅歡快地跑著,還像彗星一樣自帶光源,想藏著掖著都不行。

原來,新買的那件星球大戰T恤衫,上面的Star wars是螢光的,而且是超強版本……從遠處看,就是一個嗖嗖移動的霓虹燈箱!

電影開場後,大約有5分鐘的劇情:採訪家屬、太空人的人生、發射中心概況……當然,kaka都在和媽媽各種鬥爭。

尤其是,她忽然也發現衣服會發光,大為驚喜。

立刻開始了跑出大廳、跑進影院走廊,喃喃自語「亮了!」、黯淡後再跑出去採光的無限循環。

說好的睡著呢?在哪裡!

劇情走完,火箭要發射了。

當發射架下騰起滾滾白煙,kaka忽然停住了腳步,仰起頭,注視著球幕的天空。

火箭轟鳴,衝上雲霄。

不斷升空,俯瞰地球浩瀚的海面。

忽然,萬籟俱寂,宇宙空間站靜靜地漂浮在空中,從眼前掠過。

kaka已經目瞪口呆,毫無反抗地被抱到座位上。

臺北天文館的球幕電影,真是震撼人心的體驗,在滿天星河中,與飛船共舞,與火星擦肩而過,仿佛切身走入那個靜謐而遼闊的世界。

煙雲浩蕩,萬物如沙粒,俗世的瑣屑都沉澱在時光中,波瀾不起。

才找回點文藝麻麻的感覺,忽然,畫面切換到了太空人的日常生活!

——娃又跑了!

追!

像穿山甲一樣,施展開縮骨神功溜出來。

浩渺星空專用的古典音樂忽然響起。

娃又衝進去了,眼中星河閃爍,全神貫注!這是什麼切換開關?

而且,因為有進有出,kaka胸前的螢光STAR WARS,一直都閃耀得讓人無法直視……

作為一個講文明、知榮辱、樹新風的麻麻,之後只要畫面上一出現人類,就立刻把kaka提溜到後門的安全出口去。

雖然電影還不到1個小時,運動量就像跑了個半馬

可這一切,都會值得。因為,切身感受到了kaka愛上星空時,那渾然天成的感動——

在家門口,拼命追著火星、直到被高牆擋住去路的你;

在藏王山脈看到漫天繁星時,歡叫起「那麼多星星」,流連忘返的你;

在天文館外的草坪上,輪流擁抱每一個星體模型的你;

喂,你喜歡的這一切,真的好棒啊!

經歷了運動量爆表的一天,明天的我們——

還會再來!

因為隔壁就是科學館和臺北兒童新樂園,堪稱帶娃聖地。

臺北真是超級適合一個人帶娃的城市,雖然胡蘿蔔是個展館控,然而,更喜歡的還是隨便走走。

因為,忽然就會和某個顏值爆表的公園遊樂場不期而遇。

因為,只是路過那麼小的一個園圃,kaka卻欣喜萬分地數完了番茄枝上的100個番茄,直到被蜜蜂追得落荒而逃。

因為,應該去美術館的路上,kaka卻撿到一片大大的芭蕉葉,和一群鴿子麻雀一起,飛躍騰挪,玩了小半天。

這樣悠閒的節奏,屬於孩子的無用之用,是個人最喜歡臺灣的地方。下次再來,看一場新的宇宙電影吧。

當然,一定會換件不帶夜光的T恤!

雙語啟蒙·人文

1歲娃學萬有引力?國際學校的科學周

第二外語啟蒙?我用自己做了一個實驗

妖孽「國學啟蒙」退散!來點靠譜的吧

一年之始,是最美的中國顏色書

雙語啟蒙·英語

2歲10個月,娃自學會了英語閱讀?

神一樣的單詞書,Alison Jay ABC

「雙母語」2年,0歲雙語啟蒙的利與弊

為什麼學外語?這首詩是最好的答案

獨家·安全教育

0-4歲兒童性教育漫畫,比刷牙更簡單

給孩子一張救命的安全地圖!

狼和小豬英語繪本vs兒童性教育?

深評·熱點分析

雪地帶娃自救攻略:5次滑雪度假生存心得

「雙語讀經」神娃,能背柏拉圖+莎士比亞?

