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王朝》當有人以神的名義挑起戰爭,人性的光輝是最後的希望

2020-10-12 公子變

電影《天國王朝》,在我心中一直是top1的史詩級戰爭電影,甚至超越了《指環王》這一鴻篇巨製。嚴格意義上來說它更像是一部包裹著戰爭外衣的宗教啟示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通過自己的鏡頭在基於大部分史實的情況下完美呈現了這一次上帝與真主的大亂鬥。

影片的歷史背景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佔領耶路撒冷近百餘年的時間節點上。男主貝裡昂是一位身世不明的普通鐵匠,此時他正遭受教會哥哥的迫害,妻子自殺。按照基督教的教義自殺的人是要下地獄的。好死不死的教會哥哥不但在埋葬他妻子時砍下她的頭顱還偷走脖子了上的十字架,可見是一個多麼殘忍貪婪的人。

而此時身為伊貝林男爵的戈弗雷,來故地尋找自己的兒子即男主,來償還當年拋妻棄子的罪孽。貝裡昂沒有答應和他前往耶路撒冷王國,戈弗雷尊重他的意願沒有強迫與他,踏上了歸程。

晚上教會哥哥又來勸他最好離開這裡,這也許對他是最好的結果。其實他哥哥是有私心的,這樣就可以侵佔他的財產。談話間,他看到哥哥脖子上掛著亡妻的十字架一怒之下拿著燒紅的劍捅死了他,走投無路的他選擇追上他的父親前往耶路撒冷去救贖他和他妻子的罪。

中世紀是黑暗的,貴族和虛偽的基督徒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平民們困苦不堪只配被奴役,甚至為了殺害你,只需按上你是女巫或者你被惡魔附身了這種鬼話,就能假借上帝的名義將你處死。這對於耶穌為了拯救世人而甘願犧牲自己是多麼諷刺的現實,上帝成了這群人間惡魔的幫兇。

是上帝還是惡魔?

此時本地的領主派人抓貝裡昂回去認罪,戈弗雷沒有同意,於是雙方發生了一場激戰,對方全部死亡,戈弗雷也身受重傷不久於世。在臨死之際,他將貝裡昂叫到身邊來繼承他的爵位,並宣誓:

大敵當前,無所畏懼。

果敢忠義,無愧上帝。

耿直直言,寧死不誑。

保護弱者,無怪天理。

要求他,保衛國王,若王上駕崩,則保護百姓。

戈弗雷是少有具有騎士精神的人,從之前他給男主哥哥錢去安葬他的妻子便可略知一二。之後還有男主到達他的領地奴隸們和領主和平共處,以及男主參見他效忠的國王的為人,可以推測戈弗雷雖然是一位基督教徒,十字軍東徵的將領,但不會以貴族的身份去欺壓百姓,像狂熱的宗教極端分子去主動挑起無謂的戰爭。他忠於的絕不僅僅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上帝,他更忠於維持和平的國王和要保護的百姓。在某種意義上貝裡昂是戈弗雷騎士精神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戈弗雷爵士離世

貝裡昂到達耶路撒冷,拜見了執政官和耶路撒冷的國王(麻風王鮑德溫四世)。他們是基督教的溫和派,允許各教派朝拜耶路撒冷,不管是猶太教,基督教還是穆斯林都能在此和平共存。當然也有像雷納爾德和蓋(耶路撒冷駙馬)以及部分宗教狂熱分子這樣的主戰派。整個耶路撒冷上層就像一個極不穩定的核反應堆,一旦國王病逝或者主戰派發動政變,都會將耶路撒冷王國推向毀滅的深淵。雷納爾德不斷,來製造摩擦,迫使薩拉丁對耶路撒冷王國開戰。

屠殺穆斯林商隊

面對雷納爾德地不斷挑釁,薩拉丁忍無可忍,率領大軍準備去攻佔他的領地,麻風王自知戰爭不可避免也率領大軍趕往戰場,企圖用武力壓迫薩拉丁,並承諾會嚴懲雷納爾德。最終在兩個國王的和談中避免了這場可能發生的戰爭。

