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養生的重要性。現在養生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專屬的運動,很多的年輕人也加入到了這個行列當中。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身體比年輕人要差一點,在平時的運動中要注意好運動的強度,不要運動太大,特別適合在茶餘飯後出門到公園裡散散步,練練拳等,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是前不久醫院接收了一對夫妻的病例,夫妻兩個一個今年56歲,一個今年52歲,兩人都有膝蓋疼痛的不良反應出現,夫妻兩個感覺奇了怪了,二人整天都非常注重養生的,怎麼自己反而膝蓋出了毛病?因為自己5年前在網上看到的一篇關於運動可以長壽的文章,自己才和老伴一起每天晚上1小時運動,沒成想自己的膝蓋竟然出現問題,這是咋回事?
走路對人的關節好還是壞?
其實我們知道,走路就是一個非常健康的運動,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還有一些身體患病的患者來說,走路是最佳的運動。當人在走路的時候,可以鍛鍊人的膝關節,將身體中的血液運輸到人的軟骨部位,滋養人的軟骨,有效緩解關節退化的問題。走路可以幫助的肌肉得到鍛鍊,尤其是下肢的肌肉,可以維持關節的穩定性,預防關節炎、骨質疏鬆疾病的發生。
但是有關節疾病的人不適合長時間的走路,可以適量的走走路,幫助緩解自己的關節疼痛及病房,軟化人的關節,不至於太過於僵硬。走路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促進人的血液循環,起到很好的保護血管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幫助人提高身體的免疫力,緩解身上的壓力,保護人的關節不受損傷。
走路的優勢這麼多,為什麼有的人會因為走路膝蓋受損?
上面的這對夫妻就是最好的案例,其實他們最初決定每天走路,鍛鍊身體的原因是因為丈夫有高血壓疾病,妻子這邊想著能夠讓自己的老伴身體恢復健康,在網上看到一些專家說的走路對降血壓有好處,這才開始每天定時定點的出門散步,但是他們這個散步不簡單,直接把自己的膝蓋練出傷來了。膝蓋部位嚴重變形,還有腫脹的現象發生,因為年紀大,膝蓋受到的磨損有比較的嚴重,所以後來不得不做膝蓋置換手術。
據了解這二人每天都要走上1萬步的步數,才會回家,這是他們給自己的定的小目標,每天堅持走上一萬步,這樣的習慣已經堅持了有5年之久。老太太說:自己還不是微信朋友圈裡面走路最厲害的呢,自己每天都會在上面打卡,有的人能走到2萬步,自己表示非常的敬佩。醫生聽完之後心裡表示擔心。
每一個年齡階段的人,有每個人的活動強度的指標,年紀越大的人建議選擇運動強度越低的運動最好。年輕人因為身體比較的強壯,骨骼正在發育或者已經發育完善,他們經受得住這些高強度的運動,不會使自己的健康受到威脅,而且通過某些運動可以增強自己體質。但是老年人最好選擇的運動,強度低一些比較好,根據自己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像上賣弄這對夫妻就是因為每天一萬步的高強度的運動,導致自己的膝關節受傷,所以運動的量不把握好,對人的身體也是有危害的。
每天走上多少步合適?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建議走上6000步左右就可以,因為這是根據研究調查得出的結果,走上6000步,人的身體得到鍛鍊,而且膝關節也不會受到損傷。本身就已經有膝關節疾病的人,在平時的時候注意自己的運動強度,最好一開始運動的時候從少步數開始,慢慢的往上增加,自己感覺適應就行,如果有不適的感覺產生的話,及時的調整。
走路會損傷人的膝蓋,不僅僅是走路的量,還有走路的姿勢如果控制不好的話,對人的身體也是不利的。正確的走路的姿勢可以幫助人鍛鍊身體的每個部位,注意在走路的時候不要太急,緩慢行走,還有一點也要提醒,運動之前別忘記做熱身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