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 ★」哦~
最近,樓主挖到一個寶藏節目——《和陌生人說話》。
區別於其他以明星藝人為主的訪談節目,這檔節目把焦點轉向那些擁有特殊經歷的普通人。
為死囚寫遺書的人,「冷凍」妻子的丈夫,為盲人放電影的人,殺馬特教父、給自己的肺寫信的女孩……
兩季播下來,口碑一直高漲。第一季9.2分,第二季9.5分,如今第三季終於歸來,節目依舊給力,每一集都有意料之外的驚喜。
雖然第三季播出後水花不大,但不耽誤它成為樓主最喜歡的人物訪談節目之一——
《和陌生人說話》3
節目的主持人是陳曉楠。在此之前,她曾在鳳凰衛視主持一檔叫《冷暖人生》的節目達十年之久。該節目也是一檔聚焦普通人命運起伏、人間冷暖的訪談節目。
在《和陌生人說話》中,陳曉楠延續了以往節目對於邊緣人群和爭議人物的關注。
每一次對話,都溫和而有力,發人深省。
比如第一季中 ,採訪為死囚寫遺書的歡鏡聽,他說,「當看到囚犯被五花大綁的背影,定位在自己記憶中的其實就是:人來到這個世上,只有兩個字——生和死,提醒你「畏懼」兩個字。」
因此,出獄後他從不闖紅燈。規則就是敬畏。
被網友調侃的「殺馬特教父」羅福興,當主持人問他為什麼沒有選擇去直播平臺當網紅賺錢,羅福興的回答讓人驚訝。
他說:「如果作為教父都在這裡搞這個,那這個群體也就這樣了,扶都扶不起來,出名和好感度還是有區別的。」這句話得讓多少自以為是的人打臉。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國內首例用人體冷凍技術留住患癌妻子的丈夫。和主持人談起妻子,他時而眼角帶淚,時而眉飛色舞,滿是深情。
他說,"自己這樣做沒有別的目的,只是想把這份愛延續下去,至於這是不是中國的第一例,還是亞洲第一例,就是第一萬例也和我沒關係,她是我的親人,只此一例。"
這樣一檔內容大於形式的節目,當然不可能止步於兩季。
最近,第三季終於歸來,選取的人和事仍然是基於當下社會的熱點話題,於細微處見真章。
第一期採訪的是「大衣哥」朱之文。
今天4月,大衣哥家門被村民踹開一事登上熱搜,讓他一直以來被過度圍觀的生活為眾人所知曉。
自從大衣哥因為「農民歌手」的身份成名後,就沒有過過什麼平靜日子。
家裡門庭若市,每天聚集了全國各地的人,有來借錢的,拉投資的,合影的,參觀的,宣傳的……更多的是拍朱之文的一舉一動發到網上。
朱之文的家在當地的朱樓村儼然旅遊景點一般,村民們慢慢意識到朱之文的流量價值,每天幹完農活就來直播拍他,一條視頻最多播放量能有100多萬,一條賺個幾十塊錢不是事。
朱之文每天凌晨4點開始應付形形色色的訪客,門縫、牆角都布滿相機,有人甚至還動用了航拍器,連上廁所都有人跟拍。
這種360°被圍觀的生活就像現實版的《楚門世界》一般,逃不掉,也躲不過,已有十年之久。
主持人問起他為什麼不搬家,大衣哥卻說:「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為什麼要離開那裡,捨不得。」
大衣哥和主持人聊起早年成名前的經歷,那時單純為唱歌而唱歌,即使睡豬圈、辛苦搬磚也阻擋不住他對歌唱的熱愛。
但這些現在都成了奢望,再也回不去了。
不出名後悔,出了名鬧心,名人效應背後這種魚與水的關係使他矛盾糾結。
大衣哥曾出錢為村子修路、建學校、解決灌溉等問題,掙得的第一筆錢花了一半給鄉親們買來健身器材,本想著村裡的老少熱鬧些,沒想到如今竟熱鬧得過了。
大衣哥的困境折射出的正是這個流量時代赤裸裸的眾生相——無節制侵犯他人隱私、過度消費網絡紅人。這是他個人的無奈,或許也是時代的悲哀。
和大衣哥無法掙脫的魚缸生活比起來,第二條視頻裡的趙靜(化名)則正好是他的反面。
北漂女孩趙靜來北京打工數年,仍過著孤獨的單身生活。
據2018年中國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我國單身人口規模已達2.4億。作為這個龐大群體的一員,趙靜也只能利用社交軟體去尋求情感慰藉。
採訪中,趙靜提到的那種單身生活,相信很多北漂青年都體會過。
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為我立黃昏。尤其是生病的時候,或者冬天來暖氣之前,那種孤獨感會被無限放大,讓人可渴望愛情,渴望溫暖。
正是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她在社交軟體上結識了騙子「男友」,被他一步步用情感陷阱絞殺,在網絡博彩平臺,騙走她15萬積蓄。
這種以戀愛交友為手段獲取被害人信任,將其拉入博彩理財等騙局,騙取其錢財的詐騙方式被稱為「殺豬盤」,一個惡意滿滿的名詞。
近兩年內,已有諸多單身男女跌進這種情感陷阱,被騙取全部積蓄,甚至賣房、貸款,一輩子都用來還錢。
但趙靜和新聞中的受害者不一樣的是,她沒有就此認栽,而是選擇絕地反擊,讓騙子「男友」真的愛上她,最後將其送進監獄。
這看起來是個大快人心的硬核復仇故事,但在對話中,聽趙靜講起這段經歷,全程面色凝重,不時落淚,絲毫沒有暢快感可言。
因為,這早就不是單純的騙錢那麼簡單,它首先摧毀的是一個人的自尊自信,就像趙靜所說,像嗓子眼進了一隻蒼蠅,很噁心,不斷地懷疑自己,否定自己;
同時,這種裹挾著感情的騙錢方式,也會摧毀一個對他人的信任,對社會的信任。就像是:騙走了你一生的溫暖和純良。
當她用同樣的套路讓對方伏法時,她甚至都對自己的這種反擊手段產生了懷疑,問警察自己是不是也是個騙子了。
也許她最初做這件事只是想擺脫受害者的標籤,尋找真相,但真正成功之後,她卻感慨:整件事是在圖什麼,所有人都在受傷害。
趙靜的故事關乎貪婪,關乎背叛,也關乎信任和勇氣。但最讓人感慨的卻是兩個孤單的人在絕望深處的共情。
也許我們在新聞裡看到的是一個個受害者的名字和被騙數字,但在節目的對話中,我們才真切地感受到這一切對普通人來說是怎樣一個噩夢般的體驗。
可以說,這檔節目將當下最荒誕、最矛盾、最複雜的一麵攤開來給我們看。
被直播圍觀的人,被網絡詐騙的人,以及後面幾集所講述的為寵物「痴狂」的人……每一個人身上都暗藏著這個時代的隱疾,以及那些我們不曾了解的體驗和洞見。
和他們的對話,讓我們得以窺見生活的背面,那些被我們錯失和忽略的認知上的可能性。
在這些林林總總的故事中,如若能藉此打開雙眼,重新審視自我和周遭的世界,攜帶著其中的愛和溫暖前行,那便是此類節目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