這裡額外補充一下麻風王和薩拉丁的愛恨情仇。在此之前麻風王和薩拉丁有過兩次較大規模的正面交鋒,一次是蒙吉薩戰役,麻風王僅用五百騎士和數千步兵擊敗了薩拉丁的3萬多精銳,也是本人軍事生涯中最為精彩的一戰。當然這場戰役也非麻風王一人之功,作為主戰派的雷納爾德也在在此戰役中取得巨大的影響力,也就有了後面他面對麻風王地有恃無恐,甚至陽奉陰違。第二次是泉水關戰役,薩拉丁以小部隊為誘餌誘敵深入,然後出動主力大兵團殲滅重創了麻風王。整體來說兩人互有勝負,也許是英雄惺惺相惜,再加上兩者的國內政局都不太未定,遂籤訂和平條約,保持了短暫的和平。

霸氣的麻風王

公主西貝拉是個複雜的角色,一方面她勇敢追求真愛投入有正義感的貝裡昂的懷抱。另一方面她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她知道她哥哥死得時候丈夫可能會威脅到她和她兒子的統治,因此在他知道貝裡昂拒絕和她結婚並且接管耶路撒冷軍隊指揮權的時候,她選擇了和蓋達成協議,來維護她和她兒子統治。一切看上去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可是上帝不隨人願,她的兒子也得了麻風病,這是她永遠不能接受的事實。哥哥得了麻風病那醜陋噁心的面孔是她一生的陰影,她不願意兒子重蹈覆轍,承受這無盡的痛苦。於是她選擇了讓兒子安樂死,親手在他耳中灌入了毒藥,讓他在睡夢中死去。最後不得不讓蓋這個戰爭狂熱分子戴上了王冠。

記得西貝拉對貝裡昂說過:我這種地位的女人有兩種面孔,一種是為天下看,另一種是私人擁有的,對你,我只是西貝拉。這裡可以解讀為西貝拉作為統治者和女人的兩面性。作為統治者她看到過太多太多的宮廷鬥爭,有流血會死人,沒有任何憐憫,所以她要選擇最為穩妥的政治架構來保證自身不受到威脅,這無關道德,為了生存。作為女人她把最本真的一面給了貝裡昂,希望他能帶給自己愛情和守護,帶給耶路撒冷和平與穩定。但是很遺憾種種事情只能讓她選擇前者,即使讓耶路撒冷萬劫不復,她也在所不惜。

美麗的西貝拉公主

上帝和真主的戰爭不可避免,蓋率領著耶路撒冷大軍和薩拉丁決戰,沒有戰備,沒有策略,有的只是對殺戮的狂熱和鮮血的渴望。貝裡昂和部分溫和派斷定這是有去無回的弟弟行為,沒有選擇隨大軍出徵,而是選擇堅守耶路撒冷以獲得最後一線生機。哈丁一役,在人疲馬乏,乾渴飢餓中,耶路撒冷大軍被以逸待勞的穆斯林一舉擊破,全軍覆沒,剩下的只有堆積如山的屍體和漫天啃食腐肉的禿鷲。

最後便是影片最為精彩的耶路撒冷圍攻戰。貝裡昂是個守城大師,曾打造過大型攻城車,向麻風王建議改造耶路撒冷城的城防。在薩拉丁趕到耶路撒冷前,他做了積極地戰備,包括射程標識和戰前動員等。

「當年並非從我們穆斯林手中佔領這座城,而正殺來的穆斯林大軍當年也還沒有出生。上輩子的恩怨,如今我們來抗。當年蒙受失城之辱的敵人早已作古。耶路撒冷是什麼?你們的聖地坐落於遭羅馬人拆除的猶太廟上,穆斯林的聖地也與你們在一起。何者更為神聖?哭牆?清真寺?聖墓?誰有權?誰都無權!誰都有權!我們守衛城池,並非保護這些石頭,而是城裡的萬千百姓!」

這段振奮人心的演講被主教指責為褻瀆!沒有對上帝的絕對信仰,對聖戰的否定,有的只是為了這些隨時可以捨棄的平民。在主教眼裡即使滿城遭殃,那也是上帝的旨意。看吶,這就是上帝的使者,偉大的主教大人!一個披著神的外衣的魔鬼!他要選擇逃跑,沒有騎士我是是守不了這座城的!

貝裡昂問了身邊一個人的身份,回答是主教大人的僕人。

「是嗎?一生下來就是僕人?」

「是的。」

「跪下,但能凡作戰的,能拿起武器的,全部跪下!」

在全城人面前,他再次念起了父親了在他面前對他說的宣言,賦予他們騎士的身份,給他們注入完美的騎士精神。

主教簡直難以置信:「你以為你是誰?你能扭轉乾坤?封了騎士,就能以一當十?」

貝裡昂堅定得回答:Yes!

