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葉挺、博古、鄧發、王若飛、陳毅後代60餘人在呂梁興縣參加四八烈士殉難70周年公祭儀式

2021-02-13 山西新聞網呂梁頻道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0358-8358666

 

  山西新聞網呂梁訊(邸燕瓊 梁達 李文韜 薛靜 馮鳳強 馮文輝)2016年4月6日上午,四•八烈士殉難70周年公祭活動在興縣四八烈士紀念館廣場舉行。出席公祭活動的人員有省、市、縣領導,以及部隊官兵、學生代表、群眾代表、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負責人、四八烈士後代近千人,其中包括葉挺的兒子葉正光,鄧發的兒子鄧北生,博古的女兒秦摩亞等60餘人,緬懷先輩、慎終追遠。

 

 

四八烈士公祭儀式現場

 

 

博古之女秦摩亞(左二)博古孫女秦紅(右一)鄧發孫女鄧珊珊(右二)

 

 

 

  鄧北生告訴記者,此行他們鄧家後代總共來了17人,最小的8歲,他是鄧家後代裡年齡最大的,他希望後代能把革命精神繼續傳承下去,他說以前是每10年紀念一次四.八烈士,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五年來紀念一次。當記者見到葉挺的第七子葉正光時,他和藹地講述著,「在當年飛機突發失事時,我那時才7歲,在我印象裡,我父親非常嚴歷,然而卻十分敬佩他,雖然那時印象十分模糊,但是大致畫面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興縣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劉世慶主持公祭儀式

 

 

 

 

 

興縣縣委書記梁志峰敬獻花籃

 

 

 葉挺七子葉正光及烈士後代向先輩深鞠躬

 

 

 

軍分區官兵代表

 

  上午9點,四八烈士紀念館廣場莊嚴肅穆,各界代表全部就位。興縣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劉世慶宣布公祭儀式正式開始,隨著國歌聲的響起,全場肅立,呂梁市軍分區司令員趙步道宣讀1946年毛澤東為四八烈士撰寫的祭文。隨後,少先隊員面向烈士紀念碑唱響《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表達了他們傳承革命精神的使命,當好接班人的志向。接著,全體領導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奏響《獻花曲》。公祭活動結束後,參加公祭活動的所有人員共同了瞻仰革命烈士紀念館。

 

 

 

公祭儀式上,烈士後代虔誠的敬上鮮花,以寄託哀思。

 

 

公祭儀式上,烈士後代虔誠的敬上鮮花,以寄託哀思。

 

 

公祭儀式上,烈士後代虔誠的敬上鮮花,以寄託哀思。

 

  四八烈士紀念館分為主館和副館,進入主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澤東親筆題寫的「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的題詞,同時館內還記載著英雄烈士的豐功偉績,鼓勵當今人永遠牢記先烈功勳,不忘歷史,大力弘揚先烈精神。進入副館,其中不乏出生入死,浴血抗戰的英雄故事。當年四八烈士遇難時乘坐的c-47同型號飛機也陳列館內。

 

 

 

 

 

葉挺七子葉正光參觀烈士紀念館

 

 

陳毅長子陳昊蘇參觀四八烈士紀念館

 

 

四八烈士遇難時乘坐的c-47同型號飛機

 

 

  1946年4月8日,出席重慶國共談判和舊政治協商會議的共產主義先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若飛,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秦邦憲,新四軍重要領導人葉挺,中國工人運動早期領導人鄧發等,因乘運輸機飛返延安時,遇惡劣天氣,當日下午,飛機在興縣失事,機上人員全部遇難,史稱「四•八事件」。

 

 

  為了紀念烈士,興縣人民政府於1946年12月在殉難處建立「四•八」烈士紀念祠。「四•八」烈士殉難處被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呂梁地區民政局在距「四•八」烈士殉難處最近的東會鄉莊上村建立「四•八」烈士紀念館。2014年,興縣人民政府啟動「四•八」烈士紀念館副館建設及主館布展項目建設,目前,副館建設和主館布展已全面完成。


