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個別圖片公司或律師專門從事圖片維權訴訟,獲取不...

2020-12-27 北青網

7月7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發布的《關於涉網圖片類著作權案件的調研報告》顯示,近兩年來受理的涉圖片類著作權案件,佔到全院所有受理案件的近40%。在部分案件中,權利人將訴訟索賠作為經營或者獲利的方式之一。有原告僅就一幅圖片提起訴訟,再促使被告打包購買其他圖片,或籤約購買相關圖片庫產品。個別圖片公司或者律師甚至專門從事圖片維權訴訟獲得不正當利益。法院表示,可探索運用區塊鏈等技術,從根源上減少訴訟發生。

圖片類案件數量巨大,排名前五位圖片公司佔比高

據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副院長姜穎介紹,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自2018年9月9日成立以來,集中審理北京市轄區內涉網著作權案件。其中,圖片類著作權案件佔比最大。數據顯示,近兩年,該院共受理案件64473件,其中著作權案件49855件,佔比77%,涉圖片類著作權案件在所有著作權案件中的佔比超過一半以上。

這些案件呈現高度類型化,已經形成較為明確的裁判規則和標準。據介紹,排名前十位的原告主要集中於國內圖片公司和個別個人權利人,排名前五位的圖片公司的案件數量佔全部圖片類案件的43%。原告主張的權利和訴訟請求、證據組合方式等在不同案件中呈現出高度一致性,類型化特點明顯。而通過長期司法實踐,人民法院對此類案件的法律問題已經形成較為明確的裁判規則和標準。

在圖片類型方面,涉訴圖片原始載體多為電子形式,新型創作成果不斷出現。攝影作品多為用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等設備拍攝,原始載體多為電子形式,極少數以傳統膠片相機拍攝。美術作品也大多利用繪圖軟體繪製,極少數採用傳統創作方式創作完成後再進行電子化。比如,利用計算機軟體合成製作形成的延時攝影、電子相冊、動態圖片等。

各圖片使用人使用圖片也具有不同的目的。使用方式主要包括在文章中作為配圖使用、在商業廣告中使用、在電子商務網站中展示商品信息、單純展示圖片或圖片集等,其中最主要的使用方式是在文章中作為配圖使用,佔比94%。從使用場景上看,既有在自有網站上使用,還有在公眾號、微博、電商平臺等第三方平臺上使用。圖片使用方所在行業不限於網際網路產業,包括需要使用網際網路經營或者發展的所有產業主體。

有人專門從事相關維權訴訟,起訴一張圖片再促使籤約圖片庫

姜穎指出,在案件審理中發現,部分圖片權利人將維權訴訟作為經營方式之一,通過訴訟獲取商業利益、促進版權交易的目的較為明顯。

大量案件中,原告採用統一格式的起訴狀和證據組合方式,有明確的訴訟策略和目的。部分案件中,權利人並不注重通過正常渠道對外進行版權許可,而是將訴訟索賠作為經營或者獲利的方式之一。

例如,針對同一被告,多數原告往往僅就一幅圖片提起訴訟。在進入訴訟調解程序時,原告又請求將其他未提起訴訟的所有圖片一併打包調解,或者促使被告與其籤約購買相關圖片庫產品,試圖利用司法力量同時達成解決其版權爭議及促成版權交易的目的。

甚至,個別圖片公司或者律師甚至專門從事圖片維權訴訟,主動鎖定圖片權利人,利用專業軟體檢索到侵權行為後再向圖片權利人尋求授權,以提起訴訟的方式獲取不正當商業利益。這種維權方式已經成為這些圖片公司的主要經營方式和部分律師開發客戶和案源的主要渠道。

姜穎說,圖片版權交易本應是市場行為,交易價格也應在市場中形成,由市場進行定價。但目前,利用司法程序進行事後救濟的現象嚴重,司法定價替代了正常的市場行為,說明圖片版權市場的功能目前未能有效發揮。