因為他知道現在的他們不再是為上帝服務的奴隸,不再是為國王掠奪財富和土地的戰爭狂,他們是為了全城的百姓而戰鬥,這種力量超越了宗教,超越了王權。

耶路撒冷圍攻戰

這場戰爭是慘烈的,雙方都以每天成百上千的死亡作為代價進行著博弈。薩拉丁沒得選,因為他承諾過要帶領穆斯林奪回聖城,洗血他們近百年的恥辱。貝裡昂也沒得選,因為只有抵抗住穆斯林的進攻才有與薩拉丁和談的資本,不然只有死路一條。

最終在久攻不下的耶路撒冷城下薩拉丁選擇了和談,只要貝裡昂獻出耶路撒冷保證不殺一人,讓全場百姓安全離開。這一點是出乎貝裡昂意料之外的,因為當年基督徒破城時可是屠殺了所有的穆斯林。薩拉丁義正言辭地說:我和他們不一樣,因為我是薩拉丁!這正是薩拉丁的偉大之處,不是單純地血腥的復仇,以牙還牙,而是用王的威嚴去獲得最好的結果,以至於時至今日薩拉丁不僅是伊斯蘭世界的英雄,也被許多西方人視為騎士精神的楷模。

臨別前貝裡昂問道:耶路撒冷有何價值

薩拉丁回答:Nothing

然後轉過頭又回答了一遍:Everything

騎士楷模薩拉丁

作為一座城來說,耶路撒冷毫無價值,作為宗教聖地來說是精神的歸宿,信仰的寄託和生命的意義。而在於薩拉丁和麻風王來說更是文明的交融,文化的碰撞以及和平共存。

貝裡昂,麻風王,薩拉丁等少數人是看清宗教戰爭本質的人,無非就借著上帝或者真主的名義去掠奪財富和土地。為了讓殺人沒有負罪感,搬出了殺死異教徒,不算謀殺的狗屁理論。在合法化的殺戮中,勝利方獲得越來越多的土地和財富,心中的天平也慢慢從上帝傾向了惡魔,他們享受著鮮血帶給他們的快感,不斷地去侵略。失敗方總是想著去復仇,名義上為了自己心中的神,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奪回自己曾經失去的東西。

人類本質上是好戰的,從古到今從未改變,多少王朝覆滅,多少帝王隕落,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不斷地重複重複再重複。只不過到了今天隨著大型殺傷性武器的出現,大國戰爭博弈的代價太過巨大,才沒有大規模戰爭的爆發,但也並不意味著將來不會發生。隨著地球的資源一點點減少,人口一點點增加,對於財富和土地的戰爭還會重演。

