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西虹市首富》講述了混跡於丙級業餘足球隊的守門員——王多魚,因比賽失利被開除離隊,卻因繼承二爺遺產,而獲得大筆財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件。
西虹市首富劇照
影片中,王多魚原本是一個標準的底層人員,幾乎沒有人把他放在眼裡,完全一個小透明,這個人物的設定很有意思,他雖然日子拮据,但內心善良有底線,像極了生活中的部分群體。
對於王多魚內心善良和底線的刻畫,在電影結尾時最為明顯,三百億和夏竹之間的選擇,王多魚最終選擇了後者,把電影的主題做了升華,從原本無釐頭的「爽片」,上升到金錢和人性的這個兩難的選擇,在暴爽之餘,而這也引發了人們的大量討論:
在金錢和人性面前,究竟是是選擇背叛人性金錢,還是堅持內心的善良與底線。
接下來,本文就來探討一下關於「選擇」這個難題本身,並根據影片當中二爺對王多魚的三重考驗,重新認識「選擇」。
王多魚37歲,一個常年混跡於丙級球隊的守門員,兩年前還曾因為在球場上咬人而被禁賽兩年。
這兩年的時間裡,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他把身體開發到了極致,踢女足,當裸體模特,可以說為了生存他已經不顧一切。
但即便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面對金老闆提出用二十萬買他三個球的時候,他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西虹市首富劇照
在走之前自信地跟金老闆說:守門員,守的就是足球場上的底線,只要我還站在底線前,你們就一個球都別想進。
對於王多魚來說,他是一個守門員,即便技術一般,但只要他站在底線前,他就要堅守住這條底線,但實際上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王多魚的內心是有一條清晰紅線的。
但是話說回來,在巨大的金錢誘惑面前,能守住底線不是件容易的事。
白巖松說:總有一種底線在悄然生長。只是我們還應該看清,「悄然生長」的底線是否一致在節節後退,或者它本身就只有極少數人還在苦苦堅守。
曾經的三鹿奶粉事件,震驚全國。原本是一個享譽國內外、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在當時,幾乎所有人買奶粉,都會想到三鹿奶粉,但誰能想到,三鹿集團,為了賺錢,可以無視嬰幼兒生命健康,捨棄道德底線。
還有2018年,長春長生生物集團假疫苗事件,發現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規範行為。據了解,長生生物生產的狂犬疫苗2017年上市量為2078萬支,佔市場總額的1/4。而狂犬疫苗所獲營收佔上市公司全年營收的47.26%,毛利率高達92.70%。
有的人,苦苦堅守自己的底線,而有的人,卻因為金錢,在節節後退。
易中天在《廣州日報》上撰文指出:你問當下缺什麼,我看最缺底線。
由此可見,守住底線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
王多魚在二爺第二重考驗當中,選擇用一個月的時間,在合情合理合法的範圍內,花光十億。
西虹市首富劇照
這一個月的時間,高價聘請銀行保安當保鏢、重新加入以前的球隊、高價租下了一棟酒店別墅、開投資公司幫人實現夢想甚至花四千萬請股神巴菲特吃飯等等一系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事情。
甚至在最後,為了順利完成合約,他開設脂肪險,開展了一次全民運動。
這一個月,王多魚抵抗住了各種「毀掉合約」的歪腦筋,時刻都在堅守契約精神。
但與此同時,站在王多魚對立面的兩位基金管理者,卻並沒有保持住這份契約精神。
為了能讓三百億進入他們的基金會,全然無視這一個月時間的約定,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把這整件事情告訴了夏竹男友,讓他利用職務之便,讓王多魚不能完成合約。
西虹市首富劇照
在電影中的這類人,對應到現實生活中其實並不少,他們一直無視契約精神,但事實上,擁有契約精神的人,大都是在累積信用資產。
比如說借錢,當你問朋友借錢時,承諾一個星期就會還上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發行自己的信用貨幣。
因為人和人之間並非孤立無關的。人來到這世間,作為社會動物,是定有契約的:物質利益的來往,有法律的契約,行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約。
事實上,契約並不是外部對一個月的約束和要求,而是一個人內心秩序的平衡和構建。
相比於第一個考驗,除了在自我的層面守住內心堅持之外,如何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深刻認識到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問題,在此基礎上還能堅守本心,難度係數更是上了一個新臺階。
金錢和人性之間的選擇,一直都被人當成話題討論,這也是王多魚要面對的最直接的終極考驗。
也經常能在網上看到:如果給你一千萬,你會背叛你的朋友麼?