法院表示,針對商業化維權日益增多的現象,在確保權利人的合法權利得到保護的同時,避免權利人通過訴訟獲得額外的利益,讓當事人明確意識到,訴訟只是侵權的事後救濟手段,不應成為獲取商業利益的主要渠道。

圖片使用人願出200元,權利人則開價2000元

報告顯示,絕大部分案件中,原被告均未針對如何確定損害賠償進行舉證,法院判決多使用法定賠償的方式確定損害賠償數額。

目前,單幅攝影作品的最低損害賠償額為300元,最高為4000元,中位數為800元,平均值為867元;單幅美術作品的最低損害賠償額為440元,最高為25000元,中位數為800元,平均值為5670元。

不過,對於「一張圖片值多錢?」雙方也有不同看法。調查中,63%的圖片使用人認為單幅圖片的損害賠償金額低於200元是合理的;而51%的權利人則認為單幅圖片判決2000元以上是合理的。

其實,法官也希望雙方積極舉證。姜穎說,雙方當事人未能就損害賠償積極舉證,使法官在個案中無法確切了解相關圖片的市場交易價格,可能導致司法定價與市場正常交易價格脫節。權利人大量通過訴訟以司法定價代替市場定價,亦會進一步擾亂圖片版權市場的秩序,影響市場調節作用的正常發揮。

法院表示,將進一步加大損害賠償的梯度化和差異化,鼓勵原被告進行舉證或說明理由。在審判中注重區分不同情況,損害賠償數額應「有升有降」。對原告以訴訟索賠為主要經營方式,或採取「放水養魚」策略,而不注重作品正常市場傳播的,適當降低賠償額度;加大對獨創性高、市場價值大、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優質圖片的保護力度,提高賠償標準;對重複侵權、主觀故意明顯的被告,酌情加重賠償;對於過錯程度較小或者無過錯的被告,適當降低賠償標準或者僅判令停止侵權。鼓勵原被告在訴訟中針對損害賠償提交參考證據或者充分陳述理由,使司法定價與圖片的市場價值更相適應。

圖片到底屬於誰?網際網路法院嚴格審查權屬證據

鑑於一些非權利人通過訴訟獲取不正當利益,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也加強嚴格審查原告的權屬證據,防止「渾水摸魚」。

比如,在漢華易美公司訴廈門蓓蕾公司一案中,攝影作品上既有攝影師署名,又有原告商號和官方網址的水印,同時原告網站中又有原告的版權聲明,原告據此主張其已在涉案攝影作品上署名,應當認定為著作權人。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作品已載明攝影師姓名,應推定攝影師為作者,原告僅以版權聲明、企業商號和官方網址的數字水印主張著作權的根據不足。

在劉某訴北京華網公司案中,原告雖然提交了作品署名等初步證據,但涉案攝影作品含有原告本人的遠景側面、背影及就餐照。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無法說明涉案作品是否由其本人拍攝以及如何拍攝,且難以認定為自拍,並據此認定原告並非作者,不享有著作權。

在搜狐公司訴甬派傳媒公司一案中,原告主張涉案作品由其員工創作,其依約享有著作權。但被告提供了發表時間早於原告的相同圖片,原告未進一步提供證據證明權屬,且原告員工經通知後未到庭說明圖片拍攝情況。因此,法院認定被告提交的證據構成相反證據,原告主張權屬的依據不足。

「微信紅包」一案騰訊被賠償10萬基於怎樣的考慮?

姜穎表示,損害賠償具有彌補權利人損失,預防侵權違法行為的功能。加大損害賠償力度有利於加強版權保護,促進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但加強保護的同時,也要注重各主體之間利益的平衡,不應不合理地加重圖片使用人的經濟負擔。

比如在騰訊公司訴青曙網絡公司「微信紅包」一案中,網際網路法院考慮到微信紅包是原告專用於自身社交軟體而創作的美術作品,與大多數美術作品希望得到更多使用從而獲得更多收益的目的不同,並綜合考慮了作品的獨創性、用戶數量、知名度、市場價值、被告主觀過錯等因素,最終酌定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萬元,單幅美術作品的賠償額達2.5萬元。