而局部戰爭是一直在爆發的,本片上映與2005年,正值伊拉克戰爭打得火熱的時候,美國出兵伊拉克,是不是像極了新版的十字軍東徵,心裡默念著:為了石油

只希望在戰爭來臨之際有真正為了正義,為了和平,為了人民的英雄和國家能站出來,來平息甚至避免戰爭的發生,這也許人類最好的結果。

聖者,俠也,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鋤強扶弱。

神者,仁也,存乎一念,一心之隔。

這也許是對信仰最好的闡釋。

我是公子變,一位電影愛好者,和你分享好看的電影,如果你也是一位電影愛好者,或者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吧!帶你看不一樣的電影世界!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天國王朝》影評
    《天國王朝》影評《夭國王朝》 十二世紀的法國,青年鐵匠貝裡昂(奧蘭多•布魯姆 Orlando Bloom飾)無意間知道自己是十字軍將領戈弗雷(連姆•尼森Liam Neeson飾)失散多年的私生子。為了尋 找救贖,巴利安跟隨父親前往耶路撒冷。驍勇善戰加上品 格高尚,貝裡昂幾經徵戰成為赫赫有名的武士,不但深受 國王賞識,美麗的公主西貝拉(伊娃•格林Eva Green飾) 也對他芳心暗許。
  • 《天國王朝》2005歐美.劇情.歷史.戰爭(未刪減版)
    中 文 名:天國王朝(Kingdom ofHeaven)其他譯名:天國驕雄(港)、王者天下(臺)、聖戰王朝
  • 《天國王朝》信念的天國
    提到天國王朝,首先會使我們想到的就是這個國家多麼的繁榮和強大,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憑藉中國地大物博的地理特徵,也曾以天國王朝自居,拒絕和西方建交,實行閉關鎖國,最後將國家斷送在自己手中的先例,那麼在導演斯科特眼中天國王朝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我們都知道西方歷史上曾有過一次震驚世界的運動,當時社會以宗教為主,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與宗教息息相關,緊接著便開始了十字軍東徵。
  • 《天國王朝》:好看的一部電影
    《天國王朝》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奧蘭多·布魯姆、伊娃·格林、愛德華·諾頓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Blian加入十字軍,對薩拉丁保衛耶路撒冷的故事。豆瓣評分:8.1 天國王朝這部電影講述的是Blian加入十字軍,對薩拉丁保衛耶路撒冷的故事。
  • 《天國王朝》:寫實的戰爭電影,紛亂現世的隱喻
    在歷史上有名的「哈廷之戰」中,挑起戰爭的十字軍和耶路撒冷聯軍慘敗,薩拉丁殺光了所有俘虜,天空中都是覓食的禿鷲,使得方圓數裡看不到陽光,歐洲人的鮮血讓巖石几十年內都是紅色。獲勝以後的穆斯林大軍立即揮軍直取已經失去防禦能力的聖城耶路撒冷,歐洲人開始了大逃亡。
  • 【投稿】觀《天國王朝》有感
    閒來無事,看了《天國王朝》導演剪輯版,平心而論,除了劇情與史實略有出入,影片的質量,無論是場景,氣氛,對歷史的考據還是演員的表現,都對得起影片那長達三個多小時的長度。唯一令人不快的是彈幕上竟然為與影片完全無關的宋代撕逼了半天,各種大帽子隨便叩,而這樣的撕逼,與影片的主旨對照,再聯繫現實,實在是令人感慨良多。
  • 在耶路撒冷遇見天國王朝
    耶路撒冷是一個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地,它還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耶路撒冷三千年》在世界上所有的地方和城市裡,上帝為什麼選中了耶路撒冷?這個地方遠離地中海海岸貿易線,這個地方缺水,夏季陽光暴曬,冬季寒風冷冽,嶙峋的巖石參差不齊,而且不適合定居。
  • 歐洲早期戰爭經典影片推薦——《天國王朝》
    電影《天國王朝》是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奧蘭多·布魯姆、伊娃·格林、愛德華·諾頓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影。該片於2005年上映,影片上映時應電影製作公司福克斯要求,影片剪輯至144分鐘,這個版本剪輯混亂,影迷並不買單,這部總投資1.4億的戰爭史詩電影票房一片慘澹。不久,導演推出長達192分鐘的導演剪輯版,這個版本的《天國王朝》才是本片的正確打開方式,被影迷紛紛誇讚,影片口碑也一路飆升,位列各項優秀戰爭電影之榜單。
  • 《天國王朝》:中世紀宗教戰爭的攝影畫面,用攝影視角解讀經典
    人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似乎並不是依靠我們自己,而是依靠神和上帝,最常見的臺詞,就是上帝知道,上帝指引。 另一方面,宗教戰爭與宗教紛爭帶來的血與火的衝突,宏大的歷史敘事在攝影畫面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細節展示。穆斯林攻城時使用的投石器代表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決鬥場景,埋伏突擊,兩軍相互廝殺,冷兵器戰爭的暴力視覺刺激令觀者腎上腺素飆升。
