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荒波及全球!多個汽車巨頭減產計劃曝光

2021-01-12 正商參閱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通信基站等其他產品中晶片的使用日益增多,汽車行業正面臨半導體的嚴重短缺,已波及全球!因此最近多個汽車巨頭都公布了相應的減產計劃。

豐田

由於半導體短缺,豐田汽車決定減少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工廠生產的Tundra皮卡的產量。該公司尚未發布有關減產的規模或時間框架的詳細信息,但正在調查缺乏半導體是否會影響其他車輛。

12月,豐田公司的代表向日本的集團汽車零部件公司解釋說,該公司尚未確定是否能確保足夠的半導體晶片。通常情況下,豐田公司會解釋其來年的生產計劃。但全球晶片緊縮導致該汽車製造商難以正式制定計劃。

日產

日產汽車將在1月份將其旗艦車Note的產量減少5,000輛,這種減少可能會持續到2月份。

大眾

大眾汽車已經宣布將減少在中國、北美和歐洲的產量。在德國,該公司還停止了從12月開始一直持續到1月中旬的Golf車型的生產。同時,位於大眾汽車旗下的西班牙汽車製造商西特(Seat)也將從1月底至4月前後減產。

本田

本田汽車將在本月首先縮減約4000輛的產量。這一變化將主要影響日本三重縣鈴鹿市一家工廠生產的Fit小型車。

有警告稱,今年下半年的減產情況可能會更嚴重。"從2月開始的時期可能會很嚴峻,"一位知情人士說。該消息人士補充說,短缺可能 "僅在1-3季度在日本國內方面就會影響到數萬輛汽車"。

本田顯然已經缺少用於汽車控制系統的半導體。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人們主要呆在室內和在家工作,對智慧型手機和電腦所用晶片的需求激增。隨著晶片製造商專注於滿足這種需求,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的半導體供應已經停滯。

斯巴魯

由於缺乏半導體晶片,斯巴魯的管理層表示目前需要保持謹慎,必要時也會減產。

汽車配件商

由於從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和瑞士意法半導體等大型公司採購的半導體晶片延遲供貨,造成的晶片短缺,是的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例如德國大陸集團和博世等)的交貨已被推遲。大陸汽車表示,汽車半導體供應恢復正常可能需要半年時間。

晶片短缺的原因

隨著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半導體晶片已成為汽車行業的關鍵。據畢馬威日本公司稱,電動汽車使用的半導體數量是汽油驅動汽車的兩倍。

在汽車行業需求回升的同時,冠狀病毒也導致了PC和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增加。隨著各種類型半導體訂單的湧入,半導體公司正在努力滿足需求的激增。

另外一個主要原因來自於半導體行業的橫向配置,即生產和開發是分開的,每個製造商都專門從事某項任務。晶片製造商通常向合同製造商下訂單,而不是在內部製造晶片。製造半導體需要花費時間,同時需要重新配置生產線以適應各種規格,因此很難同時生產出不同的晶片。

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的流行,致使很多人在家辦公,使得智慧型手機銷量增長,加大了手機和通信基站等其他產品中晶片的使用量,從而佔據了部分汽車晶片的產能。