類似地,在黃某訴崑山汽車公司侵害美術作品系列案件中,原告在後案中主張的美術作品雖與先案不同,但創作元素具有較大重合。網際網路法院考慮到後案美術作品使用了較多先案美術作品中的元素,創作難度已大為降低等情況,酌情降低了被告在後案中的損害賠償責任。

法院:將加強版權糾紛的協同治理

報告認為,從圖片類著作權案件反映出的問題來看,案件多發的原因較為多元,要從源頭上避免或者減少爭議的發生,需要司法機關、版權管理機關、權利人、圖片使用人和網絡服務平臺等各方主體的共同努力和協作,從圖片的創作、管理、許可、傳播、爭議解決等各個環節入手,共同推進圖片版權保護和治理的法治化進程。

法院建議,建立專門的集約化線上圖片交易市場,推動版權公示和交易機制的變革。要轉變目前通過訴訟獲取商業利益的現狀,實現圖片交易回歸市場的目的,需要建立圖片檢索和預警功能強大、權利狀態和許可條件公開透明、交易方式便捷、爭議解決方式多元的線上圖片交易市場。

同時,改革作品登記和交易公示制度。區塊鏈等網絡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使版權登記和交易公示的成本顯著下降,有利於完善版權的管理機制。版權行政管理機關可以充分利用新技術,改革作品登記和交易公示制度,建立更為集中、便捷、透明、證明力更強的著作權登記體系,探索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版權登記、權屬公示、交易備案、許可費提存等各環節,形成完整、透明的公示制度。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糾紛,從根源上減少訴訟發生。

對於網絡服務平臺來說,則應重新定位角色,承擔版權保護的社會責任。由於很多圖片類侵權行為發生在網絡服務平臺上,網絡服務平臺應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平臺用戶提供圖片版權使用許可或便利的許可使用方式,這既有利於加強圖片版權保護,亦為網絡用戶提供了更為優質的網絡服務,更有助於防範平臺侵權風險。

目前,已經有部分網絡服務平臺在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圖片版權保護。比如,有的網絡服務平臺聯合版權方提供正版圖片,供平臺內用戶使用,平臺從用戶的內容收益中扣除相應比例,作為圖片的許可費支付給權利人;還有網絡服務平臺從權利人處購買圖片庫,供平臺用戶免費使用。這兩種模式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平臺用戶的使用需求,也有利於促進圖片的正版化利用。因此,網絡服務平臺的積極作為,對解決圖片爭議具有重大作用。建議各平臺根據各自實際情況,探索建立圖片使用人和權利人授權機制的新模式,以實現多贏局面。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溫婧

責任編輯:劉琰(EN004)