  • 重溫影片《天國王朝》
    穆斯林一直以來都想得到耶路撒冷,現在的國王薩拉丁是一個有智慧的君王,意圖收復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王的妹夫和別一個好戰派雷諾走到一起,意圖挑起戰爭,薩拉丁借著雷諾挑釁的藉口,出兵耶路撒冷,期間鐵匠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獲得了王和人民的尊敬。耶路撒冷王被迫迎戰,並與薩拉丁定下了合約,但是薩拉丁並沒有就此擺休,他知道耶路撒冷王命不久矣。
  • 《天國王朝》:你信什麼?
    《天國王朝》是一部「史詩巨片」。從硬體上看,涉及到一千多年前有真實歷史背景的故事,場景變化之多,演員陣容之大(當然並不否認有電腦生成,但其效果卻比特洛伊之類的電影真實很多),都令我相當驚嘆。  而《天國王朝》正是這樣先劃定了一個價值觀的邊界後,再來演繹與表現。大概正是這個虛設的前提,這使得電影具備了某種現代思想的審美情趣,於是,電影裡勇敢掌握個人命運的小鐵匠,就成為了現代精神在一千年前的先知。正如電影想表達的,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一種信仰,而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 《天國王朝》,講述了「神何時與我同在」的故事
    1937年出生於英國,他的作品《角鬥士》獲得了2000年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近年來,他的代表作為描述十字軍東徵的古代戰爭片《天國王朝》、描寫美國對索馬利亞軍事行動的《黑鷹墜落》還有奧斯卡男主角獎羅素·克勞及丹澤爾·華盛頓共同演出的《美國黑幫》。
  • 一部《天國王朝》讓史詩片弊端顯露無疑,不能這麼拍也不能這麼剪
    在《角鬥士》獲得如此成功的成績後,時隔數年同樣的導演花費更大的資金拍攝一部擁有宏大戰爭場面的歷史大片,任誰想就算不會大火也一定不會太差。可惜,2005年的《天國王朝》確確實實遭遇了一次慘敗,至少北美4千多萬的慘澹票房是任誰都沒想到的,口碑也同樣撲街,實打實的不叫好也不賣座。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明顯的差距呢?
  • 八部經典戰爭電影,放大鏡下的人性,非常震撼!
    看電影,你喜歡的就是最好的,而歷史,只有經歷了你才能明白,而人性的光輝和偉大,是慰寂心靈,伴我成長最好的導師和朋友。
  • 《天國王朝》天國王朝歷史分析
    ,這時候伊斯蘭國家實力已經相當強大,蓋伊這個腦殘自大狂又遠徵波斯,以當時基督方實力遠徵又很大消耗,被薩拉丁幾乎團滅,薩拉丁抓住了蓋伊,將其斬首,巴黎安看到薩拉丁竟然是之前的僕人,薩拉丁報恩放走了巴黎安,後來波斯帝國進攻耶路撒冷,巴黎安作為英雄進行抵抗,薩拉丁告訴巴黎安,我進耶路撒冷不屠城,而前一次十字軍東徵佔領耶路撒冷對伊斯蘭人進行了無情屠殺,這也說明薩拉丁是伊斯蘭的一個偉大人物,這個電影把中世紀戰爭拍的宏大又真實
  • 《天國王朝》Follow me to Jerusalem
    之前看權力的遊戲結局並沒有什麼感覺,突然想到小時候CCTV6播的勇敢的心、天國王朝,下天國王朝重溫了一遍。鐵匠(精靈王子那時候可太帥了)為了救贖走上了東徵的道路,本無信仰卻要為了神與另一個神戰鬥,從鐵匠變為騎士,原則與誓言變成了他的信仰。
  • 《天國王朝》——宗教戰爭中的英雄故事
    在朝聖之路的一個營地上,有人站在路邊對前往耶路撒冷的人們一遍又一遍重複:「殺異教徒,主教說過,不是謀殺,是通往天堂之路」,電影通過這個畫面揭露了東徵軍對異教徒殘忍屠殺的一角。而耶路撒冷城內,身患麻風病的基督教國王艱難地維護著岌岌可危的和平,他希望基督徒和穆斯林能夠和平共處
  • 天國王朝·一九四二
    記得2005年最初看到片名《天國王朝》(Kingdom of Heaven)之時,不禁以為這是一部講述某虛構古代盛世的戰爭魔幻影片,產生這種想法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大陸媒體在影片上映前不切實際的描述與對預告片的古怪剪輯播出。正式觀影,才知道這是《角鬥士》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又一史詩巨片。
  • 影音推薦|《天國王朝》——十字軍東徵與薩拉丁光復耶路撒冷
    在旅行途中父親亡故,巴利安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和封地,但他發現自己剛剛來到耶路撒冷就陷入了十字軍的政治漩渦……   當時,身染麻風病的耶路撒冷王鮑德溫四世與阿拉伯的傳奇英雄戰神薩拉丁維持著脆弱的和平,鮑德溫四世期望把耶路撒冷建成宗教共存民族和諧的家園,但是鮑德溫四世的妹夫和好戰勢力卻通過襲擊穆斯林商隊的方式不斷挑起爭端……
  • 經典再現《天國王朝》
    另一方面,《天國王朝》是較早做到歷史與現實互文的影片之一,虛構與真實的歷史相互摻雜,並注入以現代的視角去進行歷史的解讀,並利用相關角色的設置來進一步強化了政治、宗教之間的隔閡。其次,在《天國王朝》中,耶路撒冷守軍至死方休,守衛城池的行徑也頗像古希臘式的血淚與悲壯。而主角一直在強調的民為貴,君為輕,城池遠不如人命珍貴的思想其實也有著孟子仁政學說的影子,而薩拉丁以仁慈為核心而非一昧挑起戰事的伊斯蘭教精神也與伊斯蘭教本體的教義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