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九龍豆腐再次揚名啦!大型環保紀錄片欄目《尋找清遠好山好水》探尋這「極品豆腐」.

2021-02-17 英州大地

豆腐,起源於中國,據說是西漢煉丹家、淮南王劉安發明的,算來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到現在,不僅品種、花樣繁多、各具風味,而且被公認為綠色健康食品,冷吃熱吃,隨心所欲,養生攝生,老幼皆宜。

清遠各地的老百姓,都信心十足地說自家的豆腐好吃。這一點也不奇怪,也不必多加解釋,只因為清遠的每個地方都水質優良,適合做豆腐。

群山疊翠,遠水澄清,大自然鬼斧神工,北江河鍾靈毓秀,造就了美麗的清遠。

在市委宣傳部、市環保局的指導下,為了更好地展現清遠的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記錄清遠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的歷程,清遠廣播電視臺的一支採編隊伍,重點打造大型環保紀錄片欄目《尋找清遠好山好水》。這次我們的行程來到了九龍小鎮,只為探尋這「極品豆腐」的美味奧秘。

這席令人垂涎欲滴的小型豆腐宴,是英德人的傑作。

不知道該稱它為「九龍豆腐」還是「黃花豆腐」,因為九龍鎮與黃花鎮毗鄰,都擁有英西峰林,同樣用英西峰林的優質山泉水做豆腐。

九龍人往往簡單地說:九龍豆腐天下聞名,是公認的極品豆腐。

黃花人會用歷史告訴您:確實是極品豆腐。

不過,九龍鎮早先只有很少人做豆腐,九龍的豆腐大部分是黃花人做好拿過去賣的。因為九龍鎮佔了地利,隨著英西峰林走廊風景區的開發,在九龍品嘗豆腐的人越來越多,九龍豆腐才慢慢被外界了解,實際上是「黃花豆腐九龍出名」

品嘗完美味的豆腐宴,我們的採編隊伍駛離了九龍鎮政府飯堂,準備奔赴下一個地點。然而這一路天然的山水畫長卷讓他們忍不住駐足欣賞,於是,導演臨時決定,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好山好水才能做出這麼好的豆腐。

在一個山村小道上,我們找到了一汪山泉。

這山泉,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水中石頭上的山坑螺卻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並非因為它也是清遠美食而好奇,而是因為只要長山坑螺的地方,水就沒有被汙染。山坑螺越多,水越清澈。

九龍鎮政府委派的嚮導、英德市文史委員會委員曾德光說:「黃花鎮的新民村委會,有個地方的村民用泉水養魚,不僅養普通的魚,還養娃娃魚、鰻魚。」

我們問曾先生:「這麼好的水,就沒有商家看上?」

曾先生回答說:「早就有人盯上了!有一位做山泉生意的老闆,願意出三百萬元要買經營權,村民不幹。村民喜歡喝這個泉水,養娃娃魚、鰻魚也靠它。說這麼好的水,給一座金山也不換,必須自己保護才放心。」

這些年,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確實很到位,最基層的老百姓也懂得好山好水是「金不換」,並且毫不猶豫地踐行。

車輛駛入黃巖新村,我們來到了村民曾靈德的豆腐作坊。

老曾既是老闆也是師傅,手下只有一位「工人」,就是他的夫人。每天凌晨一點鐘左右就開始一天的工作。

採編組的人都很興奮,因為這次終於可以一睹「極品豆腐」的製作全過程了。

1、洗豆子

豆子真漂亮,水是山泉水,越洗越好看

2、磨漿

磨出來的豆腐渣也這麼柔綠嫩黃

3、再磨漿

第一輪磨漿之後的豆渣,要再磨一次,物盡其用不浪費

4、榨漿

把磨好的豆漿進行過濾,濾掉細小的殘留豆渣。

攪拌豆漿,不僅要用力,而且要快速、均勻

5、最關鍵的工序:燒漿

用豆稈和稻草做燃料

熬出香氣撲鼻的豆漿

6、凝漿

曾師傅透露,他們用的是古法,一整套祖上傳下來的工藝

7、榨水

榨水的時間要一兩個小時

8、完成

「九龍豆腐好,這水太重要了。」曾師傅還說,「人更重要!現在好水多,很多人都在用地下幾十米深的山泉水,但是總有枯竭的時候,必須愛惜它用好它。大家也都用豆稈、禾稈燒鍋煮漿,那麼這土地就不能被汙染,不然的話,連乾淨的豆子也難找。」

從一位小山村的豆腐師傅嘴裡,說出這麼有思想高度的話,著實有點意外,但轉念一想,也不奇怪。實踐出真知,整天玩水,能不知水性?一輩子用心做豆腐,當然有領悟有心得。

好山好水出極品,

匠心匠藝做豆腐。

這期「極品豆腐」專題節目也會在

大型環保紀錄片《尋找清遠好山好水》欄目中播出

我們一共為大家準備了16個精彩專題節目

歡迎大家收看!