相關焦點

  • 網友自曝遭北京河圖公司騷擾驚嚇病倒 要求嚴打圖片公司詐騙
    昨天,有一自媒體人士向家電消費網投訴說,一定要將北京河圖創意圖片公司告上法庭,以免更多企業上當受騙。該自媒體人士說,她做了一個微信公眾號。河圖公司聲稱自己的圖片被侵權使用,「河圖公司多次以多個電話、郵箱等聯繫方式對我進行聯繫,聲稱不聯繫就告到法院」,該自媒體人士說,河圖公司員工態度惡劣,動不動就「不聯繫我們進行解決,就把你告到法院」,「你等著法院聯繫你」。
  • 知名攝影師舉報北京河圖惡意維權 呼籲同行謹防河圖維權詐騙
    他指出:攝影師千萬不要和這樣的圖片公司籤約,他們的合同處處是陷阱,作者把自己所有圖片的權利都轉出去了還被獨佔許可,作者自己都不能用;一旦媒體得知這個攝影師的這種維權方式,就不會再用這個攝影師的圖片。
  • 我搜索了一張圖片,又雙叒叕侵權了!
    7 月 7 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關於涉網圖片類著作權案件的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自 2018 年 9 月 9 日建院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共受理案件 64473 件,其中著作權案件 49855 件,佔比77%,涉圖片類著作權案件在所有著作權案件中的佔比超過一半以上。
  • 北京河圖騙術曝光:先搜圖找攝影師騙取授權書 再向企業索要和解費
    隨後,有自稱北京河圖創意圖片有限公司前員工的網友回帖,曝光了北京河圖公司靠圖牟利的一整套騙術。  河圖公司前員工表示,北京河圖公司在取得攝影師的授權之後,自己作為原告去起訴。「河圖一周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立案好幾百個案子,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已經管不過來了」,「法院其實不勝其煩」,「實際拿到錢說不定很久以後」。
  • 法院:實習律師做訴訟代理人輔助律師出庭不合法
    儘管案件本身也很有故事,但是法院開庭後審理法官認為實習律師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代理案件引起了大量律師的圍觀和質疑。網絡圖片根據公開的庭審視頻顯示,法院開庭後,作為被告方的代理律師向法庭提議,認為原告方的訴訟代理人之一劉博是實習律師,而實習律師是不可以以特別授權的方式來代理當事人的案件。
  • 法院:實習律師做訴訟代理人輔助律師出庭不合法!
    儘管案件本身也很有故事,但是法院開庭後審理法官認為實習律師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代理案件引起了大量律師的圍觀和質疑。根據公開的庭審視頻顯示,法院開庭後,作為被告方的代理律師向法庭提議,認為原告方的訴訟代理人之一劉博是實習律師,而實習律師是不可以以特別授權的方式來代理當事人的案件。因為特別授權意味著劉博可以處分當事人的實體權利。
  •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發布網絡著作權糾紛十大典型案例
    (三)  基本案情  鄭某擁有原創文章《這樣烘焙比薩,一個月都吃不膩!》及所附20張原創圖片的著作權。後發現在百度公司經營的百家號平臺上,某個百家號未經其許可全文轉載了該文章及20張圖片,故向百度公司寄送律師函,要求刪除侵權文章及圖片。
  • ...新聞]201224 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發布吳亦凡名譽維權案件簡訊
    今日下午,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發布案件簡訊,吳亦凡方起訴兩例侵犯吳亦凡名譽權網友,表示將在網友身份信息披露後啟動訴訟追責程序,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向吳亦凡賠禮道歉、賠償相關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等。目前,上述兩案處於待法院審核的狀態。 除上述兩例案件外,此前啟動的九例吳亦凡名譽維權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網絡並非法外之地,堅決抵制惡意誹謗。支持吳亦凡用法律武器維權到底!
  • 智慧財產權訴訟,除了用來維權還能幹嘛?
    原標題 | 智慧財產權訴訟的經濟屬性——理想與現實作者 | 王正志 王崇偉 高文律師事務所編輯 | 布魯斯目標:訴訟不只是維權的手段,也是智慧財產權權利人運用轉化其智慧財產權的主要手段。沒有經歷訴訟檢閱的智慧財產權很難說其具有較高價值。以專利為例,專利權利要求的覆蓋面、權利說明的質量在無效及行政訴訟程序;專利轉化實施或許可情況、維權記錄等在民事訴訟程序;甚至權利人與相關主體就專利權屬的爭議已經出現在刑事訴訟程序裡。如何總結提高智慧財產權在訴訟程序體現的經濟屬性進而幫助權利人更好運用智慧財產權是當代智慧財產權律師應當思考並回答的問題。
  • 為線上配資平臺投資者訴訟維權,爭取和解獲賠
    後又委託民間第三方維權機構通過向證監會、公安經偵、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稅務機關投訴、舉報方式維權,均未有任何效果。[辦案經過]:2019年12月23日,楊某某委託王幹士律師團隊處理。2019年12月26日,承辦律師向某某股平臺的運營機構上海XX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律師函,但未獲回應。
