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磚、木門、瓦片、鐵製雕塑、大小巷弄、或斑駁或滿覆塗鴉的牆面……如果你以為這就是個普通的老廠房改建的「創意園區」,那它的商業成績,估計能讓你「驚嘆」——數據截至2014年,這裡已經舉辦了近3,500場各類活動,吸引近400萬群眾參與,創造出逾40億新臺幣(約合8億多人民幣)的衍生效益。
它就是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臺灣最早啟動的文創產業園。
華山1914,位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大德路交叉口
2012年11月,光點華山電影館在華山1914文創園內揭開帷幕,由臺灣著名導演侯孝賢領軍的臺灣電影文化協會經營管理。
獨立影展、電影首映禮、主題電影展、講座展演……大量與電影相關的活動在這裡登場。光點華山電影館共有兩個專業影廳(175座及133座)、影像穿廊視覺空間、多功能藝文廳,同時內有咖啡廳和生活文創商店。
獨有影像穿廊視覺空間,大量與電影相關的活動在這裡登場
這個展演空間由庾澄慶和張培仁共同打造,這個約744㎡的空間為小眾本土歌手、獨立樂隊提供了演出場地。
Legacy展演空間
這裡曾舉辦過眾多獨立樂隊、小眾歌手演唱會
那個寫出「國術館的媽媽桑,茶道有三段」的方文山,在華山1914開了間茶屋,取名就叫一間茶屋。
冷泡茶、有機茶,一間茶屋
或許是方文山東方情節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五月天的成員一定都很愛喝咖啡!除了阿信的STAY REAL,瑪莎也在華山1914內開出了自己的咖啡店Offline Café。
Offline,離線。據說瑪莎開這家咖啡館的初衷是營造一個純粹的安靜聽音樂、喝咖啡的地方,或許關掉手機offline,暫時把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拋諸腦後也是一趟不錯的體驗。
搖滾,咖啡,關掉手機好好享受這樣的時光吧
工業風+紅磚牆+披頭四搖滾收藏
在華山1914內,有一個常設的幾米藝術中心,幾米品牌以飲食、藝文演出、公共藝術裝置、周邊商品等方式,與多方展開跨界合作。
一樓是西餐廳,二樓是書店同時兼賣廚具、家具、服飾,更可以為個人設計提供展覽空間。這家店名叫「好樣思維」,是「好樣本事」獨立書店的延伸店。
好樣本事曾於2012年入選全球最美20家書店的榜單,
如今共擁有10家集合餐廳和書店的門店
好樣公寓旅館,同樣隸屬於好樣本事,只有兩間客房
喜歡日本設計生活小件的人,一定不能錯過這間以「小器」定位的集合店。小器生活空間所銷售的商品由品牌直接授權。華山1914店還開設了其它門店沒有的「小器食堂」、與大阪80年代老店合作的梅酒屋專賣日本水果酒(僅梅子酒就不下50種),以及定期展出日本陶藝作品、開設生活料理教室、出版販賣日本雜誌《日々》的花店Nettle Plants。
僅梅子酒就不下50種
別具風味的小器食堂
從開業初始至今,這家小餐館從來沒有定過菜單!Trio只供應早午餐、晚餐、咖啡、冰激凌和調酒,他們家的下酒菜頗得人心。
▼ 你可以想像這樣吃飯?
▼ 這樣睡覺?
▼ 甚至這樣上廁所?
2016年春節,由時藝多媒體自行策劃,耗資千萬打造的臺灣首個「顛倒屋」亮相華山1914,遊客花199元新臺幣就能感受一把上下顛倒的瘋狂。
華山顛倒屋,票價NT$199
在文創園區內來一場瑜伽吧!看起來沒有那麼相關的兩個元素,卻被easyoga揉合的很搭調——2016年,臺北瑜伽生活節已經開到了第六屆,選址華山1914,因為它不只是瑜伽。
這是…瑜伽?
easyoga策劃的臺北瑜伽生活節,帶你感受不一樣的瑜伽世界
對進駐商家,華山1914有自己近乎苛刻的前提條件:
要店中有展,展中有店——即要求商家具備獨立策展能力
要有文創魅力,能夠讓長夜價值,或讓力量升級——即要求能將文化轉換出商業價值
要有獨特風格,能夠打造「差異化」藍海——即要求品牌具有特別賣點,能吸引顧客
華山1914的文創商業邏輯,是「店即是藝」,並「追求匠的精神」,美甲店都是各自領域的專業藝匠。
華山1914,店中有展,展中有店
2009年,又一輪修舊如舊、改建、重建之後,佔地72,000㎡、總投資15億元新臺幣的華山1914再次開園
由遠流出版社、國賓大飯店、仲觀設計3家公司共同取得地塊改建經營權,為期15年,追加10年
來源:三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