責任編輯:康雁榮

編輯:李文韜


209元入住呂梁五星級酒店



訂閱點擊頂部標題下方「山西新聞網呂梁頻道」

分享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投稿SXXWWLLPD@163.com

熱線0358-8358666

相關焦點

  • 王若飛:關山度若飛
    我是延安紅都紅色文化培訓中心的教學助理張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王若飛:關山度若飛!王若飛:關山度若飛1937年秋,被國民黨以「政治犯」的身份關押多年的王若飛,在中共的營救下被無條件釋放。他和愛人離開太原,經西安到達延安。到延安的第二天,毛澤東接見了他,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
  • 甘孜州各地舉行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四川在線記者 蘭珍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當日上午,2020年甘孜州烈士公祭儀式在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廣場舉行。上午9時許,公祭儀式正式開始,全場合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隨後,在場各界人士肅立默哀,深切緬懷革命烈士的不朽功績。默哀畢,少先隊員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 博古的六個兒女
    博古的第一任夫人劉群先,參與領導過無錫工人罷工運動,斯諾在《西行漫記》中稱她是「中國傑出的女工領袖」,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莫斯科出席世界勞工大會時與博古相識,1928年與博古結婚,長徵時任婦女隊隊長,1939年赴莫斯科治病與博古失去聯繫,犧牲於蘇聯衛國戰爭中。
  • 真實的博古
    1946年4月8日,父親與葉挺、王若飛等從重慶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而不幸遇難。中共中央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給予他們極高的評價。關於父親的才華父親博學多能,才華橫溢。早在17歲參加江蘇省徵文比賽「鳥的歌唱」時,他寫的《美妙的音樂》把各種鳥的鳴唱寫得勝過美妙的音樂,使人遐想,催人奮進,給自然界增添了無窮的情趣,初步顯露了他的才華,此文被評為江蘇省第一名。他18歲就被選為當時知識分子的進步刊物《無錫評論》的主編。他任主編一年多,幾乎每期都有他的文章發表。
  • 抗美援朝:19餘萬志願軍烈士尋蹤|抗美援朝戰爭|韓戰|中國人民...
    ——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烈士全景掃描陳 輝編者按:今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紀念日,這篇尋蹤志願軍烈士的文章是作者2012年所採寫,重新發表以紀念為保家衛國和世界和平英勇獻身的志願軍英烈。根據2010年10月中國抗美援朝紀念館全國調查資料統計,韓戰期間志願軍官兵陣亡共183108人。
  • 葉挺夫婦空難犧牲後,後人結局:次子成將領,四子做飛行員遭反對
    飛機上的是將軍葉挺和妻子李秀文、愛女揚眉、幼子阿九等。飛機失事後,葉挺一家以及同機的王若飛、鄧發、秦邦憲等全部罹難。這便是震驚中外的「四八空難」!此時,葉挺剛剛結束5年多痛苦的被囚禁生涯。沉浸在喜悅中的周總理,甚至想像過葉挺回來後,葉挺全家在窯洞齊聚的熱鬧場面。轉眼,一切卻都成了空。葉挺遇難後,周總理一直繼續照顧著烈士的子女們。此時,葉挺次子葉正明正在延安讀中學。葉正明一直記得,他是在4月12日才得知父親、母親犧牲消息的。
  • 遵義會議結束後,被解除職務的博古,後來去哪了?
    「今天請軍隊的領導同志參加政治局擴大會議,是中央想直接聽聽大家對第五次反」圍剿「和戰略大轉移方面,中央軍事領導上犯了哪些錯誤,對三人軍事領導小組有什麼意見。」說這一番話的正是博古,1935年1月16日與17日,博古在親自主持遵義會議的時候,說了上述這一番話。
  • 修文縣四大班子領導參加烈士紀念活動
    修文縣委書記孫華忠,縣委副書記、縣長管慶良,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江華,縣政協主席王世利等縣四大班子領導參加活動。縣委副書記陳祖發主持活動儀式。上午10時整,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正式開始。全體肅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歌唱畢,全體人員向為修文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