晶片稀缺性已成為汽車工業中的一個新問題,但是隨著汽車變得越來越複雜,對半導體的需求將繼續上升。

EETOP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財經)晶片短缺致全球多家汽車巨頭減產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豐田等汽車公司8日表示,由於晶片短缺,它們將削減汽車產量。 據外電報導,福特表示,其位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裝配廠將停產。菲亞特克萊斯勒表示,將推遲其墨西哥工廠生產重啟時間,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布蘭普頓的工廠也將停產。
  • 晶片短缺拖累全球汽車業復甦,大眾集團將調整全球汽車生產
    過去的一個周末,德國大眾汽車、大陸集團以及博世集團等汽車及零部件巨頭不約而同地發聲,預警用於汽車製造的晶片短缺可能會影響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汽車生產,而且這種影響將會一直持續至明年。大眾汽車公司(Volkswagen AG)表示,由於晶片短缺,該公司將於明年第一季度減少在中國、歐洲和北美的汽車產量。這是繼今年早些時候新冠疫情相關因素導致減產後,晶片供不應求的最新證據。
  • 大眾汽車「晶片荒」 折射汽車晶片的漫漫「自主替代」路
    計劃沒趕上變化:「晶片荒」是如何出現的?   想要了解汽車產業「晶片荒」的真相,可能先要回答這一問題:「為什麼這些廠商要花 6-9 個月時間才能追趕上短缺的晶片產能?」   因為造成當前短缺的源頭就在於半年多前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之際,生產這些關鍵模塊的汽車半導體晶片廠商根據當時的悲觀市場預期做出了相應的減產計劃,而因為生產備貨周期正好就是半年到一年之間的緣故,所以當時的減產計劃現在開始發揮作用
  • 大眾汽車「晶片荒」,折射汽車晶片的漫漫「自主替代」路
    因為造成當前短缺的源頭就在於半年多前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之際,生產這些關鍵模塊的汽車半導體晶片廠商根據當時的悲觀市場預期做出了相應的減產計劃,而因為生產備貨周期正好就是半年到一年之間的緣故,所以當時的減產計劃現在開始發揮作用,並且短缺將一直延續到明年的一季度。
  • 晶片短缺「卡住」全球多個行業 需求量猛增始料未及
    今日日本網站21日報導稱,根本的原因在於,亞洲相關企業對晶圓製造廠的投資不足,這意味著面對5G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汽車快於預期的需求增長,這些企業難以提高晶片產量。東亞晶圓供應吃緊韓國「全球財經」網站23日的報導稱,全球半導體不足並非突然出現的,此前受美國制裁的華為就曾大規模囤貨。
  • 全球第五顆5nm晶片,國內巨頭拿下首發權,驍龍888的強勁對手!
    按照官方的計劃,小米11將於12月28日正式發布,屆時該機將全球首發驍龍888。 據悉,這是一顆採用三星5nm工藝製程的晶片,搭載了真正的超級大核X1,能夠給手機提供極致峰值的性能。 就目前市面上已經發布的5nm高精度晶片來說,搭載5nm晶片的手機只有蘋果和華為,雖然高通落後了一步,但馬上也就要亮相了,那麼另一家巨頭三星的5nm晶片目前又是什麼狀況呢?
  • 深度:汽車晶片的「危」與「機」
    #近日,汽車晶片卡脖子導致部分車企停產減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次晶片斷供更接近黑天鵝事件。深度|汽車晶片的「危」與「機」來自1039調查團全球晶片短缺波及國內整車生產近日,部分晶片斷供卡住了國內汽車廠的脖子,部分整車廠減產甚至停產,上汽大眾、一汽大眾、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吉利、長安、奇瑞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 萬萬沒想到 阻礙全球汽車發展的會是晶片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在一輛車身上究竟需要安裝多少個晶片,才能讓他維持正常的運轉?答案是上百、甚至幾千塊。以往傳統汽車電子晶片主要適用於發動機控制、車身、電池管理、車載娛樂控制等局部功能。而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不斷發展,車聯網、自動駕駛技術在汽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汽車電子晶片的要求更高,於是當晶片「斷供」之後,不少大品牌都「繃不住」了。豐田、福特等車企因晶片短缺紛紛減產1月8日,據外媒報導,福特汽車、豐田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和日產汽車均表示,由於半導體部件供應不足,本月將減少汽車產量。
  • 晶片代工廠臺積電也要漲價 汽車晶片越來越貴
    前幾日,大眾汽車因晶片短缺導致停產的消息已經暴露了汽車晶片緊張的境況,連鎖反應正在相繼顯現。媒體也曾多次報導,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交貨時間延長,幾大晶圓代工廠年度訂單全滿,而臺積電的大部分產能甚至訂到了明年三季度。這種情況下,代工商在考慮提高2021年的代工漲價,漲幅在10%~20%,但臺積電明確過不會漲價,前後態度的轉變可見產能需求確實很大。