(具體播出時間)

↓↓↓


來源:九龍鎮政府

相關焦點

  • 清遠英德九龍許氏太婆——蓮花形
    此地位於清遠英德九龍大坡村隔壁,為九龍許氏太婆墓。始建於明代,清光緒六年歲次庚辰孟夏重修,即現所見之墓樣,為磚石墓,坐辛向乙微兼卯酉。
  • 「大美清遠,山水畫廊」成人1498,網紅打卡傾國清城+清遠古龍峽+英西峰林走廊、洞天仙境天坑+禾雀花基地+特色魚翅宴高品純玩三日
    坑內「水、林、光、石」的完美結合,「清、幽、靜、奇」的獨特美景,仿若人間仙境。九龍之星—玻璃橋:現如今,遊覽洞天仙境又多了一種玩法。因為除了乘船遊覽地下河之外,還可以沿著絕壁棧道,爬到山頂挑戰懸空高差超過200 米的玻璃懸廊!建造在落差超過200米的懸崖絕壁之上,遠遠望去,就像一處絕佳的觀景平臺,顯得非常有氣勢。
  • 京都豆腐丨水韻裡的豆香綿長
    京都的豆腐,依著傳統,只用地下掘出的甘甜泉水來製作。故而,想要尋找地道美味的豆腐料理,一定得往京都的名水附近去探尋。①精進料理指以蔬菜和豆製品等植物性食材做成的菜餚。原本是日本對寺院齋飯的稱呼,後發展成為和食中的素食料理。
  • 國家豆腐地理
    到了清代,美食大家袁枚宣稱「豆腐得味勝燕窩」,更是把豆腐這一大眾食物,推崇到一個新的高度。 如果說大豆還有粗糲硬挺的特質,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加細、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後,豆腐就擁有了稟性溫良、醇厚的品質,就如同謙遜包容的君子,成為最大眾化的烹飪原料之一。
  • 清遠這些鎮村被省裡「盯上」了!
    好!消!息!(英德紅茶)清遠市英德市九龍鎮河頭村(桑葉)清遠市英德市西牛鎮鮮水村(麻竹筍)清遠市英德市西牛鎮小灣村(韭菜)清遠市英德市黃花鎮三山村(茶葉)清遠市英德市橫石水鎮江古山村(蔬菜)清遠市英德市大灣鎮古道村(茶葉)清遠市英德市橋頭鎮五石村(絲苗米)清遠市英德市白沙鎮車頭村(茶葉)清遠市英德市西牛鎮花田村(韭菜)清遠市英德市西牛鎮花塘村(韭菜)清遠市英德市西牛鎮西牛社區
  • 體驗鄉村生活,慰藉鄉愁,英德活石水村旅行記
    特色小屋活石水村作為英德九龍鎮的五大主體名村之一,被計劃打造成鄉村旅遊型名片,將活石水村打造成一個集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活石水民宿度假區,為都市人提供短期出遊、家庭出遊我們眼前的這片稻田,是看不夠的綠、看不夠的景色,那令我們感到親切又舒服的稻香,讓我們陶醉在美麗的大自然中。
  • 第二屆清遠非遺季系列活動舉行
    清遠歷史悠久,先民在這片鍾靈毓秀之地繁衍生息,留下了大量文化寶藏。據最新統計,清遠市現有英石假山盆景製作技藝、瑤族耍歌堂、連山小長鼓舞等5項國家級非遺,有省級非遺34項、市級非遺99項、縣級非遺164項。有國家級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22人、市級傳承人87人、縣級傳承人166人。省級非遺傳承基地5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
  • 時光長 豆花香——走近市級非遺臨清周記「託板豆腐」
    聊·印跡欄目通過尋訪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尋找非遺傳承人,記錄與展示聊城非遺的發展和魅力,探尋可行的傳統文化傳承之路,講述新時代傳統文化故事。臨清,浩蕩的大運河承載了它600餘年的繁華,也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
  • 打拼在廣州,放鬆到清遠!30條精品線路值得收藏
    打拼在廣州,放鬆到清遠!8月4日,由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清遠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廣州怡境文旅有限公司承辦的 「48小時發現清遠•老廣清遊」精品線路評選活動在廣州舉行。 廣州市民把清遠稱為廣州「後花園」,是周末休閒的熱門首選。春賞花、夏漂流、秋登山、冬泡泉,一年四季玩樂不停歇。尤其最近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市民出遊熱情不斷高漲,清遠鄉村旅遊持續火爆。
  • 閩南夜話|百家村的「豆腐西施」