神話級「日本幼兒園」,是真還是假?1


相關焦點

  • 投身Star Wars,科幻迷落地天文館
    雖說迪士尼已經拍著胸脯保證,即使前六部都沒看過,看第七部也能完全無障礙從頭嗨到尾,但不妨先去天文類博物館轉轉,領略一下身邊天文星際的神秘,相信到電影院也能更好地投入享受絕地武士的傳奇故事。北京天文館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8號,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0平方米,於1957年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也是當時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
  • 錢在囧途影視投資:熊孩子是自帶「熊屬性」嗎?
    而造成這些事情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熊孩子!熊孩子,一個花著你的錢惹你生氣也不能回收的神奇存在!因為沒有人能猜到下一秒等著你的是驚喜還是驚嚇,網上有一句形容的特別貼切「熊孩子,地表最強的神獸,擁有堪比二哈的拆家能力!」正因如此,親子關係的話題一直受到大家的熱切關注和討論。但熊孩子是自帶「熊屬性」嗎?電影《錢在囧途》裡好像有不同的解釋!
  • 臺北,那些適合發呆一整日的角落 A卡遊記
    A卡蘇和大叔,2014年在臺北慢遊8日。之前寫了「必須吃的經典美食」、「容易被錯過的超美味」,都關乎美食。
  • 中國臺北:是什麼吸引遊客到臺北地下街——妞兒嬉遊記
    這是我們的第97次親子旅行,這一次我們把足跡印在了寶島臺灣,和臺灣人一樣,墾丁度假日光浴,臺北吃吃大排檔、淡水夕照情人橋,牽著妞兒的手,慢慢的走,慢慢的遊,妞兒嬉遊記。本著節約一毛是一毛的原則,坐捷運前往臺北車站附近的酒店,在北門捷運站下車,意外的收穫了美麗的地下街一枚,我們到的時間比較晚,大約晚上九點半,地下街人流已經不多了,店鋪大多也已經關門,按理說,這個時候的地下街是只是行人通道了,行人匆匆過,然後我們從北門捷運站一到地下街就有驚訝到,門口臺階上貼的大大的冰激凌廣告,瞬間就吸引了寶貝的注意,擺上了poss,進入地下街以後,每隔十來米就有一個供遊客擺拍的地方
  • 《天文館》海報公布 波特曼變身「通靈少女」
    《天文館》海報公布 波特曼變身「通靈少女」 時間:2016.08.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天文學和宇宙學上的進展如何影響天文館?
    對於現代天文館來說,天文學和宇宙學上的進展如何影響天文館?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以下內容節選自威廉·法爾布雷斯所著的《天文館簡史:從星空劇院到現代天文館》,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天文學和宇宙學上的進展如何影響天文館?從地球表面看到的夜空景象一直以來都是天文館傳統意義上的出發點,但夜空在漸漸被遮蔽。
  • 12分鐘看完《星球大戰》,你還可以去天文館逛逛……
    北京天文館位於北京西直門外大街,始建於1955年,1957年建成開放。分A館和B館兩大部分,總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香港太空館是亞洲著名的天文館之一,位於九龍半島尖沙咀,緊鄰維港,其獨特的蛋形設計令人矚目,其中何鴻燊天象廳是世界上最大的天象廳之一,可播放全圓頂銀幕的超高清動畫和電影。
  •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館,耗資約6億建成,就在上海
    在我國歷史上,很多人對天文一直非常感興趣,在這些人中,有很多是各個時代最有才能的人,對諸葛亮來說,他對天文非常了解,一個人有才能,就經常使用「上知天文知識地理」這個詞,所以,我們國家對天文一直做很多研究,但是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天文館,在這裡嗎?今天我查一下。
  • 為什麼要去天文館?
    在《2001:太空漫遊》中,阿瑟·克拉克這樣寫道:「每一個現在活著的人,身後都站著三十個鬼,因為自有人類以來,死去的人恰好是在世的人的三十倍。自從洪荒初開,大約已有一千億人出沒在地球這顆行星上。這個數字之所以值得玩味,只是因為出於奇怪的偶合,在我們這個宇宙——即銀河系——也恰好有大約一千億顆恆星。所以在這個宇宙裡,每一個生存過的人,都相應有一顆星星在天空閃耀。」
  • Snap in Taipei\\ 咬鞋遊記-臺北篇
    還沒完全進入夏天的四月底,和朋友計劃好去了一趟臺北。  去之前就打算好了,帶幾件ACG過去拍拍好看的照片,呈現好一點的感覺。