  • 10名律師組團提起集體訴訟,趙薇、黃有龍夫婦面臨巨額索賠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徐明律師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投資者可以提起民事訴訟進行索賠,要根據投資者人數、範圍、涉及金額等,由法院最終判斷最終的賠償額。第一批已經公開發布徵集聲明的律師事務所包括: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浙江堅定律師事務所、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上海市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江蘇頤華律師事務所、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等。
  • 2020北京民事訴訟經濟糾紛案件律師哪家律師事務所好
    2020北京民事訴訟經濟糾紛案件律師哪家律師事務所好民事訴訟: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提起的訴訟。或者說,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得各種關係的總和。訴訟參與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證人、鑑定人、勘驗人等。
  • 網際網路開庭、電話語音送達,疫情面前臨沂這家法院訴訟服務不打烊
    開通網際網路法庭 2月4日,蘭山法院開通網際網路庭審功能,通過網際網路法庭為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提供訴訟服務。通過網際網路開庭,訴訟參與人只要有手機,就能隨時隨地通過網際網路法庭APP參與到庭審、調解等訴訟活動,法官可通過系統控制有序地安排案件當事人進行在線答辯、舉證、質證等多個過程,當事人核對筆錄無誤後可以在線籤名。蘭山法院網際網路法庭的開通,讓今後無論身處何地的當事人,身邊只要有一臺能上網、有攝像頭和話筒的電腦或手機,就能異地參加法院的庭審。
  • 北京法律援助:巨額學費打水漂,律師助力盲人維權
    接到電話後,我們的記者帶著隨行律師上門幫助李先生。  ‍李先生夫妻收入都不高,這五萬多元對一家人來講尤其重要,可是,對方不退款,他們便不知道怎麼辦了,無奈之下,撥打了欄目的求助電話。採訪當天,記者帶著隨行律師張密一起來到李先生的家。
  • 網際網路法院「牽手」網絡作家村 司法區塊鏈助力被抄襲者維權
    網際網路法院「牽手」網絡作家村 司法區塊鏈助力被抄襲者維權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在最高法院第三屆「羊城杯」徵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際網路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該規定明確網際網路法院集中管轄「檢察機關提起的網際網路公益訴訟案件」。該規定的出臺旨在治理網絡空間亂象,維護網際網路公共利益。但囿於法律規範缺位、司法理念滯後、網際網路公共利益定性不清等因素,司法實踐中存在案件數量少、受案範圍不明晰、規範理解有差異、審理程序不明確四個方面的問題,以致網際網路公益訴訟制度設計的司法功能發揮嚴重受限。
  • 美股律師說99%的訴訟是這個結果
    對此,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郝俊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徵集的就是首席原告,美國證券集體訴訟的特點是不要求也不允許每個投資者都去起訴,而是選取一名或幾名損失較大的投資者代表所有投資者進行集體訴訟,這稱為首席原告,這個案件就整合成一起案件,法院審理一起案件就行,審理結果對所有投資者都適用。」
  • 合肥刑事訴訟律師_同勝律師事務所
    (總商會)執委,包河區青年商會副會長,合肥市律協五屆理事,合肥市律協第五屆宣傳和聯絡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合肥市律協第五屆項目投融資和項目建設法律專業委員會委員。合肥刑事訴訟律師, 家長說,校園平常下午3時20分放學,當天下午2時50分就放學了,導致孩子提早回家無人照料,不幸身亡。在律師建議下,小童爸爸媽媽把校園當作被告人,提申述訟,索賠28萬元。審理進程中,律師發現,自己的託付人一方依據並不充沛。校園提交了一份課時表,證明事發當天是正常放學,而原告這邊沒有充沛的依據證明校園提早放學。
  • 阿里巴巴再遭集體訴訟,律師稱獲賠靠和解而非勝訴
    近日,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稱,目前已有美股投資者將阿里巴巴訴至法院。長期從事跨國證券集體訴訟業務的律師郝俊波向AI財經社表示,他目前確實正在籌備對阿里巴巴的集體訴訟案。郝俊波表示,相比當時瑞幸咖啡100萬美元才能成為受損投資者的門檻,此次阿里巴巴不會有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