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松辰在檢查玉米收割機脫粒裝置故障
核心提示
8日上午,澗西區75歲老人趙松辰在天津路一家機械加工廠裡做了一次實驗,現場演示自己發明的玉米收割機脫粒裝置的脫粒功能,並邀請多位市民觀摩。實驗最終因為零部件出故障未能順利進行,但他展出的29本「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讓人大吃一驚。這還只是他諸多發明創造中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趙松辰已癱瘓近10年,大部分發明創造是在他癱瘓以後取得的。
老人雙腿癱瘓,發明玉米收割機脫粒裝置
8日上午,天津路上一家小型機械加工廠裡面擠滿了人,靠裡的空地上擺著一臺機器,那就是趙松辰發明的玉米收割機脫粒裝置。
75歲的趙松辰坐在電動輪椅上,精神矍鑠。他2004年患上脊髓炎,治療後雙腿落下殘疾。他說,7年前,他發現當時的玉米收割機只能掰玉米棒子,不能直接脫粒,就萌生了發明玉米收割機脫粒裝置的想法。幾經摸索後,2012年他在一家企業的協助下設計製造出一臺樣機,並獲得了當年市首屆「創新洛陽」創意設計大賽的銅獎。
「今年秋收時我專門買了100多斤剛成熟的溼玉米,想看看能不能成功脫粒,結果發現完全可以。」趙松辰高興地說。
記者看到,機器下面的袋子裡面有很多脫粒後的玉米棒碎塊和玉米粒。大家正觀察時,機器開始轉動了,只是沒轉多久一個零部件便出現了故障,只好停下檢修。
這時,旁邊桌子上擺得滿滿的專利證書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記者數了數,共有29本,均是「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專利包括玉米收割機脫粒分離機構、玉米收割機脫粒裝置擺頭等,發明人都是趙松辰。
癱瘓後也閒不住,共獲41項國家專利
趙松辰退休前是洛陽軸承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師,平時就愛琢磨問題,癱瘓後也閒不住。除了玉米收割機脫粒裝置,他的發明已經涵蓋殘疾人裝備、食品加工、環境保護等多個專業領域。
「為了方便殘疾人鍛鍊身體,我發明了輪椅健身器,坐在輪椅上就可以鍛鍊手臂和腿,可以防止肌肉萎縮。」他說。
考慮到車間裡電主軸潤滑時油霧噴散,既汙染環境又浪費油料,他反覆研究後發明了一種油霧回收裝置,目前這項專利已經被相關企業採用,極大降低了油耗成本……
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查詢網頁上輸入他的名字查詢,結果顯示趙松辰已經發明公布的專利共有41項。他說,這些專利大部分是在他癱瘓後取得的,還有一些發明已經申報專利,但證書還沒有發下來。
希望更多專利能轉化成生產力,造福社會
趙松辰做玉米脫粒實驗時,他的老伴兒張改雲和兩個兒子都陪在身邊,跟著忙前忙後。對於趙松辰熱衷發明這一愛好,他們其實是反對的。
「他做這些東西不僅花錢,還特別費神,我們都不想讓他太累。」他的大兒子趙書俊說。趙松辰一旦痴迷起來,誰也攔不住。他不會用電腦畫圖,只能在紙上畫,張改雲心疼老伴兒,就跑前跑後給他列印資料、複印、買零部件等。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不知從哪兒得知趙松辰是個「發明家」,就摸上門要拜師。
手握這麼多專利,趙松辰最大的心願就是把這些專利變成實物,真正為需要的人造福,為社會造福。「一臺收割機太貴了,我實在買不起。」趙松辰說,他希望對這項發明感興趣的人能和他聯繫,共同完成實驗。
8日傍晚,記者了解到,玉米脫粒裝置故障已經排除,可以成功進行玉米脫粒。(洛陽晚報記者 楊玉梅 文/圖)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