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連》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講述的是美國101空降部隊E連的作戰故事。這部由史匹柏擔任製片人、湯姆·克魯斯參與製作的戰爭劇,儘管只有短短的10集,但每一集都向觀眾們非常直觀、真實地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場面。這是一部20年來少有的戰爭劇佳作,每一集都圍繞一個主題獨立展開,又圍繞著戰爭的主題緊緊聯結在一起。毫不誇張地說,你可以把它當作10部電影來看。
今天我想帶領大家一起來回顧的章節,是這部劇集裡的第九集。這一集圍繞著一個主題展開:我們為何而戰?
本集的一開始,E連終於進入了德國境內。這也意味著,這支解放了西歐的部隊,接下來將會 成為侵略者了。畫面一轉,一片廢墟的德國小鎮裡,無辜的德國民眾在斷壁殘垣裡清理著破碎的家園。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這些人裡已經幾乎沒有青壯年了。幾位德國音樂家奏響了哀怨的弦樂四重奏曲,仿佛是這群無辜的平民在訴說著自己的哀怨。美國大兵們高高在上地旁觀著己方軍隊的傑作,甚至還有心情討論這音樂是莫扎特還是貝多芬。
此時,從導演呈獻給觀眾的視角裡看來,這些德國人不過是戰爭的另一批受害者。為了更好地加深觀眾的這種感受,導演還特別安排Nixon上尉闖進德國將軍的家裡,在將軍夫人的冷漠注視下,自知理虧的Nixon上尉不敢與她對視,默默離開了房間。看著這些瘋狂搶奪戰利品的美國大兵們,觀眾們的心裡不禁疑惑:我們為何而戰?
看到這裡我不禁暗暗擔心,導演可千萬別陷入反戰話題的怪圈啊。好在轉折點馬上就到來了。美軍在小鎮郊外發現一座「廢棄」的營地,當他們走近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座納粹集中營。被關在集中營裡的人們個個瘦的皮包骨頭,仿佛喪屍一般。屍體在這片廢墟裡隨處可見,死人可能在這裡比活人還多。通過美國大兵與受害者的對話,導演說出了一個真相:小鎮裡有人向留守的德軍報告了美軍進駐的消息,德軍在撤離之前殺死了儘可能多的人,用光子彈之後才從容離開。小鎮裡的德國民眾被命令來到這裡幫忙掩埋屍體。儘管他們所有人都聲稱對集中營的存在毫不知情,但誰又能說他們中沒有人是納粹的幫兇呢?一個很精彩的細節:將軍夫人也出現在掩埋屍體的德國民眾裡。這一次,面對Nixon上尉的直視,她心虛地低下了頭。
旁白道出了這場戰爭的殘忍:此後,盟軍在德國境內又發現了上百個像這樣的集中營。鏡頭再次被拉回到那個一片廢墟的德國小鎮。此時,還有人覺得這些德國人也是戰爭的受害者嗎?那哀傷的弦樂四重奏,此刻在為誰而鳴?
一部好的戰爭片,是讓你近距離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進而使你厭惡戰爭。《兄弟連》做到了。觀看這樣的作品,不會讓你油然而生一種扮演英雄的衝動,反倒會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年景。這也是這部作品的高明之處:用對戰爭的描寫表達反戰的主題。