而在《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魚在經過了一個月的奢侈生活,即將成功完成合約內容,繼承三百億之時,夏竹被綁架了,綁匪讓他用一千萬去贖回夏竹。
但是,合約內規定,他只能把這十億用在自己身上,如果贖回夏竹,就代表違約,自動放棄三百億。
這又是一個關於金錢和人性之間的選擇,也是整部影片當中最高潮的部分。
電影中有兩句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金先生說,如果一個人為了金錢忘了人性,那他會一輩子活在愧疚中。
而另一句話卻是:三百億,足以忘記一切煩惱。
王多魚在糾結了許久之後,還是帶著一千萬,去贖回夏竹,放棄三百億。
西虹市首富劇照
他選擇了人性,放棄了金錢,但是眾多網友,卻好像不服氣似的說:這不合理,王多魚對夏竹之間的感情,才多久,頂多只有好感,就能為了夏竹放棄三百億,更何況,沒有了這三百億,王多魚又回到了從前,他們兩個不可能永遠在一起。
因此反過來看,王多魚即便是選擇了三百億,似乎也完全沒有做錯什麼,因為這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雖然道德層面很難接受,但單從選擇的角度來看,這也是無可厚非。
所以,不管王多魚選擇夏竹,還是選擇三百億,其實就是一個選擇難題,而選擇本身無關對錯。
西虹市首富劇照
包括上文提到的前兩重考驗也是一樣,王多魚始終都在面臨一個二選一的境地,至始至終就沒有一個額外的選項供他投機,這樣的選擇難題,我們是不是也經常遇到呢?
就好比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有兩個工作擺在你面前,第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但你不喜歡;第二個則是你喜歡的,可錢少事多離家遠,這時候你選哪一個呢?
所以說,面對選擇這個全人類都頭疼的問題,我們確實有必要重新認識。
在《西虹市首富》這部影片當中,王多魚選擇夏竹,你可以說他是對的,而如果選擇三百億,也可以說是對的,因為夏竹能決定王多魚的悲歡喜樂,而反過來講,夏竹只是個普通人,三百億一樣能帶來快樂。
所以我們該如何選擇?
A. 「雙趨衝突」,改變自身動機
在電影中,第三重考驗的時候,二爺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順利花光十億,去繼承三百億;二是花一千萬,去救夏竹。
王多魚經過長時間的糾結,改變了自身的動機,最終選擇了後者。
這種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帶來的選擇上的衝突,被勒溫稱為雙趨衝突。
雙趨衝突是心理衝突的一種。個體必須對同時出現的兩個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標進行選擇時產生的難以取捨的心理衝突。
在這種衝突之中,主要改變自身動機,便可以消除衝突。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這種衝突也一直存在。
比如上述說到的:一份工作自己很喜歡,但是工資不高,休息時間不多;另一份工作,並不喜歡,但休息時間充足,工資也高出幾百塊錢。你會選擇哪一個工作?
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動機,是選擇喜歡的,然後持續奮鬥,還是選擇工資高的,利用休息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
這樣的選擇,其實並沒有哪個更好,只是當下你內心的動機所決定的。
B.「雙避衝突」,明確行動目的
在影片當中,王多魚看到好兄弟的朋友大聰明時,以為自己又找到了一個和兄弟一樣蠢的人,結果大聰明卻陰差陽錯,幫他又賺了十個億。
在面臨如何花掉這筆錢,如何去找金老闆談判的選擇中,他選擇了後者,雖然談判過程艱辛,但結果是有效的,這種選擇就是雙避衝突。
雙避衝突,又稱負負衝突,是動機衝突的一種,指同時有兩個可能對個體具有威脅性、不利的事發生,兩種都想躲避,但受條件限制,只能避開一種,接受一種,在作抉擇時內心產生矛盾和痛苦。
這種衝突,更像是成年人的無奈選擇,兩者之間比選其一。
比如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選擇在家裡照顧孩子,還是出去上班,完成自己的人生價值?這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但是又是不得不做的選擇。
所以在這個時候,需要經過自身考量,平衡內心,即便不能兩全其美,也可以盡善盡美。
C.遵從自己,維護內心世界的平衡
在《奇葩說》的辯論上,傅首爾說:吵架是為了維護內心直接的秩序。
傅首爾辯論
而選擇也是一樣,遵從自己的內心,維護內心世界的平衡。
有時候家人經常會讓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又用「一切為你好」的名義,比如去哪裡上學、選什麼專業、今天吃什麼、甚至連今天穿什麼、換什麼髮型都有人來給你做選擇。
他人經常會試圖讓你做某些你不願意做的事情。比如有些家庭會讓姐姐出錢給弟弟結婚買房,可事實上你並不願意做,但是父母說的話,你知道如何拒絕麼?
朋友找你幫忙,但是你沒空,可即便如此,你也經常會選擇接下,因為你不想失去這個朋友。
比如我自己對工作的選擇。在別人眼裡,我是一個非常叛逆的小孩,父母幫我決定的方向,我從來都沒有遵循過,包括當時的大學和大學的專業,還有後來的工作。
父母一心想讓我進體制內,但我想做銷售,所以剛畢業就去當了家裝銷售,但後來發現實在不合適,又換行做了編輯。這段過程中,唯一一次遵從父母的選擇就是從省外回到了省內。
父母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對我來說,我的人生只有一次,我要在我能選擇的時候,把選擇權交給自己,而不是交給別人,讓外部世界去主宰自己的人生,想想還覺得挺虧的。
所以,勇敢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如果迫於無奈選擇,就轉變自己的動機,換一個方向,去維護自己內心世界的平衡。
從《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魚每一次的選擇都是為自己而做,即便在最底層的時候,他也堅持自己的選擇。
願我們都能在人生中,牢牢把握住自己的選擇權,活成自己內心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