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提供新聞線索:0358-8358666
山西新聞網呂梁訊(邸燕瓊 梁達 李文韜 薛靜 馮鳳強 馮文輝)2016年4月6日上午,四•八烈士殉難70周年公祭活動在興縣四八烈士紀念館廣場舉行。出席公祭活動的人員有省、市、縣領導,以及部隊官兵、學生代表、群眾代表、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負責人、四八烈士後代近千人,其中包括葉挺的兒子葉正光,鄧發的兒子鄧北生,博古的女兒秦摩亞等60餘人,緬懷先輩、慎終追遠。
四八烈士公祭儀式現場
博古之女秦摩亞(左二)博古孫女秦紅(右一)鄧發孫女鄧珊珊(右二)
鄧北生告訴記者,此行他們鄧家後代總共來了17人,最小的8歲,他是鄧家後代裡年齡最大的,他希望後代能把革命精神繼續傳承下去,他說以前是每10年紀念一次四.八烈士,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五年來紀念一次。當記者見到葉挺的第七子葉正光時,他和藹地講述著,「在當年飛機突發失事時,我那時才7歲,在我印象裡,我父親非常嚴歷,然而卻十分敬佩他,雖然那時印象十分模糊,但是大致畫面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興縣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劉世慶主持公祭儀式
興縣縣委書記梁志峰敬獻花籃
葉挺七子葉正光及烈士後代向先輩深鞠躬
軍分區官兵代表
上午9點,四八烈士紀念館廣場莊嚴肅穆,各界代表全部就位。興縣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劉世慶宣布公祭儀式正式開始,隨著國歌聲的響起,全場肅立,呂梁市軍分區司令員趙步道宣讀1946年毛澤東為四八烈士撰寫的祭文。隨後,少先隊員面向烈士紀念碑唱響《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表達了他們傳承革命精神的使命,當好接班人的志向。接著,全體領導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奏響《獻花曲》。公祭活動結束後,參加公祭活動的所有人員共同了瞻仰革命烈士紀念館。
公祭儀式上,烈士後代虔誠的敬上鮮花,以寄託哀思。
公祭儀式上,烈士後代虔誠的敬上鮮花,以寄託哀思。
公祭儀式上,烈士後代虔誠的敬上鮮花,以寄託哀思。
四八烈士紀念館分為主館和副館,進入主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澤東親筆題寫的「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的題詞,同時館內還記載著英雄烈士的豐功偉績,鼓勵當今人永遠牢記先烈功勳,不忘歷史,大力弘揚先烈精神。進入副館,其中不乏出生入死,浴血抗戰的英雄故事。當年四八烈士遇難時乘坐的c-47同型號飛機也陳列館內。
葉挺七子葉正光參觀烈士紀念館
陳毅長子陳昊蘇參觀四八烈士紀念館
四八烈士遇難時乘坐的c-47同型號飛機
1946年4月8日,出席重慶國共談判和舊政治協商會議的共產主義先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若飛,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秦邦憲,新四軍重要領導人葉挺,中國工人運動早期領導人鄧發等,因乘運輸機飛返延安時,遇惡劣天氣,當日下午,飛機在興縣失事,機上人員全部遇難,史稱「四•八事件」。
為了紀念烈士,興縣人民政府於1946年12月在殉難處建立「四•八」烈士紀念祠。「四•八」烈士殉難處被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呂梁地區民政局在距「四•八」烈士殉難處最近的東會鄉莊上村建立「四•八」烈士紀念館。2014年,興縣人民政府啟動「四•八」烈士紀念館副館建設及主館布展項目建設,目前,副館建設和主館布展已全面完成。
責任編輯:康雁榮
編輯:李文韜
209元入住呂梁五星級酒店
訂閱點擊頂部標題下方「山西新聞網呂梁頻道」
分享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投稿SXXWWLLPD@163.com
熱線0358-835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