  • 十月的臺灣——臺北花蓮墾丁七日自由行遊記(下2)
    在二樓,認識了來自臺北的白白,原本是很白皙的皮膚是曬黑的,據說這邊流行以黑為美,看起來像中學生的白白居然比我們還要大一點哦,離開前還互留了微信,雖然臺灣的小夥伴們幾乎都不用微信。神奇的事情是,收攤後大街上一個垃圾桶都找不到,我們手裡的垃圾沒處丟,看到還有一家正在收攤打包垃圾,問老闆能不能丟一下垃圾,老闆說「不能」,我們懵了,最後回酒店叫前臺幫忙丟了。
  • 北京天文館對醫務人員免費開放
    本報訊(記者孫樂琪)北京天文館昨天發布關於面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的通知。通知稱,為向戰鬥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表達敬意,北京天文館將在疫情結束後,面向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推出免費參觀遊覽政策。  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驟然打響。
  • 長葛《熊孩子》第6集 七大洲4大洋都有那些?看孩子們怎麼回答?
    熊孩子系列 講述的是00後的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各種稀奇古怪、搞笑皆非、令人髮指的故事
  • 上萬元電影銀幕被熊孩子踢壞,「野生孩子」該不該來影院?
    公共視頻顯示,電影放映時, 兩個小朋友輪番腳踢銀幕。楊先生指著監控視頻說,讓人氣憤的是,全程沒有看到家長有任何制止行為。說句不好聽的,帶寵物狗出門還要拴繩子,怎麼帶個熊孩子出門就攤手聳家當沒事兒人?電影院裡有關熊孩子的故事實在太多了。有00後網友的後座是個熊孩子,一直在踢她的座椅,還將舔過的爆米花扔在她座椅上。
  • 天文館尚未開張,研究中心為何先期成立
    早在上海天文館規劃建設期間,上海科技館已前瞻性地提出建設天文研究中心的構想。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說:「天文研究中心將發揮天文館觀測設備和隕石藏品的優勢,引領公眾發現星空之美、天文之美和宇宙之美。」據上海天文館建設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林清透露,天文研究中心目前已招聘了四位博士和兩位碩士。    專家雲集是為了向公眾奉上更有新鮮感的天文展覽。對於要吸引公眾「進館」這件事,葉叔華總是掛在嘴邊。2010年世博會後,正是她向有關部門建言,上海應該擁有一座自己的天文館。
  • 從夜光旅館到夜光寶盒,天貓投出了2019開年最溫暖的光!
    從平安夜的「夜光旅館」,到聖誕節神秘上線的「夜光的士」,再到跨年夜的「夜光寶盒」,每次送出的微小關懷,也都收穫了一個又一個溫暖的故事。正如投影儀一樣,它並不一定能創造多大的熱量,但至少能會給平凡的生活增添一點趣味、記錄一些時刻,如同在黑夜中投射出的一束微光,卻成為了2019開年最溫暖的光。
  • 臺北市天空出現這景象美呆
    臺北市天空出現這景象美呆。(圖/劉宗龍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天文奇景「日環食」21日下午登場,天空中出現「食甚」現象,但因緯度關係,臺北市僅能觀賞到日偏食景象,不過反倒像一輪倒掛的明月,更令人讚嘆美呆了。
  • 同學們,千萬不要在電影院裡幹這個……
    然而,一個很弔詭的現象是,大部分人都知道,偷錄電影、製作盜版牟利,肯定是違法行為,是不對的;但如果不想做盜版,就是拍個小視頻發朋友圈,這種行為錯了嗎? 一直以來,各大影展的三令五申,電影院各種張貼告示,工作人員的及時制止,包括這次賈樟柯站出來說話,都是希望將「屏攝違法」的事實廣而告之。電影從業者們都在努力地傳播警示,讓觀眾們知道做這件事是觸犯法律的。
  • 2020臺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在天文館發生的外交新碰撞
    第十二屆臺北雙年展因應國際疫情影響調整展期,暫訂於2020年11月21日至2021年3月14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舉行。
  • 電影院裡的光陰故事
    改革開放的40年間,哈爾濱文化發展的腳步不斷前行,電影院裡的觀影環境、放映設備及觀影服務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之初,大多數家庭還沒有電視機,去看一場電影成為人們主要的休閒娛樂方式。電影院裡是連成排的硬座椅,有的甚至連靠背都沒有;放映機還需人工轉動,有時需要停頓更換膠片;放出的電影有黑白、也有彩色,音質也不那麼清晰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