  • 磐石市各中小學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文∕姚丹 張鑫 圖∕侯晶 黃成旭)2020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9月30日,是全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為緬懷烈士的豐功佳績,進一步激發愛國主義情懷,磐石市各中小學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 陳毅、粟裕後人來到上海,紀念70年前偉大時刻,共繡國旗
    從陳昊蘇與粟戎生此次抵滬參加一系列上海解放70周年紀念活動,可以看到,兩位開國元勳之後,對上海都有較深的感情;對上海物事都非常了解;同時,他們非常看好上海這座光榮而偉大的城市的未來
  • 「餘則成」原型就義70周年 刑場上的那一瞬永世難忘
    1949年前後,我黨派遣1500餘名幹部秘密入臺,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執行潛伏任務。由於叛徒出賣,島內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大批地下黨員被捕,1100餘人被國民黨當局處決。吳石、陳寶倉、朱楓、聶曦就是其中犧牲最早、職位較高的四位。如今他們的雕像坐落於北京市郊的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上,以此紀念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們。
  • 琿春市公安局參加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琿春市公安局參加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2020-09-30 2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顏氏頭條】2019年世界顏氏十大新聞,看完轉發家族群!
    >        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中華文化促進會顏子文化委員會和曲阜顏子文化研究會協辦的紀念復聖顏子誕辰2540周年公祭活動,於12月7日在曲阜顏廟隆重舉行。 來自海內外的600多位嘉賓滿懷對復聖先祖的深深景仰,以規範的公祭儀式向復聖顏子行鞠躬和跪拜禮。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陳鋼宣布公祭開始
  • 《關山度若飛——王若飛革命活動陳列》開展
    9月30日,王若飛紀念館舉行《關山度若飛——王若飛革命活動陳列》開展儀式,紀念王若飛誕辰124周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在參觀王若飛紀念館時,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幅幅史料圖片,讓觀眾們不時駐足觀看,細細品讀。
  • 鄧小平女兒、陳毅子女、周恩來侄女等紅色後代出鏡的紀錄片
    為紀念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近日中國國際電視臺法語頻道與法國歷史題材導演大衛·迪耶茲聯合製作的紀錄片《留法百年》在央視播出。
  • 黨史故事丨衡山縣公祭英烈,周恩來親題輓聯
    羅芳珪烈士在82年前的衡山縣城人民廣場曾舉行過一場盛大、隆重的公祭大會,祭奠抗戰「四大名團」團長之一、全國著名抗日英烈羅芳珪。衡山縣城人民廣場的前身是衡山縣學宮、文廟前坪。其始建於唐朝,杜甫曾在此賦詩,歷來是衡山縣重要儀式、大型群眾性活動的舉辦場所。羅芳珪,衡山縣沱字百葉衝(今衡東縣新塘鎮百葉村)人。1907年出生,1920年考上嶽雲中學,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後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1934年被任命為國民黨第13軍89師529團團長。
  • 鹿寨縣公安局圓滿完成全縣2020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禮兵和敬獻...
    鹿寨縣公安局圓滿完成全縣2020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禮兵和敬獻花籃任務 2020-09-30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毛澤東:項英要搞好和葉挺的關係,不允許新四軍內有國民黨人
    葉挺聽從勸告,懷著解決問題的態度來到了延安,專門拜見了毛澤東,表示願意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因為葉挺的承諾,本著用人不疑的原則,中央正式決定由葉挺擔任軍長,項英擔任政委,由二人共同領導新四軍。項英是湖北武漢武昌人,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和政治覺悟,成為了南方地區的遊擊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