  • 請回答2020:晶片巨頭併購潮究竟意味著什麼?
    今年下半年,腦極體開始系統性地關注半導體晶片(IC)產業的發展,也在專注智能科技生態的極術社區中分享了我們對IC產業相關技術、公司、地區的突圍法則的研究。而就在這段時間裡,我們也注意到全球IC產業迎來再一次短暫而劇烈的產業大併購,從7月份開始,短短四五個月時間,全球幾大晶片巨頭髮起的五起併購,其規模已經超過2015年一整年併購規模。
  • 「芯觀點」以減產回應缺芯 汽車業復甦再蒙陰影
    圖片來源:網絡中國晶圓廠年底的這一波產能告急已經向全世界蔓延,汽車製造商正開始以減產作為回應。據華爾街日報12月19日報導,大眾汽車公司表示,由於晶片短缺,該公司將於明年第一季度減少在中國、歐洲和北美的汽車產量。這是繼今年早些時候新冠疫情相關因素導致減產後,晶片供不應求的最新例證。
  • 汽車晶片概念股匯總收藏!
    啟用領域集成電路的製造:第一:晶片設計第二:晶圓製造第三:封裝測試我國晶片設計處於全球領先,被卡脖子的地方是製造,晶片能設計出來,但製造不出來,類似米國對華為的制裁,手機晶片之痛尚未離去,汽車又雪上加霜!
  • 晶片短缺持續蔓延 或成未來汽車「命門」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晶片或成未來汽車「命門」實習記者 楊天悅疫情影響下,全球晶片供應緊張,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晶片短缺持續蔓延全球半導體晶片供應緊張為何蔓延至汽車行業?記者了解到,此次汽車晶片短缺主要是由上遊晶片企業受疫情影響陸續停產,意法半導體公司罷工,東南亞晶片組裝工廠停工等多重因素導致,造成全球市場半導體缺貨嚴重。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在汽車新四化浪潮下,車廠、晶片廠 商、Tier1、OS 以及其他軟硬體供應商積極投入研發,產品迭代速度顯 著加快。尤其巨頭廠商在底層技術的突破,為市場帶來質變。伴隨著智能駕駛滲透率提升,全球晶片 巨頭紛紛布局推出具備人工智慧計算能力的主控晶片,取代傳統分布式的功能 晶片,IHS 預測在 2020 年汽車主控晶片市場規模可達到 40 萬億美元。 「一塊晶片、多屏互交」將成為智能座艙未來趨勢,單一晶片可以降低系統復 雜度以提高安全性能,並降低成本預算。
  • 蘋果汽車晶片支持新技術曝光?網友:我是不是該攢錢了
    畢竟蘋果作為手機行業中數一數二的巨頭,當造起了車,會產生什麼不一樣的「化學元素」?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分析師 Colin Barnden 為 EETimes 撰寫的一份極具猜測性的報告稱道,蘋果或許將會基於 A12 Bionic 處理器的 「C1」晶片,並擁有眼球追蹤等車內
  • 【曝光】谷歌發布AI晶片TPU 3;巨頭頻遭曝光晶片漏洞;8nm驍龍730首曝光,集成NPU;高通計劃推智能手錶新晶片平臺
    不過,首次曝光的驍龍730處理器則尚未有其他信息被披露,並且何時面市和出貨也同樣沒有任何信息,但按照高通此前公布的信息顯示,首批驍龍700系列處理器將於2018年上半年向客戶商用出樣。這也就意味著搭載驍龍730處理器的機型或許要等到今年下半年。
  • 全球僅三家!實力最強晶片代工巨頭誕生:掌握了10nm以下技術
    【12月23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共分為三種類型晶片企業,分別是IDM(自己搞定晶片設計、製造、封測等全部環節)、Fabless(只專注設計晶片)、Foundry(只專注晶片製造);Intel、三星則是全球唯二兩家IDM晶片巨頭,而華為、蘋果、高通、聯發科等等也是全球知名的晶片設計企業
  • 自主研發補鏈箭在弦上 晶片或成未來汽車「命門」
    自主研發補鏈箭在弦上 晶片或成未來汽車「命門」 2020-12-08 09:41:05 來源:北京日報 疫情影響下,全球晶片供應緊張,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
  • 全球五大晶片代工巨頭誕生!國產芯成「一枝獨秀」:中芯國際排名墊底
    因為我們從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巨頭所公布的財報數據來看,臺積電整體營收有超過60%來自於14nm及其以上的工藝,這意味著中芯國際目前14nm工藝也是能夠滿足絕大部門晶片生產需求。而近日,有知名研究員正式對外發布了一份《2020年一季度的前5大晶片代工企業營收排名預測》報告,在這份數據報告中,我們能夠看到,全球前五大晶片代工巨頭似乎絲毫不受「疫情」影響,實現了同比增長,根據這份預測報告數據顯示,臺積電在2020年Q1季度營收將高達102億美元,市場份額則為54.1%,實現同比增長43.7%,而三星則繼續排名全球第二,營收30億美元左右,市場份額為15.9%,實現同比增長
  • 7點見 | 華為跌出全球晶片巨頭前十;豐田掌門炮轟電動車
    抖音稱遭百度黑手,網際網路新老巨頭又起風波豐田章男認為,當下電動汽車被過分炒作,支持者沒有考慮發電產生的碳排放和電動汽車轉型的成本。在他看來,純電汽車實際會帶來更多汙染,若日本政府過早終結燃油車,當前汽車商業模式會崩塌,很多企業會消亡,而此前的很多投資會付諸東流。緯創因工資糾紛道歉並罷免副總裁 蘋果宣布暫停下新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