    「豆腐西施」三十來歲,並不十分苗條,但長得很美、皮膚白皙,看起來就像水嫩的豆腐,在一眾膚色黝黑的夥計中,她顯得尤為引人注目。有人來買豆腐,她總是微笑著打招呼,兩個淺淺的酒窩若隱若現,就連我們這幾個小屁孩有事沒事都喜歡在她的豆腐店周圍轉悠,為的就是能多看到她美麗的笑臉。
  • 「品味非遺 樂遊平山」 ,看花燈 聽民歌 嘗極品豆腐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田興花燈會」 田興花燈會是起源並流傳於平山縣大吾鄉田興村一帶,以元宵節為時間背景,以花燈展示為主題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動,迄今已有300年以上的歷史。
  • 自製魔芋豆腐
    自製魔芋豆腐製作方法:比例:魔芋粉50克、清水4斤、鹼粉6克。不能過早關火。5、 魔芋糊加鹼煮沸後,熄火,用密實的鍋蓋密蓋15分鐘,使魔芋豆腐硬化緊皮。切塊翻煮:魔芋豆腐硬化緊皮後,在鍋裡加入清水煮開或直接加入開水,加水量以使魔芋豆腐全部淹沒為宜,加水後用刀將硬化的魔芋豆腐按適當大小縱橫切塊,再次加火升溫煮沸。此次煮沸的目的一是使魔芋豆腐徹底煮熟,二 是使魔芋豆腐老煉結實,便於拿放。起鍋:待鍋裡魔芋豆腐充分煮熟結實後,即起鍋盛於盆內, 並將鍋裡餘水也注入盆內,便成魔芋豆腐供隨時取食。建議:做好魔芋豆腐後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使其鹼味減少!
  • 豆腐,清熱除秋燥,如何挑選豆腐?切記這4招,保證挑選到好豆腐
    豆腐,清熱除秋燥,如何挑選豆腐?切記這4招,保證挑選到好豆腐。假豆腐,也就是是那些花樣多變,又俗稱為雞蛋豆腐,像比較常見的日本豆腐、水果豆腐、蔬菜豆腐、奶制豆腐等,而這些所謂的豆腐,幾乎和豆腐是掛不上鉤的,因為這些俗稱豆腐的,壓根就沒有豆製品的含量,所以被業內人士稱之為「假豆腐」。
  • 湘西物產|魔芋豆腐
    魔芋豆腐  湘西人愛好研究美食,把生食加工成泡菜,已經成為豐富美食口感的傳統方法之一
  • 豆腐好吃不會做?大叔教你炸豆腐丸子,香酥味美,比老豆腐好吃!
    馬上步入冬天,火鍋、燉菜都少不了豆腐,北方人最經典大白菜燉豆腐,幾乎每天都會吃,卻怎樣也吃不膩,還有麻婆豆腐、煎豆腐、炒豆腐都非常美味,你最喜歡豆腐的哪種做法呢?豆腐是大家都喜愛的豆製品,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還能補鈣,所以家裡要經常吃些豆腐,怎樣把豆腐做得好吃,這是個學問。
  • 首屆北江論茶之「誰主英紅」英德紅茶鬥茶大賽啟動|清遠日報-清遠...
    「英德紅茶是一種價值觀比較重的經濟產品。」對於如何保持品質,樹立英紅品牌,英德市上茗軒茶葉責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偉珍認為,英德紅茶產業的接續發展應當嚴把質量,樹立品牌,而這需要英德茶企的共同堅守。在羅偉珍看來,英德紅茶目前發展形勢一片大好,但這並不代表茶企可以「偷懶」了。目前,上茗軒在延續企業文化與紅茶文化相結合的同時,積極推陳出新。
  • 日本雞蛋豆腐的做法 日本豆腐的做法
    日本雞蛋豆腐的做法雞蛋蒸日本豆腐的做法用料:雞蛋100克,日本豆腐1條,香油、蒸魚豉油、豌豆適量。1、將雞蛋打入碗中,加入2個雞蛋殼的水充分攪拌均勻。2、輕輕的將豆腐包裝剪開,將豆腐切成大片。
  • 紅燒魚豆腐
    新年好,祝願大家年年有餘。我和嗲賤的共同點就是,中國的節日都是帶著儀式感過的。
  • 他做的豆腐貴但供不應求!郟縣七旬老人的50年「豆腐時光」
    1971年,他還是一個20歲的小夥子,就開始給生產隊磨豆子做豆腐。做豆腐是個技術活,當時一個壯勞力的工分是10分,他一天的工分是15分。白中振說,做豆腐是件辛苦事,先把黃豆泡在水裡浸泡3至4小時,然後凌晨兩三點鐘起來,趕著小毛驢拉石磨,直到天亮才把豆子全部磨成豆漿。然後煮豆漿,點豆腐,製作的一盤豆腐有四五十斤。豆腐做好了,套上毛驢架子車,開始走村串巷賣豆腐。
  • 煎釀豆腐
    你去跟冰箱說會兒話,你在廚房我不會做了~~~哈哈~~     今天這款煎釀豆腐,做法很簡單的,無非就是拌肉餡兒,放進挖好坑的豆腐中,接著煎黃,加汁燉幾分鐘就好啦~~~劃重點:1.豆腐要用硬一點的豆腐,我用的北豆腐2.肉餡兒按自己喜好調味兒就行,不一定跟我一樣3.在豆腐上挖坑的時候,注意挖得深一些,但不能挖透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